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5783|回复: 1

安徽最南端芦溪

[复制链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4-25 00: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徽最南端芦溪


芦溪是安徽最南端的山村,聚汪氏而居,和大多数徽州汪氏一样都是汪华的后裔。fficeffice" />

祁门最主要的河流阊江在芦溪村前绕了个“S”弯,与查湾河交汇。河水舒缓而深,使这里成了优良的水埠码头,给田地很少的芦溪村村民带来众多的经济上的实惠。古代祁门交通不便,主要靠水路,尤其是南下江西必经芦溪。因此,芦溪成了一个重要的航运中转地,当年,村口有祥大码头和烂泥池渡口。码头上店铺林立,商贾众多,在祁门南乡有“小上海”的称号。用当地老话来说就是“没有卖不掉的芦溪,没有买不来的芦溪”,其繁荣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村头原来有座关帝庙,风雨中行船的船公和来往各地的商贾,均要到关帝庙前烧香许愿,以求平安,往日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芦溪是安茶的发源地,安茶是一种半发酵的红青茶,比祁红要早出1百多年,被誉为“圣茶”。由于种种原因,安茶曾一厥不振,直至停产,沉寂了近个半个世纪。近年来,芦溪村挖掘传统安茶生产工艺,使这饮誉东南亚的历史名茶再度辉煌。

村中心标志性建筑为汪氏宗祠“正义堂”,显得格外凝重,惜已不全。据村人介绍,正义堂是正义公建的,原来祠堂象徽州其它祠堂一样,三进式,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可惜上个世纪70年代初,失火烧掉一部分。在正义堂的左边还有一个规模稍小的“衍正堂”,据说是正义公专为其妾建的,意思是说为正义繁衍子孙延续香火,这衍正堂虽然小是小点,从外观来看,可是用材考究,风格独特。

旧时,由于商业繁荣,过往人口很多,芦溪村曲艺活动频繁,时常有各种戏曲演出。与关帝庙一墙之隔有个万年台,是乡村唱大戏的地方,台下开阔平坦,可容纳数千人。过去芦溪演戏从茶叶下山开始,要连续演4个月,而且看戏不卖票,观众随到随看。每年演戏时,都犹如一个长时间的盛会,不仅芦溪百姓,附近倒湖、奇口、奇岭、溶口、兴田、查湾等地百姓均来看戏,就连江上过往的商贾旅客也纷纷弃船上岸凑个热闹,人山人海。届时,走亲访友的,挑货郎担的,打把卖艺的,在村中走来走去,热闹非凡

芦溪不仅有戏,还有舞。当地傩舞有百余年历史,村人将傩舞称做“平安舞”,又叫“地戏”。这是一种古老的舞蹈,犹如曲艺中的活化石,动作粗犷有力,原始古朴。村里有户人家还保存有傩舞的面具。这些面具用木刻或石膏制成,它们是一个青面盘古,一对阴阳面的刘海,一个白面凶星,一个红面吉星,两对头有短犄的四象,还有一把开山利斧,一只青色金蟾和一只精美的狮子。傩舞演出多在正月,演出地点以祠堂为主,或在户外场地或人家厅堂。演出前要进行祭祀活动,整个演出锣鼓铿锵,节奏鲜明,加之炮竹烘托,气氛非常热闹。

丰富多彩的曲艺活动,为芦溪赢得了无数光彩。多少年过去了,这一风俗至今犹存,尤其是近年来,芦溪人经过挖掘整理,将傩舞重新搬上了演出舞台,这一古老的曲艺节目又焕发出勃勃生机,那质朴粗犷的舞蹈语汇和性格鲜明的面具刻画,让人陶醉。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2

主题

5056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429

特殊贡献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6-4-25 10: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古徽州汪氏的居住地真多。 [s:1]
河南-汪聚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