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5838|回复: 3

九九话“重阳”

[复制链接]

66

主题

158

帖子

310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02
发表于 2007-10-19 10: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九话“重阳”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易经》:“以阳爻为九”,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是日月并阳,故名“重阳”,而两九相重,故又名“重九”。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屈原的《楚词•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日期,还不是指节日。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南朝梁《续齐谐记》载:东汉,中原汝河(今河南境内)有一瘟魔,每年九月初九,现身民间。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中原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汝南青年恒景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魔。他爬山涉水,历尽艰辛,终于感动一仙长,传授降魔秘诀并赐宝剑。是年,九月初九的早晨,恒景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当它发现村内空空,人们全都登高在山上,便转身向山上扑去。瘟魔刚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立即浑身酸软无力,瘫倒在地。说时迟,来得快,恒景立即追下山来,用仙长所赐利剑将温魔刺死。从此,中原老少平安。为了庆贺和纪念这一天,第二年的九月初九,村子里的人们仍然登到山上,插茱萸以避恶气,饮菊花酒以除不祥。年复一年,年年如此。
        九月九日真正成为初具规模的节日是在魏晋时期。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曾写重阳饮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晋代大文豪陶渊明在《九日闲居》序曰:“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都提到菊花和酒,证明重阳日“享宴高会”、“秋菊盈园,持醪靡由”已渐成新俗,而“避恶气、除不祥”的旧俗已被淡出。到唐朝,九月九日正式被朝廷钦封为“重阳节”,并把登高作为节日内容之一。《风土记》载:“以重阳相会,登山饮酒,谓登高会。”故后人又称“重阳节”为“登高节”。这一天,上至宫廷,下到民间,人们出游登高远眺、采插茱萸、饮菊花美酒,官民同乐。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名诗,脍炙人口,千古传诵。宋、元以后,过重阳节时,人们已很少提及采插茱萸之事,但登高、饮菊花酒之习俗仍一直流传于世。到明、清两朝,重阳节登高赏菊、饮酒赋诗已多为官场和文人墨客之举。民间,因“重阳节”时为深秋,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各地多于这天用糯米芝麻做成各种糕点,俗称吃“重阳糕”。有的还在吃糕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在农村,则以此日为岁序变化的开始,故民谚有“过了重阳无时节,不是风雨就是雪”之说。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1989年,通过法律程序,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我国的老人节。每年此日,各机关、团体、街道,都要组织已经离退休的干部职工开展各种活动,或登山健体,或秋游赏景;在民间,晚辈们也会陪伴年老长者外出,或为老人们准备一份礼品,祝福健康长寿。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不是春光,胜似春光。”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重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1388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建公支下绩北坦头“世承堂”汪氏

Rank: 8Rank: 8

积分
32646
发表于 2007-10-19 12: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德生兄,今日登高了吗? [s: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801

帖子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7-10-19 12: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遥知兄弟重阳日,手弹键盘发美文!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4757
QQ
发表于 2007-10-23 02: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但願每天都是尊老的日子。。。 [s:5]  [s:8]
一如漂泊的风筝,心却系在故乡的土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