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新疆军区阿里军分区狮泉河医疗站护士长汪瑞(上)
汪瑞在边防哨卡巡诊,向战士了解情况。(李靖海摄)
天山网讯(通讯员毛德海 唐林 吕志强 罗乐报道)这里是漫漫边关,这里是莽莽高原。在雄奇伟岸的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和阿里高原,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线之上,有一位温柔似水的女性,有一位坚韧如钢的女性,她就是新疆军区阿里军分区狮泉河医疗站护士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汪瑞。
上校女军官汪瑞,在高原已经工作、生活了8个年头。她从边防某团调到狮泉河医疗站,从喀喇昆仑来到藏北阿里,海拔越来越高,距离越来越远,她走得坚定又执著,为的是呵护好守防官兵的心理健康。
为边防战士开辟“心灵通道”
上世纪90年代初,汪瑞在南疆军区某医院从事临床医学护理工作。那时,她常听在高原守防的丈夫陶雨讲,由于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边防官兵时常产生焦虑、抑郁、烦躁、恐惧等心理障碍。后来,她在有关文献报道中看到:20世纪末,心理疾病已跃居世界十大疾病之首,在武汉每年有400多名大学生因心理疾病无法完成学业,成为高校学子休学退学的首要原因。于是,汪瑞联想起丈夫提到的高原边防官兵在守防中出现的种种异常现象,十分敏锐地意识到,这些心理问题正影响和危害着官兵的身心健康。
1995年至1997年,上级先后安排她到解放军第三、第四军医大学进修,她首选的专业就是难度较大的心理学,汪瑞倍加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充电”机会。那3年中,汪瑞每次走出校门,去得最多的地方是书店和医院,不是购买心理学书籍,就是拜访心理学专家。借助院校完善的网络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汪瑞广泛涉猎心理学知识,系统掌握心理疾病防治技能,收集了大量与心理工作有关的资料。
毕业时,同学们都大包小包地疯狂购物、买漂亮衣服,汪瑞依然是一身朴素的绿军装,光书籍和资料就装了两麻袋。3年的寒窗苦读,为汪瑞日后从事高原心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石。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7月,汪瑞以全优的成绩获得了心理学学士学位,并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1999年,学成归来的汪瑞主动要求调到全军条件最差、环境最苦的喀喇昆仑某边防团工作,把实验室搬上了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
在喀喇昆仑高原守防期间,汪瑞除了要忍受头痛欲裂、胸闷气短的高原反应外,还要忍受作为男子汉方阵里唯一的女性所承受的孤独、寂寞和生活中的种种不便。但她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她先后23次登上全军海拔最高的神仙湾哨所,12次翻越海拔6700米的界山达坂,深入雪山哨卡巡诊调研。高原条件艰苦,没有相关的统计软件,由她亲自拟制的数千份问卷、上百万组数据的统计、评估和分析,全部由手工来完成,经常忙起来就忘记了吃饭和睡觉。
有一次,为统计新兵上山前的心理测试情况,她和卫生员尚国平从头天中午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6点钟。第二天上班时,小尚发现汪瑞竟然还在办公室里忙前跑后。采访中,小尚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女性,汪瑞的敬业和奉献精神实在太强了,她干起工作不要命,我真是服了!”
在高原边防,繁重的脑力劳动透支着她的身体,让她的记忆力明显减退,头发一缕一缕地脱落,还患上了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然而,这些都没能阻断她发奋学习、立志做一名心理医生的求索步伐。为把高原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再扩大一些,让更多的官兵受益,2006年3月,汪瑞又主动申请从喀喇昆仑山调入藏北阿里军分区工作。虽然离家越来越远,工作、生活条件越来越艰苦,但汪瑞对高原心理学研究的执著追求却越来越坚定。
为边防战士烹制“心灵盛宴”
在高原心理学研究上,汪瑞始终把促进官兵心理和谐,坚持用人文关怀开展心理疏导作为不懈追求,视为最大快乐。
记者在她的卧室里看到,床头和桌子上摆满了《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等有关心理学的书籍。遨游在知识的海洋,觅寻开启心灵窗户的金钥匙,汪瑞如醉如痴,乐在其中。
在某边防团,汪瑞利用担负医疗保障任务的时机,深入边防哨所,对守防官兵心理变化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守防时间的官兵所产生的心理问题都有所不同。对此,她根据学习经验,探索总结出了 “转移法”、“升华法”、“宣泄法”、“调控期望法”、“多维思考法”等心理治疗法,不仅受到专家的肯定,还成为官兵自我调节的一剂“良药”。
提起汪瑞的心理疏导法,阿里军分区扎西岗边防连班长张鹏如数家珍。去年冬天,小张在高原守防,加之老兵退伍,心情特别郁闷。他试着给汪瑞写了一封信。几天后,汪瑞就把电话打到连队,教了他很多调节心态的方法:有空时听听音乐、平时多与战友聊天、发挥特长干些自己喜欢的事、实在苦闷就找个无人的地方大喊几声……小张按照汪瑞教给的方法,试着做了几遍,心情竟然出奇般地好了起来。如今,小张的心理状态调整得很好,还在连队当起了心理疏导“小教员”。
汪瑞用爱心、智慧探索总结出的《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官兵心理健康状况》、《高原守防不同时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疏导方法》等一批成果,像是一道道“心灵盛宴”、“精神大餐”,成为高原官兵心理健康的“滋补品”。某边防连战士小李,从小受到家庭和学校的良好教育,上进心强、表现出色,入伍当年就被选送参加卫生员培训,并被任命为班长。本班一些比他资历老、军龄长的战士不服气,故意给他出难题,管理一度比较混乱。小李为此被撤销了班长职务。小李觉得无颜面对部队培养,情绪极度消沉,一度出现轻生念头。汪瑞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用“调控期望法”耐心开导他,使小李重新振作起精神,并被重新任命为学员队班长。
近年来,她边调查研究,边实践总结,所撰写的13篇有关高原边防官兵心理问题的学术文章,先后被《中华临床医学》、《心理医生》、《解放军预防医学》等权威杂志发表。其中,《对特高海拔区和高海拔区驻军官兵心理状况及人格特征改变的追踪调查及分析》课题,填补了世界高原心理医学空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让边防战士拥有“晴朗心空”
采访中,汪瑞告诉记者:“我无法改变高寒缺氧环境对官兵生理带来的影响,但可以通过努力让守防官兵每天都有个好心情!”
在汪瑞看来,生活中一些简单平常的小游戏,具有心理学上的特殊意义和功效。她把“游戏减压法”用于高原心理教育,让官兵在快乐中增进了感情。
汪瑞告诉记者:“游戏本身就有娱乐功能,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另外,集体游戏需要大家密切合作,可以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人与人的感情。”
“老鹰捉小鸡”游戏是她经常开展的一项活动,就是尽量把不同班排的战士分在同一组当“小鸡”,当官兵团结一心,依次搂腰躲闪“老鹰”袭击时,不知不觉消除了距离感。“贴烧饼”游戏是汪瑞的另一独创,指挥者每次喊出一个数字,游戏者按照要求人数抱在一起,多余出的人即被淘汰出局。汪瑞说,平时我们不太习惯无故就热烈地表达感情。通过做游戏,大家可以无所顾忌地拥抱、拉手甚至大喊大叫,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果。
汪瑞还多次组织官兵做过这样的游戏,取名为“猜猜他是谁”,要求每名战士在纸上写出自己至少3个优点,收集起来后从中随意抽取,当众念出来,让大家来猜是谁,猜中的发些小礼物。被猜和猜中的战士都特别高兴,因为自我评价和战友评价是一致的,说明自己真的具有这些优点,极大地增强了战士的自信心。
“汪瑞就像一个播火者,点燃了一堆又一堆希望的火焰。”军医于宏洲谈起“知心姐姐”汪瑞,心中总是充满着激情。他告诉记者,汪瑞调入医疗站工作以来,不仅为雪域高原引入了心理疏导和心理教育工作,开创了高原心理工作的先河,还像火苗一样照亮了官兵的心灵。
2003年的一天,汪瑞接到一名士官打来的电话,称自己3年都没有离开边防了,面对每年长达8个多月的封山期,心情压抑、焦虑。今年开山后,得知女友已是别人的新娘,家人也因他没有提干而责备他。一时间,他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一无所成。汪瑞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测试确诊为“重度抑郁症”。针对诱因,她帮这名战士分析恋爱中易出现的“光晕心理”、“自惑心理”,帮他用“转移法”、“升华法”来减轻失恋痛苦。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这名战士最终克服了抑郁情绪,走出了心灵的雨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汪瑞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为官兵解心理“疙瘩”,卸思想“包袱”,使边防战士对恶劣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对社会反差的承受能力、对性格易躁的自我调控能力、对心理压力的缓解释放能力等有了显著增强。阿里军分区还将她的心理教育作为部队经常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专门为她开设了心理咨询网站、热线电话和心理咨询门诊。采访中,阿里军分区政委潘武俊对记者说:“汪瑞的心理疏导工作,使我们的政治工作多了一条新方法,发现问题多了一条新途径,分析问题多了一种新视角,解决问题多了一把新钥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