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滮墓轶事
汪氏七十四滮公,字彦雄,奖十府君。是明朝成化年间进士汪舜民(官南京右都御史)的曾祖父,是唐越国公第四十孙,婺源大畈汪氏始祖中元公的第十六世孙。薨后葬在现大畈东北三华里的方坑段村后山麓。此山为卧虎形,其墓就建在此虎形的西端,地点名曰:饿虎流涎。说到建此墓之事,婺源民间还流传着一段有趣的轶事。
话说此墓址是由当时有名的江南地仙游山公所择。游山公是大畈济溪村人,传当年曾为皇帝(估计在元朝)选址定都北京看过地,并提出了很关建的意见,为皇帝所钦服。他有一女嫁在大畈,家境贫寒。有一次,他从外地给人看地选址回家,路过大畈,时肚子饿了,就到了女儿家,叫女儿烧饭,谁知女儿家中无米,就把一只饭瓢放在锅中煮之,山公见状,就问女儿:家旅中是否有地面上未入土埋葬的灵柩。想帮女儿改变基贫寒家境。女儿答:有。即滮公之灵柩乃在地面上的厝基里厝着。于是他就选址在方坑段村的“饿虎流涎”,说此地做墓对其后人必有发迹,所以山公决定把滮公的灵柩在此入土埋葬。
游山公当时有一徒弟,名叫陈伯亮,师徒关系不怎和蔼。游山公知道,建这座墓地要伤害风水先生,这生地不仅是只虎,而且是只饿虎。于是九游山公就想在灵柩下黄金[即灵柩入土]之前离开草地,以免伤害自已.他便嘱咐徒弟陈伯亮,嘱其负债下黄金事宜.陈问山公什么时候下黄金.山公日:见到"头戴铁盔,鲤鱼上树"时,就下黄金.伯亮遵之.做墓那天,附近里的岑里村有两人到大畈,一人卖柴,一人买铁锅.卖柴人卖掉柴后,买了条鲤鱼,就同买铁锅的人一起回岑里.很凑巧,当他两人走到方坑段水口时,天就下起了小雨,买锅的人就把铁锅盖在头顶上,卖柴的人把鱼掛在榉棒头用肩膀挑着.他两见前方里山脚葬人做坟墓,就都说去看看.于是他二人就走到了墓地.陈伯亮见到"头戴铁盔,鲤鱼上树了"立即下令土夫们把五把钢叉插在墓穴四周,把灵柩放入墓穴.说怪也怪,当灵柩入穴还未着地时,就地动山摇起来,五把钢叉就倒了四把,另一把虽未倒,但也倾斜快倒的样子.伯亮见状,兆头不好,就破口大骂道:"畜生,肥油不吃,陈皮有何吃得."(这里畜生是指那号饿虎,肥油(游)是指游山公,陈皮是指陈伯亮本人).土夫们也吓得慌了手足,没把吊放灵柩的铁锁链解下,灵柩悬着还未着地,就七手八脚盖土掩埋.直到现在,民间还流传说那座墓的棺材是吊着葬的,那把似倒未倒钢叉也成活长枝,变成一株楮树,只不过是倾斜横在墓地上方,现在还可见楮树的树兜.再说游山公早就离开了墓地回济溪,路过大畈女儿家时,女儿一再挽留他,要他吃了点心再去,山公一再不肯,他心中有数,留一下就多一份危险.但最终还是牛不过女儿的一片真情,他只能在女儿家留下,吃了三只鸡蛋。吃完后,二话没说,放下碗筷就跑,当跑到济溪外观,只走上三个台阶,山公予感虎神已追到,他立即摆起八卦阵,想入卦中避灾。当山公摆了七卦,还有一卦未摆好,饿狼似的山神虎终于追到,山公顿时鲜鱼外涌,死于非命也。
此神话般传说,在婺源,在徽州的老年长者都知晓,此墓成为神话般古墓,今天观之寻味。遗憾之事,此墓现得不到保护,反被私欲薰天的狂徒破坏,无理阻止墓主修复,未经政府批准和墓主同意,私自挖去近三米,建起私人猪栏余屋。墓主年年清明扫墓至今,极力守护无效。此事即令人痛心,也叫人愤慨。请政府和热心网友关注此事态的发展。
整理人:汪淦泉
2009年5月1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