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6-25 01: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雄城汪氏来自江西景德镇,始祖汪亨元于元至正年间卜居雄城,历代聚居于城东南隅,即今汪公祠一带,为雄城望族之一。明清时期,人文蔚起。《直隶南雄州志》载,从明至清道光四年(1368-1824年)汪氏举进士1(汪作桴)举人6(汪一勺、汪注、汪枚、汪鉁、汪作淇,汪作植)贡生2 7,另有例贡,例监8,封赠2。任县令以上官员11人。为官清正,政绩斐然,载入州志《宦绩》的有5人(汪一勺、汪一丰、汪桴、汪注、汪枚)。这里讲的是汪注、汪枚父子举人,一门清官的故事。
汪注,字于东,号建绩,性颖慧,善属文,14岁应童子试,文章出众。康熙甲子(1684年)登贤书(中举)。丙戌(1706年)出任河南汜水县令。汪注饱学多识,深晓以民为本的道理。上任后简政轻刑,依法课税,严禁侵渔,极重教化。对民间诉讼纠纷,着重随事化导。汜水县民常因一时悲愤而轻生自杀。汪注为此作了一首劝世歌谣,教民广为传诵,导而化之。公余则到县学去解经讲学。遇上天灾,捐出自己的俸银赈济饥民,为病者赠药饵,为死者施棺木。汪注在任5年,颂声载道。辛卯(1711年)秩满,以终养致政。汜水县绅民特制一面大旗,上书“官清民安”四个大字,立于县署门前。这是全县绅民的心声,是对汪注政绩的确切评价。离县时,县民“日进食以抒悃款,洒泣不忍别”。汪注感触良深,激动不巳地说:“为官当如此!”
康熙已卯(1 6 9 9年),汪注的长子汪枚乡试中举,丙申(1 7 1 6年)也就是他父亲汪注致仕后五年,出任贵池县令。他临别前,聆听了父亲为官之道的嘱咐,牢记以民为本的宗旨。到贵池,下车伊始,即在县署大门额书“良心难昧”四个大字。县城蜂动,绅民刮目。汪枚说到做到,身体力行,“惠爱百姓,不名一钱”。不久,病重辞职,归家休养。当地绅民为他树了一块“去思碑”,极颂其德政。雍正丙午(1726年),汪枚康复,补山东寿张县令。这个“良心难昧”的县令,一如既往,“持己廉介,居心宽厚,制事敏练,折狱平允。充同考官,所拔皆知名士。境遇旱涝,捐俸赈济,又为筑堤以防水患。”大中丞陈世倌考察了他的政绩后,给予这样的评价:“操守谨饬,遇事卓有定见,洵属明敏之员”。不幸汪枚因劳瘁过度,卒于官署,扶榇归葬时,县民远近咸集,遮道泣送。
汪氏父子一门清官,汜水老百姓为之揭起“官清民安”大旗,既颂其清政,亦反映了老百姓对为官者的祈望。汪枚自书署额“良心难昧”,体现他为官的严格自律精神,诚为不易。良心难昧而后官清,官清而后民安,八个大字,涵义深刻,为官者可不慎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