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清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年)岁次癸巳仲春谷旦重修支谱序
从来,族谱之修,所以动木本水源之思也,所以笃尊祖敬宗之意也,所以辨昭穆别亲疏也,虽传至百世而不紊也。兹读全谱言赞序,而知吾汪氏得姓有自来矣。始於鲁成公之支子,颖川侯,生而两手有纹似“汪”遂以为姓焉。世袭仕鲁,鲁即原籍也。至三十一世祖文和公为会稽令,沿居江南。厥后於徽歙等处,悉汪氏所居焉。历四十四世祖,唐封越国公,华公。功业之骏,阅诸族谱序之记载明且备矣,亦何劳屡述哉!然子孙之繁,支分派衍,故有不容昧者。自唐以来或某支迁某处,宗谱载之,而支谱更详焉,不亦有条不紊乎。迨至吾75世祖潜公自大明洪武年间,离故歙随父侍行任山东沂州府东莞县(今沂水县),家居水地,地势辽阔。致任尔后,抵县治之西南界,阳都故城西剪荆胥宇焉,嗣后蕃衍遂为汪家庄云。入籍后,潜公应建文二年(1400年)乡试中举人,官至鸿胪寺。公之父因归省墓,卒於歙,遂合葬先茔。公守墓尽礼去丧之后,复来沂水定居,据德依仁局贞体道,贻耕读之课,表礼仪之风,家声于是乎克振。箕裘以之相继统续,固无恙也。乃不意於隆庆年,沂河涨流,谱失於水,而其间五世之之祖名讳湮没失考。逮我朝定鼎,康熙三十七年岁次戊寅,盛蓁公笃倡义修家谱,其时但将五世下叙派勒石於祖茔前,久而风雨剥蚀字迹苔班,几不能辨。及乾隆年间,重修支谱,建碑茔前,若详明焉。至嘉庆年间,复修碑建茔西,及今又百年矣。赖祖德之仁厚而家绕户繁洵熙熙也,又况卜居散处尤难悉数乎。又迁兰邑(今临沂兰山区)者,有迁於费邑(今费县)坡里者,其移居不出境者亦甚多,统而计之有三百余户。虽坡里一支谱系昭然,其於他支皆散漫无谱以辑之,几何不视同姓如途人乎。独有族兄恒锡守正不阿踵事好义,父有修谱之志,每於岁时相会,动以语众,无如兵燹初息水潦继起,此志未遂。今者,预卜有秋爰会族叔毓麟公、怀忠公、毓琛公,侄美惠、美蕖,询谋佥同更禀与坡里长者,莫不欣欣道美哉,爰遣祖孙佃杰、佃邦于汪家台怀臣处请归谱,命族弟遵海、族孙佃鼐、元孙效唐抄录以上族谱,世系居里者有成,不以弃。才菲拙言之无文,命八十九世孙定一作文以记之。
2000年再修支谱序(94世润有、95世振修)
汪姓实为姬姓,西周建国之初,武王姬发封其弟周公旦建鲁国,因周公旦要辅佐成王,故命其子伯禽建鲁,传至鲁成公次子,生来手中有“汪”字纹故名汪。周定王17年(公元前589年)封为汪侯,食邑颖川。汪侯为汪姓一世公。
三十一世文和公因北方战乱,携族南渡,孙策封其为会稽令,为汪姓江南始祖。四十四世华公隋末保有歙、宣、杭、睦、婺、饶六州,称吴王,唐封越国公。唐永徽年间,庙祀在歙乌聊山,宋淳熙年间在休宁古城岩等地,纷建汪王庙,每年3月28日在汪王生日时举行纪念性庙会。
七十五世潜公,大明洪武初年(1368年),随父来古阳国都城定居。从王汝寿教授所写的《沂滨阳都起卧龙》中,阳国是伯国,周公东征时建立的姬姓小国。据清康熙年间《沂水县志》记载,建文二年己卯科,潜公得中举人,皇封鸿胪寺鸣赞。潜公弟桂公在安东石臼所一带驻守海防,建文四年“靖难之变”后,潜公回到阳都,桂公也在石臼所一带的汪家台(即今天的日照东港区石臼街道汪家台村人)定居下来,几年后,潜公随父会徽州婺源省墓,父卒,葬于祖茔。潜公守丧后复归阳都定居。
至明朝中期,老二支前井一支的八十一世澄公迁居平邑柏林汪家坡,清雍正年间水灾后,又迁到铁山、岳庄、岸堤的艾山后、汤头南边的王家五湖、沂水道托乡的小店子、郯城褚墩的永安等地,1927年土匪蝗灾相继,很多人迁到东北。
从光绪19年(1893年)到2000年又传四世,从得姓到2000年已传九十八世。
汪氏支谱字辈
沂南县砖埠镇大小汪家庄字辈(从91世到110世)
佃孝宝润培,家道可允魁,学守正师贤,荣增金繁磊。
得贯立贞祥,云雨注江洋,涛乐天地尚,尧舜现赤邦。
佃孝念庆树,士丰少年助,敬业志秉公,安茂治同书。
兰庆深全笃,棠希高埠初,良田作伯孚,众自福寿禄。
存连兴润振,兆建成启仁,纪先元本义,传世长万春。
佃孝念川法,桂荷松竹华,日月星序升,民生如芝雅。
平邑县汪家坡88世至117世字辈:
世昌绵衍大,时照运会隆,源开兴继广,瑞兆庆祥鸣,以善传家远,存仁立业恒。
阳都一支目前居地:
临沂白沙埠,砖埠镇的砖埠村、大小汪家庄、里宏村、黄家屯、岳庄、铁山子,岸堤镇的艾山后,临沂王家五湖;
沂水道托乡小店子;
郯城周庄、东永安村。
阳都一支居住地考证
据族谱记载汪氏居地:惟公七世孙质公,由新安迁旌德之新建,又五世至思立公复居歙之唐模,在郡西二十里之滚绣乡、二十一都新平里。椆墅、大里在郡之西稍北半里许,今滚绣乡二十二都绣衣里,五代仁忻公自唐模迁於此地,因多椆木遂以名之。其居至八世孙浤、消二公,析居大里,以其去椆墅一里故名。每于岁时聚会,庆吊相往返,实一族也。
事实上,上溯到45世为华公(总第44世)长子建公后裔,而且质公(总第51世)是华公的7世孙的后代,字纯父,由新安迁旌德邑新建。质公的5世孙思立公(总第55世)复居唐模,又从新建迁到唐模。思立公第五代孙仁忻公(总第61世)从唐模迁居椆墅,后八代暨总第69世分为浤、消二公,浤公仍居椆墅,而消公迁到大里,两个地方仅仅相隔一里。实际仍然是一个家族。
而68世为大作公大猷公大忻公三兄弟。与族谱记载建公支下派迁暗合。
又安徽歙县《汪氏族原》记载,始迁祖思立,越国公华长子建文后裔,唐和元年间自旌德新建迁歙西之唐模,裔孙分迁邑椆墅、大里、蝽川中市、西山等地,遂别为16分支。
又安徽歙县《歙西汪氏重辑支谱》记载,始迁祖思立,越国公华长子建文后裔,唐和元年间自旌德新建迁歙西之唐模,裔孙分迁邑椆墅、大里、丛桂、凝远等地。
又据记载70世应桂、应瑞从椆墅分迁至大里,而我族谱记载70世祖为应瑞公。可以确定70世祖为歙县大里人。
阳都一支74世先祖考证
《山东沂南汪氏族谱》言:“七十三世贞保公,字以元。尧公之子。淳实古朴,以淡自守。不尚华饰。平日读书明理,善闻奥论,应门户对,上官言简而中理,居乡处事公直见称。壬辰夏四月寇扰郡城,里中强横从而接引之,良善多被害。九月元兵克复。公指其姓名陈於官,绳之以法。冬十一月寇复陷城,公虑不免受其抱负遂携老幼徒居以避之。贼至,焚其居,得撄捕不已,次子益谦,三子恳都具被获迂害。其余家人幸而无恙。及至时定还乡,渐理家业,又值苛差繁杂,支应无暇,日然接待亲友,延师训子犹如承平时未有失。晚年业已复,家声再振。复以君所植从桂,经乱犹存,有以验堂名之。益彰而手泽之不可忘也。乙酉中秋刲羊酾酒招邀亲朋,如伯原鲍公,士恒郑公,白云唐先生与夫石泉周先生,更与夫族之俊秀咸预其晏。以随吟风弄月之兴。公谓诸公曰:此事大里之丛桂也,各淮南子小山之丛桂也。愿有以发明之。於是咸赋诗而白云撰序,以纪一时之盛,亦斯文之一泰也。生於元壬辰,殁於洪武壬子。享年八十有一。娶长林郑氏,卒葬前山坞,乙山辛向。生五子福谦、益谦、恳都、忻都、悛都。续许氏同公墓葬八亩坪,巳山亥向。七十四世公名讳失考。”
据族谱记载:
73世 贞保 娶郑氏。生五子 福谦 益谦 垦都 忻都 悛都
74世 悛都 生五子 雷童 僖 儒 仪 信
然而,有益谦公一子名后(75世),后生祖德、宅德,宅德生社生、庆生、泰生,社生生寿安,寿安(78世)生道新、道良、道明,道良生伦宗、佩宗、堂(左边一个单立人)宗,佩宗生晟阳、昊阳、景阳,81世景阳公于嘉靖年间迁至江苏。
可见,我75世代祖,只能是福谦 垦都 忻都的后代。
按照《山东沂南汪氏族谱》记载:“次子益谦,三子恳都具被获迂害”,既然遇害,何来江苏始祖。想来遇害未必,可能当时失踪,或抓丁派役之类,后随军北上颠沛流离至江苏,遂成江苏一支。三子恳都也有可能有类似经历或者真已遇害也未可知,既然有如此背景,那能从事科举或者受良好教育,就不可能从歙县出来到沂州府东莞县做官。
据此推断,我辈山东阳都一支祖宗可能是福谦、忻都公的后代。
贞保公享年八十有一,其一,福谦为长子,父母在不远游,而且家中“晚年业已复,家声再振”,总得有人来看守家业,所谓家有长子国有大臣,父母老了,只有靠老大来主持门庭了;其二,老大年龄大,子孙相比也多,需要照顾父母看护子女的任务也比较重;其三,老大肯定成家早,又值战乱,哪有时间读书参加科举。所以认为老大出远门做官的机会和可能性不大。
最后继承家业的是悛都公,为什么呢?因为家里五个孩子他最小,族谱的记载也以他为最详细,通过记载可以看出他根本就没有离开过歙县大里,而且还繁衍壮大,子辈中没有潜公和桂公的名字。
那么我们山东阳都一支73世贞保公的儿子暨75世潜公的父亲最有可能的是忻都公。他在家排行老四,在家庭后期能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有从事科举的可能,到沂州府东莞县任职是可能性最大的,去的时候把自己的大儿子潜公也带去了,后来回家省墓,死后葬在老家歙县,而潜公守丧后回山东沂南遂发展成大小汪家庄。潜公的弟弟桂公在安东石臼所一带驻守海防,建文四年“靖难之变”后,潜公回到阳都,桂公也在石臼所一带的汪家台(即今天的日照东港区石臼街道汪家台村人)定居下来。
纯属推测,希望能得到族谱验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