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6334|回复: 5

祭文——石潭汪俊礼部尚书

[复制链接]

134

主题

593

回帖

7476

积分

新手上路

让友谊和亲情架起沟通的桥梁

积分
7476
QQ
发表于 2008-5-23 00: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惟公豪杰之才,经纶之业,习坎心亨,穷标峻揭。勋名既懋,德誉亦隆,阳明之称,走卒儿童。维吾兄弟,投分最早,坐或达旦,何幽不讨。忽谪万里,执手赠言,誓将结茅,待子云烟。公兹东来,曰:“予无乐,乐见故人,来践旧约。”旗旐央央,流水瀰瀰,公私皇皇,或卧或起。乃重订约,“其待予归;归将从容,山遨水嬉。”公既奏凯,吾治吾馆。忽闻讣音,乃以丧返。呜呼!公有大劳,国史辉煌;公有心学,传者四方。公何以没,吾何以伤?交情未竟,公进此觞。呜呼哀哉!
45世爽公......55世师全公-56世道安公-57世源公......69世浙公(婺源迁湘始祖)......89世洪能(字德佳)——浙公支派语:“浙允衍志文思孔子可龙之水毓友应宗世达名理德育隆嘉惠书香庆继承声华遗美荫俊杰锡荣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243

回帖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29206

贡献奖

发表于 2008-5-23 12: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祭阳明先生文
                                         汪俊
    惟公豪杰之才,经纶之业,习坎心亨,穷标峻揭。勋名既懋,德誉亦隆,阳明之称,走卒儿童。维吾兄弟,投分最早,坐或达旦,何幽不讨。忽谪万里,执手赠言,誓将结茅,待子云烟。公兹东来,曰:“予无乐,乐见故人,来践旧约。”旗旐央央,流水瀰瀰,公私皇皇,或卧或起。乃重订约,“其待予归;归将从容,山遨水嬉。”公既奏凯,吾治吾馆。忽闻讣音,乃以丧返。呜呼!公有大劳,国史辉煌;公有心学,传者四方。公何以没,吾何以伤?交情未竟,公进此觞。呜呼哀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1854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我给自己取字慈言,号白石山人。

积分
42615

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08-5-23 21: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明先生的具体情况可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243

回帖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29206

贡献奖

发表于 2008-5-23 23: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幼名云,5岁时改名守仁。出生在余姚,10岁时随父迁绍兴城内光相桥定居。正德十六年(1521)至嘉靖六年(1527)隐居期间,因筑室会稽宛委山阳明洞修身养性,并在城内设帐讲学,学者多称阳明先生。王守仁从小接受严格儒学教育,15岁游览居庸关、山海关等山川形胜,17岁至江西上饶谒见理学家娄谅,听讲朱熹格物之学。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对兵家武事莫不精究。明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历任刑部、兵部主事。正德元年(1506)御史戴铣等上疏论时事下狱,时太监刘瑾专权,陷害忠良。王守仁以兵部主事疏救戴铣等,受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期间,潜心理学,形成“致良知”之说,成《瘗旅文》。正德四年,在贵阳书院讲“知行合一”,影响逐渐扩大。正德五年刘瑾伏诛,出任江西庐陵知县。十一年擢升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南康、赣州,福建汀州、漳州等处。十二年,在江西行“十家牌法”,统兵剿灭大帽、大庾、横水、左溪诸军;十三年,破浰头寨、九连山等军。十四年,宁王宸濠叛于江西南昌,杀江西巡抚孙燧、按察司副使许逵,陷南昌、九江,围安庆。王守仁统率南赣兵30万讨宁王,克南昌。宸濠还救,兵败被俘。因宦官张忠等谗言,平叛非但无功,反而获咎。世宗继位,授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已,论功封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世袭,岁禄一千石,然不予铁券,岁禄亦不给。现市区上大路假山弄有王守仁伯府遗址。

    正德十六年,因父老且病上疏归省。明年丁父忧,辟稽山书院,招收绍属八邑及湖广、直隶、南赣等地300余人入学听讲,绍兴知府南大吉也拜在门下。嘉靖四年(1525),服满,御史交章论荐,皆不报。五年,门人日增,又在城西光相桥之东立阳明书院,提倡“心学”,称“心是天地万物之主”,“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以为“良知”即天理,“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因而主张“存天理,去人欲”。其学说比程朱理学空谈“天理性命”更简单易行,故其学一度风靡于南北二都,学者翕然信从。还提出“知行合一”,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主张教育儿童要顺应其性情,反对强迫、惩罚,“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嘉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嘉靖六年,思恩、田州土酋卢苏、王受反,诏守仁以原官,赐铁券岁禄,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及江西、湖广军务,抚剿广西田州等地少数民族起义;七年,招降田州卢苏、王受等,即以降人攻破断藤峡八寨之瑶、壮等族起义军。是年冬,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57岁,归葬于山阴西南花街洪溪(今兰亭镇花街村)。守仁既卒,桂萼奏其擅离职守,帝大怒,下廷臣议,诏停世袭,恤典俱不行。隆庆(1567~1572)初,廷臣多颂其功,诏赠新建侯,谥文成。王守仁墓于1991年由日本“王学”研究者出资日元300万重修,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史》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王守仁学宗陆九渊。现存《王文成公全书》38卷。其中《传习录》、《大学问》为其主要哲学著作,世称陆王心学,或称“阳明学”。约在明代中期以后,传入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颇有国际影响。《明史》有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53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婺源还珠里,桐城石马岭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325
QQ
发表于 2011-5-2 23: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汪俊

 

  〖汪俊〗(生卒年不详)字升之(按《明史》作抑之,贾本作折之),号石潭。明戈阳(今属江西)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第一。选庶吉士,翰林院编修。正德初,因仵宦官刘谨,调南京工部员外郎。理诛,复还翰林,历待读学士。嘉靖初,晋吏、礼二部侍郎,礼部尚书兼国史副总裁。大议礼起,俊力主宋儒之议,忤帝,罢其官。其学以程、朱为宗,与王守仁交好,而不同其说。在宇宙观方面,他认为“通宇宙一气也”,而“气之实,阴阳是已”。气有虚、实,“自其未成形者而言,□□揉错,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这是虚;“自其成形者而言,天地法象,万物形色,刚柔男女,粲然有分”,这是实。实者乃虚之所为,形亦气,为可名之象。自其本而言之,未尝有体,曰“太虚”;虚而妙应曰“神”;神而有常,白“天”,曰“性”,二者为一物。在心性论方面,俊以阳动阴静,流行而不息者为心,以其不易之常体为性。性为体,心为用。但二者浑然不可分开。以造化言之,万物散殊,无处不是气的充塞。理虽亘万古而不易,但理气二者亦浑然不可分开。因而,他不同意朱熹“性是心所具之理”的说法,认为这是歧心性而二之,犹歧理气而二之,故不合程子之旨。他指出,耳目口体,气之聚而成形者也;视听言动,气之虚而为用者也。气曰阴曰阳,可分属,但皆统于一心,则又不可分。气与神合一,此谓不测。由此而通于性与天道,则为“君子之上达”;由此而梏于闻见,溺于物欲,则是“小人之下达”。他认为,虚灵应物者为心,其所以心者,即性。性为心之实,心为性之地;心有动静,一语一默,一寐一寤,动而阳,静而阴,流行不息,而本体之性,则无声无臭,寂然不动。性本善,故好善而恶恶是性,而好恶是情,好之恶之者是心。汪俊赞同“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器亦道,道亦器”等道器观,认为万物散殊,凡有迹可指者皆为器,器亦即道,器有成毁,而道则常在。道散于天下而具于人之一心,即所谓性;道形于日用,无物不有,无时不然,而实体则在我一性而已。而心性又不可分,故圣人之心即道,六经皆出圣人之心,故曰心即道。但常人之性,去道甚远,故必须穷理读书以广见闻,而后理可明;必克己治心强恕,而后性可复;学而至于成性,而后可言圣人之心。天地之性,乃性之本然,初不外于一心,如能生于形而不役于形,超然独立,物我并照,则可见本性,学者求复性,当即心而求。所著有《汪石潭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53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婺源还珠里,桐城石马岭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325
QQ
发表于 2011-5-2 23: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汪  俊——明弘治癸丑科会元 作者 李天白 日期 2010-8-12 16:24:00
0
推荐
汪  俊

——明弘治癸丑科会元

     汪俊(约1469—1538),字抑之,又字升之,号石潭,广信弋阳(今江西弋阳县)人,明弘治六年(1493)癸丑科会试,进士第一,该科共取进士298人(一作300名),殿试时,状元是江苏昆山人毛澄,榜眼徐穆是江西吉水人,探花罗钦顺是江西泰和人。

    汪俊的父亲汪凤,进士出身,官至贵州参政。汪俊幼小颖异,读书过目不忘。弘治二年(1489)江西乡试第一,中解元,弘治六年(1493),赴京参加癸丑科会试,夺得进士第一,是为会元,授庶吉士,进翰林院编修。

    正德中,汪俊与修《孝宗实录》,因不愿与当时把持朝政的宦官刘瑾(今陕西兴平人)、大臣焦芳(今河南唐河人),在一块同朝,被排挤出京,调南京工部员外郎。刘瑾、焦芳因贪赃枉法被罢职后,汪俊得以官复原职,后擢侍读学士,迁升礼部右侍郎。

    嘉靖元年(1522),汪俊出任吏部左侍郎。当时,朝中为世宗朱厚熄生父兴献王的尊号问题在群臣中议论时,桂萼(今江西余江人)、张璁(今浙江温州人)为了迎合世宗之意,提出尊兴献王为兴献帝。汪俊等认为这样做,不合符礼法,并一再上疏,持不同意态度。因此,朱厚熄很恼怒,“责以肆慢”,允其告假回乡。在《明伦大典》修成后,竟被罢职。后一直未得到启用。

    汪俊“行谊修洁,立朝光明”,在朝三十余年,言行正直。他的文章写得很好,大学士、内阁首辅费宏(今江西铅山人、成化丁未科状元)曾赞其“文名藉世满乾坤”。他有些文章能反映民间疾苦,他在《书耕织图后》中指出:“贫者代富人之田以耕,而纳其所入之半。”他们“终岁勤劳而不免冻绥”,可是“富者坐得衣食而日有余”,表现了他对贫苦百姓的同情。

    嘉靖十七年(1538),汪俊卒于家中,终年69岁。隆庆初年(1567),追赠少保,谥文庄。他的著作很多,有《四夷馆则例》20卷、《四夷馆考》2卷。他的杂文诗词主要收集在《濯旧稿》一书中。
汪俊兄弟三人,大弟汪伟,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左侍郎。次弟汪佃,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翰林侍读,太常寺卿。


    据《明通鉴》、《弋阳县志》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