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7046|回复: 1

汪湛海先生钤记

[复制链接]

122

主题

153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婺源还珠里,桐城石马岭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325
QQ
发表于 2011-5-2 21: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现“昆明建置”天机——《汪湛海先生钤记》解读昆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16:34 云南日报
  据史载,明洪武14年,傅友德、蓝玉、沐英等征平云南后,乃有昆明城池之建置。而此一建置,却不是此前的苴兰城、拓东城、鄯阐城的扩大和改创,而是另辟基地而建一形势壮大、规模完备之府制城池。明代著名堪舆大家(民间称风水大师)汪湛海,为建置昆明城时总持建筑工程事者,于是有了今天昆明城的雏形。近日,随着一部散轶民间的汪湛海对云南府(昆明)进行勘察并主建昆明城池的调查报告孤本——《汪湛海先生钤记》古籍的发现,建置昆明城时的诸多历史玄妙,又将进一步揭开——

  





  今年初发现的珍贵古籍《汪湛海先生钤记》

  





  1900年绘制的昆明城池地图

  





  从螺峰山向东南方向俯瞰翠湖

  





  在状元楼上俯瞰昆明西边

  





  在祖遍山上俯瞰小绿水河(1899年方苏雅摄)

  从方苏雅的老照片溯源而上

  1997年方苏雅镜头下的昆明百年老照片展在云南省博物馆举办,昆明城万人空巷,人们争相去观展。老照片作者方苏雅选择昆明多个制高点,如状元楼、五华山顶、螺峰山顶、长虫山顶及北边地台寺等处,对昆明进行全方位的拍摄,360多幅老昆明的城池及其亭台楼阁旧照,给人们以极大的震撼。

  昆明城,滇池之滨崛起的一座依山临水的美丽城市,它的基本格局源起于明洪武14年。建城至今,城还是那座城,中轴线还是那条中轴线,虽然现如今昆明市民的社交、娱乐、购物等物质和精神消费圈,不再局限于以“百大”为圆心、半径10余公里……然而生息在这座三面依山、一面临水、风光旖旎、传统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受益匪浅的后人们,仍不能不感喟老祖宗当年为省会昆明选址眼光的睿智和超前。昆明城池何以这般建构,据史料载,这是我国明代城市规划风水大师汪湛海“审山龙,察地脉,别阴阳,定子午,就高下而奠基础,取形胜而立范围,经八年之惨淡经营,功始告成。”而老照片则将昆明城的布局作了更直观形象的揭示。老照片收藏者殷晓俊却并不因此满足,他要进一步证实汪湛海设计昆明城更充分的历史依据,于是他处心积虑、费尽心机地寻觅一部散轶民间的明代风水大师汪湛海对云南府(昆明)进行勘察并主建昆明城池的调查报告孤本——《汪湛海先生钤记》,该书由宏文石印局发售,它将让今天的人们更真切地了解到建置昆明城池的初始方案、汪先生的原始调查记录。

  2007年初,对此书寻觅多年的殷晓俊,终于突破了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困局,全然不费功夫地从一堆旧书报中惊喜地发现了《钤记》并购入囊中。此书对确立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有不可低估的历史意义,得来虽有些偶然,但也是必然,能一朝获得此珍宝,是对殷晓俊数载辛苦寻觅的回报,全在情理之中。

  《钤记》重现后,殷晓俊即请来我国研究中国城市环境行为科学和历史风水学界省内外知名学者,请他们对这本珍贵的古籍进行全面解读诠释,为此他们还计划将把昆明的历史地图、老照片和《钤记》及解读组编辑整理出书,揭示昆明城建史上的诸多玄妙,一步步破译解密“昆明”天机,神秘而又有趣的史料和传闻,焉能不令人痴迷,更重要的是,它将为昆明城市的远景规划和经济发展造福。

  沐英邀请来的著名城建总规划师

  我国明代著名堪舆大家汪湛海,后人称昆明城池建设总规划师、地理神师。现代昆明城的大体格局是在明朝洪武年间(1382年)建昆明城时定下来的。当时云南最高军事行政长官沐英请来了全国著名的阴阳家、江西人汪湛海赴滇考察山龙地脉,主持规划昆明城的建设,拟将昆明筑成“龟蛇相交,产生帝王之气”的城池。

  据史料载,汪先生到昆明后,先找出昆明城的来龙,即是昆明城所依仗的山脉走向,昆明城的来龙是长虫山,即蛇山,也是昆明的主山,源于五六百里外的会泽县西北,来龙可谓远矣,这正是风水学说上的上好龙脉。蛇山龙气走动,行徊曲折,伸缩起伏,从东北方面蜿蜒而来,行至昆明境内龙气益旺,到铁峰庵处便停顿起嶂,更含蓄旺气,于是九起九伏,向西绕南,至圆通山开玉屏(即现在的衲霞屏),徐吐五华秀气(五华山)。五华分五支而下,结于文庙地场。汪湛海找出来龙后,认为此为艮龙向乾,又掉头向离,此为地脉中极为难见的“紫微龙”也!遂将昆明城设计构筑为龟形,是以城在蛇山之麓,与蛇山之气脉相接,形成龟蛇相交之态,昆明城当为一大福地。

  昆明城的南门为龟头,北门为龟尾。大东门、小东门、大南门、小南门为龟的四足。汪先生还在五华山右脉一个瓜形高地定下罗针,说此地地气最为旺盛,所以后来就建了巡抚公署,主理云南政事。城将要建好时,汪湛海又特制三石,刻字于石,上曰“五百年前后云南胜江南”,“万事云南占先机”。石头埋于何处,已不得而知。龟是一只灵龟,尾掉而动,所以北门的内城门向北,廓之门则不朝北而朝东,是灵龟掉尾之意。大西门、小西门子门向东,小东门子门向西,外侧则都向南,这又是寄寓龟之四足起动之意。只有大东门的内外门朝向一致,是因东方属木,取木宜伸而不宜屈之义。

  由于汪先生的规划,五华山成为昆明主脉,正义路作为贯穿南北的中轴线,五华山为中心点,现胜利堂(云贵总督府)、巡抚衙门、布政司、蕃台、臬台、粱稻署等衙门一律坐北朝南,一字排开。土地庙、城隍庙,圆通寺、武王庙等寺庙都按这个风水走向,脉络布局各功能旺地,昆明城池的格局由此形成。

  《钤记》浮出令堪舆术界石破天惊

  潜心研究昆明古代城市布局20多年的知名城市环境规划学者潘上九认为《钤记》的浮出,这在中国古代堪舆术即风水学上,也具有石破天惊的意义。《钤记》所做风水调查报告,在中国风水史上绝无仅有,还未见有同类记载,而该书在明早期就对一个城市所在地做了完整细致的考证勘察记录。

  潘上九先生从书中认真研读了当中记载的昆明的48个地脉穴点,从《钤记》中他们又获取了汪先生对昆明坝区地脉山川的一些新发现。汪先生在《钤记》中对滇池、盘龙江、玉案山、金马山、虹山等地都作了潜心的考证,在风水学上不拘泥于典籍并有突破性建树,写作也极富文采,他的48则《钤记》,都以形象传神的诗歌形式来记录,比如《钤记》中第28则:“金马山前一树花,蝶恋蜂随绕琼芽,识得火里栽莲法,子孙世代享荣华。”这是说,汪先生探寻到金马山是昆明一处好地脉,叠翠崇峦中蝶恋蜂绕。金马山在八卦中属午火,在火里栽莲花,有木通明的景象,在这个地方建阴宅阳宅,能让子孙后代皆享有荣华富贵。47则:“华山落脉到山岗,洋洋大海作明堂,两马饮泉人不识,儿孙三代两封王。”汪先生还发现滇池可作为昆明的大明堂,即城市前方的开阔地。明堂对建筑能起到极重要的作用。汪先生把湖泊作为大明堂,突破了以开阔地为明堂的旧观念。

  《钤记》在建置昆明的任务完成后,还在我省产生了极大影响。云南以府制建制城池的还有大理府、永昌(保山)府、临安(建水)府等。这些城池的建制都以汪湛海规划师建立云南的这个《钤记》为参照蓝本,全都坐北朝南。据考,巍山古城池就是汪的弟子参照“监制”的翻版。这个考察史料,在明早期城市规划和风水学上还是首次发现,据此可找到很多昆明重要的宅邸、历史遗迹。同时解读《钤记》可把昆明所有具有上等风水的地区房屋的承建和它的方位坐向,都会做出非常准确的指导,同时也可以对昆明近50年来城市规划进行一次反思。

  单核心扩大市民困入水泥丛林

  先人为昆明城奠定了风水宝地的基石,及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昆明城市发展曾一度陷入误区。当时昆明进入1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之列,由于历史的原因,城建出现了较长时期的停滞,而人口却在激增。城市与人口的不协调发展,导致了尖锐的矛盾,居住条件恶化、市政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城市空间形态基本仍是以近日公园为圆心、五华山向正义路以下延伸的一根中轴线平分的形状基本对称的两城区,周边大都为农田,如此狭小的范围,怎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昆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超负荷的重载下艰难地运转,是改革开放使昆明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最好时机。

  从改扩建街道入手的虽然不算大的动作,昆明开始了城市形态大变动的发端。接着,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新兴住宅小区在一环和二环路之间以对老城环形包围的态势,大规模地开发出来。蜗居城市中心的市民开始向中心边缘新开发的现代钢筋水泥丛林迁徙。人与住房尖锐的矛盾得到极大缓解。

  为解决人口膨胀与居住的尖锐矛盾,当时所采取的办法专家认为存在缺憾,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虽有城市总体规划的引导,但城市规模的空前发展和城市中心边缘区发展失控,城市中心区与各片区由放射组团的田园形式逐渐转化为“中心摊大饼”的形态,昆明盆地东西两山间完全连片,中心部分由23平方公里扩大至六七十平方公里。城市范围扩大了,但只是单核心扩大,城市这个原先过厚过密的“大饼”,虽然摊薄了,但一些矛盾依然存在着,甚至更趋严重。如环境问题,最直接的就是水源和大气超过了它的自净能力,再就是人文特色。为了解决空间的矛盾,古老的有传统特色的标志性的建筑,也被形式单一的火柴盒式现代建筑取代,这至少是旅游资源的重大损失,城市的发展不能忽略维护生态、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

  引入现代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新思路

  随时间的推移,昆明城市进入了一个空间形态新旧交替的急剧变革期,昆明城市发展有了根本变化,城市外延和内涵的空间得到巨大拓展,城市地位空前提高,其空间形态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宏观结构上市区内的市中心区与主要的几个区已连接,突出城市强大中心的战略已变成了事实,高速公路和快速干道已使城市用地开始沿轴线展开;旧城区已开始成片大规模改造,传统商业文化街道迅速消失,小尺度的传统居住街坊已被高层、高密度的现代建筑街区空间取代;仍在保留使用的传统商业文化居住街区、街坊,已被30至40米以上的城市主干道分隔;旧城区传统风貌区已不完整,只余下若干零星地段。

  另一方面,城市新发展区正按规划建设了一批具有新内容、新特色、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区和居住小区,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物质文化消费的体系,昆明人的生活不再局限于在以近日公园为圆心、10余公里为半径的圈子里转。城市随着居民区的重组,商机随之向这些地区延伸,各种为居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消费服务业,纷纷进入各个小区,紧跟其后还有公交车的开通、社区服务各项工作的开展,居民的生活起居、娱乐、出行等各方面变得十分方便,文化娱乐室、寻呼保健医生、单身俱乐部等进一步体现体贴、关怀的服务业,都在兴起之中,这是新的需求更是新的机遇,它使劳动密集、吸纳劳动力潜力极大的产业更多地兴起。

  昆明城市今后应如何发展?据现代跨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总结历史经验,主城区首先是抓紧建设新区北市区,从根本上解决旧城面临的密度高、交通拥挤、环境恶劣等问题,变现在的单核心为多核心,疏解旧城压力,弘扬传统的山水交融的城市格局,加强绿化和治污,保证城市仍坐落在美丽的山水间,保护传统街区,如胜利堂、文明街一带,形成有特色的传统风貌街区,这些正在一步步实现。一个功能各异、环境优美、形态合理、交通便捷的现代昆明城正在崛起,这是人们能得以持续栖息下去,放心安享,世代托付的美好家园,这也应是汪湛海先生规划昆明城的初衷。熊玲(云南日报)

  (本文图片由殷晓俊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3544

回帖

11万

积分

纪念会员

不管成功与否,曾参与了,就不至

积分
113034
发表于 2011-5-2 22: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汪湛海先生,就没有今天的风水宝地——雄伟的昆明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