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25895|回复: 15

祖籍徽州黟县三都及家族堂号沿革之考证

[复制链接]

1

主题

6

帖子

106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67
发表于 2009-11-3 15: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祖籍徽州黟县三都及家族堂号沿革之考证

徽州黟县三都汪葵后裔、皖怀(安庆)插竹巷敦睦堂汪氏家族第二十八世 汪士尚

摘 要:通过寻访黟县三都、安庆和怀宁的汪氏家族,以及比对黟县三都大本堂、桐城南河坂敦本堂和安庆插竹巷敦睦堂等不同版本的汪氏宗谱等考证表明,我支汪氏家族确如先父、母所口授:祖宗为越国公汪华,属古徽州黟县三都(黄陂)汪氏家族的后裔,堂号曾经为“敦本堂”;安庆的宗谱,为与汪氏家族另支同修,字辈派行为“承先士可嘉”。更确切的考证结果为:我族先人明代自黄陂迁至桐城新安渡一带,与休宁旌城迁至桐西南河坂的汪华堂弟铁佛公之后同修宗谱,共立“敦本堂”,后迁居安庆府,与明初自徽州迁居皖怀插竹巷的汪氏家族同修宗谱,堂号“敦睦堂”。
关键词:汪氏;家族;汪葵后裔;皖怀;插竹巷;敦睦堂;敦本堂;堂号

0 引言
先父、母生前曾向我们口授家族的血脉与历史:
◎我支汪氏家族是越国公汪华的后代;
◎我们的祖籍并非安庆,而是古徽州黟县三都;
◎我支汪氏家族曾经的堂号为“敦本堂”;
◎我支汪氏家族安庆的宗谱,为与汪氏家族的另一支系同修,字辈派行为“承先士可嘉”。
先父、母口授的家族血脉与历史,多年来始终萦绕在我们的心头。怀着对先祖的景仰和追思之情,肩负着族人的嘱托和冀望,我姐弟(汪士立、汪士平、汪士治、汪士尚)自2005年5月始,踏上了寻根之旅,先后赴徽州黟县三都(今碧山,古称黄陂)、怀宁和安庆等地考察、寻访,并阅览了许多汪氏宗族的宗谱和史料。
经考证发现,在黟县三都“大本堂”及其属下众多的汪氏宗祠和家族堂号中,从未有过“敦本堂”,而且也无与“承先士可嘉”相符的字辈派行;其间,以堂号为线索查寻了许多“敦本堂”汪氏宗谱,但祖籍、血缘和字辈派行均不相符;而依据字辈派行,在安庆和怀宁找到了同宗同派的汪氏家族,但堂号却为“敦睦堂”。
这些考证发现曾使我们几度陷入寻根的迷茫与困惑中。直到寻访并拜读《桐城南河坂敦本堂汪氏宗谱》,并将其与三都“大本堂”和皖怀(安庆)插竹巷“敦睦堂”的汪氏宗谱进行纵横比对和接续,才使我们得以穿越这些族谱为我们铺就的家族血统绵延数百年时空隧道,找到症结,疑团顿解。桐城南河坂敦本堂汪氏宗族中的“渡股”,即是明代自黟县三都“黄陂派”汪氏家族迁徙到桐城新安渡的一支,清初与自休宁旌城迁至桐西南河坂的汪华堂弟铁佛公之后同修宗谱,共立“敦本堂”。桐城新安渡为我支汪氏家族先人自祖籍黟县三都迁徙到皖怀(安庆)定居历程中的“一环”,迁居安庆府后,于清雍正至乾隆初年与明初自徽州迁居皖怀插竹巷的汪氏家族同修宗谱,堂号“敦睦堂”,并认同明初迁徙安庆插竹巷的汪积有公为开基祖起派,厘定第二十一世系至六十世系的字辈派行为“秉存必宗尚,承先士可嘉;永思显耀祖,隆基典澐遐。忠厚宽广德,孝敬昭品高;仁和普天信,义为振长虹。”

1 两访三都几近迷茫
黟县位于长江之南,安徽黄山的西南麓。黄山,古称黟山,黟县因山而得名,黟县境内连绵的群峰与黄山连为一体。《东周异记》记载有远古始祖轩辕黄帝率左右大臣容成子和浮丘公来黟山炼丹得道成仙的传说,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唐明皇(玄宗)李隆基敕改黟山为黄山。
三都位于黟县县城西北方向,距县城(碧阳镇)4公里,为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据《黟县志》记载,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曾为歙州(徽州前称)州府所在。三都为明、清时代的古称,按当时的行政区划,黟县全县置四乡十二都,其中三都、六都和九都系当地人公认的古黟三大都。三都因傍依碧山,人们又习惯将它称为碧山村,明、清前古名为黄陂村;六都因古时为西递铺而习惯称西递村(古名西川村);九都因依屏风山而习惯称屏山村(古名舒村)。其他各都,仅从相关文献、资料所得知的有:关麓为四都,南屛为五都,先父汪先步公的岳丈方仲谋公祖籍方家村(古称桃练村)属八都,宏村为十都。 “都”的称谓已沿用五百多年,至今黟县人仍习惯以某“都”代替某村的名称。
有关文献显示,古时的三都村除黄陂这个大村落之外,还包括周边的府基、水湖寨、双溪、黄衣坦、方家坂、汪村、沙园、何村、土地堂、后深坑、堨口、
下麻榨、百户、际头、下长坑、墩田村等小村落。
我们姐弟(汪士立、汪士平、汪士治、汪士尚)于2005年5月和2007年5
月两次自安庆出发,南渡长江,翻越皖南崇山峻岭,赴黟县三都寻祖。从黟县城
往西北行,缘章水而上四公里,碧山村就显现在连绵的碧山山麓。与黟县许多古村落一样,碧山村一派徽式明清古建筑,青砖黛瓦白墙的民居鳞次栉比,村中青石板小路交织纵横,家家户户的门前屋后清溪环流。所幸尚未被旅游开发,村落几乎完全保留着本来的古朴风貌,墙壁的斑驳和青苔尽显其沧桑经历。村中有黄陂汪氏六十七世祖汪勃的纪念馆一座,其建筑如同庙宇,先祖汪勃的彩色塑像供奉其中。当今的碧山村以村中的人字街为界,东西划分为碧东、碧西两个行政村。在村中民宅的门牌上,还显示有“黄陂组”的字样。
在村中我们目睹和翻拍了两部修纂形式不同的汪氏宗谱,拜访了族中的当代修谱人、长老和众多汪氏本家村民,考察了现存的汪氏宗祠和损毁的宗祠遗址,以及有关的文物古迹。
1. 1 三都汪氏宗谱
三都所见两部汪氏家谱的修纂形式不同,录制年代大约为清末至民国初期,但都明确记载有黄陂派汪氏祖先二千多年来的迁徙历程,翔实记述了自远古轩辕黄帝到黄陂派汪氏家族的血脉渊源。
这两部家谱的开篇,都载有同样的七言诗——“汪氏递迁诗”和五言诗——“汪氏世系诗”各一首。这两首诗可谓为黄陂派汪氏家族迁徙历史与远古血脉记述的概括。
“汪氏递迁诗”:
周鲁平阳泰山西
东汉渡江会稽栖;
唐居新安歙迁婺,
宋由井亭下黄陂。
“汪氏世系诗”:
脉从黄帝起,
派衍颖川长;
越国分支后,
黄陂百世昌。

“汪氏递迁诗”解读:
“汪氏递迁诗”,印证了汪氏家族起源于春秋时的山东平阳,繁衍于新安,成为新安望族的历史之说,并且也明确了我们这支汪姓不属于考据不足的“汪芒国”汪姓后裔。
“周鲁平阳泰山西”,记述了我汪氏家族得“汪姓”于二千六百年前的周代鲁国山东平阳;山东平阳是我汪姓一世祖的发祥地。
周代平阳故城位于今山东省邹城市城西15公里的平阳寺镇。平阳城周代始为诸侯国邾(音zhu)地,后为鲁国平阳邑,明代易名平阳镇,因明末在平阳寺村中建“禅林古刹”(观音寺),后易名平阳寺,沿用至今。
汪姓本源自姬姓。商末周文王(姓姬,名昌)占领河南鲁山的古鲁国,封与其子周公旦(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亦称叔旦)之长子伯禽,是为鲁国。周武王
灭商后,委派鲁伯禽东征商的盟国徐、奄17国,讨平后,命伯禽长驻奄地,即今山东曲阜,鲁国由河南鲁山移封山东,成为春秋时东方强大的诸侯国。传及鲁国第21位国君鲁成公黑肱(公元前574年)生庶子取名满。因姬满有功于鲁,为
上大夫,受封为颍川侯,食采于“汪”地(即当时鲁国的平阳),人称汪侯。其后代以采邑地为氏而得姓,颖川侯姬满为汪氏得姓始祖,即一世祖。“汪侯生子挺,
挺为周司谏,生子诵、芒,诵为司马,生子金钺(yuè)、铨、踦(锜),皆有令名”。春秋时,鲁国儿童、汪氏的第四世祖汪踦,哀公的时候和齐国军队战于郎而死,鲁
人因为他死于国事,所以按照成人之礼来安葬。这是见于史籍最早的汪姓人物。
(《礼记•檀公篇》载: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伐鲁,鲁于齐师战于郎,汪踦在郎之战中死去。按当时鲁国的仪礼制度规定,为国家而死的人国家给予敛
葬。汪踦当时尚未成年,有人认为他够不上国殇,就此孔子反驳众人说:汪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怎能不按国殇(为国牺牲)对待呢!于是以成人之礼将其敛葬。)
“东汉渡江会稽栖”,记述了我汪姓家族于东汉年间由山东南下渡过长江迁
徙会稽的历史。
会稽,乃中国古代地名,今浙江绍兴,相传大禹会诸侯于此,故名会稽(会
集之意),春秋时为越国都城。公元前222年,秦始皇把春秋时期的吴国、越国的地域设为会稽郡,以吴(今苏州)为郡治(首府)。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定会稽郡,辖吴、无锡、曲阿、毗陵、娄、阳羡、乌程、由拳、余杭、富春、全唐、海盐、余稽、山阴、诸暨、余姚、上虞、剡、太末、句章、鄮、乌伤等县。因此,古会稽实际包括今浙江省绍兴、湖州、嘉兴、杭州、富阳、海盐、诸暨、
余姚、上虞、嵊县、江山、慈溪、鄞县、金华和江苏省苏州、无锡、丹阳、常州、
宜兴、等江浙地区和上海市嘉定、松江地等的广阔区域。
据东汉史学家班固(公元32——92年)所撰《汉书》记载,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曾向会稽地区大规模移民。这在中国移民史和历史人口地理研究中,皆为重要事件。前人研究一向认为《汉书》的记载有误。北京大学历史系辛德永从史料学角度,论证《汉书》记载可信,不存在文献讹误;继之从会稽地区的接纳条件,论述移民会稽的可行性;最后从西汉前期东南地区的边防形式,论述了
朝廷移民会稽的深层动机,即徙民实边,以抵御越人的侵袭。同时还阐释了这次移民的迁出区域,并指出瓠子河决造成的持续水灾,是促使朝廷移民的直接原因。汪氏家谱的递迁诗也印证了汉武帝会稽移民的史实,我们汪姓族人也是那次大移
民群体中的一族。对此,先父、母曾口授:“我们的先人曾移居过浙江金华,后来是从金华迁徙到徽州的”。金华秦、汉时即乌伤县,属会稽郡。先父、母的叙述恰与汪姓家族东汉时迁徙会稽的历史记载相吻合。
“唐居新安歙迁婺”,记述了我汪氏家族自唐、宋以来迁居新安歙、婺一带,在此繁衍发展,成为新安望族的迁徙过程。
汪家第三十一世汪文和,字国辅,汉献帝时破黄巾授龙骧将军,于建安二年
(公元197年)随孙策渡江南下,屡建战功,受孙策表授会稽令,封淮安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遣中郎将贺齐征服歙县金奇、毛甘及黟县陈仆、祖山
等山越部落后,分歙县东乡地置始新县,南乡地置新定县,西乡地置黎阳、海阳县,加黟县、歙县共六县建新都郡。治所始新。后汪文和为避董卓之乱遂举家迁
往始新(新都郡,相当于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新安江上游,祁门等地,与浙江、江西二省交界,系丘陵盆地,汉以前是山越人居住地。晋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吴国灭,新都郡更名为新安郡。隋开皇十一年,即公元591年改新安为歙州。
宋徽宗宣和三年,即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辖歙县、黟县、婺源、绩溪、休宁、祁门六县。新安郡是徽州的前称,所以徽州又称新安)。至此,新安郡始为汪氏江南祖籍。当时新安还是一个偏僻荒凉的地方,不受外界的干扰,汪文和族人就在这里安居乐业,生育繁衍,成了新安郡望族。汪文和为新安郡汪氏开基始祖。第三十六世汪道献,晋元帝时为黟县令,移家于歙县。南齐时,第四十世汪叔举又迁至绩溪登源里汪村。汪叔举四传而生越国公华。
第四十四世汪华,原名汪世华,为避李世民讳而改名。与堂弟汪铁佛一道,于隋末一举平定了歙州、宣州、杭州、睦州、婺州、饶州等六州动乱,甲十万兵,威镇江南,建吴国称王号。后汪华响应秦王李世民昭布,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主动称臣唐王朝,武德四年,被唐高祖授予歙州刺史,封越国公,总管歙、宣、杭、睦、婺、饶六州的军事。越国公华,地位尊荣无比,又拥有实际的兵权,使
汪氏家族此后在皖南地区的基业稳如盘石。汪华生有九子,名汪建、汪灿、汪达、汪广、汪逊、汪逵、汪爽、汪俊、汪献,其后裔在歙州境内分布最广,歙州(即徽州)后来有“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华之后也”(《新安志》卷一)。长
子建,子孙世居歙县唐模、岩镇、府城西,休宁阳湖,黟县宏村等地;次子灿为培川汪氏始祖;三子达,子孙世居绩溪尚田、歙县富溪府等地;七子爽,子孙世居绩溪澄源、歙县慈菰,婺源还珠、大畈、梧村、黟县黄陂等地。四子广、六子逵、八子俊后裔大多迁出徽州,五子逊、九子献早年卒无传。汪氏后裔在境内不断迁居形成许多汪氏村落。
“宋由井亭下黄陂”,记载三都汪氏家族从宋代以来几经迁徙,最后落根黟县黄陂村的史实。。黄陂是黟县汪姓聚族而居的三大村落之一,也是目前得知来
黟县最早的汪姓氏族。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徽州大姓》中,汪林祥先生(《黟县志》编辑)撰文载:越国公汪华有九子,黄陂汪氏是其七子爽之后。爽后四代景瑞公迁居黟县赤山镇(该地于唐永泰二年<公元725年>划出,建祁门县),是
为黟祁汪氏始祖。越七代,至雅公,迁祁门井亭(今祁门县城),其长子宗明, 公于北宋初(公元960年~974年)自祁门井亭迁居黟县黄陂,是三都碧山汪氏家族的开基始祖,排序为汪氏五十七世祖。对照三都汪姓族人保存的家谱,从越
国公汪华,到七子爽,到爽的后代景瑞公,景瑞公的七代雅公,直至雅公之子宗明等,记载完全一致。
关于黄陂汪姓的族脉,《新安汪氏源流宗支谱图集古序》中说:汪华九子二十五孙,“厥后子孙繁衍,散居六邑,故休有西门之汪,婺有大畈之汪,祁有西山之汪,黟有黄陂之汪,绩有南溪之汪,歙有唐模之汪,此皆支派之大者,……”说明黄陂确实是汪华后人迁徙到黟县聚居最多的一个村落。

“汪氏世系诗” 解读:
“脉从黄帝起,派衍颖川长”记述了我汪姓始祖的根脉。。三都所见的两部家谱中都记载着自轩辕黄帝至汪姓一世祖颍川侯汪,共经历34代,与《史记》等史书记载一致,其顺序依次为:
(1世)黄帝——(2世)玄嚣——(3世)蟜极——(4世)帝喾——(5世)后稷——
(6世)不窟——(7世)鞠陶——(8世)公刘——(9世)庆节——(10世)皇幞——
(11世)差弗——(12世)毁愉-——(13世)公非——(14世)高圉——(15世)亚圉——(16世)公叔祖类——(17世)古公蟺父——(18世)季历——(19世)文王昌——(20世)周公旦——(21世)鲁公伯禽——(22世)炀公熙——(23世)魏公费——(24世)献公具——(25世)武公敖——(26世)孝公称——(27世)惠公弗皇——(28世)桓公允——(29世)庄公同——(30世)僖公申—— (31世)文公兴——(32世)宣公倭——(33世)成公黑肱——(34世)颍川侯汪
“越国分支后,黄陂百世昌。”依据三都碧山所见家谱,对照所能够查阅的各种汪氏家谱和相关研究文献,可清晰地整理出从汪氏得姓始世祖颍川侯汪满到三十一世——新安郡汪氏开基始祖汪文和,从四十四世——越国公汪华到四十五世
汪华之七子汪爽,从五十七世——黟县黄陂汪姓开基始祖汪宗明,到黄陂派汪氏宗祠”大本堂” 祭祀的七十五世——汪葵(又作葵卿),以及其后直至九十一
世代代传承的脉系。即:
(1世)颍川侯汪——(2世)挺——(3世)诵——(4世)钺铖——(5世)嵩——(6世)建——(7世)考——(8世)欣——(9世)永——(10世)陈——(11世)良——(12世)猛——(13世)胜——(14世)重——(15世)婴——(16世)晃——(17世)性——(18世)进——(19世)达——(20世)雅——(21世)勇——(22世)言——(23世)高——(24世)澄——(25世)珍——(26世)云——(27世)托——(28世)顗——(29世)广——(30世)平——(31世)文和新安郡汪氏开基始祖——(32世)轸——(33世)澈——(34世)授——(35世)演——(36世)道献黟县令,移家于歙县——(37世)恭——(38世)统——(39世)元爽——(40世)叔举迁至绩溪登源里汪村——(41世)泰——(42世)勋——(43世)增莹——(44世)世华越国公汪王——(45世)爽——(46世)处贵——(47世)太玄——(48世)仁恭——(49世)景端迁徙黟县赤山镇——(50世)文弼——(51世)行员——(52世)怀言——(53世)大昂——(54世)铙——(55世)侃——(56世)雅迁祁门井亭——(57世)宗明迁居黟县黄陂,黄陂开基始祖——(58世)光——(59世)辉——(60世)应——(61世)琏——(62世)令裕——(63世)文翰——(64世)昌龄——(65世)惟正——(66世)才进——(67世)慎徽——(68世)允修——(69世)安谊——(70世)燧——(71世)岳之——(72世)应六——(73世)鼎——(74世)华——(75世)葵后裔立祠“大本堂”,“汪葵祖祠”,下统十三门祠堂
——(76世) 漼后裔立祠“淳大堂”,亦称“漼公祠”
寿后裔立祠“咸正堂”,亦称“寿公祠”
伍后裔立祠“光绪堂”,亦称“伍公祠”


——(77世) 志善漼公长子,生七子,后裔立两门祠堂:“世德堂”、“名贤堂”,统祠“宗望堂”,又称“善公祠”
志道漼公次子,生八子,后裔立三门祠堂:“仁安堂”、“适安堂”、“贻善堂”,统祠“重本堂”,又称“道公祠”
志德漼公三子,生四子,后裔立一门祠堂:“宝善堂”,又称“德公祠”
志仁漼公四子,生一子,后裔立一门祠堂:“遗安堂”,又称“仁公祠”
志义漼公五子,生二子,后裔立一门祠堂:“孝友堂”,又称“义公祠”
志清寿公长子,生一子,后裔立一门祠堂:“尚义堂”,又称“清公祠”
志宁寿公次子,生四子,后裔立一门祠堂:“树德堂”,又称“宁公祠”
志祥寿公三子,生三子,后裔立一门祠堂:“明睦堂”,又称“祥公祠”
志高寿公四子,生五子,后裔立一门祠堂:“义安堂”,又称“高公祠”
志震伍公长子、志庆伍公次子。志震、志庆后裔共立一门祠堂:“光绪堂”,又称“伍公祠”
——(78世) 璿(xuán)志善公之子
公正志道公长子、中正志道公次子、端正志道公三子、贞正志道公四子、通正志道公五子、守正志道公六子、耆正志道公七子、图正志道公八子。公正八兄弟后裔立祠“立本堂”树正
——(79世)联芝志道公长孙、联萃志道公二孙、联万志道公三孙、联蔭志道公四孙、沂志善公孙
——(80世)大亨沂之子、大沛
——(81世)如水大亨长子、如海大亨二子、如川大亨三子、如澜大亨四子、如山大亨五子、文兆大沛长子、文善大沛二子
——(82世)元花、元奇、元乾、元坤、处廷大亨之孙
——(83世)用绍处廷之子、昌科、昌榜、有章、有萍、天祚、万裕
——(84世)至(91世)略。
实际上,黄陂派汪氏家族自宋、元、明、清以来,一直有着族人或因避难、逃荒,或因谋生、经商,或因求学、入仕等原因而向徽州各地、安徽各地、乃至江浙等全国各地迁徙、繁衍,名人志士层出不穷。如南宋名臣汪勃、汪纲,明重臣汪璇,清代文人汪廷榜、汪浚、汪文台,名商汪联洪,书画家汪棣、汪联松等均为黄陂后裔,并且后代均迁徙到全国各地。
1. 2 三都汪氏宗祠
黟县三都黄陂派汪氏族人供奉的总祠为“大本堂”亦称“十三门”,祭祀的祖宗是元末明初汪氏七十五世汪葵,故“大本堂”,又称“汪葵祖祠”或“葵公
祠”,是汪葵公裔孙自清康熙年间(推算约在公元1717年~1722年)始建,历时20年于乾隆年间(推算约在公元1737~1742年)建成。汪葵(又记作汪魁)
公是碧山汪氏家族七十五世祖,生活的时期为元末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平定新安前后,大约为公元1320年至1390年之间,其平生事迹在《黟县志》中有记载。汪葵祖祠是在汪葵公逝世约350年后其第十、第十一、第十二代裔孙合力建造的。三都碧山汪氏家族自七十七世起,兄弟共三十五个以上,分立“世德堂”、“名贤
堂”、“仁安堂”、“适安堂”、“贻善堂”、“宝善堂”、“遗安堂”、“孝友堂”、“尚义堂”、“树德堂”、“明睦堂”、“义安堂”和“光绪堂”等家祠十三门。汪葵为十三门汪姓始祖。此后,仍有分支祠堂建立,如第七十八世中正兄弟的后裔建立的“立本堂”就是一例。据文献载,碧山祠堂曾有过三十六座之多。
可惜“大本堂”和大部分支祠已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被拆毁,部分祠堂由于曾被用于作生产队的队部或仓库而保留下来,均破败不堪,但仍难掩其恢弘气势。
1. 3 “敦本堂”和“承先士可嘉”字辈派行均查寻无果
尽管碧山祠堂曾有过三十六座之多,但通过寻访碧山当代修谱人汪寿昌和碧山学校退休老校长汪善昌得知,三都碧山没有过“敦本堂”,也没有谐音“登本堂”的祠堂或家族堂号。同时,无论是翻阅族谱,或是寻访所有见到的三都汪氏族人,皆不知“承先士可嘉”的字辈派行。
因此,两度三都之旅曾令我们迷茫和困惑不已。

2 依堂号寻依旧无果
堂号,实为祠堂名号,是一个姓氏或家族的标志和代表,标志着家族的血脉和历史。
堂号的命名大致有两大类型:一为有姓氏特征堂号,另一为无姓氏特征堂号。
在有姓氏特征的堂号中,使用郡望最为普遍,即标明家族发祥地或成为当地望族的某种称谓,以别于其他姓氏家族。汪氏家族常见具有郡望特征的堂号有“平阳郡”、“平阳堂”和“越国堂”等。
无姓氏特征的堂号主要取义于伦理纲常、教勉后人的训语等,如敦本堂、敦睦堂、敦伦堂、敦礼堂、崇仁堂、忠厚堂、秉德堂、报本堂、福聚堂、克慎堂、世德堂、忠孝堂等。但是,这一类堂号在不同家族中使用的重复率很高。据《上
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所附“堂号索引”可知,“敦本堂”堂号除汪氏家族之
外,还有六十多个姓氏使用, “敦睦堂”、“录思堂”等堂号有四十多个姓氏使用,“敦伦堂”、“世德堂”、“崇本堂”等堂号有三十多个姓氏使用。即使是汪氏家族中,“敦本堂”、“敦睦堂”、“崇本堂”等堂号也被不同支系、不同分支、分派所使用。
在同一姓氏中,某堂号也绝非某一系、某一支宗族专门使用。如汪氏宗族中,不同支系、不同分支、分派的家族使用“敦本堂”、“敦睦堂”或“崇本堂”堂号的就有很多。因此,仅凭堂号是不能准确地寻根问祖的,还须比对祖籍和祖宗在家谱中厘定的字辈派行来确定。
黟县10都宏村为汪氏家族聚集的又一大村落,村中汪氏家族有一“敦本堂”。 2005年、2007年,我与长兄士平两进宏村寻访。该敦本堂建于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与培德堂、务本堂、振绮堂、望月堂、乐叙堂、敬修堂、根心堂和树志堂等汪氏宗族的祠堂分别分布在人工开凿的村内水塘——月沼四周。通过与敦本堂族人交流得知:该支没有“承先士可嘉”的字辈派行。而且,根据《弘村汪氏家谱》、《平阳汪氏九十一世支谱》、《杭州汪氏振绮堂宗谱》、《汪氏统宗正脉》等记载,黟县宏村的汪姓家族,属汪华长子汪建支系中歙县唐模派的支脉,南宋时该支脉第61代仁雅公“挟赀遨游”,“业捆金陵”。“居升州(金陵江宁府)数年,陡遇火灾,公迫偕属方孺人归”。返乡途经黟县北祁墅时,仁雅被当地茂密的彬、松林木以及方便的水路交通所吸引,遂决定重操木材业,乃定居于该地。北宋靖康之乱,钦宗、徽宗北掳,南宋朝廷又逢建炎复辟,内乱外患,祸及江南各地,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祈墅汪氏故居被抢劫、焚烧,仁雅一支中留居黟县者第66代的彦济率族人移居宏村。
此外,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镇汪山村亦为汪氏家族迁徙地,系越国公汪华第七子汪爽之后,640年前该支由绩溪迁徙开化,其后转迁至建德汪山,明万历年间建有敦本堂。该支自63世至110世的字辈派行为:良谦让巽,衍钦尊乾,元亨利正,百安千灵,荣华富贵,福寿康宁,永延圣瑞,恭俭忠诚,淳和泰顺,慈敬贤能,端庄宽裕,德义仁明。
安徽岳西也有汪氏家族“敦本堂”,自80世起字辈派行为:惟士 尚国文宗
瑞 承家钟泽良 英和荣锡耀 仁德茂兴祥 道达传芳远 宣扬寿永长 洪恩春发育 雅典庆光昌。
安徽潜山塔畈乡塔畈村千门组汪氏家族,原为“敦睦堂”,后改为“敦本堂”。系源公支下世雄后裔。其字辈派行为:天道正贤良,才能志邦?;继宗兴国世,万代永呈祥;余德宏先绪,存仁启后昆;文章登上世,诗礼振家声。
安徽六安金寨县有两个汪氏家族的“敦本堂”,其一为霍山汪氏家族“敦本堂”,字辈派行为:书世德明家声辉正大时泰;其二为黄畈汪氏家族“敦本堂”,字辈派行为:海继希玉立学明德作启兆。
以上例举的汪氏“敦本堂”各家族的分支、分派都是不同的,故字辈派行也是各自独立的。依据祖籍与字辈派行比对,均与我支汪氏家族不同支、不同派。

3 依据字辈寻得同宗
字辈派行,又称昭穆、字派、行派、行第、派序,用以表明同宗家族世系血
统辈份秩序的命名序列。
字辈派行在宗族内可以区别亲疏。汪氏家族自得姓始祖汪满起,繁衍发展已近二千六百年,自越国公汪华起,已经历一千四百余年,家族的宗派分支十分庞
大浩繁。在历史的变迁中,同一个宗族大的支系内,已经分成许多分支或房派,各分支或房派之间的字辈派行是不同的。字辈派行通常是以每一个宗族为系统制定的,因此同姓之间凭字辈派行可以区别宗族的亲疏。同姓,且同一字辈派行必定为同一宗族,同一血统传承,故而亲;虽同姓,甚至同堂号,而字辈派行不同,即必定不同宗族,故而疏。字辈派行所用之字,一般由肇基祖(始迁祖)厘定的,并被写入家谱,具有权威性,后裔子孙按照字辈取名,一辈一字,世次分明,传承井然有序。即使家族分迁,散居各方,天南海北,关山阻隔,或年代久远,支派浩繁,谱系错杂,只要按字辈谱取名,就可保证同宗血统的一气贯通,世系井然不致紊乱。
就在依堂号寻宗无果之时,2006年底,终于在“汪氏宗亲网”上寻找到与我支汪氏家家族相同字辈派行的宗亲——安庆插竹巷“敦睦堂”汪氏家族。安庆插竹巷“敦睦堂”汪氏家族派自迁皖怀(安庆)始祖积有公起,第二十一世系至三十世系的字辈派行为:“秉存必宗尚,承先士可嘉”,其宗族的主要部落就分布在安庆市区、郊区,以及周边怀宁、桐城、潜山等郊县。2007年5月,笔者与长兄士平先后赴怀宁县马庙镇育儿村河宕组、安庆市白泽乡叶祠村、白泽村拜访了汪嘉友、汪士志、汪可爱、汪可德和汪可友等汪氏本族宗亲,拜读了2003年由汪士庆发起和主持,汪嘉友等参与编纂的《七修插竹巷敦睦堂•汪氏族谱》。并在族人汪士庆的帮助下收得清光绪年间本族的(五修)《敦睦堂•汪氏宗谱》部分残卷,以及民国末年本族的(六修)《敦睦堂•受三公支下世系•汪氏宗谱》残卷。通过比对、研究确认,我们这支汪氏家族当属皖怀(安庆)插竹巷“敦睦堂”汪氏家族中的一支,总支系为越国公汪华第七子汪爽之后,其中一支派系五十八世祖为婺源大畈始迁祖中元公,六十七世祖为元末自婺源大畈始迁桐城,后迁潜山的潜阳始迁祖受三公;宗族认同的迁皖怀(安庆)一世祖为明初“羡长江以潆洄,慕大龙而镇静”择安庆府西门外一里许插竹巷而卜居的积有公。家族堂号为“敦本堂”,自一世祖积有公起,之后第二十一世至六十世的字辈派行为“秉存必宗尚,承先士可嘉;永思显耀祖,隆基典澐遐。忠厚宽广德,孝敬昭品高;仁和普天信,义为振长虹。”
另据堂侄汪可适证实,其父汪士迈(子仲英)曾参与民国三十七年本族《敦睦堂•汪氏宗谱》的修纂,为此奔波于安庆市区与市郊老鼠嘴、白泽湖等地数月,本族的堂号确为“敦睦堂”。当年,在该部宗谱的校印稿完成后,汪可适受其父士迈之命,曾亲将其送至安庆三官塘我家当时的居所。我的兄姐士立、士平、士治也证实居住安庆三官塘时,家中确实收藏一部当时修纂的《汪氏宗谱》。
但是,在可以查阅的三次修纂的皖怀插竹巷敦睦堂汪氏家族的宗谱中,均未看到先父、母关于我族“敦本堂”、祖籍三都和我族为“黄陂派”后裔,以及我族是经过怎样的途径迁徙安庆的等文字记载。因此,依然未解困惑。

4 比对“坂谱”释解疑团
坂谱”即《桐城南河坂敦本堂汪氏宗谱》。现存宗谱为清光绪甲辰年(公元1904年)举人汪炘主持四修所成,其中载有汪由敦 (康熙三十一年,即公元
1692年生,乾隆二十三年,即1758年卒。雍正二年进士,乾隆间官至吏部尚书)于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所撰原序,说明该谱的一修应为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前后,距今已经250多年。
据汪氏宗亲网《安徽——安庆汪氏家族字辈派行》中简述:“安徽桐城双港镇干沙河螺丝沟南河坂有汪氏家族‘敦本堂’,系铁佛公后裔,字辈派行自八十七世系起为: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长,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因此,起初以为桐城南河坂敦本堂汪氏家族与我越国公汪华后裔关联不大,以致未予留意。然而,细读该谱,则大出意外。该谱实为汪华第七子爽公支下“黄陂派”迁徙桐城新安渡的后裔与明代自休宁旌城迁至桐西南河坂的汪华堂弟铁佛公之后同修,并且共立“敦本堂”。其中,铁佛公后裔支系居多,因而被误传为皆铁佛公后裔。
《桐城南河坂敦本堂汪氏宗谱》的卷首载明,该谱由“渡股”、“坂股”、“岭股”和“塥股”等四股同修。其中“渡股”即为黟县三都迁徙桐城新安渡的汪华第七子爽公支下“黄陂派”的后裔,迁徙桐城新安渡始祖分别为爽公支下黄陂派七十九世燿公和爽公支下八十一世文綬公。“坂股” 为自休宁旌城迁至桐西南河坂的铁佛公后裔。此外,桐城南河坂敦本堂汪氏家族其余各股、支还散居分布在桐城的青草塥、小圩、朱圩、大横山、老梅、范岗高黄汪桥,怀宁的岗子岭罗庄(茶水岭)、郑家河,枞阳镇和东至葛公镇等地。
《桐城南河坂敦本堂汪氏宗谱》卷八、卷二十二和卷二十三分别为“渡股(火翟)公支下世图 ”、“渡股文绶公支下世图 ” 和“渡股燿公支下世纪 ”、“渡股文绶公支下世纪”。其世系记载为:
45世:爽——46世:处贵——47世:太元——48世:仁恭——49世:景瑞——50世::文弼——51世:行员——52世:怀言——53世:大昂——54世:锐55世:侃——56世:稚——57世:宗明——58世:光——59世:辉——60世:应——61世:连——62世:合裕——63世:文翰——64世:昌龄——65世:惟正66世:才进67世:慎徽——68世:允修——69世:安谊——70世:燧——71世:岳之——72世:应六——73世:鼎——74世:华——75世:葵
卿——76世:福贵——77世:志德——78世:思温——79世:燿——80世:大兴 大万——81世:文绘 、文绶 、文缨、 文绚、 文绮——82世:一瑶、 一环、 一瑜、 一珥、 一珪 、一璋、 绍宗、 绍崇、 春永、 绍荣、 高 、扬、 光、 泰
《桐城南河坂敦本堂汪氏宗谱》“渡股”的血缘世系与黟县三都大本堂支下汪氏宗谱的血缘世系完全吻合,表明桐城南河坂敦本堂 “渡股”汪氏族人,即黟县三都大本堂后裔。(参见黟县三都大本堂、桐城南河坂敦本堂、皖怀(安庆)
敦睦堂受三公支下宗谱的血统世系比对表。)

黟县三都大本堂、桐城南河坂敦本堂、皖怀(安庆)敦睦堂宗谱血统世系比对表
44世 45世 46世 47世 48世 49世 50世 51世 52世 53世 54世 55世 56世
黟县三都
大本堂 越国公





处贵
泰元
仁恭

景瑞
文弼
行员
怀言
大昂




桐城南河坂
敦本堂渡股
安庆插竹巷
敦睦堂——受三公支下 仁素 凤思 文秀 行睿 说言 咸 浚 师全 道安

57世 58世 59世 60世 61世 62世 63世 64世 65世 66世 67世 68世 69世
黟县三都
大本堂
宗明





令裕

文翰

昌龄

惟正

才进

慎徽

允修

安谊

桐城南河坂
敦本堂渡股
安庆插竹巷
敦睦堂——受三公支下 濆 中元 敬逢 延之 惟厚 元凤 绒 敦礼 旌 和 受 □ □

70世 71世 72世 73世 74世 75世 76世 77世
黟县三都
大本堂


岳之
应六



漼、寿、伍、福、彦 志善、志道、志德、志仁、志义、志清、志宁、志祥、志高、志震、志庆
桐城南河坂
敦本堂渡股 福贵 志德
安庆插竹巷
敦睦堂——受三公支下 □ □ □ □ □ □ □ □

78世 79世 80世 81世 82世 83世
黟县三都
大本堂 璿、公正、中正、端正、贞正、通正、守正、耆正、图正、树正 联芝、联萃、联万、联蔭、沂
大亨、
大沛
如水、如海、如川、如澜、如山、文兆、文善 元花、元奇、元乾、元坤、处廷 用绍、昌科、昌榜、有章、有萍、天祚、万裕
桐城南河坂
敦本堂渡股 思温 燿 大兴
大万 文绘 文绶 文缨 文绚 文绮 一瑶、 一环 、一瑜、 一珥、 一珪、 一璋、 绍宗、绍崇、 春永、 绍荣、高、 扬 、光 泰
安庆插竹巷
敦睦堂——受三公支下 □ □ □ □ □ □
将黟县三都大本堂、桐城南河坂敦本堂、皖怀(安庆)敦睦堂三部汪氏宗谱进行比对,即找到黟县三都和安庆、怀宁寻宗觅祖困惑我们的症结所在。先父、母所述家族堂号“敦本堂”,应就是桐城南河坂“敦本堂”,我族先祖为南河坂“敦本堂”汪氏宗族中的“渡股”,是黟县三都汪葵公之后,七十九世嫡孙火翟公、八十一世文綬公等自明代迁徙到桐城新安渡,清乾隆年间与休宁旌城迁至桐西南河坂的汪华堂弟铁佛公之后同修宗谱,共立“敦本堂”。桐城新安渡当为我族先人自祖籍黟县三都迁徙到皖怀(安庆)之前迁徙历程中的“一站”。 “渡股”中的一支迁居安庆府后,又与明初自徽州迁居皖怀插竹巷的汪氏家族同修宗谱,堂号“敦睦堂”,并以明初迁徙安庆插竹巷的汪积有公为开基祖起派,厘定第二十一世系至六十世系的字辈派行为“秉存必宗尚,承先士可嘉;永思显耀祖,隆基典澐遐。忠厚宽广德,孝敬昭品高;仁和普天信,义为振长虹。”

5 解读历史释疑同修
中华民族各姓氏家族中,同修(或合修)宗谱的案例屡见不鲜,在汪氏宗族中同样如此。同修宗谱绝非有某支攀附某支权贵之嫌,而是历经战火、动乱,许多家族的宗谱流失、焚毁,寻根艰难。汪氏家族自元末、明初,由于战争、强制移民等因素,许多家族失谱。如清康熙己巳年(公元1689年)皖桐高林《汪氏宗谱原序》(一修)中载:“明末荒乱,兵贼交加。前之谱牒付之秦火,自始祖以来,名号事迹、生卒年月俱无由考”;又如清乾隆辛未年(公元1751年)桐城《三安汪氏宗谱》原序载“自先世越国公隆于徽,由徽迁鄱,由鄱迁桐,其中变沧桑为井里,未易更朴数,屡遭兵焚,谱牒化为乌有”等均可为证。而重新修谱,则大多在明末、清初。特别是清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政治比较开明,清朝廷意识到宗族制度对稳定社会的和谐作用,为加强对汉民族的统治,提倡民间修谱。而自元末、明初的徽州移民到清代康乾盛世时期,一个家族已经繁衍八至十代,在无前谱可循的情况下续修家谱,除可参照明、清时有权威的《汪氏统宗谱》、《汪氏通宗世谱》等照录从黄帝到汪氏得姓始祖,从越国公汪华到其九子的各支系传承、迁徙之外,其余续修一是凭先人一代代口传的内容记述,二是寻找宗族的近房“靠谱”,三是按照定居地同姓氏共同合修。后两者可谓“同修”。但无论哪种情况的续修,一般各家族都是从当地的始迁祖修起。例如《江阴汪氏合谱》,即为越国公汪华长子建、七子爽、八子俊三支后裔合修。又如《武进汪氏家乘》,它在清代太平天国战乱后,毗陵、青肠两支汪姓家族动议同修的。这些宗谱的同修,定居地集中或接近,即地缘因素应是主要的。
从桐城南河坂汪氏宗谱的“同修”和皖怀(安庆)插竹巷的“同修”来看,比较直接的原因之一应是地缘因素。卜居在同一地区的汪氏家族,尽管支系、派别不同,在血统关系上相距很远,只要远祖为同一血统,为祭祖和联谊方便而共立祠堂,同修宗谱。桐城南河坂敦本堂汪氏宗族的的先祖在第四十二世祖汪勋明 公以上世系是共同的;而皖怀(安庆)插竹巷敦睦堂汪氏宗族的先祖在第四十七世汪泰元公以上世系是共同的。
同修宗谱,并不意味着血统关系混淆,而是遵循“一线相传,编次不爽”的严肃态度,在记载共同祖先的同时,将各支系、各派股一一独立记载。《桐城南河坂敦本堂汪氏宗谱》即分别清晰地记载着“渡股”——“黄陂派”汪氏家族,“坂股”——铁佛公后裔汪氏家族,以及“塥股”、“岭股”等不同派系汪氏家族的血缘世系。尽管插竹巷敦睦堂汪氏宗谱的全卷或卷首及其他分支的分卷未能寻得,但仅凭目前收存的民国末年安庆插竹巷(六修)《敦睦堂•受三公支下世系•汪氏宗谱》即可判定,插竹巷敦睦堂汪氏宗谱同样是将同修的各支世系分卷载录,除受三公支系外,我三都“黄陂”派汪氏家族应是宗谱中的其中一支。
皖怀(安庆)插竹巷(五修)《敦睦堂汪氏宗谱》的残卷主要有卷首的祖宗图像、祖宗赞语、序言和传记部分,未见同修各族的支、派列表或目录。而仔细阅览,将其中涉及的被赞人、列传人和撰传人等一一记录分类,即可以明晰地看到该谱为各族“同修”的痕迹。谱中显示了“秉、存、必、宗、尚”的字辈派行,但在“秉”、“存”两代中,有的家族名、字与此相符,有的则不“搭界”,而到了“必”、“宗”之后,各个家族的名、字均与其相符了。而“必”字辈的先祖大多出生于清乾隆年间,如必昌(字贞扬,号永昇)生于乾隆辛己年(即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61年,),必贵(字肇龙,号云庵)生于乾隆丁亥年(即乾隆二十七年,1767年)等。中国人的“名”与“字”,一般都是父母长辈给取的,在家族中非常重视按照祖宗厘定的字辈派行取名字,而只有“号”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取定的。从“必”字统一的年代分析,皖怀(安庆)插竹巷敦睦堂的同修应是在清乾隆十年至二十年进行的,距今已240多年。先祖父承先公(字文卿,号福彬)出生于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先伯祖父义臣公出生于清道光晚期(约公元1840年~公元1850年)。因此,我族与安庆插竹巷敦睦堂同修的年代即使从“承”字辈起推算,也应在清道光至嘉庆年之间,距今已近170~180年。

6 结论1)堂号,即祠堂名号,是一个姓氏或家族的标志和代表。在同一姓氏中,某堂号也绝非某一系、某一支宗族专门使用。因此,堂号不能作为寻根问祖的关键标志或主线索,否则会陷入寻根问祖的迷途而不得其解。
2)家族宗谱,是寻根问祖的关键标志或主线索。其中的字辈派行(又称昭
穆、字派、行派、行第、派序)表明同宗家族世系血统辈份秩序的命名序列,在宗族内可以区别亲疏。只有千方百计寻找到家族宗谱,即或是残谱,才能获得寻根问祖的关键依据和正确途径。只要寻访到足够的、有价值的家族宗谱,并缜密比对和接续家族宗谱中的字辈派行,乃至堂号,就完全可以实现寻根问祖的夙愿。
3)通过寻访黟县三都、安庆和怀宁的汪氏家族,以及比对黟县三都大本堂、桐城南河坂敦本堂和安庆插竹巷敦睦堂等不同版本的汪氏宗谱等考证表明,我支汪氏家族确如先父、母所口授:祖宗为越国公汪华,属古徽州黟县三都(今碧山,明清前古称黄陂)汪氏家族的后裔,堂号曾经为“敦本堂”;安庆的宗谱,为与汪氏家族另支同修,字辈派行为“承先士可嘉”。更确切的考证结果为:我族先人明代自黟县三都碧山迁至桐城新安渡一带,与休宁旌城迁至桐西南河坂的汪华堂弟铁佛公之后同修宗谱,共立“敦本堂”,后迁居安庆府,与明初自徽州迁居皖怀插竹巷的汪氏家族同修宗谱,堂号“敦睦堂”。



附图:
附图1~ 附图10 三都碧山汪嘉权录《祖宗簿•木本水源》(三都汪氏家族第七十七世分支之后志道公一支后裔之谱系)
附图11~附图13 三都汪氏家族第七十七世分支之后志善公一支后裔之谱系残卷

三都碧山汪嘉权录《祖宗簿•木本水源》

三都碧山汪嘉权录《祖宗簿•木本水源》
DSCF0455.JPG
DSCF0456.JPG
DSCF045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106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6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5: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祖籍徽州黟县三都及家族堂号沿革之考证
DSCF0458.JPG
DSCF0459.JPG
DSCF0460.JPG
DSCF046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106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6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5: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祖籍徽州黟县三都及家族堂号沿革之考证
DSCF0462.JPG
DSCF0463.JPG
DSCF0464.JPG
DSCF046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106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6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5: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祖籍徽州黟县三都及家族堂号沿革之考证
DSCF0466.JPG
DSCF046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738

帖子

1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09-11-3 16: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楼主辛苦了!  我给三个建议:

1,建议楼主尽快申请成为认证会员;  2,建议版主给予该主题帖设置精华帖。 3,建议版主将该主题帖转移至“汪氏堂号研究”版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951

帖子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220
发表于 2009-11-3 17: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48世仁恭是仁素的弟弟。很好,终于见到了仁恭支后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9-11-3 19: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汪士尚宗亲早已是认证会员,估计是密码忘了。。。


皖怀(安庆)敦睦堂插竹巷汪氏宗族考证
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15451


敬宗之情跃然纸上,敬仰!!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801

帖子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9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9-11-3 20: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严肃地认真地思考历史疑案,令人钦佩!

尤其是第5条:“解读历史释疑同修”,对于因谱失无考而不得不参与同修的原因,作了全新的阐释,令人信服!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576

帖子

9311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9311
发表于 2009-11-3 22: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曾和玖玲讨论过“渡股”问题,该支为黄陂十三门第六门—宝善堂思温公后,其世系传承见《汪氏通宗世谱》25卷--198页;据我见到该支的家谱,燿公、文绘公的墓仍在黄陂,所以我认为该支应是81世后迁出的。我也是十三门汪氏。
从黟县碧山(黄陂)走出的汪家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576

帖子

9311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9311
发表于 2009-11-3 22: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宗谱记载:文绶—绍崇—亨老(迁桐城)
从黟县碧山(黄陂)走出的汪家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