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护庙的故事之七:渔梁坝
忠护庙不远最震撼游人眼球的应该是渔梁坝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渔梁最耀眼的明星也应该是被命名为国宝的渔梁坝了。到了渔梁村头的忠护庙,就能听到从300多米外渔梁坝传来的涛声。这涛声吸引着初来的游客,无心眷恋那古色古香的鱼鳞街和街畔店铺招揽人的土特产,往往迎着涛声径奔渔梁坝。
走过鱼鳞街四分之三处,左侧一道阶级直通练江,这道号称“百步阶梯”的石阶其实只有56级,然而陡峭。走下十余级眼前一亮,雄伟的渔梁坝突现眼前,一道白色的石坝截断奔腾的练江,在上方挽成一方清碧如翡翠般的水面,而坝上的三道水门则是喷雪吐玉,练江水以万马奔腾之势,带着震耳如雷般的涛声,势不可挡地从坝上飞泻而下,汹涌向前,直奔新安江。
大坝靠渔梁街北侧立着两块石碑,一块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渔梁坝的告示碑,还有一块则是渔梁坝的简介。据介绍,渔梁坝始建于隋末唐初。隋末汪华举兵保六州平安,并迁歙州州治于乌聊山下(今歙县城所在地),削山为城,疏江为池。然练水陡泻,水涨则城根难保,水浅刚城内井枯,后垒石为梁,缓流蓄水,然位置屡迁不定。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水决石梁,此后60年中“城市雕耗,火灾屡见”。 宋嘉定十四年(1221),州守宋济募闽工在河底发现天然石梁,遂聚石立栅。宋绍定二年(1229),歙州推官赵希诉伐石筑成石坝。元末明初,坝又崩坍,明弘治十四年(1501),郡守彭泽命通判陈理督工重修,尽去坝心灰沙,表里砌方石,坝作阶级状,背水坝面作斜平而下。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知府朱廷梅倡议,邑人捐款万金大修,尽除原不结实的红砂岩,改用青白二石,砌叠二十余层,坝尺寸如宋绍定时制度。万历、崇祯、乾隆、光绪诸朝也都作过维修。后因受洪水局部损毁,歙县人民政府在2000年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维修,邑人纷纷捐款,许多在外地居住的歙人乃至老徽州人也慷慨解囊,工程竣工后经费还有节余,后来都投入到渔梁坝上游的太平桥维修工程上了。坝旁据说明嘉靖间曾铸有铁犀二头,南北相望,昂首踞蹄,神气威悍,用以镇定水灾,如今不存。现大坝南侧山坡上留有一方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修坝记事碑,北侧坝端有一小神庙,庙前立如来柱,柱旁岩石宕中卧一座千余斤重的天然石猪。
渔梁坝长138米,底宽27米,顶宽6米,斜面长50余米,高约4米,全部用重一、二吨的雪白晶莹的花岗岩石层层垒筑而成,用“若钉若斧”的石燕销钉互为连锁,上下层间竖石穿插,非常牢固。中南段依次开高中底三道泄水门,以调节水位,水大时可漫坝而过。北段坝上,有水井一方,供村民生活之用。
大坝连着江对面的龙井山,上方就是紫阳山。据说紫阳山上原建有紫阳书院,还建有禹王庙,龙井山上则建有忠助庙,俗称八老爷庙,是祭祀汪华第八个儿子汪俊的。如今这些建筑已随岁月的流逝而悄然离去,只有雄伟坚固的渔梁坝依然傲立古今。紫阳山麓布满了翠绿的秀竹,山光云影在坝上碧波间荡漾。旅游季节里,坝上游船如织,游人亮丽的服装和遮阳帽,给古老的渔梁坝平添了绚丽的色彩。艺术院校写生的学生们,如同一群快乐的小鸟唧唧喳喳落在大坝上,陶醉在这大自然的美和古老的人文美之间。也有一些胆大的弄潮儿,乘着橡皮艇从坝上水门里向下冲浪。坝下的急流冲出嶙峋乱石,直奔向不远的紫阳桥,偶尔可见江边的小舟上,停立着数只黑色的鸬鹚。有人说这里是老徽杭水路的始发码头,当年这里桅杆林立,一代又一代的徽商,就是从这里扬帆远航,放飞理想和希望的。
信步在宽阔的渔梁坝上,脚下踩到的是如此坚实厚重的历史,耳畔是历经千古阳刚雄壮的涛声,眼前是充满活力一泻千里的激流。看到如此宏大而充满理性的建筑,如此匠心而充满人性的设计,令人不由自主地从心底赞美古徽州先民们的勤劳和智慧,也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徽文化的博大精深。
写于2009年8月19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