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5941|回复: 2

读了一篇文章,想到汪家人可能还有另外一种迁徙的方式

[复制链接]

122

主题

153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婺源还珠里,桐城石马岭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325
QQ
发表于 2011-4-6 15: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长垅听青阳腔
来源: 池州日报   2009-06-02     九华副刊
  有两个长垅,一是属于贵池区刘街的长垅,而另一个长垅则在青阳县的杜村乡,但两个长垅是连在一块的,在过往的年代里,人们走过长垅,目的只有一个———朝九华,我那次去,却是专为了听一听古老的青阳腔。

  青阳腔在明嘉庆年间就已形成,万历时已在安徽南部兴盛,并流传省外。宗教的兴盛,是青阳腔在青阳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池州青阳一带,自古就有祭祀传统和迎神赛会的风俗,特别是宗教祭祀、九华山佛教活动,目连戏的上演,助兴了青阳腔的发展与传播。据专家考证:“南陵、青阳目连戏的唱腔,即是古老的青阳腔”。“以古老的青阳腔为主要唱腔的目连戏,反映了皖南农村民间风俗、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口传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载:青阳腔是在(明)嘉庆年间,因弋阳腔流入当地,与地方语音及民歌小曲结合而成,并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滚调”。青阳腔是南戏中一支突起的新军,是南戏声腔在池州一带融会说唱、歌曲等多种民间艺术,经过冶炼而成。青阳腔将多种民间艺术(如九华民歌、包括道士做道场、和尚放“焰口”的音乐舞蹈等)熔为一炉,演出剧目以改编南戏老本和文人传奇为主,“改调歌之”,唱时声调高昂,一唱众和,敲锣打鼓,热闹非凡,尤为平民百姓所喜。不仅在皖南广为传唱,“俳优四出”,还随着商路、兵路等等而传遍天下。2006年5月20日,青阳腔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面的这一段内容是同行的一位专家告诉我的,他说的很详细,可我对这样青阳腔还是一头雾水。直到遇见他,时年76岁的老人汪正科,这是当地青阳腔最后的老艺人之一。这是个痴情于青阳腔的人。为了搜集青阳腔老本子,汪正科跑遍了周边县区,祁门、东至、南陵等,老人骄傲地告诉我们,他在贵池的一个山里找到了一个老艺人,发现了戏本子,那人先不肯拿出来,他就在那家的堂前唱戏文,唱了一段又一段,最后,那人上楼端出了古本。“我付了三百元钱后,踩起脚踏车就跑,生怕他会反悔”,汪正科笑着说。

  他开始给我们放别人给他录制的唱段,片子还有机子好像都老了一点,画面上一会是马赛克,一会又卡住停止不动了,老人用手拍拍机子,片子于是又走了一下,再停,再拍。还是我给你们唱几段,他说。在他家的八仙桌边,他紧了脸,开始唱了起来。

  我们都静了,但我没有听出任何歌词,它的调子不是一般常说的悦耳,它也不同于古典的庄严,流行的缠绵,它是哀伤的,又是柔情的,它是悲悯的,又是愉悦的,它好像很单纯,但一下子又咀嚼不尽,它先是传得很远了,又一抖一抖地折了回来,隐隐地只觉得有一些别样滋味,牵扯着人的心魂。

  走出老汪家的房子,我习惯性地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九华诸峰,那些峰岩默默地注视着山脚下的村庄,我觉察到了难以言说的和谐,也许,人间的音乐确实是起源于神授吧。我在回想着刚才的曲调,时间在身边流过,苍茫的九华山脉间,荡漾着暮霭的黄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11-4-6 17: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正科是长垅汪氏的,是统宗91世,他本不是长垅的嫡传,他祖籍是枞阳六百丈的,是他祖父由六百丈到长垅汪过继来的。我们九华汪氏这一脉就是长垅汪的分支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53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婺源还珠里,桐城石马岭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32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20: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阳腔
  戏曲剧种,被称之为京剧鼻祖。因形成于青阳县而名;又因古时青阳县属池州府,还称“池州调”。青阳腔与徽州腔驰名于明清两代,誉为“徽池雅调”,成为“天下时尚”的新调。宋代,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萌生的南戏,后来形成号称“四大声腔”之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腔,先后都在池州流行过,很快与青阳丰富的民歌、九华山佛俗说唱、大型宗教戏剧“目连”"(俗‘还愿戏’)等民间艺术融合,约至元代形成青阳腔。《中国大百科全书》载:“青阳腔是在(明)嘉靖年间,因弋(阳)腔流入当地,与地方语音及民歌小曲结合形成”,广为流传。并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滚调”,实现了戏曲声腔上的重大革新,在我国戏曲声腔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作为南戏中一支突起的新军,青阳腔兴盛于明清,持续500余年,有《青阳时调》、《时调青阳》、《时调青昆》、《昆池新调》、《滚调乐府》等青阳腔剧本选集并广为流传。青阳腔属南戏高腔体系,其剧本是曲牌联套传奇体制,其行当继承了古南戏的七角制(生、旦、净、末、丑、外、贴),后发展为九角制(增加小、夫二角)。明代诸刊本收剧目近百种(不含重复剧目)。青阳腔在声腔上属南曲五声系统,其演唱特征:①用锣鼓伴唱,不用管弦;②一唱众和,独唱与帮腔结合;③运用腔滚结合的歌唱方法--滚调。青阳腔哺育了第二代走向全国的徽调,也滋养了第三代地方大戏黄梅戏,包括京剧、赣剧、湘剧、川剧等戏曲剧种,都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该唱腔,借鉴其唱法,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清乾隆年间,史称"花部"的全国地方戏曲剧种纷纷兴起,青阳腔度过了自己的黄金时代,在各流行地区入乡随俗,生根开花,结合当地的民歌俗曲,繁衍成当地的戏曲剧种;而青阳腔剧种自咸丰三年(1853)始,由于兵燹(青阳县为太平天国战争的主战场之一)、瘟疫,青阳腔艺人纷纷弃家外流谋生,该剧种在发祥地青阳日渐式微,却在江西省湖口县生存和发展,至1987年全县有37个青阳腔业余剧团。青阳县后从湖口"迎回"失传多年的青阳腔,恢复上演《送饭•斩娥》、《夜等•追舟》、《百花赠剑》、《思凡下山》4出青阳腔传统折子戏。1989年10月,青阳县文化局组织创作上演新编青阳腔小戏《月圆桥》参加安徽省第二届艺术节池州分场调演,获剧本创作和表演奖。1991年4月由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安庆市黄梅戏研究所、池州地区文化局、青阳县文化局联合编辑出版《青阳腔剧目汇编》(上、下集),收集青阳腔大小剧目94个。1992年5月3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安徽省艺术研究所、池州地区文化局、青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全国青阳腔学术研讨会在青阳开,与会专家、学者在会上交流学术论文24篇,并以《古腔新论》结集出版。
  池州傩.青阳腔已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