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7209|回复: 1

转贴《乡村琐记:大陈两题》 文 / 天边残雪

[复制链接]

163

主题

634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环山园  我的精神家园

积分
13672
发表于 2007-8-3 13: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弄堂深深
??“大陈十八弄,弯来拐去迷了路。”一句民谣,便唱出了一方风景。在我的印象中,初到江山市大陈的人,似乎没有一个不曾被大陈弄为难过。那迷宫般交错盘杂的弄堂,常令人身陷其中而不知何所往,如此,自然也就没有一个不对这古老迷离的弄堂感兴趣。
??大陈弄究竟铺设于什么时候,我没有去具体查过,不过据一些老人们讲,至少也有一个半世纪以睥历史了。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世事沧桑巨变,然而大陈弄却依旧平平整整,沉默地延伸着,那一份古老的缄默总使人觉得发它是在等待着什么,企盼着什么。一块块青石板在长久的风吹雨打脚踩车轧之下,表层都已凹凸不平,有的不知何由被去了一个角,碰去了一道边,不过并不影响路面的平整。我常常望着这脚下的一块块青石板出神,我相信它们的体内都蕴满了咸涩的汗水,翻开去,不定每块青石板的下面都压着一个故事呢。
??就其建筑风格而言,大陈弄不外乎是典型的江南小巷。直的,斜的,直中有曲的,曲中夹直的,曲折蜿蜓,错综相杂。弄堂的两边都是高高的老屋,墙面经多年风雨的剥蚀已经斑驳陆离,一块块青砖裸露,不过依旧可以寻到昔日青砖白墙高弄深。自朝至暮,弄内明暗交替,光影变幻很是丰富。步行其间,气闲神定,观两边老屋图案变化,丰富多姿;看脚下野花闲草摇,娇嫩依人。恍惚之间忽而一阵清香顺风而来,沁人心脾。于是加快几步,拐个弯,不由眼前一亮。但见一方矮墙内满园桔树青翠欲滴,一朵朵白色小花点缀枝头叶间,清香缕缕,令人遐思不已。
??我爱在黄昏时分独步弄堂。暮色荡漾,和风轻拂,缕缕炊烟自两边屋顶升起,融入四溢的暮色之中,沉沉浮浮,撩人神思。就这样一步步随意地走着,蛩音时轻时重,节奏分明,思绪则淡淡地散开去,无羁无绊。已经是一种心情了。待得夜色渐浓,青石路面投影出两边人家的灯光,恍恍惚惚,便有迷离变幻之感了。这时便耳闻屋内的炒菜声、啜酒声、谈笑声、猜拳声,以及电视机的对白、广播的呢喃、录音机的歌声,再加上这宁和的氛围,族旎的灯光,温熙的夜风,不知不觉之间,我恍恍然也融入了这一份温馨之中。
??最爱的是雨夜。独倚窗前,听雨声淅沥,缠绵不绝。四周静谧详和,偶尔几声太吠自远处传来,倒是格外亲切。这时等待的是那夜归人的脚步声,自弄堂那头而来,轻重有致,在这样的夜晚分外清晰入耳。于是侧耳侧听,根据那脚步声去想象行路人的形象。这轻盈欢快而节奏分明的,该是个迟归的少女吧?这沉稳有力不紧不慢的,定是个朴实的汉子。至于那时轻时重偶伴几响口哨的无疑是个年轻小伙子,也许是刚从牌桌前起来吧!最简单的是那些年长老者的脚步了,低沉、绶慢、沉着,说不定不夹杂着拐杖声。就这样一个个用心听着,想像着,脚步声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雨声淅沥,思绪依旧浅浅地浮着,便有一抹诗意渐浓于心间了。
??
??大陈老屋
??老屋高高,立在弄堂的两侧,一路延伸而去。一律的青砖高墙,一律的卷瓦飞檐,一律的古朴陈旧。尽管年年风吹雨打,留眼处,依旧可以寻到昔日老屋的辉煌壮观。
??老屋很老了,石灰刷就的墙面早已脱落得斑斑驳驳。灰砖破裂,墙洞里青草滋长,发黑的瓦背上,绿苔蔓延。大陈现存的老屋最早的建于哪一年,我迄今未曾搞清楚。学校的斜对面有一所老屋,是咸丰七年盖的,距今已有一百三十余年,然而主人告诉我,他的房屋在大陈是属于年轻的,与最古老的比,只能算得孙子辈,或许也戏称作“老新屋”了。大陈老屋的历史由此可略窥一斑。
??老屋很普通,清一色的青砖方墙,跨过青石门槛走进去,青石板铺就的地面平整耐用。老屋的里头全部用木头搭建成,古色古香。也许是年代实在太久了。这些板壁、柱子有的被烟熏得发红发黑,有的被水浸泡得褪色发白,更多的则是上面被虫蛀出一个个小洞,密密麻麻,犹好镶上了点点黑芝麻。
??不过真正令人感兴趣的是老屋里那形形色色的图案花纹,柱子上、板壁上、窗档上、楼板上、横梁上,到处都刻满了。或人或物,或神或怪,大到一尺见方,小至寸把范围,无不神态逼真,栩栩如生。看那幅“江南小园”图,虽只寥寥数刀,却情趣横生:小巧楼台,玲珑小桥,秀气的假山,若有若无的花草,还有那似潺潺而响的流水,令人心旷神怡,如临画中。还有那幅“友凤呈祥”图,同样刻得神形兼备:神龙腾空傲空,傲天长啸;娇凤展翅,鸣其上下。二者戏耍云间,带来满屋祥瑞之气。最为生动的是那些人物雕刻。无论是那笑口常开的弥勒,神通广大的八仙,还是那慈眉长须的南极仙翁,挥手相望的牛郎织女,刀法之精细,形态之逼真,都令人叹而观止。这些人物神态迥异,连最细微之处也无雷同。就拿眼睛来说吧,单眼皮、双眼皮、三角眼、椭圆形都清清楚楚。有的两眼细眯,笑颜永驻;有的双目微阖,闭目养神;有眼角上藜,盛气凌人;还有怒目圆睁,惊心动魄。这样一件件看过去,不能不令人赞叹民间艺匠的高超技艺。
??就现代人“几室几厅”的住房标准而方,老屋无疑相当于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了。现在的都市人是难以想象老屋究竟是多少大的。一所老屋,天井少的有三个,多的则有四个。没有看到过哪户人家独居一所老屋,少的有三四户,多的则十几户二十户,我看那每户人家的住房面积也绝对比一般成里人的“三室一厅”要大得多。
??我常常醉心于这样一幅图画:幽长的弄堂中,古旧的老屋门口,几位老人斜斜地或坐或靠,谈论着什么或静默无语,而这时,斜阳的余辉悄悄地笼住了他们,给他们的,周身笼上了一层淡淡的光环,静谧详和。那个时候我总是远远地站着,看着,不敢走近去,那光环在我的眼睛中是辉煌的,眩目的。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历史氛围中的,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情结所系,这是谁也无法解结所系,这是谁也无法解开的。就象现在的大陈,由于老屋拆建不方便,许多人都已在城里或城郊、买或建起了新房子,一式的小洋楼。老屋对他们来说是没有诱惑力的,在他们的眼中,这是贫困落后的象征,都该淘汰了;而对那些老人们来说,老屋却是他们感情的寄托,占据了他们的灵魂。
??历史总是要前进的,人们也必然要从老屋中走出,从昨日发黄的史册中走出。或许就在某一个午后,很好的阳光中,在推土机、挖掘机巨大的轰鸣声中,老屋便真正地成为历史长绳中一个永久的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523

帖子

8337

积分

新手上路

欢迎广大本家加我微信W3D660466

积分
8337
QQ
发表于 2007-8-7 23: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环山园的后辈我感觉这篇文章写的非常真 切!我可以从这里找到我的许多
童年的感受!特别是"===============最爱的是雨夜。独倚窗前,听雨声淅沥,缠绵不绝。四周静谧偶尔几声太吠自远处传来,倒是格外亲切。这时等待的是那夜归人的脚步声,自弄堂那头而来,轻重有致,在这样的夜晚分外清晰入耳。于是侧耳侧听,根据那脚步声去想象行路人的形象。这轻盈欢快而节奏分明的,该是个迟归的少女吧?这沉稳有力不紧不慢的,定是个朴实的汉子。至于那时轻时重偶伴几响口哨的无疑是个年轻小伙子,也许是刚从牌桌前起来吧!最简单的是那些年长老者的脚步了,低沉、绶慢、沉着,说不定不夹杂着拐杖声。就这样一个个用心听着,想像着,脚步声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雨声淅沥,思绪依旧浅浅地浮着,便有一抹诗意渐浓于心间了。"简直就是我小时候睡在床上天天的天天的耳边声音!令我回味啊!
     童年!童年!多想再回到从前!

这是大陈的小康弄!

这是大陈的小康弄!
永远为光宗耀祖而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