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炳璈和他的楹联
一踏上贵阳名胜甲秀楼边的浮玉桥,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涵碧亭前面那副清新淡雅的对联:
“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
北京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十月出版的《古今名胜对联选注》将此联作者署为“佚名”。其实它的作者就是清同治、光绪年间在贵州任过安顺、遵义、镇远等府知府的汪炳璈。 汪炳璈,原名詠霓,字仙语.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秋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二都早禾滩,即现今的坝塘区沩乌乡企湖村茅塘寨.其祖汪士浚曾为太学生,诰封通奉大夫,父汪秀林也曾诰赠通奉大夫。汪炳璈得其父祖的教育,少工词赋.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优贡第一,即膺是科乡举。后得湖北巡抚胡林翼、广西巡抚刘长佑的举荐,先后前往任职十余年,累保至知府。同治六年(1867牢)调补贵州,历任安顺、道义、大定(今大方)、铜仁、镇远各府知府,其中曾前后三次任安顺知府并兼署贵西兵备道。光绪六年(1880牵)告老还乡,八年卒于故里。著有《笋香楼集》。 道光二十年(1840年),汪炳二璈十一岁时,爆发了鸦片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汪炳璈三十三岁至四十六岁时正是太平天国革命时期。这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不可能不对汪炳璈的思想和政治态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汪炳璈,自幼受的是“忠君报国”教育,即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教育。当政治上极端腐败的清王朝已处于摇摇欲坠之际.汪炳璈希望的是勤政恤民,以便“匡复”和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下面两副对联反应了他当时的思想观点: 吾辈有推不脱事业,天地是撑起的,世界是造成的,莫道苦辛勤,到底辛勤还是好; 人生无带来之福禄,心思怕用得他,手足怕动得他,谁不思安逸,眼前安逸恐非宜。 (光绪四年题镇远府署花厅) 万世之利在犁锄,务须勿忘先哲; 百娃莫艰于穑稼,知此便是好官。 (题安顺先农坛) 由于汪炳璈颇知民隐,他对咸丰年间贵州少数民族和农民起义并不主张大军镇压,而倾向于安抚,对农民实行比较温和的让步政策,至多也不过对起事苗民采取某些防御措施.在他的改策措施不能稳定局势时.便采取‘让位”的办法.如在安顺府任时,曾先后让贵西道毕大锡、贵东道易佩绅兼暑安顺府事,由他们来把起事苗民镇压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