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15017|回复: 12

环山园随笔之萃文会与“秀才之乡”

[复制链接]

163

主题

634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环山园  我的精神家园

积分
13672
发表于 2008-4-21 07: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山园随笔之
萃文会与“秀才之乡”
        汪光国是环山园汪氏祖先第一个有功名的人。他在明亡清兴天下大乱之际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他努力学文习武,要把自己造就为文武兼备的人才而匡扶社稷。他在家乡私塾教书习武,等待时机。
        清军入关,他们知道能在马上得天下,而不能在马上治天下,必须依靠知识分子。于是地方推荐贤良,授予博士弟子员学衔,以示恩宠。汪光国是江山线首次荐举人员之一。所以后人称汪光国是江山首届秀才。
        康、雍、乾三朝,社会走上安定繁荣局面,开科设考,录取天下人才。这时环山园汪氏也同步发展,读书之风大兴,应考又录取功名的人日多,环山园成了“文化之乡”。曾有人开玩笑的夸耀读书人说:“如果早上出门你没碰到秀才,那今天你将有晦气事发生”,形容这里的秀才到处可以见到。
        要弟子读好书,就得有名师的指点。当时各房各户都向外地或本地聘请老师,有的一户独聘一位,有的几家合请一位。请来的老师学问如何,事先难知,而有什么功名是聘请的标准。全地方每年都要学业成绩评比。要到城里请有名望的老师,出题评卷,定出等级。为这事曾出这样的笑话:有一年到城里请了两位老师来出题评卷,他们原是襟兄弟,又是大陈人的女婿。因为两人都去大陈当“考官”格外高兴。一天早上,他俩在谈论出题的事,谈的十分融洽。他俩原是五谷不分,东西不辨的书呆子。可都是禀生出生,一早出来谈着谈着,到了城外,向什么地方去呢?他们只记得到丈人家的一条路,到了丈人家,伸手推门,门铃响了。他们才惊觉的说这是丈人家吗!我们今天不能进去,还有半个月才考,掉头就回,仍然原路阔步而行,到家时,街上将要打烊了,听说家里早着人四面寻找他俩了。又有一年,请来一位深度近视的老师,在阅读学生试卷时,东家送来点心麻糍,他则用手放在砚池里去蘸,以为黑的就是芝麻糖,辨不出是甜是咸,一个个往嘴里塞,把嘴巴四周涂的墨黑,女佣人见了大笑,他以为女佣人笑他多吃了,大骂女佣人,东家听到来先生房间看到了又不好笑,装作没有看到他的嘴巴,故意批评女佣人不懂事,说:老师吃过了,要端水来洗面。洗了面仍摇头晃脑的读文章。一年年过去,环山园汪氏请了不少这样“差不多”的先生。
        同治初,地方有位开明人士汪膏,他在嘉定当过县丞,眼界开阔,回乡后,看到地方子弟读书状况,设法改革。与地方长辈磋商,并带头出资创设“翠文会”。另一位出资仅次于他的是他堂嫂(地方人称她良房太婆,她原是相门之女),其他各房各户也争相出资。翠文会专门为地方学子办事,订有奖惩子弟学习的章理。又在衢州城内建了“环山试馆”,供汪姓子孙去衢州应考之用,又是一个汪氏旅外的办事处,平时收租放谷,汪姓子孙去衢州,又免投亲靠友的麻烦。那里房屋宽敞,派有专人管理。汪膏年老,其子乃恕接替管事,达86年。他为翠文会添置了大量产业,开化、常山、衢州、江山等都有田地山场店铺。衢州造飞机场时,一次便造了千亩良田。
        翠文会的创设,不是以积累资金为目的,这样的任务是在求子弟学业有成。为鼓励督促子弟学习,订制了一系列制度。每三个月或半年一次,举行课考,凡汪姓子孙要有“完篇”(即能写360字通顺是文章)的程度,都可以参加考试,相当于今天的模拟考试,在祠堂内排列了作考试使用的长桌,四人一桌,限定时间… …由衣衿长主持。聘请名家出题阅卷,评定名次,按次发奖,劣等生,罚以打扫考场,以示惩戒。
        清末废科举办学堂,翠文会又用原有的资金办起翠文小学,订出新的规定。最初汪姓学生学费免收,学习用品一律由学校发给。之后少数顽童不努力读书,家长也不好好配合,有的学生年年发新书,年年不读书,故改为免收学费,其他费用自负。督促学校家长相互管教。对侨居外地汪姓子弟入学费用,凭当地学校收据,报销应收部分。地方外姓子弟入学,不象今天的“议价生”,只收少量学费,以示区别。
        对读初中以上的学生,采取津贴办法:初中生每人每年30元,高中生生每人每年60元,大学生每人每年100元。出国留学的分:留学日本的每人每年200元,留学欧美的每人每年400元。这项津贴发至创办翠文中学为止(即民国81年,津贴是银圆)。
一九四一年汪汉滔辞官回乡,筹办翠文中学。组成翠文中学董事会。笔者承蒙地方长辈的栽培,添列董事(另有86岁高龄的汪施仁先生健在,其余十多人均已过世)。翠文中学第一任董事长及校长均由 汪汉滔担任,第二任董事长汪以藩,校长汪经芳。
        翠文中学开办后,不仅汪姓子弟得到免收学费的二分之一的照顾,也方便了地方外姓子弟以及邻近县乡的子弟入学。本来上中学在解放前不是一般家庭能负担得起的。在抗战期间,外出极不容易。翠文中学为当时一般学生争相就读的学校。因为翠文中学,在当时比起其他外地迁入的学习条件要好的多,有比较名望的老师,有宽敞的新校舍,有比较完备的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至49年有首届高中毕业班时解放停办。
        翠文中学停办后,一般设备物资,由江山中学接管,部分桌凳分江山各地学校。51年又开办衢州初级师范学校,后学校停办又改为江山小学培训班。60年后江山鹿溪中学搬到翠文中学校舍。改革开发放后,鹿溪中学校名正式改为大陈中学。
       自从汪膏创设“翠文会”,继由其子汪乃恕苦心经营86年,不仅积累了大量基金,一百二十年来,为大陈汪姓子孙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不朽是贡献,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我们后辈子孙应牢记那些创业的祖先汪膏、汪乃恕、汪汉滔等的一翻好心肠。

(即民国81年,津贴是银圆)-----此处应为民国31年.因为原稿不太清楚,我交给衍字辈本家的是复印件,就更看不清了.差错在所难免,恳请谅解.向各位网友致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4

帖子

655

积分

圣骑士

积分
655
发表于 2008-4-21 08: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施仁先生是何许人,是不是几年前已经过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801

帖子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9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8-4-21 09: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本家好帖,让大家对大陈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694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490
QQ
发表于 2008-4-21 09: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冰灯于2008-04-21 08:40发表的  :
汪施仁先生是何许人,是不是几年前已经过世的。
正是和你一个大门的.因为汪辅德先生写这篇随笔时,汪施仁先生还健在,所以就在文中提及此事(另有86岁高龄的汪施仁先生健在,其余十多人均已过世),现在汪辅德和汪施仁均以过世.
QQ"343OI48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694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490
QQ
发表于 2008-4-21 10: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施仁先生曾经住过的老宅.先地主少年时期经常到这里来,听老先生讲述大陈的历史和萃文中学的办学过程.

1

1
QQ"343OI48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694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490
QQ
发表于 2008-4-21 10: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萃文馨德"的牌匾如今依然挂在汪氏宗祠的中堂.

1

1
QQ"343OI48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4

帖子

655

积分

圣骑士

积分
655
发表于 2008-4-21 12: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项津贴发至创办翠文中学为止(即民国81年,津贴是银圆)……应该是发到大约1997年,因为我读大学的时候没有的(我是1998年上的大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4

帖子

655

积分

圣骑士

积分
655
发表于 2008-4-21 12: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高中的时候还有好像是50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523

帖子

8337

积分

新手上路

欢迎广大本家加我微信W3D660466

积分
8337
QQ
发表于 2008-4-21 14: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被发过50元人民币--这不是萃文会的基金!
永远为光宗耀祖而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8-4-21 15: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慨!!

期待今天的大陈人也能继续发挥翠文精神,光大族人。。。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