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楼主: 汪睿

汪华的历史再辩

[复制链接]

184

主题

2038

帖子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我给自己取字慈言,号白石山人。

积分
42615

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08-1-12 21: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勋明公,陈武帝永定三年己卯(559)为会稽令,后历仕两朝,元帝时以公封戴国公。这里提到的元帝是何人?
南朝陈陈帝国557—589年首都建康(江苏南京)  
第1任武帝陈霸先557—560年在位4年  
第2任文帝陈蒨560—567年在位8年  
第3任废帝陈伯宗567—569年在位2年  
第4任宣帝陈顼569—583年在位15年  
第5任后主陈叔宝583—589年在位7年  
陈陈帝国共5帝立国33年END  

僧莹公,陈文帝天嘉元年庚辰(560)袭封戴国公。这里的戴国公是真的吗?如果是袭封,有的是皇帝赐封的时候就规定,有的也应该在上一代去世了再袭承其封号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738

帖子

1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08-1-13 19: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汪胜忠于2008-01-12 21:53发表的  :
勋明公,陈武帝永定三年己卯(559)为会稽令,后历仕两朝,元帝时以公封戴国公。这里提到的元帝是何人?
南朝陈陈帝国557—589年首都建康(江苏南京)  
第1任武帝陈霸先557—560年在位4年  
第2任文帝陈蒨560—567年在位8年  
第3任废帝陈伯宗567—569年在位2年  
.......
我所撑握的两套老谱没有“元帝时”这三个字。
再者“南朝陈陈帝国”好象也不对,应该就叫“陈”国。
陈武帝557—559年,陈文帝560—566年,陈废帝567—568年,陈宣帝569—582年,
陈后主583—589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2038

帖子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我给自己取字慈言,号白石山人。

积分
42615

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08-1-13 19: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谱说是文帝,有些谱说是元帝。南朝陈就是陈帝国,不是对的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主题

436

帖子

759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91
 楼主| 发表于 2008-3-5 17: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汪华任职的官品级别(三辨)
                        汪道显  2007.8

    汪华的任职官品级别在“汪氏通宗世谱”中,只有一处提到“官仅从四品”,那汪华在唐朝任职到底官至几品呢?
    唐武德四年九月甲子日,汪华遣其堂弟铁佛奉表汉高祖,高祖嘉之并于九月二十二日下诏“……褒宠授以方牧,可使持节总管歙、宣、杭、睦、饶等六州军事,歙州刺史,封越国公食邑三千户”。这儿“越国公食邑三千户”是个从一品的爵位,不是官位。“褒宠授以方牧”也只是个荣誉称号,唐朝只有东都洛阳设东牧一人,北都太原设北牧一人,这二个职位都得是亲王遥领此职。“管六州军事”没有给个什么具体军官名号,也是不能定级的临时安排。只有歙州刺史才是个有品级的官。唐朝刺史即为州太守,唐朝之州分上、中、下三等,上等州刺史从三品,中、下州刺史均正四品下。在史料中唐朝官员有的地方分成九品三十六等,有的地方只把每品分成正、从两级。在这儿汪华起码是个正四品下吧。
    武德七年(622年)汪华奉诏入朝京师,到贞观二年间未介绍担任什么职务。贞观二年(626年)授左卫白渠府统军(贞观十年改统军为折冲府都尉),按“宗谱”讲官“仅从四品”,可知是指这个左卫白渠府是个只有府兵一千人的中府,折冲都尉是从四品。
    贞观十七年改忠武将军,行右卫积福府折冲都尉,直到贞观二十三年卒。忠武将军是个散号(忠武、状武……)加官的将军,忠武将军为南北朝时梁、陈所置,唐延续之,为正四品。为什么这时改忠武将军又调右卫积福府呢?笔者认为改为忠武将军应是正四品,而右卫积福府是个大府统兵一千二百,折冲都尉应是正四品,这样官职完全对起来了。所以此时汪华官至正四品是无疑的。忠武将军不是十六卫中“从二品上将军、正三品大将军、从三品将军”的这个从三品的将军。
    汪华在统领六州带兵十万(这个数字历史上有不同讲法,为此罗愿专门作了考证,提出至少有“锐兵数至一万”),让他去统领一个只有一千多兵的折冲府,显然有些亏待了汪华。这可能有很多原因,比如天下大乱兵必多(拾罗愿考证:隋亡时涌出之将不可胜数,有姓名载于唐新本纪之首者有四十八人,汪华排在前拾多名)天下即定,大批解甲归田,兵必减少很多,另外担任宫宿禁卫的折冲府都尉比一般的折冲府重要得多。但不管怎样这对汪华来说总是一个很大的落差。汪华能坦然面对,服从安排,不象有的归顺将领那样动辄又造反。这里确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汪华的高风亮节,“天下大乱汪华以身护六州人民的安宁,新皇帝一出汪华不以己利主动归顺,使六州人民免受战乱之苦十多年。”汪华之所以在徽州人民中有那么崇高的威望也是因为汪华始终有一个爱民为民之心。所以现在徽学专家叶显恩教授称汪华是古徽州第一伟人。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远征伐辽,在十六卫中有那么多从二品的上将军、正三品的大将军,从三品的将军更多,而唐太宗单招汪华为九宫副留守,协助房玄龄处理九宫事物,足见唐太宗在这敏感时期对汪华深信不疑。贞观二十三年汪华生病和卒时,唐太宗给予的礼遇如重臣也就不难理解了。

    附:唐朝的宫禁宿卫及有关官品
    (一下资料来源于人民日报 1993年5月第一版的二十六史精要辞典中册,P.****为资料中页数;“汪氏通宗世谱”子上部卷二之五页)
唐朝军事领导机构:武德六年,以天下即定,遂废十二军改骠骑为统军。贞观十年更号统军为折冲都尉,储府统称为折冲府。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而关内二百六一皆统于宫禁宿卫十六卫中之十二卫。府分为:上府,统兵一千二百,都尉正四品;中府有兵一千,都尉从四品;小府有兵八百,都尉正五品(P.1332府兵)。   
    唐朝为保证中央集权的加强,国家的最高军事机构兵部可调动军队但不掌握军队,而折冲府掌握军队却不能调动军队(P.1283兵部)。
    唐朝宫宿禁卫分南、北衙。贞观初就置北衙七营,唐高宗以后逐渐建立了“左右卫羽林军、左右卫神策军……”等六军。北衙即禁兵在禁苑之内,由皇帝或皇帝亲信掌握。南衙诸卫之兵屯于宫南面,长安太极宫前朱雀门内属宰相所领。十六卫为: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卫。这十六卫全属南衙,其中前十二卫还统制全国十道六百三十四府中的关内二百六十一府。十六卫中左、右卫又分内府与外府。内府指三卫五府(亲卫、勋卫、翊卫;亲府、勋一府、勋二府、翊一府、翊二府),其余均为外府,如白渠府、积福府、武城府等。内外府共五十五府,内府兵主要用于宫廷宿卫(P.1332府兵),左、右卫中外府和其他各卫主要负责保守皇城四门,宫城内外,苑城诸门及整个京城等各项事物(P.1331十六卫)。在唐朝南北衙也不是绝对分开的,屯营、值宿是相互交错的,且兵将也互相渗透(P.1332南北衙)。
    十六卫中各设上将军一人,从二品;大将军一人,正三品;将军二人,从三品(P.1331十六卫)十六卫中忠武、状武……等将军谓之散号加官,忠武将军为南、北朝时梁、陈设置,唐延续之为正四品(“汪氏通宗世谱”子上部卷二之五页)。十六卫中飞骑尉是个有爵而无实职事的闲散官员(P.1275散官)。

    唐朝的地方官:
    刺史:唐高祖武德元年改都为州,设刺史为地方官以代太守。州之分上、中、下三等,均置刺史一人;上州刺史从三品,中、下州刺史均正四品下。
    东牧、北牧:唐朝在东都洛阳设东牧一人,唐高祖起兵之太原升陪都设北牧一人,东牧与北牧都由亲王遥领其职。
45爽公-46处贵-47太元---55师全-56道安-57源公-58参公---60-知古---63道融-64延罕-65德震----70应宗-71思诚(楚地始迁祖)-72文显-74万友-75谅公-76必恭-77谦公-78自湘-79启圣---91世汪睿      wangrayy@tom.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522

帖子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596
发表于 2008-3-5 20: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实的考究是很艰难的!
走走汪家的路,叙叙汪家的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2038

帖子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我给自己取字慈言,号白石山人。

积分
42615

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08-3-10 12: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522

帖子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596
发表于 2008-3-12 12: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边看边想,觉得我们真的有很多事要做也该做啊,历史不能遗忘,家族必须兴旺!
我们这些后人已经欠前人很多很多。。。千万别再欠我们的后人太多哦!
走走汪家的路,叙叙汪家的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55

帖子

3660

积分

新手上路

义水汪氏务本堂

积分
3660
QQ
发表于 2008-3-17 12: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522

帖子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596
发表于 2008-3-19 12: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民族文化,徽文化,汪氏宗族文化
一脉相承啊!
走走汪家的路,叙叙汪家的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2038

帖子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我给自己取字慈言,号白石山人。

积分
42615

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08-3-20 22: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不会空穴来风。更何况这是咱汪姓人自己的传说。至今,各个汪氏支派都关于汪华死因的传说,唯独没有说汪华是病故的,为什么?我们应该想想。李世民和汪华是同年去世,并且迟于华公,而且李世民是因为服用所谓的仙丹而病发身亡,可以试想:李世民的死,是慢性病的发作,比如胆结石之类的。为什么这么巧?我们可以大胆的想象:因为李世民在位时虽然对华公“宠爱有加”,通过任职可以看出。(当然,这里要指出的是,我们对华公所知的任职,都是虚职,有名无权。华公是因为大义而归顺的,当然要受到荣封,否则怎能服民心?)假设你是一个刚刚建立政权的皇帝,有人归顺,你肯定千方百计的让他忠心于自己,在名利方面多加褒奖。这是常理。但是,这样背景下的皇帝,不会有防备之心?肯定有,何况华公家族人多,最初还有兵权,也是一个国家的首领啊。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民很爱戴他。抓劳华公的心,就等于拥有了六州的民心,李世民当然要做好这一步。但是,李世民在感觉其在世不久后,有开始担心华公会不会造反,所以要在自己走之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因此借故杀害华公也不是没有可能。大家都知道,李治是一个仁慈过度的君王,李世民在立太子的时候就这么说过。
当然有人会问,为什么家谱上记载,华公是病逝,又做何解释。我们想想,华公去世后唐朝还有几百年的历史,一个君王会让一个有功于本朝的功臣(被本朝所杀害)的死因公之于众吗?如果家谱里如实写到这样的死因,整个家族都会被牵连的。所以家谱不写也是很正常的。有人会问,那元明清有为什么不写呢?大家都知道,历朝历代,都尊华公为忠心的表率,肯定不会把这种不得民心的事情说出来。试想,如果朱元樟统一将华公被杀害的真是原因公布,那天下还有谁会归顺,华公不就是天下人引以为鉴的列子吗?!历史上杯酒释兵权的例子,足以是个证明。
所以,关于华公的真正死因,我们不可以一概而论,说传说是假的。一个家族,对其显祖的死因,没有必要造谣。本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