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旬老人历时五年编修族谱 实为“千年地方志”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2010年07月15日16:04我来说两句(1)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 利用休息日实地走访华亭北新村每户人家
六旬老人历时五年修“族谱”
殷陶毅 陈浩
“终于赶在退休前写完了!”历时5年多,嘉定区华亭镇一名普通机关工作人员李黎明放弃所有休息日,终于独自编写出了族谱《李家宅史》。这本以华亭镇北新村李家生产队为主的“族谱”,更是实际意义上的生产队“地方志”,记载了千余年来《家族世系》《人物小传》等11个方面的内容。全书共有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50余幅,字数超过8万。
先父留下回忆录
李黎明今年6月刚退休,工作时没有太多空余时间,为了在退休前能完成搜集资料、编写族谱的工作,他利用每个双休日、节假日,走街串巷、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历史有时纷繁不清,有时矛盾不明,需梳理脉络,他几乎问遍了全村李氏家族的每一个人。
为什么要编写这本《李家宅史》?原来,老李已故的父亲是一名教育工作者,酷爱文学,不仅创作了300多首诗篇,更以个人回忆录的形式把李氏家族这一分支的情况通过文字记载下来。这让老李颇受启发。既然父亲写了李氏家族的一个分支,我何不把整个村子里李氏家族的所有分支都记录下来?
困难重重不气馁
下定了决心,就不再回头,信心满满的老李从《嘉定县志》《华亭乡志》等历史文献中寻找资料,并到老一辈的李氏前辈那里“采风”,搜罗资讯。历史文献的查阅倒还方便,可寻人问事就没那么一帆风顺了。老李听力不好,无法电话“采访”,为了尽可能掌握准确的信息,村中的每个人他都实地走访,有时碰到对方不在,常常要“三顾茅庐”,甚至上门十多次。
手抄本传阅困难,且不易保存,老李在50岁的时候自学了五笔打字,现在每分钟已经能打100多字。
还要克服来自家庭的困难。说起老李“头脑发热”写族谱,老伴朱阿姨不免有几句埋怨:“他双休日老不呆家里,有时候一清早起床就不见人影。”不过她说:“话说回来,我还是很支持他写族谱的。”书中有不少内容是她知道后再讲给老李听的。
有地方民间特色
李黎明告诉记者,这本《李家宅史》是他人生的纪念,他希望今后李氏家族的小辈中能有人重新编写《李家宅史》,因为这不仅仅是李氏家族的族谱,对于帮助李氏后人寻根问祖、促进团结也会起到作用。
据华亭镇档案处的工作人员介绍,像李黎明这样系统性地编写“族谱”或称“生产队地方志”,在当代华亭算是第一人,“反映了农村人们居住条件、生活质量、思想观念等各方面的变化,且更具有地方民间特色,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