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楼主: 寒山

《大畈村志》汪禄生著

[复制链接]

108

主题

69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93世 汪鸿欣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94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09: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传统食品
    1、米粉制品
    过年:馅果、晚米粉和入苎叶或野艾,包馅蒸成。灰汁粽、糯米泡以灰汁水、箬叶包扎成、用灰汁水煮烂制成。
    清明:晚米粉和入野艾,包馅蒸制。
    立夏:枕头果(或称豆屑果)晚米粉揉成过寸长的长圆形小团,蒸熟之后滚上芝麻豆屑白糖。
    端午:发汽糕,籼米水磨成浆,加入发酵剂蒸成,表面撒上肴料,切成棱形糕块。
    七月半:油煎果,糯米粉和入糖、芝麻揉成小扁园粉团,放入油中煎成。
    中秋:灰汗果。籼米加入灰汁水磨成浆,蒸制。
    冬至:乌麦(荞麦)果,乌麦粉包馅,烙成。
    冬福果:红籼米粉揉成团印模印出,蒸制。
    生日:寿桃果:晚米粉揉团,印成寿星老,单桃、双桃,蒸制。
    结婚:锁匙牌。晚米粉加糖,作色,印成麒麟送子,园宝锭、蒸制。
    生孩子:鸡子果,晚米粉揉成团包入糖馅,做成圆柱似蛋形,蒸制。
    2、菜谱
    红烧猪八样(耳、香腮、舌、脊里、脚趾、尾、回回鼻、唇)
    红烧蹄包、煎狮头圆、粉蒸鸡糯米饭垫底。蒸圹鱼、焖蛋、丛菜猪肉、蒸罗苏鱼、蒸茶菩藤、蒸苋菜、蒸白菜。
    传统酒宴:十二上,加四小碗、八围盘、四点心。
    3、小吃、干品
    咸笋脑、菜水豆、菜头鸡、南瓜枣、罗苏瘪、辣椒瘪、番薯枣、南瓜子、茅栗
    茅菲丛菜
    干粮炒米。
寒山艺术馆 http://blog.sina.com.cn/u/23102337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69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93世 汪鸿欣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94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09: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
    故
    事
    纪
    事
    篇
   
   
    一、传  说
   
    “大畈人家路不平”
    在婺源,人们讲起大畈村,都会有一句“大畈人家路不平”的口头语,这究竟从何说起,都不甚明白。总括起来有两种传说可作参考:
    其一:大畈在唐代汪氏迁居之前,就有赵姓居住在高路头的赵家坦。到宋代时赵姓人有诸多显贵,在朝为官,家境富裕。美中不足的是女眷在家,长年夫妻分居,多有怨言。一日,来了一位游方道士,善看风水,并有邪术可破风水阳宅。当走门串户与各家人交谈之中听到诉说之后,到周围察勘一番,便对这些女眷们说:“如果想要夫君长期来家团聚,并不艰难。依我之见,你们的住处北向是一狮形,狮头上长出十二根石笋,只要将石笋敲掉,他们自然都会回家。”女眷们听了,大家商量,即于当日雇工敲断石笋,静候佳音。第二天早上,传来怪事,所有头天敲断的石笋,已重新自行复原,大家疑惑不解,求告于道士。道士教她们再又敲掉,泼上秽物,它就不能复原,女眷们依话行事,果然应验。
    这边家乡敲断石笋,那边在朝为官的男人,当天早朝时,一个个变成一副呆相,衣冠不整,礼节不周,皇帝一见,龙颜大怒,痛斥他们欺君罔上,廷杖逐出午门。并立刻下诏,要抄家诛族,家中人闻讯,惊惶万状,主事者马上拿定主意,倾尽家财,买动大畈汪姓族首,求助他们开祠堂门,接纳赵姓人改为汪姓入祠上藉。汪姓出于宽怀怜悯之心,冒险行事,于是赵姓得以蒙混度过劫难,归附了汪姓。自此以后,大畈就有了赵改汪之说,又有真汪假汪之分。但当时不能明显突破真相,只能用一种隐语说:“大畈人家路不平”。
    其二:大明嘉靖年间柱国大冢宰兼大司马汪鋐致仕归里,他一生为官清正廉明,素有“穷天官”之誉称。明世宗为了关怀他的退休生活,授权给他:凡吏部尚书发放的地方官员,属江南一带的,都在上任之前要到汪鋐的“天官第”验印赴任。大畈古石路,都是用鹅孵石铺成的,不便于乘马献轿,只有步行。官员身穿袍带,脚裹朝靴,走路非常艰难,如遇阵雨,大畈人家破房陋屋里都是官。汪鋐也有意不将大路铺平,不愿看到他们骑马坐轿在自己的家乡道上摆威风。而是专让他们艰难地走一走,体验民间生活疾苦。因此凡到过大畈的官员,有发出同样的感叹:“大畈人家路不平”。
    注:大畈古道,清末民初由汪序昭修成坦途。
寒山艺术馆 http://blog.sina.com.cn/u/23102337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69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93世 汪鸿欣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94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09: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左世家亭”
    “江左世家亭”位于大畈村北入口处,也称“村头亭”。亭中悬挂“江左世家”匾。相专汪鋐为朝廷重臣之时,世宗以汪鋐为唐越国公的后裔特御书“江左世家”制匾给赐。
    汪鋐得匾后,回到家中,对于此匾的悬挂,作了一番深思。如果挂在家中,当然很荣耀。但总觉得不妥,会惹麻烦,同朝当中自然有人会诬我妄自尊大,有野心,但不悬挂,又是对圣上不尊,藐视君王。经过再三考虑之后,决定在大畈村头专建一座亭阁,供奉这块御匾。故而就有了“江左世家亭”之建筑。
    世家亭巍峨雄立村北;汪王庙庄丽辉煌座落村南;东边鳙溪环靠;西面屏障相倚。大畈古村、雅典肃然,甚为得体。
寒山艺术馆 http://blog.sina.com.cn/u/23102337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69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93世 汪鸿欣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94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09: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汪家业”与“赵家洲”
    大畈在汪姓迁居之前,早有其他姓氏居住,其中最大的是赵姓,住高路头的赵家坦。
    汪姓始迁的大畈本村住地,据舆学者的流言是一块竹排的所谓排形。岁月流逝,沧海桑田,终会成为一个绿洲,因而传出了“五百年前汪家业,五百年后赵家洲”民谣。
    汪姓人得知后,心中总存在隐患和忧虑之感,请了舆学者商议如何应制。研讨之后,定出了一个措施:“多凿深井如竹篙稳住排身。多挖塘如铁锚镇排”。这样以来能确保村族繁衍昌盛。
    因此,大畈全村就出现“百塘百井”之村。村中从南到北住户都有饮用水井。村围菜园茶园里也都有浇灌水井。村头、村东、村末都有成串鱼塘。
    五百年过去了,一千多年以来,汪氏兴旺发达,支脉外迁不少,成了一个大族世家。这也许与百塘百井不无关系。一座远近闻名的文化古村,没有变成赵家之洲。
    现在古塘、古井,虽然逐渐荒废,但遗留下来的仍有如:汪家井、八卦井、铁井栏圈井、后边井、枣树园井、犟坦巷井等等。鱼塘随着水碓的废弃,虽然大多无存,但在湖坦王庙遗址东侧仍在三口完整存在。
寒山艺术馆 http://blog.sina.com.cn/u/23102337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69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93世 汪鸿欣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94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09: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宗棠为大畈结讼
    大畈中街有一套古建,占驻了整条巷的北侧,其中有一间大厅,六座三间屋,合称“一府六院”,是有名的“朝南屋”。主人汪姓绰号万达荣。府称“遗训堂”。是一大富户,良田数百亩,一班帮工、伙计、丫头,每年秋收时节,在犟坦口天灯墩插旗收租。
    万达荣财大气粗,欺压村民,对“家奴”常施强暴,对村中儒士也多藐视,人们恨之入骨,但都敢怒而不敢言。特别是对租种他的田的佃农,收租非常苛刻。而且、将他们视为家奴。因此招来众怒。受欺受压的村民一致起来求助村中“六学堂的御林郎,贡生汪作民出来为大家主持正义,扳倒万达荣。
    汪作民受众所托,自己也对万的所作所为十分愤怒,必须教训他一番,于是收集他的劣迹实事,并在俱证方面也违心地做了手脚,举证人在保证不泄密的条件下,在万达荣家中天井内所设置的鱼缸中沉下一副铁链锁。事毕后,汪作民去县告官,控告万达荣在遗训堂厅上有案桌签筒,堂下有刑具铁链,私设公堂,理应治罪。
    万达荣得知后,虽然也有些慌乱,但还是口出狂言,他说:“谁与我作对,我的糠头都可以将他壅葬。”毕竟官司不是一句话可了结,他于是倾心动用钱财,买通官员搬官出城亲临断案。汪作民有众人的拥护支持,又当场从鱼缸中捞出证物,一宗棘手的案,县官一时无法判决。万达荣再次输钱贿官,终无了结,屡次休庭待审。
    时太常侍卿闽浙总督左宗棠正在婺源“征剿”太平军。县令名为向他求教,实即想将这沉甸甸的案子借机推给左大人。左大人接案之后,派员到现场勘察,发现铁练上锈迹不多,分明投入不久,深知其中必有疑点。又查得万达荣的为人确系财大气粗,平时横行乡里,引来公忿。于是断然批复:“私设公堂是假,不处乡邻是真。”
    此案就此了结,不得重诉。
    一场官司不了了之。原告汪作民有众人相扶,费用不大。被告万达荣却耗尽了家财,而且威信扫地,家声日下,田产变卖,家道日衰。往昔插旗收租也成为历史,不复再见了。
寒山艺术馆 http://blog.sina.com.cn/u/23102337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69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93世 汪鸿欣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94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09: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玄锡公灵山缚虎
    大畈灵山,风景秀丽,清幽雅静,古来乡儒择为教子读经之所在。玄锡少年也曾在灵山攻读,每逢初一、十五童生们都有回家换衣取物的惯例。一日,玄锡于晚饭后回山,拾级而上走了半个时辰到了石亭前面坐下休息。时近黄昏,夜色朦胧,再前走去,行不多远,发现路当中有一大物拦住去路,伫立细看,原来是一头农家走失的“耕牛”。玄锡想,失主必定心焦,他毫不犹豫,当即解下腰带,缚住了“耕牛”,慢慢牵到灵山寺,寺旁有棵柳树,正好拴上。待明日有人寻“牛”,当即送还。玄锡回寺后,想到今日所做的事,能为失主解忧,似觉心安理得。
    第二天清早,天还没有大亮,玄锡醒来,马上披衣起床,赶快去开大门,就在这时,忽然听到一声长啸,顿觉毛发悚然,一只白额猛虎,扬长呼啸飞奔山颠。再看昨夜拴在树下的“耕牛”已无踪影,只剩下半截扯断了的腰带。玄锡不禁咋舌大惊。自言自语:好险!好险!原来昨夜误将猛虎当成“耕牛”牵上山来,真真不可思议。
    回到寺中,半天来心神不定,并将此事写下了一篇日记《灵山缚虎记》。
    灵山有虎,消息一传开后,人们登山多有所懼。从此以后,学童们往来大都结伴同行,以保安宁。
寒山艺术馆 http://blog.sina.com.cn/u/23102337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69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93世 汪鸿欣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94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09: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故  事
   
    汪天官齐云山求嗣
    嘉靖皇帝无子嗣,又深信道教,心中早有求嗣的想法。一天在后宫与汪天官夫妻谈起这件事,程氏夫人嘴快,马上抢答:“这事好办,可以到我的家乡大畈灵山去求,非常应验,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嘉靖皇帝即刻转向汪天官,汪急忙回话:“女眷见识短浅,大畈灵山比不上齐云名山,齐云山是道教圣地!”嘉靖帝说,朕不论那座山,求嗣之事就命卿一切代行。
    汪天官奉旨代皇帝出京赴齐云山求嗣,龙车凤辇,前护后拥,气派非常,满朝文武官员齐聚午门欢送。也有一些大臣见汪如此受宠,心怀不服,于早朝时面奏明皇说汪天官目无君主,狂妄自大,心怀叵测,竟敢在众臣面前乘坐龙车,请皇帝定夺。嘉靖皇帝沉思后说,此事等他求嗣回来再作查究。
    汪天官一行人马,浩浩荡荡,行程数天来到齐云山下,放炮安歇。山上主持和众道士们闻讯,都很惊愕,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接待,只有潜身逃避。
    话说有一个做伙头的婺源人来不及逃出山门,隐藏在厨房中,后来被汪天官的随从在灶窟中寻出来。带到天官面前,天官向他说明了来意,好言安抚他,并且吩咐他安排场面,要做一回道场。伙头不是坛主,不会做道场,再三推辞,不敢接受。汪天官说你只要将道场设好,站在一旁念念经,其他的事就不用管。等一切就绪,汪天官亲自登坛,临场祝拜,他祷告说:“我知神灵,神知我意。”接着求得一个顺签。于是命众人烧香纸,放炮竹,道场就此结束。汪天官率随从护“顺签”下山。
    等汪天官一行人下山之后,山上主持和道士才陆续归来,听伙头叙述刚才求嗣一事的经过,大家都纷纷谴责伙头不应该越俎代疱主持道场,领头人下令将他毒打一顿,赶出山门。伙头带着一身伤痛,一肚子委屈,忍耐着,拖着受伤的躯体前往追赶汪天官,要面诉情原。在距齐云山十余里的西馆村终于赶上了汪天官的一行人众。他俯伏在地,痛哭泣诉,汪天官非常同情,也感到自疚,好好地安慰了他一番,并派专人护送他暂回到家乡婺源住下,待回朝再作处理。
    这次汪天官求嗣回京复旨,与出京时的汪天官情景大不一样,他脚穿草鞋,手扶轿杠,长途跋涉,一路与众人步行多天才到京,时午门外迎接他的文武大臣,早就列立等候,大家见到他十分劳累之状,非常惊叹。回到殿前,嘉靖皇帝见状也很痛惜,关怀地说:“卿为何这等劳累?”汪天官回奏曰:“臣出京时是代主求嗣,可以享受主公待遇。回京来,是伴未来的皇嗣也就是后主,理应遵循君臣之礼,万苦而不辞。”嘉靖皇帝和满朝文武大臣们听后,都非常钦佩和赞赏汪天官的任劳无悔与耿耿忠心,因而,又一次受到皇上嘉奖。
    齐云山上供奉的是“玄天上帝”也称“真武大帝”,他自从接受汪天官代皇帝求嗣之后,非常震惊,不知该派谴谁去投胎才适合,无可奈何,只有自己亲自临凡。从此以后,齐云山正殿形成缺主亲临,十八、九年清门寂静,多处似有荒凉之景。
    嘉靖皇帝经过求嗣,果然应验,次年便生下太子,龙心大悦。遂降旨重修齐云山正殿,增建配殿和钟、鼓二楼以及两重宫门,俱用琉璃瓦新盖,金璧辉煌,雄伟壮丽,胜过了著名的武当山太和殿,并敕名为“玄天太素宫”。
    汪天官曾上书说齐云山“一石插天,直入云端,谓之齐云。”世宗则御书“齐云山”三字匾额。为了表彰汪天官求嗣有功,齐云山上还另建造了一座楼第,专供汪天官及其家乡人“齐云进香”时使用。从此以后大畈人去齐云山都有专用楼房,别人不得占用。现在仍留有“天官府”遗迹。
    汪天官回京之后,并没有忘记那位伙头。派员来到婺源找到他,授权他招募一批道士去接管齐云山。这位伙头一直到年老寿终齐云山,齐云山虽然在休宁地界,但至今山上主持以及居住的民众,仍然多是婺源人。
    汪天官后来还写了一首《齐云山颂》,前两句是“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一神”。
寒山艺术馆 http://blog.sina.com.cn/u/23102337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69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93世 汪鸿欣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94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09: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汪鋐家训
    嘉靖十三年(1534),太子太保光禄大夫吏部兼兵部尚书汪鋐,八月一日一品考满进勋柱国,十月二十日敕所司建楼于家以奉御书,赐额曰“昭恩楼”命工部制匾给赐。
    昭恩楼也就是乡人所说的天官殿,建在上街海棠路里,根据当时的建造规格图样,大门前要建一座照墙,可是这块地原属族中笃庆堂人孤寡老妪所有,她要保住祖宗传留下来的基业,不从自己手中丢失,坚决不肯让地。汪鋐的家人屡送家书入京,请汪鋐命地方官员协办。对付一个孤寡老妪本来不算什么大事,但汪鋐深明大义,决不仗势欺人,更何况是乡亲弱者。于是严厉告诫家人,不得胡行,同时以诗附家书回复:
    纸纸家书只为墙,无墙门首又何妨。
    忍图一日虚门面,不念儿孙百世长。
    家人遵循汪鋐的教导,从此不再议墙之事。昭恩楼建成后,它的大门始终面对邻人的菜地,而且一直延续几百年之后,这块菜地还是属于笃庆堂的人代代所有。
    汪鋐自写了家书之后,又着重将祖训铸刻在一面铜镜上,借以明察自律,三省吾身,世代相传,务必谨记,其训示为:
    寄书其中,益方其外。一尘不染,万物俱备。
    这面铜镜,汪鋐后裔一直珍藏,并且训示都能背得出来。
寒山艺术馆 http://blog.sina.com.cn/u/23102337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69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93世 汪鸿欣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94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09: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杵棒开花
    大畈东湖公祠七十六世裔孙汪魁,字士魁,号抑斋。生有五子舜民、天民、济民、生民、世民。舜民当长,汪魁偏爱,延师家教,后又送他到灵山碧云庵潜心攻读诗书。而天民、济民即每日上山为樵。
    一日,当天民、济民砍柴归来时,刚到院中,即听到父亲与母亲家中对说:“厨房中三碗饭,一碗有些肉留给舜民,其余两碗只有蔬菜让天民、济民砍柴回来食用。”兄弟俩人听后,心中都觉得很受委屈,同胞兄弟为何读书与砍柴所受的待遇这么悬殊,太不公平了。一气之下,丢卸柴担,提着杵棒,往外出走。经过菜园时,将两根杵棒插入土中,暗暗祷告,如果我俩人日后能读书成名,这两根杵棒就成活生枝,发叶开花。然后直奔灵山,拜师求学。教书先生听了他们自报门户与苦苦诉求,深受感动,也就收下了他们。
    半个多月来,两人用功苦读,饥餐野果,夜荷衣靠睡,当汪魁夫妻得知实情之后,深受愧疚,对他俩的意志与抱负非常赞赏,十分痛惜,于是尽家中的能力支援他们认真求学。
    数年以后兄弟三人都先后登榜高中。舜民历官副都御史,天民惠州府通判,济民安仁知县。
    明皇为旌表他们敕建《三凤坊》于大畈天灯坦路心,上题《椿桂同荣》。
    天灯坦旁边的菜园中,天民济民当年所插下去的两根杵棒已长成两株并立的大树,枝叶繁茂,后人赞赏地说真正是“杵棒开花”了,它与牌坊紧贴相倚。
   
    铁心硬手整治五城街
    大畈到黄山市(屯溪)必经过休宁五城镇,该镇有五华里长的老街,古来摊点密集,中间只空二尺许的人行道。客商往来穿梭,交通拥挤,空手旅客都不容易通过,而肩挑背负重担之苦力即更难过街,不论挑重担轻担都不能在街心得到喘息的机会,必须一肩气挑到头。挑夫每到此处叫苦连天。
    汪鋐之子云程所闻所见感同深受,他询问民众,过街通道多宽才合适?众曰:“一丈”。
    于是云程专门到五城镇喝上酒,雇来一匹坐骑,用一根丈把长的“禾杆担”横绑于马屁股上,再朝马狠狠加鞭。马儿从街头往街末飞跑而过,马儿所过之处,人仰摊翻。云程来回跑了几趟,五城街空出了一条宽敞的人行大道。但他却被地方上以扰乱市场之名捆绑在街中心旗杆上示众。当时围观者甚众,云程便大声呼叫:“老子做天官,儿子绑旗杆”。地保闻之被绑者是汪天官之子,深恐得罪,于是赶紧松绑。
    公子不依,必须要有条件:“从今之后,街道空足人行道。”至于这次损坏之物由他负责赔偿。地保答应了公子之条件,并自认管理不善,所有损失摊主自负,不须公子赔偿。事情至此了结,五城街从此畅通,五城当地人与四方客商均受益,因而使五城更加繁荣。
寒山艺术馆 http://blog.sina.com.cn/u/23102337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69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93世 汪鸿欣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94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09: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慎修之女婚姻悲剧
    清代名儒,杰出的经学家、音韵学家和皖派朴学奠基者,江湾人江永有一位爱女,名江节女,受聘于大畈汪澧的第三子汪仕坚。当时说媒,江家要证实对方人家在族中的影响和地位,提出汪澧家必须具备“三头”才能说亲。大畈人家的三头是指十八头、社头、仙头。能做得起三个头,他的租底和能力就在村中为上等之家。汪澧原来三头并不齐备,为了这门亲事,于是请族长们协商出资金买到三头,然后再下定。
    汪澧经营茶叶,住处称为“老茶行屋”。家境富裕。定亲之后,命仕坚去沪杭一带解银办喜事。“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仕坚从上海起程归家时,在杭州乘船,不幸遇到狂风暴雨,船覆江心,人财两空。噩耗传来,双方家中悲恸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江湾方面重视旧礼教“一女不嫁二夫,名份已定,节女是汪门之媳,迎娶不容改变”。大畈方面忧伤重重,亦只能照章行事。婚期按择定之日举行,江节女只有捧着仕坚的神主拜堂、送房。江节女自从进入洞房之后,就一步也没有出过房门。一切由带来的伴嫁姨照料。她的嫁妆样样俱全,连口粮田都有,只吃汪家一口水。年复一年,伴嫁姨都换了三次,一直在房中过日子。
    岁月沧桑,人事变故,家道也不如常了。坐吃山空,生活日见困境。陪嫁姨都无法雇用了。江节女最终饿死在房中。墓葬对面溪园珠凸,叫“姑娘坟”。
    江节女所住过的房间,几经二百年左右,一直空着,没有人入住。这所古老民居,1996年拆毁时,人们还唠叨起这场婚姻悲剧。
寒山艺术馆 http://blog.sina.com.cn/u/23102337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