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华研究—徽州学的新拓展
方利山
(黄山学院徽州文化资料中心,安徽黄山,245021)
[提要] 汪华的历史功绩和衍生的汪华文化,是徽州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开展汪华研究,发掘其历史价值,有现代意义。汪华研究是徽州学研究的新拓展。
[关键词] 汪华 汪华文化 徽州学 拓展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在万象更新的阳春三月正式成立,标志着汪华文化研究开始了一个新的局面,这是徽州文化研究的一大盛事。
众所周知,一千五百年前的越国公汪华,是徽州文化史上最重要的第一位名人和伟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的年代,少有异秉的歙州汪华被拥戴为一方头领,他以过人的智勇,成为统领歙、宣、杭、睦、婺、饶六州的“吴王”。在周边战乱峰火、民生凋敝的当时,汪华团结山越土著,力促中原移民文化和当地土著文化的融合,保境安民,为政严肃,赏罚分明,境内赖以平安,十年不见兵戈,百姓安居乐业,远近拥戴,被有的正史称之为“贼”的汪华,其实是割据一方有勇有识的农民领袖。尤为难得的是,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称帝,秦王李世民师出江左之时,汪华审时度势,能把握和顺应历史潮流,对国家大一统有清醒的认识。他认为“日月已出,而烽火不可不熄”,为了六州黎民百姓不受兵火之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汪华决计归顺唐朝,在唐武德四年(公元622年)九月,即派长兄宣城长史汪铁佛带着所辖六州兵民土地名册,奉表于唐高祖,九月二十二日,唐高祖李渊下诏褒奖了汪华“因离乱保据六州乡镇,静一隅待宁晏,识时务”,并“嘉奖受以方牧”,让汪华持节总管歙、杭、睦、宣、饶等州诸军事,任歙州刺史,封为越国公,食邑三千户(爵位相当于从一品)。
由于汪华对唐王朝忠心耿耿,勤于王事,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5年)太宗李世民伐辽时还诏汪华为长安九宫留守(副监,时房玄龄为正),汪华在职夙夜尽瘁,不辞疲倦,李世民嘉其勤快。贞观二十三年三月初三(公元649年),汪华卒于长安,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汪华归葬歙州云岚山。据民间传说,由于汪华治理地方为政宽宏,政清人和,对朝廷又一片忠心,死后被谥“忠烈”,且历朝历代多有封赠,其九个儿子也被封为“一二三太子,四五六诸侯、七八九相公”,汪华和九子在徽州和更广地域被建庙祭祀,千百年来香火不断。汪华的历史业绩和由此衍生的独特汪华文化现象,不仅成为徽州文化最有特色的研究内容,而且也成为汪氏宗族文化的一段历史辉煌。史称汪华“乱世据九州,保境安民,辉煌功绩重千古;治平朝帝阙,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乱称王,治称臣,两念都归一是;生封公,殁封帝,千秋曾有几人”?汪华文化最值得纪念和研究的,一是他保境安民,统领六州,完成了徽州地域中原文化和山越文化的大融合,促成了北方氏族和山越的融合同化,使百姓安居乐业免受战乱之苦,为徽州文化宋代的历史崛起打下了重要基础;二是汪华能把握和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国家大一统,对中华民族的统一作贡献。汪华文化作为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以下几个方面尤其具有开掘和探究价值:第一是汪华文化对中国宗族文化的标本价值。由于汪氏宗族入徽历史悠久,历代名人辈出,人口发达,在徽州有“天下汪”、“十姓九汪”、“四门三面水,十姓九家汪”之谚,甚至许承尧等人还认为汪姓氏族也很有可能就是徽州最大的土著。开展汪华文化研究,就是抓住了徽州宗族研究的一个最好的范本和个案,其中最具特色的宗族社会生活实态,将大大丰富和推进徽州学的研究。汪华文化研究的第二个价值就是它将对徽州民俗、徽剧文化、徽菜文化的研究拓开更大的空间。史籍认为徽州祭祀民俗“以祭祀汪华为最”。由于人民安居乐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历代百姓的基本愿望,所以徽州民间都把汪华作为“神”,作为能给人们带来福祉的“汪公大帝”来崇奉。普及于徽州的“汪王庙公”、“花朝会”、“游太阳”等等祭祀活动,是徽州最有民间文化内蕴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正是年复一年的盛大“花朝会”、徽州民间戏剧大竞赛、徽州民间菜肴技艺的大比拼,成为徽剧、徽菜产生形成的厚实土壤,成为这些特色徽州文化的民间源头。“汪王祭祀”这种民俗甚至至今保存在贵州安顺场屯堡一带徽州汪氏、鲍氏移民村中,并影响到周边少数民族村落,可见徽州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影响力和张力。汪氏文化研究的价值第三是通过汪氏宗族的源流研究,探折宗族文脉,增强海内外汪氏宗亲的民族凝聚力,对于中华民族团结,促进和谐小康社会建设,都有积极作用。所以汪华文化研究会,决不仅仅是单纯的宗亲联谊,而是旨在进一步推进徽州学研究,我们衷心祝贺研究会的成立。在徽州学研究者和内外汪氏宗亲的努力下,研究会一定能为徽州文化研究的进一步繁荣作出大贡献。汪华文化研究首要任务之一是大力发掘、保护汪华文化的大量遗存、遗址、遗迹、文物,汪华文化遗存是徽州文化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保护好这些遗存,也就是保护徽州文化生态工作的一部分。总之,汪华文化研究,前景好,内容多,值得各方面加以特别关注,值得徽州学研究者努力耕耘。
戊子清明于汪华故里
(方利山,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黄山学院研究员,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