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楼主: 九华星云

和公世系讨论 敬请你的参与

[复制链接]

33

主题

187

回帖

6837

积分

纪念会员

积分
6837
发表于 2014-1-4 09: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九华星云) 的帖子

感谢九华长富本家为家族所做出的努力!按我家谱排世系,当前基本上为85世—93世。比照绒公裔的其他各支没有多大出入。若按疑似断代10代计,当为95—103世,似不太合理。是否有年代上记录的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19: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皖江本家的参与,敬请深入细致的讨论,希望提供相关史证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577

回帖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5725
QQ
发表于 2014-1-19 11: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富先生提出对和公世系的讨论,非常好,我很支持。在桐城、潜山、太湖、怀宁这一带,生活着很多小一、小二、小三公支系的后裔,并由以上地区陆续迁往周边县的也不少。在同一时代、同一地区居住着两股“小一、小二、小三”的后裔,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尤其都说是“和”公之后,就更不可能存在两个“小一、小二、小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世系混乱的情况呢?据我分析,大概是这些原因造成的:一是“小一、小二、小三”的后裔人口繁衍很多,其子孙由祖居地向周边扩散,在旧时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很难统一撰修宗谱;二是即使过去有统宗谱,也因为时局混乱,朝代变迁,原谱被毁,如明朝及之前的老谱,绝大多数姓氏已被丢失,很难查证世系延续的依据;三是清朝康乾盛世时,满清政府鼓励民间修谱,一时间各姓氏、众支系急于续谱,因为找不到老谱作为依据,相互乱抄乱接,结果就造成了断代现象;四是在同一支系里,因为一些其他原因,比如长期不往来或者相互不团结等,都说是老祖宗的后裔,究竟是何人之后,他们也不去考究。根据谱牒专家研究后论断,民间宗谱的可信度不高。
汪树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577

回帖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5725
QQ
发表于 2014-1-19 11: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回县城的时间很短,下午又要到乡下去,没时间继续讨论这个话题,等到下次回来再说,请长富先生谅解。
汪树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14-2-11 22: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宁古埂至潜山汪氏显五公支系 祠堂潜山黄柏镇

小一,字宝五,为潜山始祖,宋绍定三年(公元1230年)自徽州婺源大坂,率二子寿一、寿二迁潜山黄柏定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14-3-4 15: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4楼九华星云于2014-02-11 22:22发表的  :
怀宁古埂至潜山汪氏支系 祠堂潜山黄柏镇

小一,字宝五,为潜山始祖,宋绍定三年(公元1230年)自徽州婺源大坂,率二子寿一、寿二迁潜山黄柏定居。
        今日重析对比表,并加入怀宁显五公支系资料,发现此支前期谱系可信度低,唯小一公有迁徙年份,之后连续十代无年份记载。经全盘分析后我认为:上述迁徙年份不合理、不可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08

回帖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4-3-4 21: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4楼(胖子道生) 的帖子

66世:和公。字季和。配高(一说洪)妣。生子三,小一、小二、小三。
67世:小一。字宝五。于婺源大畈偕二弟渡江。迁居桐城。
      小二。迁居怀宁古埂坝。
      小三。名受。貤赠文林郎。见潜邑山奇水秀,遂由婺源大畈迁居潜山县东门(一说朝天坊)。迹载邑志。卒葬潜山县北乡乌石堰清风岭下老基洼下。配张公女。子二:强、宾。女适胡鼎。或说小三名祖三,生华一、华二。
68世:强。字省一。国学生。明太祖洪武十六年癸亥(1383)正月十八日生,葬西乡排驾林。配王妣,生子二:修齐(修济)、弥升(早卒)。析居潜山西乡。
汪济按:
以上资料“68世:强。字省一。国学生。明太祖洪武十六年癸亥(1383)正月十八日生,”与我潜阳谱载有异:“小三名祖三,生华一、华二。”我谱载:华一幼子德铭(长子汝文)“生于元顺帝六年戊寅十月二十八日寅时”。这里德铭是小三公之孙,为69世,生于1338年。明显与上面的“小三,名受;子二:强、宾;68世:强,明太祖洪武十六年癸亥(1383)正月十八日生” 不同。因为此69世较彼68世还早生45年。这两个小三公应不是一个人;或者哪一个记载有误。据我依德铭生于1338年推测:我潜阳小三应生于1290年前后(似在1275-1295之间)。此与46楼“小一、小二、小三公应该生于1326年以前。”的推测相吻合。现请教于高明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10: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国钧、宗玉、道生等本家提供的珍贵资料,感谢树芬、济翁等诸多本家的积极参与,期待xajc99本家提供确切的资料,更期待太湖之外的小二公支谱的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798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用平常心看不平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150
发表于 2014-3-5 17: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醴陵谱,越国公以后支派:安庆桐城,诸支承祖,中元公下敦旦三代孙,小-丶小二丶小三后,由大畈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11: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8楼汪大雷于2014-03-05 17:53发表的  :
       醴陵谱,越国公以后支派:安庆桐城,诸支承祖,中元公下敦旦三代孙,小-丶小二丶小三后,由大畈迁。
        这是一个笼统而混沌的概念,各支谱系矛盾复杂、冲突明显必须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证,否则无法汇入新通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