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楼主: 汪济(潜山)

汪济:医学科普文集

[复制链接]

45

主题

1205

帖子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344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09: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是基础医是楼
                                                                   ——浅谈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源远流长,其见诸文字的记载,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方,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而中华文化又是中医药继承与发展、传世与创新的基础。
        上古时期,人们将防病治病的实践经验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就形成了中医理论的萌芽。距今五千多年前的甲骨文,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文字,其中就记有肠胃病、龋齿病等多种疾病。夏、商时医药知识更有发展,人们已在单纯用酒治病的基础上,发展为利用多种药物制成药酒进行治病。繁体的“醫”字从酉(即酒),也是由此而来的。
        西周时,医学有了更大的发展,用文字记载的医学史料就更丰富。我国第一部诗歌集《诗经》中,就记载了大量中药。如葛、芩、蒿、苓以及芍药等。《周礼》中就记有“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等四季多发病及其与四时气候变化的关系。其《医师章》中对医学的分科和医事制度记载尤详。明确指出那时就有掌管宫廷医学政令的医师即医官,其下分设有负责调配饮食的食医,负责医治内科和传染科疾病的疾医,负责医治病畜的兽医,并制订有诊断治疗的常规、技术总结和死亡报告制度以及技术考核的标准,且实行年终考绩以定薪俸。从这些记载中, 可以看出那时的医事制度已具相当规模,而其对医疗经验的总结,更是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发展。通过许多代人的努力,且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积累和文化的发展,中医理论体系逐渐形成,遂产生了《黄帝内经》这部奠定中医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因此,可以说中医药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又孕育、昭彰了中医药学。
        文是基础医是楼。学习中医药,必须先学习文化。中医药学识水平与文化密切相关。 对古籍经典的研讨和先贤著述的学习,没有较深的文学造诣是难以问津的;要总结临床经验、阐述学术观点,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同样也是不会成功的。纵观我国历代名医,哪一个不是下笔千言的饱学之士;再看我国流传下来的无数医书,哪一部不是中医药与中华文化的结晶!从祖国史料上可以看出:精于文者,常精于医;精于医者,必精于文。前者如大文豪苏轼与沈括均精于医,故有《苏沈良方》流传千古;后者如医圣张仲景与被世界公认的伟大科学家、医药学家李时珍均精于文,故有《伤寒论》与《本草纲目》造福万代。
        千百年来, 文人雅士常通过小说寓言、诗词歌赋、对联谜语等多种 文字形式,将医学寓于文学之中,既使中华文化显得绚丽多姿,又巧妙地普及了中医药知识,研读起来,使人感到趣味无穷。
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指出了望诊的重要性,并说明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则可以由浅入深,甚至危及生命。故事有人物,有情节,寓医于文,用文说理,成为千古名篇。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中年以后一直患眼疾不愈,曾多次以诗描述自己的病情。其《眼病》诗云:“散乱空笼千片雪,蒙中物上一重沙;纵途晴景如看雾,不是春天亦见花。” 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眼病主要是眼昏朦胧、视物不清。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熟谙中医药,曾运用谐音把中药名嵌在《定风波》这首词中:“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拌?只甘松竹共凄凉。”词中所嵌入的八味中药名,自然贴切,妙合无痕。
        明代方孝孺不仅是个大文学家,而且对医学很有研究。他写的《鼻对》就是一篇出色的医学寓言。通过作者与鼻子的对话,阐述了鼻子的功能和致病的原因,并由此说明养生之道全在于“服食有节,起居有常。”
        用药名写信亦是有趣。清代褚人获的《坚瓠集》中,载有一妇女因丈夫久出未归,而用中药名写成一封情真意切的家书:“梹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缠绕它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妻仰观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纸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这封信构思巧妙,安排精心,读来甚是有趣。
        《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古典名著中,有不少关于中医药的描述,构成了作品的优美情节。如《西游记》第68回中,借孙悟空之口强调治病要四诊合参时说:“医门理论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齐全。第一望他神气色,润枯肥瘦起和眠;第二闻声清与浊,听他真言及狂言;三问病原经几日,如何饮食怎生便;四才切脉明经络,浮沉表里是何般。我不望闻并问切,今生莫想得安然。”读到这里,谁不为作者的匠心和丰富的医学知识而赞叹!而《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也精通中医药,他将最为常用的甘草、石斛、木香、梔子等中药拟人化,编成一个叫《药性梆子腔》的戏曲故事,运用道白与唱词,讲述医理药性,使人们从娱乐中能学到不少中医药知识。
        中医药的谚语、谜语和对联亦很常见。“皇帝身上袍,龙王跨下驹,董永儿,李岩妻。” 这是一组中药谜。谜底依次是龙衣、海马、天仙子、红娘子。“一阵乳香知母到,半窗故纸防风来。”这是一组对联。上联嵌入乳香、知母,道出了母婴依恋之情;下联嵌入故纸、防风,绘出了清貧家境,很有生活气息。而中药谚语的内容尤其丰富。如“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粗皮横纹菊花心,不问就是西洋参。”“穿山甲与王不留,妇人服了乳自流。”“家有半边莲,可以伴蛇眠。”“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等,涉及到中药的采集、鉴别、功能和用量等方面,对于中药的学习和记忆以及临床运用,都很有帮助。
        至于采取歌诀的形式撰写的中医药专业书籍,如《药性赋》、《药性歌括四百味》、《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等,或介绍中药的性味功能,或阐述方剂的主治应用、或宣讲临床各科的证治,均简明扼要,清楚明白。如清代中医科普大家陈修园的《医学三字经》,就是采取三字一句的歌诀形式,将中医药史及临床各科的病因证治,作了简要介绍,使人易记易颂,很受欢迎。这些作为中医药的启蒙读物,既朗朗爽口,又深入浅出,堪称中医药与中华文化有机结合的佳作,对中医药学的普及和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文是基础医是楼。只有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才能将医学实践加以提高,上升为医学理论,传承下来,并且又能把中医药的科学知识,用通俗的形式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以造福人类。
blog.sina.com.cn/u/15959352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05

帖子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344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17: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卫生防保

        远古时期,人类在生活与生产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躲避风雨和野兽的侵袭,而巢居树上。《庄子•盗跖篇》云:“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韩非子•五蠹篇》云:“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做钻燧取火,以化腥臊。”火的发明,使生食变熟食,因而减少了疾病,提高了人类的健康水平。巢居和熟食,可以说是人类防保事业的萌芽。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古代人们的卫生防保意识逐步提高,措施也逐渐完善了。
一、    环境卫生
        远在殷商的甲骨文中,就有“牢”、“溷”等字,说明当时就已经做到牛有棚,猪有圈了。人们也已开始用木石建筑房屋。《易经》云:“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墨子》云:“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在殷墟遗址中,还发现住宅附近有排除积水的水沟。西周时,对水源的清洁工作已很重视,提出春季要挖除井中的积垢淤泥,换以新水,并疏通沟渠,排除积水。东周时,人们已知道择地而居。《左传》云:“土厚水深,居之不疾。”“土薄水浅……其恶易觏。”至秦时,《吕氏春秋》论述尤详:“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尰与躄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尰与伛人。”可见人们已认识到水土等客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主动趋利避害了。秦汉以后,人们对环境卫生更加重视。秦时已有多种下水道设备,汉时的城市还设有“都厕”(公厕)和为洒扫街道而用的洒水车。宋代对厅堂和街道卫生尤为注重。《养生类篡》云:“厅前天井停水不出,主病患。”“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病。”《梦粱录》中记述当时的都城临安,每日有“扫街盘垃圾者”。“遇新春,街道巷陌,官府差雇淘渠人沿门通渠,街道淤泥,差雇船只,搬载乡落空间处。”可见那时的某些城市,已经把清扫街道、搬运垃圾和疏通沟渠等卫生工作固定下来,使之经常化了。
二、    个人卫生
        商代时,洗脸、洗手、洗脚、洗澡,都已形成习惯。甲骨文中的“沐”、“浴”两个字,就是从洗头和洗澡的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的。到了周代,已有定期沐浴的记载。《礼记》云:“五日则燂汤清靧;足垢清洗。”“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鸡初鸣,咸盥漱。”并提倡不要随地吐痰。隋唐时,已做到漱口和刷牙以防牙病,《诸病源候论》云:“食毕当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千金要方》明确指出:“常习不唾地。”《千金月令》中要求不与他人共用衣物:“凡衣服、巾、栉、枕、镜,不宜与人同之。”《外台秘要》中已有关于使用杨柳枝为原始牙刷以揩牙洁齿的记载:“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宋代《医说》提倡漱口固齿:“早漱口,不若将卧而漱,去齿间所积,牙齿坚固。”指出临睡前的洗漱能清除口腔垃圾,尤其符合卫生要求。《童蒙须知》要人养成便前更衣,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凡如厕,必去上衣,下必浣手。”衣服要勤换勤洗:“着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并倡导使用睡衣保健:“凡日中所着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
三、    饮食卫生
        人类将生食变熟食,减少了肠胃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同时也增强了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西周时已有了专职管理饮食营养卫生的医生——食医。《周礼•医师章》载:“食医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礼记》更具体指出:饭前要洗手,吃饭时不要说话,不要剩饭等卫生习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指出饮食应以适量、清谈为宜,不能暴饮暴食和过食高粱厚味,否则就会引起诸多疾病:“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高粱之变,足生大疔。”秦汉时已非常重视饮食的卫生。《吕氏春秋》云:“临饮食,必蠲洁。”《论衡》云:“饮食不洁净,天之大恶也。”《金匮要略》指出:“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果子落地经宿虫蚁食之者,人大忌食之。”除了讲究饮食的洁净,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古人还提倡细嚼慢咽及注意饮食前后的宜忌。唐代的《千金要方》云:“食当熟嚼,使米脂入腹。”“饱食即卧,乃生百病,不消成积聚。”“饥忌浴,饱忌沐。”该书中还有用动物肝脏治夜盲、用米皮汤煮米粥常食预防脚气病等食疗防病保健的记载。
四、    劳动保护
        古人在生产劳动中,采取了诸多有效的劳动防保措施。隋代《诸病源候论》载:“凡古井冢及深坑阱中,多毒气,不可辄入。若事辄必须入者,先下鸡鸭毛试之。若毛旋转不下,即是有毒,便不可入。”说明当时人们就已认识到坑中容易产生毒气并有了测定的方法。宋代《证类本草》载:“镀金烧粉(水银)人多患风或大疭,使作须服铁浆可御其毒。”“今信州玉山有砒井。初取飞烧霜(砒)时,人在上风十余丈外立。下风所近,草木皆死。”《谈苑》已认识到多种职业病:“后苑银作镀金,为水银所薰,头首俱颤;卖饼家窥炉,目皆早昏;贾谷山采石人,石末伤肺,肺焦多死。”明代《本草纲目》载:“铅生山穴石间,其气毒人,若连月不出,则皮肤萎黄,腹胀不能食,多致病而死。”“铅气有毒,工人必食肥猪、犬肉以厌之。”《天工开物》载:“烧砒之人,经两载即改徙,否则须发尽落。”告诫人们须定时调换工种,以防职业病。该书对入井采煤的防护措施记载尤详:“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端其末,插入炭中,其烟从竹中透上,人从其下施拾取者。或一并而下……其上支板,以防压崩。凡煤炭取空,尔后以土填实其井。”此中的通风排毒气、支板、填土防“冒顶”等措施,保证了人们的劳动安全。清代《外科秘录》认为皴裂疮“皆营工手艺之辈,赤手空拳狂风弄水而成。”提醒人们应注意劳动保护。
五、    除害灭病
        远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认识到狂犬的危害,有“国人逐瘈狗”以防狂犬病的记载。人们还采取抹墙、堵洞、烟熏等方法灭鼠灭虫。秦汉时的《神农本草经》已记载了一些杀虫、灭鼠的药物。如雄黄杀百虫毒,雌黄杀毒虫虱,马刀杀禽兽贼鼠等。宋代人们已认识到小儿脐风与大人破伤风为同一种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主张小儿断脐后用“烙脐饼子”在脐带上烧灸,以防小儿脐风,是当时预防破伤风的良好方法。
六、    人工免疫
        唐末时,人们对天花、麻疹等发疹性传染病已极为重视。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人们找到了预防天花的最好方法——人痘接种法。宋真宗时,就曾有峨嵋山人为丞相王旦之子接种人痘以防天花的实例。至明代,人痘接种已广为传开,普及天下。
七、    养生健身
        古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类必须适应自然环境,才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春秋战国时产生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强调“人与天地相应”,提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要人们主动防御和避免自然界不良因素的侵袭。其中“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就是要人们注意饮食起居和精神修养,以增强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著名的“治未病”观点,主要就是平时应注意养生健身,防病于未然。还告诫人们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到了汉末,名医华佗尤重运动健身。曾谓弟子道:“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也。”他吸取古代导引的精华,模仿虎、鹿、熊、猿、鸟等活动姿态,创造了“五禽戏”来锻炼身体,预防疾病,开了体操与健身拳的先河。
        隋代《诸病源候论》已认识到麻风病有传染性。唐代则进一步将寺院辟作“疠人坊”,对麻风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则主张妇人在受胎后,要节制嗜欲,调和性情,避免受惊;临产时主张使产妇安静,旁人亦不要匆忙和忧悒,以免引起难产。对小儿则主张哺乳要定时定量,衣服的增减要适应气候的变化,要经常接触日光和新鲜空气,并要进行适当的游戏等。按摩疗法源远流长。春秋时的扁鹊就已经用其为人治病了。至隋唐时,用按摩治病健身已很流行。《诸病源候论》每卷末都附有养生、引导等按摩疗法。《唐六典》云:“凡人肢节脏腑积而痰生,宜导而宣之,使内疾不留,外邪不入。”另外,人们很早就注意到日常随身携带药物以防疾病。《山海经》中不但记载了100多种治病和防病的药物,而且使用吸、食、浴、佩带、涂抹等多种方法。《千金要方》中更说得具体:“凡人家居远行,随行常有熟艾一升,备急丸、辟鬼丸、生肌药……并带辟毒蛇蜂蝎毒药随身也。”可见那时人们已有很强的防病保健意识了。
        古人的卫生防保工作,对人类的健康和繁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知识和措施,仍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和借鉴。


原连载于《大众卫生报》第797期1998年5月1日第8版、第798期1998年5月8日第8版、第799期1998年5月15日第8版、第803期1998年6月12日第8版,本文有增添。
blog.sina.com.cn/u/15959352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05

帖子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344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2: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序文是奇葩

        古今中医著书立说者,常在书首写序,以陈述著作之旨。序文虽有别于正文,但研读它对领会全书的精神实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它又常能反映作者的医德医风和治学精神,历代一些著名序文是医文并茂,情理交融,堪称中医文化一奇葩。现就一些名著序文的内容做如下归纳。
一、        序文常向读者介绍产生该书的时代背景,以提醒人们重视中医药。如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首先揭露了“举世昏迷”和一些读书人“不留神医药”而“竞逐荣势,企踵权豪”的社会现实;同时又批评了当时医学界“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病问疾,务在口给,相对须斯,便处汤药”的不良作风;进而从自己家族在十年之内有三分之二的人因病死亡,“伤寒十居其七”的惨痛教训中,说明非下功夫研究伤寒不可了。这表明了一个医学家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
二、        序文常向读者介绍写作的原因和意图,以阐述自己的目的和抱负。如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序中一开始即云:“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故学医者,为身家温饱计则愿力小,为济世活人计则愿力大”。这里作者明确地道出了自己从医著述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济世活人”的伟大抱负,同时表达了自己“孜孜忘老”,有志“竟古人未竟之业”、“与古为新”的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三、    序文常向读者介绍写作的方法和过程,以说明自己的治学态度。如吴鞠通在《温病
条辨》序中谓其“进与病谋,退与心谋”,“采辑历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以及考验,合成一书”。表明了作者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思考和及时总结的可贵精神。
四、    序文常交代写作的依据,以示人学有渊源。如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言明自
己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一书的。其列举中,有理论,有方药,有临床辨证。可见立论有据,选方合法,用药对证。
五、    序文常说明材料的取舍标准,以示人可信,如沈括在良方序中云:“予所谓良方者,
必目睹其验,始著于篇,闻不预也。”明示了良方的效验是自己亲眼所见,而不是道听途说的,表明了作者高度负责的精神。
六、    序文常向读者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和规模概况,以使人对全书的主要精神有所了解。
如张景岳在类经序中云“两经既合,乃分为十二类。”接着就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十二类的名称和意义。这就使得读者的脑海里有了该书初步轮廓。
七、    序文常强调创新精神,以说明医学不仅要继承,而更须不不断发展。如张锡纯在《医
学衷中参西录》序中就指出:“自晋唐迄今,诸家著述,非不美备,然皆斤斤以传旧为务,初未尝日新月异”,“其中余蕴尤多”。正因为前贤之述未备,所以作者才有补充和发挥的必要。表明了一个医学家的创新精神和崇高的事业心。
八、    序文常提倡高尚的医德医风和严谨的学术学风,以勉励人们做德高术精的苍生大医。
如程钟龄在《医学心悟》序中就提倡“思贵专一”、“学贵沉潜”,“其技术不可不工,其处心不可不慈,其读书明理,不至豁然大悟不止”的宝贵精神。为医之道,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同时还要有一颗救死扶伤的慈心,两者不可偏废。
九、    序文中作者常提出希望,以告诉人们读该书的方法和态度。如汪昂在《医方集解》序中
云:“吾愿读吾书者,取是方而圆用之”教人以这本书的方子为规矩,但又要根据具体病情加减,灵活运用,不可胶柱鼓瑟。
十、    序文末尾作者常缀谦词,以请人对该书不足之处给予批评指正。吴鞠通在《温病条
辨》序文之尾云:“就正海内名贤,指其误谬,历为驳正”。做为一个大医学家这样说,既是自谦之词,同时也是科学求是的虚心态度。
blog.sina.com.cn/u/15959352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801

帖子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9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9-6-25 12: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05

帖子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344
 楼主| 发表于 2009-6-27 23: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咏长征药名诗两首

战罢百合去长征,离开熟地满天星。五倍敌军大力阻,一点红心远志行。
六月雪山寻甘草,万年青松煮芦根。智破重楼唱神曲,车前摘下马兜铃。

菊花盛开桑叶黄,将军百战出锁阳。常山枪击黑老虎,沙苑刀劈土霸王。
寒披昆布棕榈衣,饥餐茅根禹余粮。白川滑石皆过尽,半夏入陕千里光。
blog.sina.com.cn/u/15959352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95

帖子

2815

积分

认证会员

江西赣州汪家人:平阳堂

Rank: 6Rank: 6

积分
2815
QQ
发表于 2010-2-3 19: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济是汪家才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738

帖子

1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10-2-3 20: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精于中医,善于文史,艺文满腹。   学习了,济公实乃多才多艺之汪氏贤达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05

帖子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344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22: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5楼(汪德胜w) 的帖子

宗家过奖,不敢当。
blog.sina.com.cn/u/15959352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05

帖子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344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22: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6楼(九华星云) 的帖子

宗家过奖,不敢当,不敢当。还望宗家斧正。
blog.sina.com.cn/u/15959352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3599

帖子

11万

积分

纪念会员

不管成功与否,曾参与了,就不至

积分
113034
发表于 2010-8-31 22: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医人 艺人,有理有据,有深度有趣味,重医徳讲美德。
即教人做人,又促其中医入门············
           拜读,拜读!
     值得再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