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13692|回复: 5

找寻逝去的家园------絮话绩北坦头村

[复制链接]

1652

主题

7021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5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9-9-20 14: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找寻逝去的家园------絮话绩北坦头村(2009-09-06 09:47:51)

千年古村坦头,又称坦川,位于绩溪县徽岭之西北,是绩溪最古老的聚族而居的大村庄之一.自宋代起,绩北坦头就以文化底蕴厚重,人才辈出在徽州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元明清时,坦头隶属杨山乡六都修仁里,,为六都首村.村中人口以汪姓居多,洪姓次之,再为唐家.坦头村的村落地势较高,东为仙人岩,西眺大会山,南望撰峰尖,北峙金鸡石.从村北远处的芦山横亘而下,一直绵延到六都与七都交界的中屯村的,是一湾广褒而又肥沃的良田.如一根飘带般的芦水河穿流其间.可谓群山怀抱,绿水长流.坦头人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就蕃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或从事农桑,或辅之陶瓦,或外出经商.

坦头村起于何年何代已无从考证.祖谱记载,唐末宋初汪氏自宣州府旌德县新建迁徙到此时,村中已有沈.倪.朱.冯等诸姓居住.由此计,坦头村在唐末已有人居住,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了.

坦头村名何其来者?据族谱记载,汪氏迁坦前,沈倪朱冯诸姓皆居住在现在村北名叫"后村坦"的地方.该处地势高耸,前后皆无依靠.用现在的风水学观点来看,非居家之良地.而汪氏出身显宦门第,儒学世家,也精于堪舆,于是择居在"后村坦"之村东头,地势平坦,山环水抱的来龙山下.沈冯朱倪皆以"坦头汪家"称之.以后汪家逐渐发昌,不断拓展,成为大族,"坦头"也就名至所归了.堪舆家又以其地形合凤凰,故坦头又名凤凰村

大约一百多年后,相传一个叫洪元二的小商贩,由于经常担货翻越徽岭往返岭北地区以及坦头营生.大概元二公也略懂风水,见坦头这个地方"地壤饶沃,陂迤冈阜间甚堪树艺,适于定居",于是也挈妇携子,举家带口从绩溪岭南的横城(即现瀛洲乡横形自然村)迁居于坦头的村南,就是现在的洪家街一带.洪家亦农亦商,尤善经商,到了清代和民国,洪家在本地和外埠的商号已经发展到了近几十家,不仅在绩北,就是在绩溪县也是名副其实的豪绅大贾.洪姓成为村里的第二大姓.

到了明代中叶,一个叫唐兴进的中年人也举家从绩溪县城迁居坦头,他就是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坦头"五朋"之一(另四朋是汪家即后汪前汪坎汪三朋,洪家一朋)的唐姓的始迁祖.而早先居住在此的沈倪朱冯诸姓则不知何故逐渐衰败,也不知道沦落到何处去了.

好吧,让我们去找寻昔日的家园,说说千年坦头过去的些饶有兴味的事吧!

1.山光水秀说风水

在徽州,村址的选择和布局无一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风水"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徽州古人认为,理想的村庄格局应该是枕山.环水.面屏,即前有朝山,后有来龙山,入口有所谓的狮象.龟蛇两山把守水口,有溪水似金带环抱.这就是徽州人常说的"依山造屋,傍水结村."徽州古村落的选址和择基莫不如此.如歙之唐模,黟之西递,婺之江湾,旌之新建.

坦头也盖莫能外.自村北四里地的芦山下脉,一落千丈,平冈南行,至坦头落阳为屏,阡陌纵横,沃土千亩.向西则出面,平铺数脉.且后有望君山为枕,前有大会山作屏.四周山冈竹丰林茂,郁郁葱葱.一条芦水河如金带环绕其前,真是"水如青罗带,山似碧玉簪".村池十分完固,形势壮丽,确为一方之形胜.难怪当初出身仕宦之家也通晓堪舆之术的泰公,携嫡孙思聪不止一次从旌德新建翻山越岭,途经这里去祖籍绩溪登源祭扫祖墓时,"见地坦田腴,知此足以发祥启宇也",故命孙子思聪选择在山环水抱的来龙山下"廓基筑室而居".令我们今天难以解释的是,刚过三代,汪氏就人文蔚起,一门三代相继出了七个进士,果真发了.坦头的汪氏也由此横空出世,声播新安,史誉"策名天府,书香世家",并从此崛起,逐渐成为绩溪乃至徽州的名门望族,世宦名家. 大约一百多年后,洪姓也从岭南的横城迁来坦头村南定居,并逐渐发昌为村里的第二大姓. 这真是:

来龙昂秀发,芦水称人心.天然形胜地,妙化凤凰村.

坦头老村图.后以望君山为依,前有大会山作屏,芦水河如玉带飘过村前,形似凤凰,实乃风水之宝地也.

1.jpg

2.重教兴文铸辉煌

坦头汪氏能在迁绩几代内崛起,风水好固然是一个方面,但绝不是唯一的.还是有着其它因素以及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汪氏在徽州本来就是仕宦名家,向以诗书继世,礼学传家.坦头汪氏这一支是越国公汪华长子45世建公的直系后裔.在歙县唐模守世的51世质公,家世显赫,其父凝绩,祖父琦,曾祖世美,高祖鼎,皆为进士出身,在朝为过官.质公幼承家学,博学多才,二十多岁的他已经"举乡荐",即参加行省的科举考试(乡试)并中举,取得了同年秋季在京城由中书省主持的礼部试,又称会试的资格.如果再中"员士",则可以参加殿试考"进士"了.但是唐末天下不宁,时局动荡,使得质公对科举致仕心灰意冷,于是他隐居山林不出,专心躬耕研学.由于黄巢之乱使家族深受离乱之苦,质公不得不举家迁往地处大山深处的宣州府旌德县新建村避乱.所以质公以下几代也因时世动乱未能走上仕途.

宋兴以后,国家统一,海内宁静,百姓安居.迁居坦头的55世思聪公"隐居坦川,求志读书,远近依之,目为哲人,唯以诗书启后".(宗谱语)思聪公知道,要重振家声,彰扬祖德,惟有教育后代走科举之路.同时要努力为子孙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在宋初的嘉佑年间,也就是在公元1057年,坦头汪氏在继安徽最早的书院---绩北八都宅坦村的桂枝书院创办50年后,由汪汲在离村北四里许的狮子峰下建起了一座"云庄书堂".这里绿树成荫,僻静幽雅,是读书修身的绝佳去处.要知道,当时全安徽的书院不过十多所.家族的子孙们承继家风,发奋攻书,力求通过科举,跻身仕途,光宗耀祖.不多年,坦头汪氏就人文蔚起,相继一门三代七人荣登进士,步入仕途.从此坦头汪氏以书香门第蜚声新安一府六县.史料记载,在北宋时期,整个徽州总共出了188个进士,而僻壤的绩北坦头就占了七个,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进士村".汪氏一门三代七进士的传奇也被载入宋代罗愿编著的<<新安志>>和历代郡县志.这真是:

代有人才出,土沃靠培根.一门七进士,名贯新安郡.

图为宋代<<新安志>>记载的绩溪坦头汪氏三代科甲七进士的的史迹.

2.jpg

3.古村水口形胜地

徽州的古老村庄,都建有水口.何谓水口,也就是水源的进口和出口.风水家认为,凡水来之处谓之天门,如果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之处谓之地户,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水本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则财用之不竭.由此得知"水流入之处应开敞,水流出之处当封闭 ".村落的水口不仅有出入之功能,还与一个村落的兴衰息息相关.因此村庄水口的选址十分讲究.一般都选在离村数百米,一进水口即进入村庄且两山夹峙,水流会集之地.并人工营造一些建筑物,或庙宇.或厅阁,或小桥,还植以树木.这些建筑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该村水口的锁钥之气.这样做,不仅在主观上满足了人们的世俗追求,也在客观上使得村庄的整体布局与自然景观更趋于和谐.

坦头村的水口有两处,谓之前后水口.后水口在村东的东坑,是通往旌德县的必经之路.该处两山对峙,左为狮山,右为象山,谓之狮象把门.一条小河似银练飘向远方.村人在此植树造林,并在小河上建了一座小巧玲珑的石拱桥,名曰利川桥.又在两山之间的平坦之处建了一座太尉庙,内祠唐张巡及南雷两将军.只见绿树成荫,流水小桥,红墙黛瓦,在蓝天下交相晖映,着实使村庄的水口多姿多采,尤如一副水墨画.一过水口,映入眼帘的就是粉墙黛瓦马头墙的民居,炊烟袅袅的村庄了.

前水口在村西,由此通往七八都旺川和上庄.静静的芦水由此流向远方,注入新安江,一座石板桥横卧河上,名曰凤凰桥.沿河筑有东西两坝.坝上遍植杨树,谓之杨林.东坝上建有社屋,谓之大本社.西坝有一座水碓,曰坝下碓.沿河大路建有凤凰亭,祀五猖神.一过水口,穿过一座贞洁石牌坊,坦头村怡然可见了.

妙哉,坦头水口!

然而,沧海桑田.上述的两个水口,庙宇亭台等建筑解放后被当作封建迷信的载体被拆除,水口林也在以粮为纲的年代被砍伐殆尽,幸存的只有孤独而又寂寥的老桥.这真是:

老桥依然在,亭台无踪影.花木扶疏处,旧景何处寻.

下图:旧时坦头凡有进出村的路口皆建有路亭,这是通往寺后村的路口亭---安吉亭.以前这里数株参天老树,一口老井,一座老窑,石板铺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水口.

                                          

3.jpg

4.盐商巨贾汪前洵

清代的乾隆.嘉庆年间,徽州的盐商大贾叠出于时,富甲天下者众多,最负盛名的如歙县的许,鲍.江诸家,在当时可以说是基本上垄断了全国的盐务经营大权.盐商在一个时期其实就是富裕的等号.史料记载,乾隆皇帝几下江南,每次耗费数万乃至十多万两银子为他接驾的豪绅巨贾有几乎是徽州的盐商.但到了清中叶,由于列国的侵入和掠夺,大清王朝由盛而衰,犹如大厦将倾,亟亟可危.为了充盈国库,道光皇帝不得不对盐业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一改原来的"纲盐制'为"票盐制".盐业的经营放开,赋税增加,价格也可以随行就市.由于盐业的垄断和专营被打破,加上私盐的大肆泛滥,盐商的经营大受影响,不仅利润极薄,而且赋税和以前相比大大加重,从而导致了徽州盐商的急剧衰落."于是赋闲回籍及更业者以千万计'(<<坦川越国汪氏族谱>>语).

我村的前洵公其时也在回籍之列.前洵, 字美堂,乳名福禄,"躯干短小然性警,谙达世故,善为说辞,遇事灵敏,人多喜之,争与之交".(<<坦川越国汪氏族谱>>语).公为盐商,在扬州闯荡多年,积聚了万贯家财.盐政的改革,公也锐气大挫,转而回籍,另谋发展.之前其叔父光启在歙县的南源口(为清末歙之大码头和商埠)办了几家药号,不久,叔父病故,药号交由前洵打理..谱载,公"有药号在歙之南源口,巨业也".后因太平天国之乱,药号皆毁于兵火.前洵公也因此一蹶不振,59岁终于家中.

"贾为厚利,儒为名高".家境富裕,子女也得到良好的教育.其子哲监,字镜心,小名文魁,为国子监生即前清太学生,与歙县清末民初名士.国学大师章太炎的高足吴承仕同窗.在他和夫人洪氏同登七十双寿时,吴承仕曾写'终甲齐膺"四字以贺.上款为"前清太学生汪哲监卿台先生及德配洪孺人七十双寿".下款为"民国五年法部检事眷弟吴承仕题".该题词被制成匾额,挂在宗祠里.其孙宏诒,字维城,清末入郡城新安中学校,毕业时获第一名,宣统元年有圣谕一道,奖励其为岁贡生,并钦命安徽提学吴同甲和安徽巡抚部院提督军门朱家宝在汪氏宗祠内为其立"贡元"匾一块,可谓荣耀一时. 几十年后,也就是在解放后的六十年代,汪宏诒的孙子汪裕滨(根炎)也考上了安徽合肥工业大学,成为坦头解放后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 这真是:

父祖创巨业,儿孙建殊荣.古村留遗韵,光耀激后昆.

5.奇才天纵话汪良

说起汪良,就会想起在绩溪流传很广并载入历代<<绩溪县志 >>的一句俗话,即"武有汪华之武功,文有汪良之文学".汪华,徽州汪姓的显祖,隋末的农民起义领袖,带甲十万众,威振江淮,并建吴国称王.武德四年(621)归顺李唐,高祖李世民"授以方牧可使持节,总管歙.宣.杭.睦.婺.饶六州军事,歙州刺史,封越国公.贞观二年授左卫白渠府统军,十七年改忠武将军行右卫积府折冲都尉.唐太宗伐辽时诏为九宫留守.在隋末动乱时期,由于他保境安民,使百姓免受兵荒离乱之苦,因而深受百姓爱戴,被民间奉为'徽州的太阳'.

汪良,坦头人.行名千六,字贞万.自幼聪慧颖悟,十岁即善属文.及长,博览群书,奇才天纵,下笔数千言立就.十九岁领乡荐.据<<绩溪县志>>记载,汪良于南宋德佑二年(1276)登进士第一名(故乡间也有以其为状元之说),以诗词名于世.元代至元(1264-1295)年间,被新君延请入都,奉为经筵侍讲学士.所谓的经筵侍讲学士,其实就是当皇帝的老师,给皇帝讲经论道,君臣共同探讨治国之道与决策.侍讲结束后,皇帝专门设宴予以款待.在元代,象汪良这样被重用的的汉族仕宦是不多见的.但由于佞臣陷害,后被谪放琼州(今海南)刺史.不久皇上闻其才华,下诏重用,不想被权臣加害于赴朝途中,年仅41岁.其柩归葬故乡坦头,极尽哀荣,.传为装以金头,为防后人盗墓,故六殡同出.现村小学校之北既为汪良墓,又叫状元坟.墓前有一口塘,谓之官塘.(历代县志对此均有记载).汪氏后裔为了纪念汪良,还在村中心建立了"良公祠'以祀.该祠建筑弘伟典雅,直至七十年代才被拆毁改建为民居.明代成化年间任过中宪大夫浙江按察副使的里人冯靖曾撰诗赞颂汪良曰:"童年及第,学冠群英.御前捷对,诗赋立成.金殿宠渥,万古一人". 这真是:

弱冠登科第,侍讲陪帝君.年终仅四十,伤哉如此人.

6.勤政爱民留芳远

宋初的元佑(1086-1094)与政和(1111-1118)年间,深藏皖南万山丛中的绩北坦头村的氏家族,在徽州大地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家族人口不过百人的他们,竟有一家四兄弟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开封国家最高学府-----太学读书.他们就是北宋嘉佑(1057)进士汪汲的四个儿子汪充.汪亢.汪奕.汪襄.汪奕和汪襄兄弟还于北宋元佑六年(1091)和政和五年(1115)相继荣登进士.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宋代的<<新安志>>和<<新安文献志>>对此都有相当篇幅的记载.

汪襄,字公弼,天资丰雅,处众谦恭.幼承家学,读书刻苦.十八岁领乡荐(即参加乡试已中),后随兄入京城太学攻读.由于精于诗赋,才华横溢,深得内侍祭酒(同现在的校长)汪懈(进士,字仲容,旌德人)的厚爱,并刻意栽培.政和乙未年(1115)汪襄由太学而登及第.后授旌德县尉(仅次于县令的县级官员),南陵主簿(县级官员),颇有政绩,诸县志均有记载.政和十二年擢为胡州知府.时年胡州遭遇蝗虫和干旱自然灾害,襄积极制定有效措施,组织百姓抗旱灭蝗.并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由于措施得力,蝗灾没有蔓延,粮食还获得了丰收.皇上下旨给予嘉奖,赠其银青光禄大夫.

汪襄擅长诗词赋,当时在京城太学读书时就已经崭露头角,多有佳作.清人陆源编辑的<<宋诗纪事补遗>>卷三有其简介.现代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可先主编的<<两宋徽籍诗人考>>也将其收录.新近发现的清代嘉庆版<<旌德县志>>中收录他的叙事诗<<捕虎行>>,叙述了甲辰(1124)三月十一日县治西山村民捕虎的事.全诗作平铺直叙,琅琅上口,很有唐诗遗风.<<坦川汪氏族谱>>中也收有他的两首诗作.

汪襄为官勤政,告老回乡后仍不遗余力造福桑梓.村西的西干,有几百亩良田,由于河小田多,得不到有效灌溉,极大地影响收成.于是汪襄筹资率众在西干"开渠三里,灌田140多亩".绩溪徽学研究专家徐子超先生以为,这是<<绩溪县志>>记载的唯一的较大的水利工程.至今,该水渠还在发挥效益,福泽子孙后代.

为了启示后人不忘祖先,他又筹资在村东三里之外的莲川,就是现在的莲花塘不远处的风光秀丽的小山中建了一座寺庙,名曰新建寺,以纪念祖上从宣州旌德新建迁来之意.该寺香火极旺,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八是该寺的庙会,时四乡八邻的香客扶老携幼,蜂拥而至.寺庙的里里外外人山人海,烟雾缭绕,场面非常壮观..笔者的舅公家就在莲川的,故小时候随母亲赶过新建寺的庙会,而且那一次是我平生第一次吃到,也使我终身都没有忘记的那又白又松软的"发糕".该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于一旦. 这真是:

政声人去后,口碑闲谈中.松晓霜犹在,梅寒香更浓.

7.诗承唐风有佳作

汪襄不仅为官清要,为百姓拥戴,而且也是活跃在北宋诗坛上的一位诗人.清代学者陆心源编辑的<<宋诗纪事补遗>>将汪襄以诗人身份收录其中.现代国学大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可先编著的<<两宋徽籍诗人考>>一书也将汪良襄列入其中.但是汪襄的诗作流传下来的不多.仅<<坦川越国汪氏族谱>>中刊有两首.

其一.题王墓

   路遥迢迢水溢溪,野桥低柳黄莺啼.

   扶筇直到云深处,古冢桃花落无数.

   当年奉籍归巨唐,只今耿耿存灵光.

   佳城埋玉断春梦,绿草青青出砖缝.

   我来沽酒斟酌之,紫烟不散阴垂垂.

   转盼千山生寂寞,遗愁无限春风作.

其二:题家传

   新安十姓九居汪,衮衮云仍姓字香.

   民到如今尊显祖,当年功业不能忘

  最近想到汪襄曾在旌德为过官,且政绩不错,想必<<旌德县志>>中或许有襄公的一鳞片爪历史记载.于是去了一趟旌德,在该县的档案馆调阅了清嘉庆版<<旌德县志>>.果不其然,在县志中载襄公"为尉,廉洁爱民",并用一件小事证之."校场草深,吏白下保甲市铁为锄.襄曰,何至扰民,我家幸不远,即遣归取之".文苑栏目中还载有襄公的一首诗作<<捕虎行>>,诗曰:

甲辰(1136)三月十一日,县治西山之下,有虎于村民舍圈中盗豕,食饱不能行,猎人踪迹得之,以刃刺虎>>>.....是月初四,自黄山归,因书此于壁.

西山春暮繁花木,红白花开映岩谷.朝来猛虎忽留踪,猎人携刀争驱逐.

陂平草软筋力健,目光两镜照林麓.吻牙狐兔何足啮,要向人间饱人肉.

猎夫鼓勇欲生擒,失利宁虞伤手足.我令壮士八九人,袒褐而往无退缩.

持叉踊跃皆向前,不顾爪牙加骶触.於菟怒斗力已困,白刃纷然刺其腹.

不施陷阱设罗网,须臾俄闻就束缚.未逾半昼捷书来,抚掌惊嗟太神速.

百夫肩扛向城市,填街塞巷争纵目.皆云古昔未曾有,不比春山得麋鹿.

斑皮爱护输郡府,肝胆珍奇好收蓄.吾闻兽之猛者莫如虎,磨牙摇尾肆其毒.

一且力尽势已穷,血管反以饷童仆.乃知刚狠不足恃,仁若驺虞才可录.

虎兮,虎兮,曷为出哉!尔其急去无复来.大江虽深亦可渡,纵横勿碍行人路.

全诗描绘了873年前旌德县城西山发现虎患,当时作为分管治安工作的县尉襄公组织驺虞等猎户前往现场用网和叉捕虎的情景.综观其诗,有描述,有慨叹,有劝勉,描写细腻生动,尤其是最后两句是诗眼,以虎作喻,给世人以警示,害人则害己,含蕴深刻,发人深思.在创作上承继了唐诗的风格,有如白居易的诗风.直叙平铺,琅琅上口,妇幼皆知.不失为一首品位很高的叙事诗作.又查,该诗收录在<<全宋诗>>卷01 这真是: 

为政承祖德,诗词继唐风.佳作无觅处,幸得<<捕虎行>>.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7021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5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14: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絮说绩北坦头汪氏宗族的历代修谱(2009-09-05 20:07:46)
标签:杂谈

宗谱谓之"家之大典",与祠堂构成了宗族文化精神和物质的两个层面.祠堂是物质成分的一面,而宗谱则蕴含了更多的徽州人的精神成分.徽州民间大兴谱牒之风,应该归功于北宋的欧阳修和苏轼,正是他们首开修谱之先河,并成为了后世谱牒的范本.在程朱理学的助长下,千百年来,徽州的修谱之风是愈演愈烈.宗谱是10年一修,还是20年或者30年一修,则要视各宗族的经济实力而定.到了清代,一般宗族都为30年一修.故有"三十年不修谱,是为不孝" 的说法.

绩北坦头汪氏自北宋以来,一直是邑内的名门望族,代有名人,文化厚重.历代祖先对修谱祭典相当重视.现存的<<坦川越国汪氏族谱>>就有很多历代先祖或参与徽州汪氏统谱的修订,或自行组织修订本宗族谱的翔实记载.

避开坦头汪氏迁坦之前曾经所修宗谱之事不谈,就说说本宗迁坦以后历代先祖修谱之事.

一.最早的一次修谱.

最早的一次修谱是南宋绍兴三年(1134),谱名为<<绩西坦川汪氏原谱>>,作序者王克一.因坦头在地理位置处绩溪的西北部,故习惯上称绩北坦头或绩西坦头.

二.明代的修谱

明成化九年(1471)修谱,谱名<<绩西坦川汪氏续修谱牒>>,由里人中宪大夫浙江按察副宪冯靖作序.

明万历丙成辰(1576)修谱,谱名<<绩西坦头汪氏续修谱>>,由进士宗生汪若极作叙序

三.清代的修谱.

清乾隆九年(1745),海阳(今休宁)宗人汪畿先生等奉上宪批谕示诸族,拟修订汪氏统谱,考源流,别真伪,列图系,使祖功宗德昭著千秋.由徽州府婺原县望族弋阳曹溪汪氏担纲修续<<汪氏统宗正脉>>,主修是弋阳曹溪汪氏宗长(族长)汪廷桢和宗坛饱学之士汪来青.他们极力倡导和筹划,集会歙县.绩溪.婺原.休宁.黟县的汪氏各族,修续家谱.坦头汪氏也收到了徵帖,并会议决定由启还公(字佐)为主任,余则分执其事,调查各派丁裔,将旧谱未载者细查而汇集婺原缀续之.该谱共有12卷20册,由汪来青捐资刻印.

值得一提的是,由弋阳曹溪汪氏担纲续修的<<汪氏统宗正脉>>还专门为绩西坦头汪氏单独辑为一册.谱上载有弋阳曹溪宗正脉序,绩北坦头汪氏谱序,以及古世系.碑记.行状.像赞.坦头支世系世传.统览谱之所载,全为绩溪支事,但开卷却首刊弋阳谱,领谱又有"大阪统宗局"字样.因此,这本宗谱引起了很多谱牒研究者的注意,不少的学者不明就里,还以为这本谱牒是坦头的汪氏播迁到江西的后裔编修的.这本宗谱现存国家图书馆.

在这个基础上,坦头汪氏也重新修订了族谱:

一部是由78世裔孙启还公(字佐)乾隆九(1745)年作序的属后汪支族的<<坦川汪氏新修族谱>>.

一部是由82世裔孙前仪前眩前思诸公于乾隆九年(1745)作序的属坎汪支族的<<绩西坦川龟从公族谱>>.

只是未载有前汪支谱修否.

上述宗谱均已佚失.

 

光绪24年(1899)坦头汪氏还理过一次谱,倡修人有前模.哲景.哲焕等诸公,可惜该谱也已不存.

四.民国时期的修谱.

民国13年(1924)坦头三汪合局修谱,本系以上,众所公有,专人经辑入卷,分系由各支自行分编.其内容有:序.凡例.谱说.修谱职名.诰制.像赞.传状.文苑.系表(古.统.分).迁徙.祠规.佚考.丘墓.杂记.领谱字号.后序.跋.还有家规.祠产.村图.内传.善行和男女排行等等.

后汪世承祠 ,主修汪哲治,编辑唐鸿铎.汇订六册成部.印数24部.

前汪承祖祠,主修汪大铭,编辑唐鸿铎.汇订六册成部.印数22部.

坎汪绳祖祠,主修汪嘉锦,编辑唐鸿铎.汇订四册成部.印数16部.

三汪修订的谱名均为<<坦川越国汪氏族谱>>

上述的谱牒目前仅存三四部.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7021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5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14: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绩北坦头后汪祠堂建筑年代考(2009-09-01 20:06:33)
标签:杂谈
绩溪六都坦头(又称坦川}汪氏,为邑内望族汪氏的主要聚居村落,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坦头汪氏分前汪.后汪.坎下汪三个支派,皆为宋初由旌德新建迁坦的始迁祖思聪公的后裔,可谓玉水同源,一脉相承.凡居后半村的汪氏谓之后汪,其祠堂即叫后汪祠堂,又称世承祠.世承者,思聪公之16世孙祖进公的字.该祠以先祖命名,概为后汪子孙全为世承公所独有.祖谱<<传状>>中记,"公讳祖进,字世承,坦川后汪人,思聪公之16世孙,父永久公,生公及弟(祖宗.祖荣)三人.弟衍数世后不传,公居长,今合祠丁裔皆其后,无旁歧.故宗祠即以公字名之纪实也".
后汪祠堂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大祠堂完整格局的雄伟建筑,依山而建,五间三献,坐东朝西,由照墙.祠坦.五凤楼.廊庑.享堂.寝室构成,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气势恢弘.谱载,后汪祠堂曾历经几代人才得以完壁.先是建寝室,再建中堂.两廊,后建前厅既五风楼.
后汪祠堂何时所建,族谱中没有明确的记载.民国13年(1924) 村中三汪合修宗谱,特聘宿儒唐鸿铎为编辑.在他撰写的<<坦头后汪祠堂记 >>中也作过推断 :"后汪宗祠的兴建伊始不能镐指为何代何年.今以祠名释之,其为世承公孙曾辈所创.垂有断然者.且以其时考之,明初,两诏天下,建宗庙以祀始祖.宗祠所建,在于斯际,理或予然. \'又说 : "坦 川汪氏分系,以汝字辈 (75世)为断,构造宗祠,当在于此 ."现后汪的裔孙以87-90世为多,假如以30年为一代的话,该祠始建至今也有450了.
据有关志书记载,徽州大建祠堂之风,兴于明初嘉靖年间.明代以前,民间是不准祭祀始祖的.到了明嘉靖十五年(1536),明世宗 "两诏天下 ",允许民间建宗庙以祀始祖,从而开始大规模兴建祠堂.徽州各宗族亦掀起了建造祠堂的高潮.坦头汪氏作为当时享誉徽州的"仕宦名家"和名门望族,向来崇尚孝道,能建宗祠以祀其祖,可以说是正逢起时.
祖谱<<善行>>栏目中在介绍77世仲谏公时,记其"曾倡修寝室,视其事为己事 ".着这明仲谏公曾经"倡修\'而不是"建造"寝室.仲谏公是前厅的建造总首即总负责仲诚公的长兄,仲诚公生于清初天聪9年(1653),卒于康熙57年(1719).可见,宗祠的的寝室在清初早已建好并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了,由于年久失修,急需修葺.由此推断,寝室建于明嘉靖年间是可信的.
中进享堂,谱载由汝旺公等人"重建",在"仲高公及子启还公合传"中,记载有"仲高大父(祖父)汝旺,字玉屏,迪功郎,好逸豫,家肆事一委之内助,时目为散人,唯宗祠重建中堂与厥事焉 ".意思是说仲高公的祖父叫汝旺公,时任叫做迪功郎的九品官,工作量不大,闲适安逸,于是他把家里的琐事全交给了妻子打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重建宗祠中堂工作上.仲高公的生卒年月族谱中未载,唯其兄长仲贵公长子启德公有简介"娶戴氏生康熙19年(1676)4月21日."由此推断,仲高公的生活年代是跨越了明清两个朝代即明末清初,而他的祖父又可往前推至少60年,那么中堂的重建当在明末,也有400年了.
前厅五凤楼的建造时间比较清楚,由77世仲诚公为首倡建.谱载:"时宗祠前堂未建,公复倡构,皆躬自督役,以逮于成,虽风雨或间也".仲诚公生于清天聪9年(1653),卒于康熙57年(1719).可见前厅的建造时间当在康熙年间无疑,也有整整300多年了.
还有一点值得补充的是,后汪祠堂的寝室原先和中堂是一样高,并非现在样子.清初,宗族中有一宗亲设坛扶鸾(一种迷信活动),忽一日谓之始迁祖思聪公降坛,自言为杭州城隍神,且令将汪氏宗祠的寝室升高,这样做可使子孙主寿,宗族发昌.于是族人信以为真,就将寝室升高重建,即成了现在的样子.这就是谱载的清初宗祠寝室重建.
重修前的破落残败的汪氏宗祠
4.jpg
重修后的宗祠雄姿
5.jpg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7021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5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14: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09-9-20 21: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全阅。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90

回帖

3090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090
发表于 2009-9-23 16: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温州龙湾汪氏宗祠将要落成, 现已进入油漆阶段, 为表彰祖先功绩, 勉励族人, 现向全国征集大殿楹联,

如录用. 将署名, 凡市级以上书法家请书写我们做成金字挂式楹联, (16----21)字 做成金字豪华挂联,

请先发短信至15968712218,到1909年11月30日止

沙城汪氏宗祠筹办组

邮箱;wangdedonguip@126.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