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金通教授
作者 Wszc 浏览 169 发布时间 09/07/05 汪金通教授,安溪感德人,1940年9月出生。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后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于1981年赴美国留学并于1986年取得蒙大拿州立大学物理学博士。经博士后、助理教授、副教授,现任美国南方大学物理系终身教授,研究生和博士后导师,电子 材料和器件研究室主任,并主持一个由美国海军部提供的一百多万美元资金的研究项目,着重研究铁电,压电和高温超导材料的应用。
在科学院工作期间,汪金通教授和邵炳璜教授一起研究爆炸法制造金刚石,建立了冲击波载荷下的石墨—金刚石转化机理理论和一套设计理论计算。经过系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汪金通教授提出了水下爆破药量计算的半经验公式,在小丰满水下爆破工程中得到应用。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经过对小角度压电晶体布里渊散射的研究,汪金通教授取得了最小角度散射世界记录,并发现了晶体中超高频声速与散射角关系的奇异性。
博士毕业后,汪教授与现任美国国家高磁场实验室主任杰克·科罗(Jack Crow)及坛普大学的林乾隆教授一起合作从事高温超导研究,发现了高温超导体镒钡铜氧低磁场下的顺磁性。
1995年在朱经武教授推荐下,汪金通教授到世界著名的美国德州高温超导研究中心进行短期研究工作。随后,汪金通教授受聘于美国南方大学任教并继续从事铁电、压电和高温超导研究。由于他在铁电压材料和器件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汪金通教授获得美国海军部近一百五十万美元研究经费组建电子材料和器件研究实验室并任该实验室主任。在汪金通教授指导下,他的实验室用参杂法改进了张弛性铌镁酸铅—钛酸铅固溶体的铁电和压电性。经过系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汪金通教授建立了高温超导体和铁电极化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巨磁阻和电子自旋依赖关系的理论模型,以及电极材料对铁电体电子发射的影响理论计算。最近他们对铁电铁磁体粉末及单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展了磁化和电极化在强电场或强磁场下的偶合理论和实验。
汪金通教授共发表论文近六十篇。由于他在研究方面获得的成功,汪教授获得美国南方大学1999年度和2000年度研究奖。路易斯安娜州报纸《倡导报》(Advocate)曾以整版篇幅报导过汪金通教授的研究项目和成果。学校刊物也进行了多次报导。
汪金通教授主要学术交流活动:
2003年出席铁电体国际会议
2002年出席日本奈良铁电和器件国际会议
2002年访问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力学所,北京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并建立了合作关系
2001年和2003年出席新加坡新型材料和器件国际会议
2000年和2003年到厦门大学物理系讲演
2000年到台湾大学物理系讲演
2000年到北大物理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力学所讲演
1999年任超 导国际会议NEW3SC顾问成员
1998年任超导国际会议NEW3SC组织委员会主任,参加组织该国际会议
汪金通教授和瑞典、俄国、新加坡等国的教授、科学家有研究合作关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