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2-10 09: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放一瞥
1949年4月,国共两党南京和谈决裂。4月22日解放军横渡长江,突破国民党江防天险。国军兵败如山倒,纷纷弃城向南溃逃。南京政府迁穗,基层政权一盘散沙。时任大畈乡长王奇馨(栗木坑人)惶恐不安。原在栗木坦一带活动的新四军游击队,此时专人送信给王乡长。开头写着“继兴先生”信中主要交代他要多做对人民有益的事。落款为“汪定波”。而大畈乡公所,早于前任就已经搬迁到了“笃庆堂”,日里还有一二人值班。夜里即分头躲避,十分狼狈。
报纸已多日不见了,讯息来源只有道听途闻,谣言四起。
时交立夏,全村人日夜都惶惶然。集结古街,打听讯息。谈论的主题是:“共产党来了会怎么样”?“国民党的命运将如何”?“解放军打到了哪里”?“新四军在何处活动”等等。而更重要的是结伴逃乱。除了行动不便的人以外,很少有人安心停在家中,熙熙攘攘夜深仍不平静。
四月二十九日,安徽省保安第二团几千官兵,由屯溪溃逃路过大畈,从早到晚川流不息,沿溪而下走中碓巷出去江湾奔县城。少数窜到村中,破门入户抢吃食,傍晚到的一大批官兵全部自择民房住下。他们卸下一路抢掠来的毛鸡和整边大块的生猪肉,在民家做饭烧吃。大畈人曾给以绰号“打鸡队”。
四月三十日,紧接着第二批保安四团又来了,人更多更杂更乱,约有二三万人。进村时在村头亭分路,一股沿溪直下,一股沿老街串户闯家,抢干粮饰物,拉夫、侮辱妇女,大畈村遭一大劫难。
安徽省主席张义纯也是这天逃经大畈,王乡长和大畈绅士汪作屏等曾闻讯到村口迎接。张没有停留,急速赶路欲奔县城。随行的省政府人员当中还夹杂许多学生,他们是黄山临时中学、江苏临时中学的在校师生,吃公费的,政府一走必须随行。前路茫茫,归何处去!
第二天传来讯息,从安徽来逃奔婺源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又纷纷掉头往回逃了。一片惊恐,人心慌乱,将不知如何应对。又称已见到他们在十里外的镇头过河奔大鳙岭过浙江去了。大畈可以偏安,料无大事。原来当他们头批还未到县,解放军已解放了婺源县城。因而只有往回逃,向浙江寻生路。
王奇馨乡长也不知去向,大畈已是真空了。群众处于无政府状态,今后共产党来了将是如何?各家自行杀猪杀鸡,图吃个痛快。稍有沾亲带故的都不分你我,共产将如何?稀里糊涂过一天算一天,等待未来!
国民党时期流通的“金圆券”已无用处了,自行作废。人际之间以大米作交易,一斗米换一斤肉,其他东西双方面议,以物换物。
这两天,气氛沉寂、肃然,众人都有一颗前景莫测的心。
逃往浙江开化的国民党官兵及伪政府人员被俘之后,遣散回来了,又由济溪经大畈回安徽。有大批走不动的人,都自找祠堂厅屋席地坐卧,狼狈不堪,好心的大畈人存一片怜悯之情,还送些食物,他们也有上门讨吃,一下子原来抢吃强要的人都从善了。也有个别冤家路窄前两天在大畈积恶的兵痞被人察觉,得到的是报应。
开化解放比婺源略早,这些人长途疲奔自投罗网,省主席都成了俘虏。
被抓去挑兵担的大畈民工多数回来了,个别的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国民党大势已去,这里将是共产党的天下了。原村政头人为了要做立功表现,亲自带一班人去烧毁村头村脚两座碉堡。地方武装首领即召集村中原来的自卫队在后边坑枫山塘土碉前宣称起义投诚,带队去江湾缴了械,人员回大畈归田。
五月上旬,共产党解放军二野地方工作队,由区长刘忠为领队,薛克明为大畈乡长和一批婺中、简师的学生进驻了大畈。选出村中汪汇东(绰号朱砂可)、汪泰(绰号黄肿泰)为贫民会正副主席,利用原保长汪顺法、汪国保戴罪立功,进行徵集公粮支援前线的工作。
按群众反映,村中划定几户地主和富农分担公粮任务。所有祠众租谷全部纳入支前任务。动员全村男女群众送公粮,能挑二三十斤的都上阵,运粮到浙江华埠。与此同时各户还分配做一双布军鞋的任务,鞋底要厚,重约半斤,鞋面要牢,限期完成。
新四军的部队也进村了,由倪南山带领。大畈是边界,又每天都有零散溃逃的国民党兵过境,新四军接收和遣散他们,新四军穿黑色军装,战士也多属新兵,西南乡人不少,他们给国民党取名叫“亡国牌”(实际是“顽固派”的谐音)。县成立了独立营,接替新四军进驻大畈停留了半个多月。区武装成立了,区队一班人常驻大畈。选择了上街独立茶号屋与乡政府分开为驻点。
七月下旬的一个清早,一股国民党残匪窜进村来,打进乡公所,伤乡丁(汪天旺)一名(乡长及工作队已于头天去了江湾区开会,准备西进),其他一无所获。残匪再攻区队驻点,队员全俘,缴了械,带至小畈段,然后放回。这股残匪又窜往休宁,终被歼灭。
八月里,二野西进,四野工作队以张国华为区长,曹华为农会主任,孟庆喜为委员主持江湾区工作。吸收了本地如汪佑宝,汪灶生等参加革命工作。 在教育方面,小学还留用原来教师。但经过审核清理,由汪炳光、汪钊、汪禄生三人任职。教学以讲《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为主。特别着重教革命歌曲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东方红》、《你是灯塔》、《解放区的天》、《打得好》、《谁养活谁》等等。社教工作纳入了小学教育范畴同时进行,教民兵,教妇女会,以歌曲和秧歌舞为主。
九月召开反霸斗争大会,会址设汪王庙川,全乡参加。这是解放后的首例斗争大会。
乡政权成立了,第一任乡长本地人金成富,乡政府迁在上街汪作屏的房屋内。
农会也成立了,汪广发等人为主要骨干,在农村的工作上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整个局面稳定正常而有序,为今后的土改工作做好了准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