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7365|回复: 0

十里峡谷丽江,一幅山水画卷

[复制链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7-4 12: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里峡谷丽江,一幅山水画卷
              
                         ------江郎山景区峡里湖生态旅游景观之一
                           
                                   景观提要

    江山市峡里湖景区属于江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四个重组成部分之一。本景区生态旅游总的形象为峡谷画廊神奇风,避暑度假好去处。
    本景区生态旅游的主要景观有10个之最一个优势:
   (1)有至今仍保存着世界制瓷之乡,中国制瓷传统工艺完整工序的三卿口碗厂。世界多国专家来考察后,一致认为是“认识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活化石”、“中华第一古瓷村”。上海市博物馆1979年便复制了古瓷主要工程设施,陈列在上海市博物馆展览厅内。占地100多平方米。近年来,上海旅客纷纷要求游览古瓷村,苦于尚未开放,未能如愿。笔者曾在一路公交车上两次遇见上海游客说来江山的目的为参观游览江郎山和古瓷村。本人向他解释,先游览江郎山,江山还有仙霞关,廿八都古镇等景点,古瓷村还有待开放,上海游客仍感到扫兴。
   (2)有保存着中国古代交通大道最为完整的一条古道,即仙霞古道。古道两旁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灿烂。
   (3)有建自南朝梁天监五年(506)的峡口国泰寺,为江山市最早建成的一座佛寺。
   (4)有2000年6月中国佛教协会等单位评选出来的全国百大名寺之一的旧街古宏寺(原名古虹寺)。
   (5)有三卿口仰卧美人形及其那对丰满挺秀、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少女双乳峰,堪称周围旅游景区双乳峰之最。三卿口窑垅还有广长庵的墓塔为单层六面石塔。据《中国古代建筑史》书中介绍,该塔很可能就是佛教从印度传来的中国最早的塔式。
   (6)有柴村见义勇为挑江郎山堵江除恶未成,明永乐年间为杭州求雨三日内使杭城内外,雨水大通。杭州太守上报京都,永乐皇帝赐号“帷一真人”的柴头闯,其墓在柴村雪梨山上,墓碑中行字为“明故先祖字予先,号帷一真人之墓”。
   (7)有中国进士之家广渡村毛勉六子七进士(其中一个为女婿半爿子)。四代十登科书家坞毛勉墓碑。广渡大公殿又名文昌阁,其雕刻艺术十分精湛,现为市文保单位,已上报申批省级文保单位,三个贞节石碑坊等文物古迹。
   (8)廿七都深山老林中有定村、白沙两个大地方,是天工造化的结果。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难得的鱼米之乡,古称为“定村府”白沙县,历史上有过辉煌。白沙村人敢为人先,1992年完成了中国第一部以村为单位的村志《白沙村志》,全面系统地记叙了该村六百年的历史和现状。名家提出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举措,值得大书特书。现在定村、白沙二村都迁移到峡口镇和凤林镇的地山岗和肩头垅一带。经考古出土文物证明,这一带在新石器时代便有居民聚居的村落,是江山市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定村、白沙人迁来后,这里老树发新芽,他们正在奋力拼搏,再创辉煌,争创省级园林、文明村。
   (9)峡里湖生态旅游区有国内少见的近距离的梯级大型人工湖。峡里湖和白水坑水库这种“一江带两湖,两湖夹一江”的奇妙景观。峡里湖被誉为“天飞碧玉”钱塘江源流之一须江上的“一颗明珠”。进行生态旅游,旅行家赞誉为“十里峡谷丽湖,一幅山水画卷”。
   (10)峡里湖生态旅游区有一个全国1000个文明古镇之一的峡口镇。该镇地理位置优越与保安乡、廿八都一起素“东南锁钥,八闽咽喉”之称,因为地处仙霞古道的枢纽区域,自明朝开始峡口集市农贸市场以来,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每逢农历四、九墟日,人流、物流川流不息,为三省边界十多个乡镇最具活力的和潜力的市场。自清雍正十三年(1735)衢州市在峡口复设峡口同知署,府属机构经历司同时由衢州城搬迁峡口,通称“衢州二府”,历时共177年。衢州二府权霸一方,协助衢州府管辖四县,曾有“小小江山县,堂堂峡口府”之称。衢州二府武装力量有千总一员,马步守兵100多人,官兵有马60多匹,兵防力量强大,自此政府在廿七都加强了统治力量。
    峡口镇还有一种神奇的天象。从镇东峡里吹出一股由东向西的山谷风,即峡里风。此风日落而出,次日日出而止。天越晴风越大。晴天有风天欲雨,雨天生风天欲晴。这样长期有规律地预报天气,还是正确无疑的。该风最大的好处还是夏凉冬暖,在三伏天气温不会超过摄氏30度。风所披处凉爽无比,生面为之一新,峡里风一来,大地上的暑气,臭气一扫而光,给人以无比爽快的感觉。而在冬天,峡里风却暖如春风,保护庄稼,保护老人过冬。最重要的还是该风带来须江上游流域335平方公里绿色上空新产生的优质空气,这种空气的养生保健作用难以比拟的。根据现有资料和旅游爱好者的体会,一致认为峡里风可称举世无双、世界奇风。
    峡里湖生态旅游区的区域优势明显,它正处于江山市旅游黄金线的中心,也正处于周边11个省市如黄山、庐山、武夷山、三清山等国家级旅游名胜中心,是大自然的造化和政治经济发展规律形成的必然结果。峡里湖生态旅游区的旅游景观丰富多彩。为了江郎山景区总体旅游的开展,其中应该首先开发峡里风景区和峡里湖景区。下面着重介绍峡里湖景区的湖光山色及其在此地段古往今来的神话与故事。
                          
                               游湖风情

    江山人的母亲河,须江上游60多公里,分段拦成峡里湖和白水坑水库。峡里湖是须江的第一个驿站,湖长13公里,坝高46米,蓄水量6340万立方米,年发电量2630万度。上游的白水坑水库为国家级的中小型的水库,蓄水量3.7亿立方米。该水库正式完工,致使峡里湖的发电量大为增加。峡里湖的水清,深处为碧绿。其水质清纯甘甜。湖内养鱼,遵循环境保护的要求,只准吃湖内自然生成的食物,不准加人工制作的饲料喂养,避免污染水质,要确保饮用水的质量标准,峡里湖内养鱼,湖阔凭鱼跃,食料纯天然。湖内产的鱼肉质鲜嫩,食之味美,营养价值高。在峡口镇菜市场上,峡里湖出产的鱼是供不应求的。养鱼户最难应付的是每年春节前夕,因为现代人注意生活质量,对饮食要求较高,追求营养价值,还要不受污染的食品。峡口及其周围的知情人尤其有关领导干部,都往往提早抢购峡里湖的鱼。买到足够的峡里湖产的鱼才感到心满意足。养鱼户确实无法办到,只能同养鱼户协商,少量供给。峡里湖景色秀丽,天晴朗时,不时出现湖面上的阵阵游鱼在欢快地游玩。若在湖上垂钓,的确趣味无穷。如果能配上音乐“二泉映月”,渔舟晚唱,更是锦上添花,幽然自得。
    峡里湖的两岸,山峦重叠,群峰竞美。湖的两岸,凹凸曲折,湖光山色倒映水中,浮现出各种影形生动逼真,游者泛舟其上,途经深潭拐弯,幽谷清流,耳边响起阵阵水声、风声、鸟鸣歌声,合奏出美妙无比的天籁之音。这种泛舟游览,实有“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的诗情画意。可领略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漓江风情。
    游览峡里湖,若在下午泛舟,舍船到湖坝,遇上湖坝溢洪,水面飞流直下,形成一个百米宽,46米高的大瀑布,犹如银河天降,蔚为壮观。若在晴天溢洪,太阳西斜,快要落山时分,人站在瀑布西侧大路上的某个位置,偶尔可见到太阳光反射到地面,霎时间形成奇异的海市蜃楼的神奇景象。笔者在1995年左右有幸见过一次。
    游览峡里湖,若在下午泛舟结束,舍船上湖坝,人站在大坝上向湖望去,可见到湖光山色美如画。蓝天碧水两边都有深谷拐弯,重峦叠嶂,若能带相机拍出峡里湖景区的迷人景观,秀丽的照片更是令人心满意足。站在大堤上向峡里地方望去,可见须江东岸有绣球似的山头——龙珠山,龙珠山背后称为狼狮山,像一头雄狮在昂首向前看。在龙珠山前,西面的一条长长的小山岗,像一只大象的长鼻子伸往须江,在饮水解渴。这两山分别在须江的东西岸。在峡里地方的水口处,自古以来地理风水先生称为“狮象把门”。并将龙珠山周围的横山岗,加上狼狮山和象鼻山(在竹猎山上),称为三条龙。综合龙珠山一起,称为三龙抢珠,也称为三条龙结为一穴。象鼻山脚至龙珠山脚的须江水面有个峡里潭,古时,该潭水深莫测。潭的西岸象鼻山脚有石洞向象鼻山脚内伸并与竹猎山顶毛大仙殿上的一口水井相通。清代曾有人从山顶水井倒下谷糠,不久在龙洞口浮出水面。古传龙洞内有一条蛟,常年能呼出养生保健的峡里风,为子民百姓造福。它经过千年的修炼,终于成了龙。它想升天,土地公得知此事焦急万分,幸好西方佛祖来东方查访,土地公立即向佛祖汇报。佛祖听后,指明土地公马上托梦给镇政府所在地旧街村民要造大佛殿。用千担泥塑成一个大卧佛,阻止蛟龙出山,并与蛟龙约定,如能吹竖大卧佛,就让它升天。千担泥塑成的大卧佛,头朝西,左手支撑头,是佛祖临终前对眼前十二位弟子嘱咐,说完寿终完满升天的佛祖形象。于是蛟龙只有在洞内吹风,大卧佛一直安卧不动。大佛殿以后改名古虹寺,据查古虹寺建自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改革开放后,古虹寺又改名为古宏寺。公元2000年,大佛殿(古宏寺)已被中国佛教协会评选为中华全国百大名寺之一,为衢州市之最。
    自古以来,峡口与峡里风,峡里潭与龙洞,古虹寺与大卧佛,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峡口地方的名胜古迹。因为屡受人为和自然的破坏,致使峡口镇的名胜古迹保留甚少。目前仅存乾隆三十八年由江山县知县宋成绥撰写的仙霞古道上的义冢,即峡口“漏泽园”的一块石碑,正反两面都有字,现存在占家村瓦窑山周朝水的门前作洗衣用,峡里潭龙洞口上的石刻“天地呼吸处”,洞内石壁上的“神物嘘气”。因为公路将潭边的龙洞用泥石填掉了,至今仍埋在泥底下。另外龙珠山脚须江岸边的摩崖石刻“潜龙在渊”2001年已由峡口水库管理局清洗出来,仍保存完好。对于峡里风洞的石刻记录,保存着石碑,但未见该记录,对峡里风的实地考察和切身感受很有文物价值。
    对古虹寺和大卧佛,虽经风雨沧桑,仍有不少文物古迹。古虹寺旧址有老屋,门上有“大佛殿”,下行“古虹寺”用毛笔写着。寺前有一块埂,埂边有清代乾隆四十八年亡故的法师刘道连之墓。埂的对面有刘道林等四位法师之墓。埂边还生长着一棵由老尼姑郑水姣生前从上海带回栽植抚育长大的桂花树,至今主干已经比白大碗还粗大,枝叶繁茂。当桂花树开花时节,芳香四溢。原寺住户至今仍保存着道具——罄。,质地很好,音脆而清。大门前还有民国二十六年俞树法赠送的全副石大门配件。对于古虹寺安放着的大卧佛当时传说用千担泥塑成的。至于究竟是什么佛?资料上介绍,佛祖释加牟尼临终前把几个弟子叫到跟前,嘱咐完后寿终的形象。从毛大仙殿殿旁的石碑上可查出:毛大仙,名毛道志,为明季孝子得道之士,守墓坐化于泉湖竹猎山上,由泉湖占氏立庙,有小屋“龙呤阁”,后因求雨屡验,由峡口普祥会扩大建庙。毛大仙殿的故事多多,其中以母子女的情节感人最深。其女在母亡故后以自己处女的乳汁哺育弟弟成长。
    当今的古虹寺已有相当规模,殿宇有400多平方米。前面为天王殿,中间为卧佛堂,上堂为观音堂,最高处为毛大仙殿。古虹寺会日为农厉正月初五、四月初五、八月初五。生活住房有五间,各种设施已初步齐全。香客最多有30多席。下一步还将在古虹寺设一只警世大钟,声音清脆嘹亮而悠扬,响彻峡口镇上空。
坟地奥秘
    峡里湖的主体在峡口镇地域,峡口人对峡里湖的山山水水最为熟悉。自古以来,峡口人在廿七都演出不少生动有趣的故事。如民国初期,峡口占家村的“阉猪三毛”,深更半夜在峡里湖东岸一个叫“乌鹰窝底”的山上,偷偷葬坟的故事。故事中的阉猪三毛,姓管,名昌源,方圆几十公里出名的阉猪师傅,因为他技术高强,服务态度又好,靠多年的阉猪发了财,并信仰佛教,与江西的佛教大刀会头目江西著名的地理风水先生管新本结为好友。自古不少地理风水先生考察过廿七都,都预言“廿七都这条龙脉气势不凡,必有一处好风光,若有人能葬在这个风水地,子孙代代有尚书”。管昌源的年纪大些,一头心事总是想着能找一个好坟地为子孙造福,他希望管新本能为他找一个好坟地。管新本没有辜负好友的期望,不辞劳累,花费了三年多的时间,好不容易才找到“乌鹰窝底”这个风水宝地。管昌源死后出葬时,隔壁无人知晓,他家深更半夜偷偷地将灵柩运往坟场。这个坟场在廿七都溪东岸的半山腰,距离溪水很远,山又陡峭,灵柩无法抬到坟场,只得放在溪边岸上,葬坟的人必须在山顶用绳索将灵柩从下往上拉才成。据当时参加葬坟的姜绍坤等人说:坟场边上有其他奥秘处理,如坟边挖了个洞,洞里有支箭,这是地理先生出的主意,其意思是为了防止不远处有老虎来窜。
    阉猪三毛葬后的几十年来,峡口人都曾听说他的坟场是个好风水地,但无人知晓好在哪里。笔者曾是管昌源幼子的亲友,本人从开发峡里湖旅游的角度出发,有关阉猪三毛的故事,可向管昌源的幼子管棕请教。他告诉笔者他父亲的真名叫管昌源,他的坟地是个“凤凰展翅”或叫“孔雀开屏”。坟的斜对西岸山上是仙人“杨海戏铜钱”的形象。地理先生再三嘱咐,千万要保密,以防被人破坏。你们别看现在溪水离坟地很远,等到溪水回流,水平面接近坟场时,你家便发了!真可谓世事风云变幻莫测。几十年来,管昌源的四个儿子,个个都是人才,可在1949年解放后,家庭划上了地主成份,家庭出现了困境。好不容易才辛劳艰苦地度过了几十年。自从造好了峡口水库后,尤其今年来国家级的中小型水库——白水坑水库又建成蓄水了,溪水流到大坝又回流,水平面真的接近了阉猪三毛的坟场。至今,他的一大家人又走上了红运。全家多户,不仅户户都致富,而且还有几个孙子,被政府提拔重用,有了一官半职,群众反映都不错。如今的地理风水先生得悉,都称赞阉猪三毛的地理先生的预言实现了。其实科学的发展观告诉我们,世事的变化发展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呈螺旋形向前发展的。

                            风洞典故

    峡里湖区的风洞坑也有神奇的传说。不少年纪大的廿七都人都说:风洞这个地方真古怪。从廿七都里头出来,一路上风是往源头里吹的,从风洞坑开始,风便向峡口方向吹了。又传说风洞坑的风洞深得很,从洞底可以听到江山港撑船人的竹篙声。风洞内有龙,求雨应验,古时曾有江西人到风洞求雨,抓去了七条龙(即为龙的象征物)求雨队伍回江西走到地山岗村的须江边时,因天气太热,放出来让龙喝点水,不小心被逃走了一条“龙”。从此地山岗的这个地方便起名为“乌龙潭”,“乌”意为遗失的意思,直到如今仍用这个地名。
    峡里湖西边幽深的西北深山冷坞内,平时很少见到城市阔人,可在战争时期,这些地方就比较安全可靠,成了城市阔人的藏身之处。抗日战争时期,江山城内最有名的阔人何汉章就曾在大峦口的小地方住了好长一段时间。大峦口乡的廿四棚地方,解放初,曾有军统头目之一的少将吴海龙等人到此,在山棚内躲藏近两年时间。峡里湖的石柱地方,在须江的西岸上,山坡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块,犹似一只大船向须江方向驶去,故此出了一个神话故事。说的是古时石柱有一户周姓家的主妇怀孕后,家中有一条黑狗及一只白公鸡自动地轮流上屋顶,白天轮到白公鸡,夜里轮到黑狗,这事被一亲戚得知,认为不吉利,强要她把公鸡杀掉。不久,主妇梦中被怀孕的小儿叫醒,要她在屋后的毛竹山上倒下十八担谷,然后用头簪插在门后划出一条沟。天亮起床,主妇很惊讶,十八担谷倒在毛竹山上,太舍不得了,不倒又怕不好,就叫人在毛竹山上倒下十八担糠,在屋前用头簪划了一条沟。事毕,主妇肚子疼痛难忍,真的小孩出生了。一胎三个,中间一个白脸,两边有一个红脸,一个黑脸,一生下小孩就拼命地向外跑。屋后毛竹裂开,露出一个个兵士,都软软地倒在地上不会动弹了,三个小孩跑到屋前见一条大河,过不去,后面京城的兵马赶到,把小孩抓去,并查抄了周氏全家。事毕才知晓,原来白脸小孩是天子,二个左右护卫。山上的毛竹都是兵马,因为无粮食吃,糠无营养,兵马全无力气不会动弹,一点也用不上,若屋后有河,京城兵马受阻过不了河。天子的神船可沿须江逃走,可是他妈记错了,把河划在了屋前,阻挡了天子的出路。这件事主要败在家里杀掉了大白公鸡,黑狗单独在屋顶也饿死了,本来大白公鸡与黑狗可以轮流值班,屋顶乌云遮住,皇上的千里镜在京城看不清这个地方会有“王”出生,大白公鸡杀了,黑狗也死了,屋顶没乌云遮了,被京城的千里镜照出这里要出王,皇上马上派兵来查抄,王被夭折,全家被剿灭。
    须江上游雪花淤地方名称也有故事。说是该地方曾经损失了新考中的探花,是“失花”的意思,应用谐音“失花”,用“雪花”地名就称为“雪花淤”了。雪花淤外边东边山上有一大石块,似是一面镜子,古人称为“美人照镜”,说美人的头在镜子对面白水坑上进去一点的与镜相对应的山上。镜子照在美人头后的发结上。
达头坑神话
    峡里湖从雪花淤进入到周村乡的戴家岭头。有一口池塘,终年冷水不干涸,在水中央的水面上有一条长长的大块石头插着,石头露出水面的部分,正像宝剑的手柄部分。有传说,这是北宋时峡口镇元通安村叫蒋家的地方,有姓汪的聚众起义,皇上派杨八姐下来招兵,征剿汪氏人群,杨八姐追杀了汪氏人群,死者千余人,其中有十八颗人头埋在上西坑的一个山坳里,这个山坳地名叫做“千男坟”,千男坟的西边有营盘山,古传杨八姐招的兵就是在营盘山上操练的。屡次仙霞关大战前,营盘山都是兵将练武之地。
    周村乡的白水洋村有一个高过二三百米的瀑布,每在梅雨季节便会出现。据六中副校长邓洪明同志介绍,像这么高的瀑布在其它地方从未见过。周村乡的达头坑是木材最多、质量也最优的木材基地。有传说,杭州西湖景区的净寺,曾派智公和尚来买木材,他一见木材多而且质优,非常高兴,要求山主卖木材,山主对他说:“我这里木材有的是,就怕你运不去杭州。既然你是为建佛寺用的,作为我们捐赠,你要多少就砍多少。”智公回答:“我只要铺一袈裟即够。”原来智公雇人砍的树都远在龙井坑的龙井边上。木材一根根从龙井下去一直到杭州净寺井口出。一根接一根地从井下运。最后智公听到杭州净寺和尚说:“够了。”从龙井下去的杉木树标一段留着下不去了。而杭州净寺井的水面上浮出一段杉木的根。笔者曾两次在净寺井内见过这一奇象。井内杉木头上还有电灯照着。游人可以看清这一景观。

                        “定村府、白沙县”的变迁

    从雪花淤往西行,人称廿七都的大源。定村是廿七都山区最大的地方,其次是白沙地方。定村乡的外坑村有朱庭坑,有朱庭除虎的故事。朱庭坑还有个茅司殿,又叫五显殿,过去是农历六月十五佛会必迎之处。定村的白马淤村,有一大丘田,面积有四亩五分,这在大山区是个奇观了。大源最深处为双溪口乡,在古时,这里是江山人去遂昌、浦城县、中信的必经之地。来往行人尤其是挑担的人很多。地方上有饭店、旅馆,有首诗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这些地方,诗云:
                         定村府白沙县
                         定村府、白沙县。
                         朱庭坑、茅司殿。
                         白马淤、大丘田。
                         双溪口、开饭店。
    定村、白沙作为廿七都最大的地方,其来历确实不容易。是天工造化的结果,是雄伟的仙霞岭的余脉的拥抱。和江山人的母亲河须江其上游长期冲积而成的河谷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难得的鱼米之乡。特别是定村,连地名的来历也不容易。有个故事,说得是“定村”,原叫郑村,因为郑村出了一个恶棍郑同威,力大无穷,可将水碓的大轮作为扇子,取风纳凉,此人作恶多端,横行霸道,最令人痛恨的是,地方上有新人结婚的头天晚上,必须将新娘让给他……。最后全村人商定将他用酒灌醉,待他失去知觉后,将他推到当时的水碓石臼内,开动水碓把他砸死。不料,事前郑同威的武力被上级发现,上级派人来调查郑同威时,差官问来问去,只有“定村”,没有“郑村”。从此,定村这个地名一直延续至今。古往今来,定村这方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山民,也曾出现不少国家栋梁之材。且不说远的,就改革开放以来,定村也出现了如王厚恭、郭普梅、王元洪等县级局级干部,王元良为现役某部的正营级干部。还有在初中读书时就得过衢州市学科竞赛第一名的林美蕉,广州华南工学院毕业,现为杭州橡胶厂工程师的朱佳华,金华日报编辑领导成员等。为服从大局,支援国家建设,2002年定村人民经过教育和思想斗争,忍痛割爱,迁移到峡口林场路口,开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上述故事说明定村人民历来有“疾恶如仇、见善如亲”的刚毅性格。
    白沙村虽然在廿七都来说是个大地方,但作为行政村来说,至1992年仅196户,650人的小村,白沙人历来淳朴刚强、吃苦耐劳、不惧艰险、勇于创业。特别值得记载的是白沙人敢为人先,于1992年,经过10年的艰辛劳动完成了《白沙村志》,叫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白沙人600多年的历史和现状。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副总编、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汪贤度于1990年仲夏为《白沙村志》作序时指出:“建国后全国性的普遍编纂地方志始于八十年代初期,一般均以市、县为范围。经过十年的努力,迄今已有几十种市县志出版问世。而以村为单位单独修志出版的,那就只此一家,全国第一,值得大书特书。白沙村已于2002年由原廿七都迁到凤林镇的桃源路口,全村干部同心协力,决心为创造省级文明村而努力,现已初步打好了基础。文明村进展顺利,可以预料一个有着历史文明的白沙村,将要成为历史与现代同辉的省级文明村。

                            九顶十八洋

    拥抱须江上游的峡里湖和白水坑水库,两岸的仙霞岭余脉,雄伟的群山叠翠如黛,从北往南就有海拔1500.3米的大龙岗。据悉是衢州地区的制高点。历来作为军事要地。若天气晴朗登上顶峰远眺四周,可领略到祖国山河是多么的雄伟壮丽,也可更深刻地理解到“极目楚天阔”、“一览众山小”古诗句中的诗情画意。原定村乡乾沟村与周村乡达芋村的上八洞尖高度为1410.5米,山顶有军事测试的架子。这两座山是省市军事负责人必到之处。
    整个廿七都大峡谷,河谷深切成“V”字形,若从峡口进去,雪花淤又被平方岭,上八洞尖达龙岗等山分成大源(包括定村、双溪口两个乡)和小源(包括周村乡范围)两个“V”字形峡谷。须江上游两岸青山夹峙。若从南向北前进,常会出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胜景。须江上游流域内的千亩原始森林极为丰富,其中有较高价值的动植物资源,被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有三尖杉、银杏、厚朴等27种,还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其中白鹳、黑熊、云豹、蝾螈等多种动物,被国家列为珍稀保护类。林中有土特产“水果之王”的猕猴桃、十罗洋,定村大湖顶的高山云雾茶,清香宜人。还有重要的中草药材如黄芪、银杏、山楂、杨梅、神仙草等。1978年红岩顶汤洪寿老师的母亲就采了一大担切成片晒干的土黄芪,挑到双溪口供销社出卖。因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所产的水果特别鲜美、野味特别多,山花也格外鲜艳。野生动植物已构成峡里湖以自然风光为特点的旅游野趣的主要载体。
    廿七都因山高水深,每个地方的地名也同山水紧紧联系在一起。若从峡口走进双溪口龙井坑,其间就有九顶十八洋。如红岩顶、荷淤顶、大湖顶、长坑顶,司顶、桐顶等等,还有十罗洋、大峦口乡周村乡各有一个白水洋、枫树洋、达库洋、拿摸洋、木义洋、深坑洋、外竹洋、小洋、西洋、东洋、上平洋、下平洋、靛青洋、叶家洋等等。这九顶十八洋的地名都有一定的含义和文化底蕴。以往若从峡口到双溪口,就要经过三十六道溪,每经过一道溪都是不容易的。若溪水涨起就有危险。本人从1963年到1966年就亲耳听说峡里附近的峡口溪就淹死人。其中有一个是谈好恋爱的。女方来到男方家,男方便去峡口买猪肉,过峡口溪时,偶发大水,被大水吞没了。那是多么悲惨的事啊!原峡口退休干部李伊春(其长子李卫在成都医大毕业后兼办重庆市某医药公司。现回江山市上余特色园区办维康制药厂。)曾向我谈过他文革前曾因肚子痛得厉害,从他在双溪口乡政府的房子出来走走爬爬,连爬带走,经过一天一夜的拼命才到他的工作场地,峡口林场。从中可以看出老李的工作是多么负责。工作作风是踏实艰苦的,文革前的审干工作我们在一起工作。记得当时林场级别较高。韩永海担任林场党委书记,文革期间批判当权派的知识分子、青年职工不少。在暴风骤雨式的运动中,老李被造反派打成“韩永海的铁杆保皇”受到抨击。这是我亲眼见到的。老李的情况可见当时在廿七都工作的干部、职工生活是多么艰辛。至于廿七都山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用大跃进时的一首顺口溜《有囡莫嫁十罗洋》可说明:
                  
                  有囡莫嫁十罗洋,
                  芒秆披,棕树梁。
                  松树柱,石头墙,
                  身上穿的千个布,
                  薯粥苞萝糠真难尝。  
                  三年听不到公鸡叫,
                  四年听不到锣鼓响,
                  生病疼痛无人医,
                  喊天喊地叫爹娘。

                             朱元璋、刘伯温传说

   《衢州市志》载:乾隆三十六年(1771)江山林天彪中武状元。据悉,林天彪为江山县张村人。廿七都大峦口乡东坑的林根才一户是从张村迁来的,与林天彪是同祖宗的。林根才的家族在东坑发展了不少人丁。林氏家族曾有人自信地说:“江山的状元、探花出我林氏一家。”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雪花淤地名来历的可靠性。相传造他家住宅的那个时候,屋主人的名声也很大。林氏宗祠竖柱的每根柱头上都落着乌鸦,这屋里的当家女人对着乌鸦说:“乌鸦,乌鸦!你飞不出我林氏一家。”可见当时林氏十分富有,占地面积极为广阔。
    林根才家族还有个传说。就是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笔名刘基)原是他张村乡某地方出生的一个小孩,七、八岁了仍不会走路,也不会讲话,瘦骨伶仃,像个十腹全,其父母想尽一切办法都医不好小孩的病。一个心事,就怕养不大,一家人永远不会有出头之日。有一天。来了一位浙江青田的看相懂八卦的先生。经过了解来到他家看相人一眼看出小孩的相貌非凡,长大了可以是个定国安邦的人才。可惜就是小孩所在的地方虽有天生的一道石门,气宇轩昂可以生出大人物。可是地方上有两个牢(就是两个不吉利的水塘),不能养成大人物。假使小孩再住下去,也成不了人才,更可能夭折。看相人出于好心来孩子家看究竟,听了小孩父母的哭诉,十分同情,便提出如果小孩父母放心,便让他带回青田去养,他可以抚养小孩。这一提,正合小孩父母的心意。于是小孩便被带去养了。这一去便是三十多年,杳无音讯。小孩父母以为小孩无法养大,一直无人查踪。刘伯温被朱元璋邀去做了国师。在近代出版的《堪誉》一书中,记叙了诸葛亮与刘基对南京风水地的看法。诸葛亮路过南京时,对南京的风水大加赞赏,指出南京是“盘龙卧虎之地,帝王将相之家。”刘基对南京看得比较多,针对诸葛亮的看法,他指出“南京的山虽秀,但不聚,水虽流,但未留。若是建都则为败国之都”。后人从明朝与国民党建都南京就可想而知了。之后的近百年,张村有人提起,刘基被后人称为中国第二位神机妙算的人,他的《刘国师碑记》一直在农村广为传颂,为预测国家未来的阴阳八卦之书。刘伯温和诸葛亮可以齐名为举世成双的国师。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安徽阜阳人,穷苦出身,因江山与闽、赣、皖相毗邻,有关其做皇帝前的故事在峡口、廿七都知道的人很多。传说他小时候帮人家放鹅,老东家对他说:“只要你好好地把鹅养大,杀鹅时鹅头就让你吃。”他记住了东家的话。于是他天天出去放鹅,嘴巴上唱着:“太阳东边上,西边落,养成鹅头三斤六。”结果,养大的鹅头真有三斤六。吃多了,老东家便抱怨:“一个小鬼,吃这么多的鹅肉,鹅是我的,我吃的有多少?”便舍不得他放鹅了。改叫他放牛去了。可原来放鹅有鹅头吃,鹅头的肉又多又可口,这下改成了放牛,爬上爬下,再也没肉吃了,心里很不舒服。后来放牛时间长了,小伙伴与他合计,把牛偷偷地杀掉吃,大家都有份。把牛尾巴插在石洞内。朱元璋站在石洞口,双手抚着牛尾巴叫着:“牛啊!记住,我东家来寻找,呼喊你时,你要大叫三声。”当朱元璋回到东家屋后,便对东家说:“不好了!不好了!俺的牛逃到石洞里出不来了。”东家不相信,赶到现场,只见一条牛尾巴翘在石洞口。朱元璋对东家说:“你若不信,就连呼三声,听听看牛是否在洞内。”东家只好对石洞连呼三声,声音未落,洞内真的响起了牛的回答。使朱元璋逃出了一关。朱元璋又到另一家打工耘田。耘田时,东家雇了好多人在一起劳动。有人见他头上有癞痢,苍蝇在头上飞来飞去,就骂起来,不要他在一起耘田,他只得另找一处。那天太阳似火,大伙都被晒得吃不消。抬头看朱元璋,只见他的头顶上有小块乌云挡着,太阳晒不到他。朱元璋移几步,乌云也跟着移几步,他始终晒不到如火的艳阳。大伙只得厚着脸皮,自动跑到朱元璋的身边一起耘田。因为朱元璋不会料理自己的个人卫生,外貌也不讲究,田头工夫也不在行,靠打工挣饭吃,很艰难。他常拄着一根棍子做乞丐,身上穿着破衣裳。他的食量也不小。一次,有一家人办喜事,家里高堂见朱元璋是个乞丐,便让他坐在屋外吃了一顿饱饭。有酒也有菜,朱元璋吃得很痛快,而后便来到一片沙地上睡起觉来了。尽管太阳似火,可他的头顶上却还是有一片乌云遮着,借着酒意,他头顶枕着讨饭棍,双手双脚一齐平展开,“呼噜呼噜”睡着了。这时,刘伯温远远看见了他的头上有一片乌云遮着。刘伯温懂得阴阳八卦,能推算出未来。当他赶到朱元璋的身旁时,感到一阵阵凉风,再仔细观察朱元璋的动静,仔细看了朱元璋的卧姿。有时双脚双手展开像一个“天”字,有时向右侧左腿,并在了右腿上,身子倾斜,又像一个“子”字。刘伯温大悟,这正是他寻找了多时的“天子”。“找到了,找到了!有报国的机会了。”一直等到朱元璋一觉醒来,刘伯温才上前行礼,向朱元璋讲明了时代造就英雄的当务之急就是推翻元朝的黑暗统治,现在时机已到,应立足当前,看到长远,抓紧时机,揭竿而起……。这些故事是按照封建礼教,告诉世人,朱元璋是天子,天会助他成功的,而刘伯温是朱元璋的先生、国师,是当时世上独一无二的谋略家。
    近日,曾任革命老区双溪口东家山村的村主任廖芝强又向我介绍了他所知道的双溪口龙井坑的人文景观。就是在龙井坑的第三个井旁,朱元璋逃难躲在大树下的石洞内,追兵到大树下石洞边时,只见蜘蛛网正张罗在洞口,便走了。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还亲手刻了“敕封山开”四个摩崖石刻。龙井坑共有七口井,第三口井上去便是龙门了,古时求雨时有人从三井丢下七枚缝衣针,后在三井浮上来。据东家山木工师傅廖芝俭介绍,他的材料是朱元璋落难时躲在龙井坑的大树下,关键护他的是那棵树立了大功,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报恩时封错了,关键护他的那棵树气死了。到后来,朱元璋又加封那棵树“敕封虽死不烂”。据周村乡白水洋村的康龙生老人反映,朱元璋到过周村的洪川案,皇上“敕封洪川赐福,龙井新纪、新福而案、合案新奇”。

                      遂昌人的风水地

    据原定村乡定村地方的老农王厚地老人介绍,他亲眼见过文革时在定村卫生所前面的溪坑顶石头砌成的那块地方,挖出一脚古坟。棺内的女人样子未变色,头发还存在,棺木边上都是松香(即松脂)。听毛希驹老师讲,他也去看过现场,记得是明代嘉靖某年的坟。据说坟内女人是做官的人的妻子。郑元清老师说:“是地督的妻子”。据他们介绍,古时的廿七都,有一大片土地山场属遂昌坑西黄姓家的。黄氏家有权有势,选出东家山中竹心“天鹅孵子”的风水宝地。定村卫生所前的乌龟形、石蝎的虎形、石柱的螺蛳形。几个风水宝地都葬了坟,结果全都发了。黄氏家做官的人不少,只是当时的封建制度规定:做官的人不许带家属。做妻子的留在家中,孤独又无丈夫恩爱。希望能使丈夫及时回到家,夫妻团圆。女人们都找当时的风水地理先生帮助。地理风水先生经过深思熟虑,想出一个既能使做官的男人回家,又能使他平安在家。办法是针对四处风水地的具体特点,对症下药,如定村的乌龟形,用石块将乌龟围在里面,不会出来更跑不了。石蝎的虎形,用猪头放在虎口前,虎有肉吃,就不会外逃了。石柱的螺蛳形,就用石栲桶,使螺蛳在栲桶里。结果这家男人做官时请假回家看看孩子,老了在家养老,女人们很高兴。据说这样就使得这些风水地的乌龟等动物都不能向外运动。吃吃玩玩在一个小地方,一直到老死,就没有下一代的缘份了。只能使黄氏家族在当时是发了,以后子孙就不能再发下去了。有关遂昌黄氏家族的传说,从定村卫生所前和双溪口东家山下方这两座明代墓的实际情况来看,墓内葬得都是当时的达官贵人。从黄墩素(1459—1525)括昌金溪人(今遂昌县)墓坐西朝东……上方刻有“黄墩素先生墓”,下方刻“第三子养硕处士”,平柱上刻“嘉靖丙戍(1526)造括昌金溪人”。一座墓为父子两人葬在一起。正位为黄墩素,儿子偏一点。整座墓非常考究。“四周填满松脂”出土碟碗4件,墓志一方。遂昌人在廿七都占有很多的山场问题,一直延续到近代。如江山市林场双溪口的后期负责人吴介纯是遂昌搬来的,因为他家在林场占地面积很多,改革开放后便由他担任双溪口林场的党支部书记。吴介纯虽相貌不佳,但有才有德,林场领导工作成绩不错。吴介纯现在住江山城的城中路,从事经商办企业,经济实力较强,城内、峡口都有自已新房。

                      廿七都人的文化与美好前景

    由于廿七都地处浙、闽、赣三省边界,仙霞山脉的不少主峰都在其境内,廿七都总共不超过两万人,散布在二百多个自然村。十罗洋、红岩顶等都在一千二百米以上。山高水好,空气新鲜,特别是红岩顶,太阳一出便把地方的一边照得金光灿灿。尽管当地的生活水平低,缺药少医。但自古以来,这些地方的老人年寿都较高。如1948年,红岩顶廖芝录的爷爷90多岁时,还能用双手捧起大箩筐那么大的石磨一爿,沿天井绕一圈,并且很顺利地放在另一块石磨上。由于地区的封闭,山民文化水平低下,识字不多,且生活、生产方式比较简单。久而久之,形成了廿七都人独特的习俗文化。吃的、住的如上文《有囡莫嫁十罗洋》表达的那样。他们的工具如背篓、苞箩筐、钩刀夹、长钩刀、芋 篮、赔笼、茶筒、菜箱等。家里用的如简单的饭桌凳、竹床、大凉床、三脚码、圆木棍搭成的床。每逢时节,做客人,男的自织粗布筒帽,长布衫,女的头上戴压条,压条上有绣花,小孩的狗头帽,能干的母亲也能把狗头帽绣上花边。山里的美味可口、味道极浓的熏腊肉;香味扑鼻、味道鲜美的饭坯稞、米糕、米焦粉、红棕色的薯糖;细嫩清香、鲜美可口可作菜,也可当饭吃。稀罕的山乡野味山粉稞等等,解放后做豆腐的人多了起来,改善生活,砍肉不便也可有了豆腐吃。
    佛教也较早地传到廿七都。其中以周村和老佛岩的洪川案规模较大。改革开放后,上级批准为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今年因移民关系,原来的洪川案殿正被白水坑水库淹没,已在峡口镇的地山岗村,农历4月16日开兴非常隆重,周围殿庵也纷纷来庆贺,香客数百人之多。定村乡朱庭坑的茅司殿。双溪口乡的红光吴佛寺,当地还留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耶稣教也在廿七都传播过。
    歌谣也在廿七都流传,如上述的《有囡莫嫁十罗洋》、《定村府白沙县》,还有《青黄不接苦难当》诗云:

田里荒,山里光,        野狗凶,豺狼猛,    背起锄,拿起刀,
青黄不接苦难当,       山鼠小兔泪汪汪,    振臂一呼天地撼,
掏葛根,挖山粉,       今催粮,明派款,    挂红旗,跟着党,
苦叶野菜半年粮。       穷苦百姓叫爹娘。    映红半边大龙岗。
    廿七都的文艺演出节目形式也多样化。如东积高滩等地有曲团,也称坐唱班,节目内容是优秀的传统剧本如《百寿图》、《郭子仪拜寿》、《东吴招亲》《三司会审》等等。廿七都人一向有唱山歌的传统,不少青年男女都会哼几段。大的自然村有多名歌手。山歌形式与两种。一种是在山上劳动时唱,放声高歌,一种是在近边唱,歌声圆润亲切,内容丰富。山歌的曲调有多种如《十里亭》、《十喜歌》、《十八对》等。茶灯有串阵、采茶、打莲湘、跳花鼓、凤阳看相等七八个曲牌。主要道具是外糊五色彩纸的篾扎花篮,内插蜡烛,也有外插手剪彩纸花的。在上述的具体文艺节目中,又以《茶灯》比较出色。解放初,文艺节目会演双溪口乡高滩小学的茶灯,由吴仁山老师与一女教师在一张小方桌上翻筋斗,翻来覆去,十分精彩全场到处是观众的喝彩声。如《花灯调》:
                       〈一〉 引灯  
                仙霞岭上喜迎春,姐妹双双舞茶灯。
                唱唱山区风光好,手捧茶灯笑盈盈。
                       〈二〉 游灯
                欢乐山歌唱不停,唱得山水笑出声。
                美丽花灯巧手造,唱得姑娘大红心。
                       〈三〉 绣灯
                手执银针绣花灯,绣出彩灯花似锦。
                山山水水百花开,万紫千红一片春。
                       〈四〉 比灯
                山上飘来朵朵云,朵朵彩云似花灯。
                姐夸花灯绣得好,妹夸花灯制得精。
                       〈五〉 抢灯
                绚丽花灯喜煞人,姐妹逗引抢花灯。
                好比彩蝶逐花飞,飞入花丛没处寻。
                       〈六〉 嬉灯
                五颜六色大花灯,奇花异放色彩新。
                姐妹嬉灯不觉累,茶山一片欢腾景。
                        〈七〉       穿灯
                舞形翩翩穿花灯,花灯花人难分清。
                我们姐妹变欢乐,闹得茶山似仙境。
                         〈八〉      闹灯
                小花灯追大花灯,龙飞凤舞追不停。
                茶灯过后人欢笑,茶蓬长得像绿茵。
                         〈九〉      尾曲
                仙霞岭上喜迎春,姐妹巧手舞花灯。
                山村茶园风光好,明年又长一层锦。
    解放前,廿七都这块穷乡僻壤,山高路远,一直被时代所遗忘。由于地面封闭,交通堵塞,信息不通,山民一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因为离政府的中心城市遥远。对地区民患,扰乱社会的犯上作乱,遥远的政府因鞭长莫及,实在无可奈何。而普通老百姓则苦上加苦。据《衢州市志》载:清雍正十三年(1735)衢州府奉文在峡口复设峡口同知署,主管干部犯罪、看管知府文遗的府属机构经历司,也同时从衢州城迁往峡口。对衢州同知署和衢州经历司,这两个府级机构,峡口人俗称衢州二府。有的宗谱俗称衢州分府。据有关调查材料,二府衙门的兵防有千总一员,马步守兵一百零二人,官兵自备坐马十二匹。兵丁官给马五十匹。可见当时二府衙门兵防力量的强大。府衙设立后,便在各交通要道设卡,对过往行人进行严格盘问。这促进了廿七都的社会治安大大加强。据群众相传,大旱之年,灾民求雨,同知大人参加求雨,上毛大仙殿作为主祭,不多时,大雨倾盆。同知大人有感之余,决定拨款扩建毛大仙殿。太平天国军队攻打江山时,衢州二府成了清军头目曾元袂、左宗棠的驻地,太平军消灭清军千余人,曾元袂身上多处受伤。此后清军全力围剿太平军,在粮草无继的困境下,太平军溃败。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双溪口乡的红岩顶东家山、龙井坑成了红色根据地。1936年至1937年间,中共江蒲县委机关设在红岩顶,江蒲县委办公室旧址,一座泥木结构的房子仍在那里。当时的廿七都到处都活跃着红军战士和党的工作者的身影。如今尚健在的老人仍能记起红军的口号“上等人一扫光,中等人不要慌,下等人来相帮,可怜人入我党。”不少贫苦农民,自觉投身革命,掩护党的干部,参军参战。《白沙村志》记载:民国二十一年九月,浙东省苏维埃革命委员会在定村乡的白沙村洋槽丁康兴家成立浙东赤卫队。1935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二纵队130余人从遂昌出发经双溪口到洋槽。后往玉坑口方向前进。1936年6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直属队和二三纵队共300余人,在闽北红军三纵队配合下,在廿七都进行革命活动,惊动了江山伪县长周心凡亲自出阵。坐镇定村,围剿红军。1938年,方志敏部下的红军干部何松涛在红岩顶一带活动了几个月,住在皮伏坑黄朝富家里。解放后,何松涛曾亲自写信到皮伏坑,笔者曾经看过黄朝富收到的信。一封是何松涛写来的,另一封是写给当时的江山县委书记董兆才后,董兆才回他的信。头封信何松涛写明了1938年他带了方志敏同志的指示,一个皮包,里面有文件进行革命活动,住在黄朝实家两个多月的情况。另一封是董兆才回答黄朝富,肯定他要求县委给予照顾,将他安排工作的信收到,希望他在家积极工作,耐心等待,以后有机会定会照顾他的。
    解放后,廿七都的农民翻身作了主人。为战胜家乡的穷山恶水艰苦奋斗。到如今,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须江上游建成了峡口水库和白水坑水库。彻底扭转了千百年来“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困境,双溪口乡上级已正式批准为革命老区,可以享受国家对革命老区的优厚待遇。江山人的母亲河须江的上游出现了国内罕见的“一江带两湖,两湖夹一江”的奇妙景象。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2003年,中共浙江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决定,浙江省要争建文化大省和旅游强省。中共江山市委和政府响应省的号召,要创建省文明市,江郎山景区已于2002年5月,提升为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峡里湖生态旅游景区,市委组建了以市纪委书记傅根友为组长,市委办、水电局、峡口镇、市旅游局、峡口水库管理局等单位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启动开发协调小组”和“开发实施办公室”。江山市委和市政府提出要把江山市建设成为全国旅游优秀城市,浙江省著名重点山水旅游城市,浙、闽、赣三省边界旅游网络中的亮点,争创生态市。峡口镇地处浙江人的母亲河钱塘江上游,市政府已批准在峡口镇建立生态示范工程,使美化钱塘江源头与农村饮用水工程同步,峡口镇决定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的日产水15000吨的自来水厂。2004年,浙赣铁路江山段西移,要实现电气化。江山到杭州的距离近了。随后,途经峡口镇的“黄——衢——南”高速公路要建筑。有了大交通,也就有了大旅游。据悉,江山市已规划于2007年改造钱塘江源流的峡口溪。205国道已修好,峡口镇政府已请了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峡口镇进行了整体规划。决心要把峡口镇建设成为江山市南部以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综合性中心镇。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将峡口镇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文明、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生态 良好的现代化生态城镇。
    从整体宏观来说,人类是按美的法则来创造世界的,从旅游的角度来看,更能体现出来。廿七都人民已经找到了解放自己的光明大道,这就是有领导、有计划地适量移民,下山脱贫,并以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改善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工业强镇、旅游富民”的道路。老前辈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个公民都要以主人翁的态度正确对待我们的祖国,正确对待身边的环境。切实增强事业心,加强责任感。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历史上的廿七都、峡口就是山清水秀,空气好。近年来,由于领导缺乏经验,抓了发展忽视了环境的保护,放松了对人民群众的教育,也缺乏必要的制度措施。我们身边的环境已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当务之急,就是要立即行动起来,珍惜生命,爱护环境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开展旅游,尤其是进行生态旅游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为健康长寿而采用的重要措施。峡里湖风景秀丽,文化内涵较深,峡里湖主体在峡口镇,镇本身的自然地理优越,生态旅游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特别有来自须江上游335平方公里绿色世界上空的空气流,到了峡里成为峡里风。
    根据人们向往“反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发展趋向,特别要加大峡里风的宣传,打造峡里风的旅游品牌。利用峡里风夏凉冬暖、空气新鲜的优越性,在享受峡里风的最佳处造个“峡里风楼”,购置一部借风发电的设施,把整个“峡里风楼”照个彻夜通明,那么,即使有满肚子的怨气、火气、傲气的人,“登斯楼有饿,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迎风,其喜气洋洋者也。”然后进一步发展建设一个露天运动场和跳水池,让体育爱好者可以在峡里风的吹拂下,进行各项体育活动。江山六中可以借此机会办出学校特色,让学生擅长水性,为培养海军、水上运动员作出应有的贡献。峡里风夏凉冬暖,能够保护老人过冬。尽管目前峡口环境受到了污染,因为有了峡里风,峡口健康长寿的老人仍不少,就峡口老街就有两个百岁老人:周衰江朝,男101岁,周爱兰,女,102岁。江山市委决定,在大力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以旅游为“牛鼻子”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旅游是生产的先导,能积极带动商贸、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业。我们可以相信,不久,峡里风景区必将成为人们居住的温馨的家园。避暑度假的好去处。到时侯,江郎山风景区、峡里湖生态旅游区将成为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旅游胜地。
                                                
                                      
                                              何  清  华
                                             2004年8月2日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