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5-8 20: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序32、容万公迁县西甘坑序
溯我汪氏得姓,始于周族,盛于徽婺。至宋初六十一世靖王焱公出镇豫章,卜居桐林,遂为武甯始祖。传五世至寿甯福康,昆季诸公并以嗣裔散处该邑,或由该邑復迁異县。蕃衍成庄,卽今吾谱所载四大分支。祖同源,異流者是也。
琅支远绍康公,公以宋特奏名进士,官兵部尚书,解组后迁田坑。其公世孙子敬公,又由田坑迁龙腹。生正九,九生源茂,茂生啟宗,宗生新、昌、昕、暹、华诸公,兄弟凢五。而新公则又为琅的派所自衍也。按公讳元中,曾任山东曲阜县丞,自其嗣源公。递传□林、世燿、向喜、如柱及元青、名郈诸公。凡七世始生朝海公,字容万,于郈公为第四子,于琅实为大父也。以龙腹族繁土隘,生计难饶,乃以乾隆庚午年徙于县西北乡甘坑家焉。
甘坑在建富西北隅鐘鼎山下,古为荒榛奥僻,居民鲜少。循建溪洞口入,山径崎嶇,蹑步行四五里许,渡岗头得一坡,始逶迤而下,地势宽平。自大父卜築以来,松竹浓蔭,四面环绕。户外一涧清流溶溶然激宕而出,达于河,饮之味甚甘,故坑之得名者。以此所产多茶、桐、梅、椶及梁、菽、荳、麦各赀,除稻秫等远取诸佃外。其馀尽堪应用。迄今九十馀年。猶缅想大父之辛勤遗泽。
今年春合族诸公倡義重葺家乘,得啟见示喜得为先,得我心独念。琅生也晚,披读老谱各庄支序,其于某祖由某迁某,本本源源莫不有纪载,以晰條缕。而琅以山谷僻处远,既承祖父之遗蔭,近幸附于君子之林,视回一门之中,丁口几廿人,顽耕秀读,猶然共乐斯土。不可以不借宗牒而一详之,以少伸承先啟后之志也。于是乎叙以附之。
时道光廿一年(1841年)辛丑岁
八十六世孙宇琅侣崙氏撰
注:选录自《汪氏宗谱•聚林堂》民国二十五年丙子重修本卷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