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7285|回复: 0

转载:邂逅汪丁丁

[复制链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9-9-3 20: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凤凰网财经 > 评论 > 学界万象 > 正文

邂逅汪丁丁

2009年09月03日 14:05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作者: 成 放

居住地域看来遥不可及,谁想到说见面就在眼前——今春邂逅汪丁丁教授,原是出于意外。

汪丁丁是我心仪已久的一位著名学者、经济学家。大约五六年前,他写过一篇《九上知味观》的文章,我读后觉得颇多见地,很是精彩,便一直剪下保留着。一位学界名人写杭州的一家百年名店,相映成趣,非常难得,而且写的不是偶然去一二次的浮光掠影,竟是去了九次才成文,足见其情有独钟。由于这篇文章当时只发表在一家企业报上,读者面不广,当我于2001年到《文化交流》杂志任职时,便推荐了这篇文章,发表在我们经手的新一期杂志上,引起良好反响,为杂志添了彩,有行家问及:“你们怎么组织到这样名家的文章?”

五年多过去了,一直没有机会与汪教授谋面。今春,汪教授到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授课,知味观·味庄董总,也就是他那篇《九上知味观》中所写的主人公得悉我曾推崇过他的文章,便邀在他的店里相聚。汪丁丁教授穿着随意,平易近人,镜片后面透着睿智的目光;他胸前挂着一支粗粗的笔,我猜想大概不会是MP3,也许是写作的特殊爱好之故。他言谈不多,对菜肴也没多少品评。他夫人李老师则侃侃而谈,她对杭州印象很好,还问及报界一些朋友;出于女性的细腻,她给董夫人带去一大束鲜花,说那天是“三八”节,在座几位男士则没有想到。这样一次短暂的相见,自然没什么深谈,但能“一识韩荆州”,很是舒心畅快。

过了大约一周,丁丁教授从网上给我发来一篇文章,令我喜出望外。这篇题为《杭州哈里》的文章,写的是雷迪森大酒店[8.73 -1.24%]“婆罗湾”餐厅的两位外籍餐饮总监和大厨,上一回写的是“国粹”,这一次则是说“洋餐”,一中一西,各有异趣。为了这篇文章,他给我发了不止五六个电邮,一会儿发来菜肴照片,一会儿告我浙大的六位同人去“婆罗湾”品尝,一会儿介绍去认识阿里和餐饮经理……作为写过几十种专著的教授,为一篇美食时文,这样细致周到,实在令人钦佩。此后,他告诉我将去美国一段时间,回来再见。《杭州阿里》一文在我们杂志发表后,我看到多家报纸也相继刊载,而且登了阿里的大照片,让杭州人认识这位年轻的印度大厨。

这些职业性的交往,对丁丁谈不上有深入的了解。直到近日读了他的一本名为《幽灵自述》,这才向我打开了座绚丽多彩、美不胜收的“丁丁花园”,也触发了我写此文的动因。这本著作是我偶尔在书店看到,因为作者是汪丁丁便欣然买来一读。起先我是随便翻翻的,因为怕太专业而读不懂或者对所说所论没有兴趣,但一读之后欲罢不能,惊叹他读书之多,涉猎之广,立论之精。书中写了他在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比利时、香港等地所遇所见所感,题材涉及哲学、经济、社会、历史、科技等,且文体多种多样,有专访、随笔、散文、游记、对话、日记等。

汪丁丁既是一个具有深邃思想的学者,也是一位闯荡世界、潇洒自如的博士,像是一个“快乐的王子”。一年当中,他在北京呆几个月,春暖花开时便到杭州,在浙大授课的同时,逛西湖,尝美食,走市场;接着飞到香港又去夏威夷,一二个月后又飞回北京,谁知他下一站又飞到哪里去了呢?从他这本四年前出版的《幽灵自述》看,他可以在华盛顿、纽约、柏林这些大都市穿梭,住“白宫后面不远”的“元首饭店’;也会在欧洲莱茵河边的小镇流连忘返,简陋的低价小旅馆也能对付。但不论到哪里,总不忘品尝各地的特色风味和各类咖啡,而且常常能品出韵味,见诸文字,就连夏威夷山谷小镇一家不大的餐馆,也会溶入他的笔端。《大厨安吉亚》就是一篇有趣的文字,厨师给自己的餐馆起了一个别致的店名“大厨的饭桌”,就餐的气氛非常亲切随和,大厨安吉亚烹调的三文鱼“鱼肉炮制外皮微焦酥脆油滋滋红灿灿,内里细腻柔滑香喷喷粉艳艳,三文鱼底色下衬以紫色、白色和绿色的时菜丝,盘子边上围十几粒黑色橄榄……”“每每在我看来,更像是文艺复兴时代色彩富丽的宗教绘画,那块三文鱼好比是披着深红色长袍的大主教,各色菜丝交织成教堂的圆形天顶,墨绿色的厚重餐巾铺在盘子和刀叉的下面,象征着阴谋与爱情。”这实在是把这盘三文鱼立体化、艺术化和历史化了。

与一般学者不同的是,汪丁丁来来往往总是与夫人、孩子一起参与学术采访、旅游活动,共同分享学术研究的兴味和大自然赐予的美色。不像我们一般看到的对一些有成就的学者、科学家的报道那样,总说他们一头扎在事业里,无法抽时间陪妻子上街、购物、散步、旅游等等。汪丁丁不愧是个现代学者,既会工作又会生活、休闲,也会做一个“模范丈夫”。有一次在美国采访诺贝尔奖得主布坎南教授时,他不但和夫人一道去,还一起完成了一篇《贝蒂》的散文。汪丁丁对妻子有一段很生动的描述:“妻子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女人,小巧,热情,忠诚,恋家,聪明,正直,并且能吃苦。她几乎一辈子都跟着我在世界上闯荡。……妻子的文笔其实很好,这是我母亲说的,我母亲是老资格记者,我非常相信她的文字眼光。”汪丁丁与妻子的琴瑟和谐、配合默契在书中有许多记载,在德国科隆的公园时,他们一同走了两个小时,陶醉在路边的白色无名小草、蘑菇亭和远处的红枫、白桦、黄杨和绿枞的景色之中,“妻子说,她见到了最浪漫的森林,最心旷神怡的草地和最细腻的雨丝。她说希望让我每天坐在林间草地那张木椅里读书和思考,然后享用她为我送来的最可口的饭食。我说在这样幽静和湿润的空气里,思想会像蘑菇一样生长。”这一段话说得多么诗情画意又富有哲理,工作学习原来并不和旅游休闲对立的,“蘑菇”里是会“生”出“思想”来的啊!

当然,汪丁丁的主业是经济学教授,而且是一位哲学家和文人。他不但写过《我思考的经济学》《知识印象(经济学家随笔)》《经济学与自由》等众多经济学著作,还写过《回家的路》《网络幽灵与苏格拉底的对话》等充满哲理的篇章,他完全有资格说:“我或许是中国人里面最喜欢哲学问题的经济学家,但我始终认为我本质上是一个哲学家而不是一个经济学家。”他的同辈学者说他:“汪丁丁的笔下,除了黑格尔、康德、罗素、休谟等人的大段论述,还有方程式,他经常被问道:到底读了多少书?”“他的文章,引用大师们的著述,可谓炉火纯青,随心所欲,不逾矩。”“经济学家能写出那样漂亮的文章,真是读者的幸事。”他得过数学理学学士学位、“数学与系统科学”理学硕士学位和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学博士,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当过香港大学教授、德国杜依斯堡大学的客座教授,还有北大、浙大的教授……总之,汪丁丁是写不完的,还是用以《非常道》一书蜚声学界的余世存的一段话作结束语:

“汪丁丁几乎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他的学问思想、他的传奇经历、他的人格魅力等等,都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