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34586|回复: 20

汪华文化研究专栏

[复制链接]

23

主题

209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汪华故乡——山川优美、民风古朴

积分
14043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8-3-22 17: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汪华研究—徽州学的新拓展
                                              方利山
         (黄山学院徽州文化资料中心,安徽黄山,245021)
[提要] 汪华的历史功绩和衍生的汪华文化,是徽州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开展汪华研究,发掘其历史价值,有现代意义。汪华研究是徽州学研究的新拓展。
[关键词] 汪华 汪华文化 徽州学 拓展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在万象更新的阳春三月正式成立,标志着汪华文化研究开始了一个新的局面,这是徽州文化研究的一大盛事。
众所周知,一千五百年前的越国公汪华,是徽州文化史上最重要的第一位名人和伟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的年代,少有异秉的歙州汪华被拥戴为一方头领,他以过人的智勇,成为统领歙、宣、杭、睦、婺、饶六州的“吴王”。在周边战乱峰火、民生凋敝的当时,汪华团结山越土著,力促中原移民文化和当地土著文化的融合,保境安民,为政严肃,赏罚分明,境内赖以平安,十年不见兵戈,百姓安居乐业,远近拥戴,被有的正史称之为“贼”的汪华,其实是割据一方有勇有识的农民领袖。尤为难得的是,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称帝,秦王李世民师出江左之时,汪华审时度势,能把握和顺应历史潮流,对国家大一统有清醒的认识。他认为“日月已出,而烽火不可不熄”,为了六州黎民百姓不受兵火之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汪华决计归顺唐朝,在唐武德四年(公元622年)九月,即派长兄宣城长史汪铁佛带着所辖六州兵民土地名册,奉表于唐高祖,九月二十二日,唐高祖李渊下诏褒奖了汪华“因离乱保据六州乡镇,静一隅待宁晏,识时务”,并“嘉奖受以方牧”,让汪华持节总管歙、杭、睦、宣、饶等州诸军事,任歙州刺史,封为越国公,食邑三千户(爵位相当于从一品)。
由于汪华对唐王朝忠心耿耿,勤于王事,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5年)太宗李世民伐辽时还诏汪华为长安九宫留守(副监,时房玄龄为正),汪华在职夙夜尽瘁,不辞疲倦,李世民嘉其勤快。贞观二十三年三月初三(公元649年),汪华卒于长安,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汪华归葬歙州云岚山。据民间传说,由于汪华治理地方为政宽宏,政清人和,对朝廷又一片忠心,死后被谥“忠烈”,且历朝历代多有封赠,其九个儿子也被封为“一二三太子,四五六诸侯、七八九相公”,汪华和九子在徽州和更广地域被建庙祭祀,千百年来香火不断。汪华的历史业绩和由此衍生的独特汪华文化现象,不仅成为徽州文化最有特色的研究内容,而且也成为汪氏宗族文化的一段历史辉煌。史称汪华“乱世据九州,保境安民,辉煌功绩重千古;治平朝帝阙,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乱称王,治称臣,两念都归一是;生封公,殁封帝,千秋曾有几人”?汪华文化最值得纪念和研究的,一是他保境安民,统领六州,完成了徽州地域中原文化和山越文化的大融合,促成了北方氏族和山越的融合同化,使百姓安居乐业免受战乱之苦,为徽州文化宋代的历史崛起打下了重要基础;二是汪华能把握和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国家大一统,对中华民族的统一作贡献。汪华文化作为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以下几个方面尤其具有开掘和探究价值:第一是汪华文化对中国宗族文化的标本价值。由于汪氏宗族入徽历史悠久,历代名人辈出,人口发达,在徽州有“天下汪”、“十姓九汪”、“四门三面水,十姓九家汪”之谚,甚至许承尧等人还认为汪姓氏族也很有可能就是徽州最大的土著。开展汪华文化研究,就是抓住了徽州宗族研究的一个最好的范本和个案,其中最具特色的宗族社会生活实态,将大大丰富和推进徽州学的研究。汪华文化研究的第二个价值就是它将对徽州民俗、徽剧文化、徽菜文化的研究拓开更大的空间。史籍认为徽州祭祀民俗“以祭祀汪华为最”。由于人民安居乐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历代百姓的基本愿望,所以徽州民间都把汪华作为“神”,作为能给人们带来福祉的“汪公大帝”来崇奉。普及于徽州的“汪王庙公”、“花朝会”、“游太阳”等等祭祀活动,是徽州最有民间文化内蕴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正是年复一年的盛大“花朝会”、徽州民间戏剧大竞赛、徽州民间菜肴技艺的大比拼,成为徽剧、徽菜产生形成的厚实土壤,成为这些特色徽州文化的民间源头。“汪王祭祀”这种民俗甚至至今保存在贵州安顺场屯堡一带徽州汪氏、鲍氏移民村中,并影响到周边少数民族村落,可见徽州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影响力和张力。汪氏文化研究的价值第三是通过汪氏宗族的源流研究,探折宗族文脉,增强海内外汪氏宗亲的民族凝聚力,对于中华民族团结,促进和谐小康社会建设,都有积极作用。所以汪华文化研究会,决不仅仅是单纯的宗亲联谊,而是旨在进一步推进徽州学研究,我们衷心祝贺研究会的成立。在徽州学研究者和内外汪氏宗亲的努力下,研究会一定能为徽州文化研究的进一步繁荣作出大贡献。汪华文化研究首要任务之一是大力发掘、保护汪华文化的大量遗存、遗址、遗迹、文物,汪华文化遗存是徽州文化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保护好这些遗存,也就是保护徽州文化生态工作的一部分。总之,汪华文化研究,前景好,内容多,值得各方面加以特别关注,值得徽州学研究者努力耕耘。
戊子清明于汪华故里

(方利山,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黄山学院研究员,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45世俊公之后嗣,93世。QQ:414679244;手机:133590918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209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汪华故乡——山川优美、民风古朴

积分
14043

特殊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8-3-22 18: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汪华文化九特(方利山)

徽州汪华文化现象有九个特别之点:
        一、汪华既是割据一方保境安民的农民首领,又是维护中华一统的“识时务”忠臣,此为一特。
        二、汪华统领六州,政宽人和,远近拥戴,徽州百姓历代奉之为神;而《资治通鉴》等正史却称之为“贼”,多有贬斥说词,此为二特。
        三、遍及徽郡以及在杭州吴山、贵州屯堡等国内各地的汪王庙,不仅汪氏族人奉祀,而且民间各姓共同祭祀,是名隆世间的地方神,此为三特。
        四、徽州民俗,“以祭祀汪华为最”,绩溪“花朝会”,黎阳“汪王庙会”, 各地和各种祭祀汪王及其九子的节日,场面之大,地域之广泛,对民间百姓的影响之大,都属空前,此为四特
        五、由于汪王信仰在徽州的深入人心,衍生出“赛琼碗”之类徽菜技艺大比拼、“民间最喜搭台演戏”酬神娱众的徽州民间戏剧大繁荣,促成了徽菜、徽剧的特色文化的形成,此为五特。
        六、徽州的“汪王信仰”在徽州城乡和国内一些地方留下了大量的特色文化遗址、遗存、遗迹,绩溪登源大庙汪村汪王庙,歙县鸟聊山汪王故城及二十四根柱,云岚山汪王墓和汪王庙,休宁万岁山汪王故城,歙县郑村忠烈祠,潜口“金銮殿”,杭州吴山汪王庙等等,这些都是徽州文化生态空间的重要内容,是徽州文化的重要遗产。此为六特。
        七、汪氏是入徽最早的大族之一,汪华以下,徽州汪姓繁衍发达,名人辈出,形成“天下汪”局面,宗族文化的强大凝聚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此为七特。
        八、汪华“乱称王,治称臣,两念都归一是”,这位农民首领以百姓安居休养生息为念,完成了入徽氏族和徽州土著的大团结、大融合,为徽州文化在宋代的历史崛起奠定了基础。此为八特。
        九、汪华生时被封公,死后被封帝,世人颂之为徽州历史第一伟人,连其九子也被尊为“一二三太子、四五六诸侯、七八九相公”,备极哀荣,此为九特。
        汪华文化有此九特,成为徽州文化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菲元)
45世俊公之后嗣,93世。QQ:414679244;手机:133590918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801

帖子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9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8-3-22 20: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           
             作为徽州文化一个重要部分的汪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开掘和探究价值。因为:

            第一、汪华文化对中国宗族文化的标本价值。
由于汪氏宗族入徽历史悠久,历代名人辈出,人口发达,在徽州有“天下汪”、“十姓九汪”、“四门三面水,十姓九家汪”之谚,甚至许承尧等人还认为汪姓氏族也很有可能就是徽州最大的土著。开展汪华文化研究,就是抓住了徽州宗族研究的一个最好的范本和个案,其中最具特色的宗族社会生活实态,将大大丰富和推进徽州学的研究。

            第二、它将对徽州民俗、徽剧文化、徽菜文化的研究拓开更大的空间。史籍认为徽州祭祀民俗“以祭祀汪华为最”。由于人民安居乐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历代百姓的基本愿望,所以徽州民间都把汪华作为“神”,作为能给人们带来福祉的“汪公大帝”来崇奉。普及于徽州的“汪王庙公”、“花朝会”、“游太阳”等等祭祀活动,是徽州最有民间文化内蕴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正是年复一年的盛大“花朝会”、徽州民间戏剧大竞赛、徽州民间菜肴技艺的大比拼,成为徽剧、徽菜产生形成的厚实土壤,成为这些特色徽州文化的民间源头。“汪王祭祀”这种民俗甚至至今保存在贵州安顺场屯堡一带徽州汪氏、鲍氏移民村中,并影响到周边少数民族村落,可见徽州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影响力和张力。

               第三、通过汪氏宗族的源流研究,探折宗族文脉,增强海内外汪氏宗亲的民族凝聚力,对于中华民族团结,促进和谐小康社会建设,都有积极作用。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801

帖子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9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8-3-22 20: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方利山研究员对我汪家华祖的正确评价和对汪华文化研究价值的充分肯定!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8-3-22 21: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方利山研究员对《汪华文化研究会》筹备工作提出诸多建议。。

方利山研究员也是《汪华文化研究会》主力成员之一,期待进一步合作交流。。。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365

帖子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29206

贡献奖

发表于 2008-3-22 22: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大风于2008-03-22 21:56发表的  :
感谢方利山研究员对《汪华文化研究会》筹备工作提出诸多建议。。

方利山研究员也是《汪华文化研究会》主力成员之一,期待进一步合作交流。。。

期待进一步合作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801

帖子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9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8-3-23 11: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汪华文化九特(方利山)

引用第1楼清晨的山风于2008-03-22 18:01发表的 汪华文化九特(方利山) :
        徽州汪华文化现象有九个特别之点:
        一、汪华既是割据一方保境安民的农民首领,又是维护中华一统的“识时务”忠臣,此为一特。
        二、汪华统领六州,政宽人和,远近拥戴,徽州百姓历代奉之为神;而《资治通鉴》等正史却称之为“贼”,多有贬斥说词,此为二特。
        三、遍及徽郡以及在杭州吴山、贵州屯堡等国内各地的汪王庙,不仅汪氏族人奉祀,而且民间各姓共同祭祀,是名隆世间的地方神,此为三特。
        四、徽州民俗,“以祭祀汪华为最”,绩溪“花朝会”,黎阳“汪王庙会”, 各地和各种祭祀汪王及其九子的节日,场面之大,地域之广泛,对民间百姓的影响之大,都属空前,此为四特
.......
知我华祖者,方利山先生也!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1388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建公支下绩北坦头“世承堂”汪氏

Rank: 8Rank: 8

积分
32646
发表于 2008-3-23 15: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方利山先生对《汪华文化研究会》的支持和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235

帖子

4530

积分

版主

WANGKUN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30
QQ
发表于 2008-3-23 21: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2

帖子

6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
QQ
发表于 2008-3-26 22: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方利山先生对《汪华文化研究会》的支持和贡献!
欢迎访问我的个人主页 http://www.zhongguoliwang.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