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7920|回复: 3

花山见郑玉

[复制链接]

48

主题

60

回帖

28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39
发表于 2010-12-17 21: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花山见郑玉
      太戈
    友人邀我游花山,花山我春上才去过,还写了一篇《花山隼》的短文贴在网上与驴友分享。友人问,你看到花山的摩崖石刻了吗?我愕然,还不知有此一说。记得我只是在花山山顶上看到一幅石刻的“猫捉老鼠”棋盘,还有一条石刻的“花山万岁”口号,显然是今人之作。花山摩崖石刻给了我新的冲动,12月6日,尽管大雾弥漫,我和友人两对夫妻仍欣然骑电动车前往。
    到了花山亭,仍然是春上的登山路,但在未及顶处有一条左拐的山道,经过一片古庙的废墟,绕过上次登过的山头,再过坡,眼前突然一亮:云雾朦胧中,松影遒劲,巨石簇立,空灵而飘逸着神韵,恍若仙境。走进第一方巨石,上面刻满了似隶如篆的文字,仔细辨认,勉强看出是一首八十字的五言诗,开头几句似为:“弱龄抱昭旷,结想嗜名奇;薄游及兹山,二纪流星驰。”好像说明作者年青时爱游名山大川,而光阴倏忽,再至此一游时,已经二十四年了。结句似乎为“倘遇安期生,石髓愿相贻”,流露出羡慕仙道的情怀。因有些字迹模糊了,加上字体和学识所限,不能完全辨认下来,而有些字如“石髓”可能是认错了,待识者教正。据说如能一口气顺利读完这首诗,岩石会轰然炸开,跳出一只金光闪闪的金喜鹊。
    八十字诗中提到的安期生,人称千岁翁,山东琅琊人,秦汉期间燕齐方士活动的代表人物,黄老哲学与方仙道文化的传人。传说他得太丹之道、三元之法,羽化登仙,驾鹤仙游,被奉为上清八真之一,其仙位或与彭祖、四皓相等,奉为“北极真人”。古往今来,求仙慕道,以期在生死轮回中自由翱翔,是众多人的理想追求。当年秦始皇东游,曾与安期生对话三天三夜,并赐金璧值数千万,始皇离去后,安期生委弃金宝不顾,留书始皇:“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始皇得信,即遣使者徐巿(音福)、卢生等数百人入海寻访,但不见蓬莱,遇风浪而还。汉武帝对安期先生的留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曾先后七次东巡琅琊,并“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结果也未能如愿。唐代大诗人李白多次在其诗作中表达了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他在任城 (今山东济宁) 居住期间多次游历天台山安期生故地,并在《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中写到:“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诗中所说的“天坛”就是指的天台山上的“仙人台”。李白还在另一首诗中写到:“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我欲一问之,飘然若流星;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
    八十字诗后题款为“明嘉靖丁未春日篁南子江瓘偕诸友重游”,明嘉靖丁未年是公元1547年。江瓘(1503—1565),号篁南子,歙县篁南(今屯溪区南溪南村)人,本为儒生,博学多才,嘉靖年间考取秀才后,因劳累过度,患呕血症,于是放弃科举业,专心研究医理和医方,不仅治愈了自己令医生们都感棘手的病症,还逐渐为亲朋好友及外人治病,医名渐渐为人所知,后终成名医。江瓘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广搜博采,择精取要,历经20余年,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编成《名医类案》初稿,并由其次子应宿历时19年,五易其稿,伯、兄参与考证校订,明万历十九年(1591)《名医类案》(十二卷)刊行,成为我国第一部总结历代医案的医学名著,并流传海外。江瓘还撰有诗集《武夷游稿》及《游金陵诗》。
    从江瓘诗碑左折,就进入花山石林最精华之处。首映眼帘的是亭亭玉立的“仙姑顶笠”,一块直立的巨石上方顶着一块似乎风都能吹动的笠形巨石,面对如此奇景奇观,直教人猜想,仙姑头上顶着的那方“巨笠”不知是何人置上、又是何时置上的,令人惊叹大自然造化的奇妙。仙姑对面就是高高耸立的仙人台,仙人台顶端刻着“石林”两个篆体大字,下方则是隶书“仙人石”三个大字。“仙人石”的题款者为孙麟,旁边还有署名吴建中的题刻,依稀辨得为“莫言祗尔石崔嵬,却似群仙列上台。潮生遥忆浮槎去,秋晓还疑驾鹤来。俯仰此中闲日月,驰驱何处觅蓬莱。浩歌一曲心千里,谁共登临劝羽杯”,落款是“大明嘉靖丁未立春南溪南吴建中题”。
    下方有多处碑刻,其中有一方诗碑题到:“仙石亭亭峙碧岑,披霞顶笠□□侵,我来细认前朝迹,景仰通家郑翰林。”郑翰林何许人?后面的款识依稀辨得答案:“大明嘉靖甲寅花朝吴村……待制师山郑公玉遗迹……”。明嘉靖甲寅年即公元1554年,“郑翰林”就是大名鼎鼎的郑玉。
    郑玉(1298-1358),元代歙县郑村人。据清初休宁人赵吉士在其所著的《寄园寄所寄》中介绍:“郑玉字子美,幼好学,气宇高岸,识见出人意表,不乐仕进,勤于教授,门人受业者众,乃篝师山书院。(元)至正十四年,朝廷以翰林待制奉议大夫,遣使赐酒名币,浮海征之。玉不起,家居著书,有《春秋阙疑》、《周易大全附注》、《程朱易契》、诗文《馀力稿》等。十七年(1357)金陵兵至徽,守将欲要致之,玉曰:‘吾既不能慷慨杀身,以励风俗,尤当从容就死以全义。’缢死。(《歙志》)”由是可见,郑玉学富五车,著书甚丰,为一代理学大师。而不乐仕进,勤于教授,朝廷虽赐以翰林之名,然辞之不受,并无翰林之实。
    说其大名鼎鼎,理由有三:其一,郑村的郑氏宗祠,气势宏大,装饰精美,始建于明成化年间,面积达1867平方米,是歙县最大的祠堂,如此门厅七开间的宏伟祠堂,是为纪念一个布衣高士郑玉而建的。大门前还立了一座四柱三间五楼门坊,梁柱枋额遍饰锦纹雕刻,典雅工丽。最特别之处是此坊竟无圣旨碑,只有无字之匾,据说此坊是百姓为品德高尚、设馆授徒终身的师山先生郑玉所民建,真是功在人心不在碑啊。其二,郑村的贞白里坊,始建于元末,是歙县现存最古老的牌坊,这座牌坊是为纪念元代郑令君、郑千齢、郑玉祖孙三代而建。据说元初时元军曾以平叛为名,欲来歙县(当时为徽州府城)屠城,郑玉的爷爷郑令君出面力劝元军不要前来杀戮,并受命剿叛安民,未明年而邑治;令君三子郑千齢,曾任淳安、祁门县尉,休宁县令,因治理有方,为百姓称道,称其为贞白,贞为忠贞,白为清白,有廉洁奉公之意;千齢之子郑玉,创办师山书院,广授门徒,造福一方。其三,黄山风景区现存碑刻及摩岩石刻百余处,年代最久的就是刻于1357年的“郑玉题名”,位于黄山风景区温泉石壁,全文为“初读书山寺,后耕于狮子山之阴,钓于岑山之阳。天子知名,出内府酒市,遣使存间,召为翰林待制。辞辟不获,从使至海上,病还,复游山中。兵乱之余,半已偎烬。浴温汤,题名石上”,这恐怕算是郑玉的绝笔了。
    在仙人石的右侧下的一方卧石上,我们终于看到了郑玉留下的题刻:“大元至正九年己丑八月,邑人郑玉、吴席臣、鲍元康,婺源胡公留、王友直来游,席臣子贯侍。”字体楷书,将近二十厘米见方,元至正九年为公元1349年,迄今已有660余年了。
    返回的路上,我们顺道爬了太阳山,登上孙王阁。此时薄雾渐散,新安大好山水一览无余。

2010、12、12、
SANY0016.JPG
SANY0037.JPG
SANY0034.JPG
SANY0042.JPG
1tig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60

回帖

28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3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21: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SANY0112.JPG    SANY0114.JPG
1tig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3544

回帖

11万

积分

纪念会员

不管成功与否,曾参与了,就不至

积分
113034
发表于 2010-12-18 18: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谢本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94

回帖

4666

积分

认证会员

汪氏一家亲

Rank: 6Rank: 6

积分
4666
发表于 2011-9-7 12: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