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楼主: 汪篪

关于国学中的“哲学”和“思想”(摘编2)

[复制链接]

132

主题

708

回帖

2万

积分

认证会员

芃叟

Rank: 6Rank: 6

积分
2663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13: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73、白驹过隙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是庄子关于人生短暂的比喻。意思是说,人生就像一匹白马越过地面的一个小缝一样,只是瞬间,即为短暂。      
       庄子在《知北游》中阐明了对生死的态度。他认为人活在天地之间,像是骏马飞奔,越过缝隙,一眨眼的时间就过去了。世间万物,包括人在内,没有一个不是蓬蓬勃勃地出生,没有一个不是萧萧条条地死去。有生命的东西为此而哀伤,有情感的人类为此而悲痛。与其如此,还不如解开那自然造成的束缚,随物旋转,魂魄游到哪里,自己就随之到哪里。不要太过执着。      
       这就是人和万物的最终归宿。尽管如此,这些却不是追求至理的人所追求的。以上这些是众人都在讨论的问题,不过达到至理的人却不讨论,凡是参与讨论的都没有达到至理。就像老子所说的那样,“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道是不可见的,与其以闻见的方式求道,不如以闭塞的方式求道。懂得这样的道理那就是最大的收获,人生才算是完满有意义的。      
       事实上,庄子的这段论说包含了好几层意思。人生非常短暂,只是大道变化的一个瞬间。大道流变就像骏马飞奔,人生在世就像飞马过隙;生生死死,是大道自然流变的自然过程、生物变化的自然程序,人皆如此,没有一个能够避免的,人皆有生死;有鉴于此,人们就应该从对死亡的哀伤和悲痛中解脱出来,顺随生物的自然变化,生而不喜,死而不悲,生死不动于心,永远保持内心的平静。做到了这一点,也就达到了至理,回归了大道,人生也达到了完美;达于至理、回归大道的人不区别有生与无生,不分辨有形与无形,将生死来去视为一体,将有形无形划为同一。正因为如此,所以也就无须言语和论辩了。        

        74、庖丁解牛与养生之道      
       “庖丁解牛”是庄子讲的一个寓言故事。      
        庖丁为文惠君宰牛,技术很是精湛,那动作也像是在跳“桑林之舞”,那声音像是在奏“经首之乐”,抑扬顿挫,优美动听。文惠君站在一旁看得出了神,不由的赞扬道:“难道宰牛的技艺也能够如此高超吗?”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所追求的是宰牛的道理啊,道理要比技艺更高一筹。一个好的庖丁,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用刀去割肉,时间长了刀就钝了。一个普通的庖丁,一个月要换一把刀,因为要用刀砍骨头,用不了多久刀就钝了。而我这把刀,已经用了19年,所解的牛已有数千头,可刀刃却像是新磨的一样。要知道,牛的骨节中间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却是没有厚度的。拿没有厚度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间,游走那刀刃,一定是大有余地可行的。正因为这样,所以19年了,我的刀刃还像是新磨出来的一样。”文惠君听后感叹道:“太好了!听了你的话,我懂得了养生的道理。”      
       在这个故事中,虽然庖丁在讲解牛的道理,但文惠君却说懂得了养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养生与解牛具有相似之处,这就是不要做危害己身的事。刀刃要保持长久的锋利,就不要去碰牛体的硬骨;人的身体要想长存,就不要触及那些有伤于己的硬东西。这些硬东西,在庄子看来,就是名和刑。许多人为了名誉要么真做好事,要么假做好事。真做好事,往往会忘我操劳,把身体搞垮;假做好事,就会败漏于世,身败名裂。触刑,就是做坏事,肯定会有恶报。      
        因此,在庄子看来,人生在世,不仅仅要做好事不做坏事,而且好事要自然而然地去做,千万不能有意去做,不能为了沽名钓誉而做。做坏事和为了获名而做好事,就像刀刃触及牛体的硬骨一样,会伤及己身。这就是庄子提出的“无近刑名,可以全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708

回帖

2万

积分

认证会员

芃叟

Rank: 6Rank: 6

积分
2663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13: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7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个典故出自《庄子·山木》,集中体现了庄子在利益面前的生存智慧。故事书:有一次,庄子在栗子园外面游玩,突然飞来了一只鹊鸟。这只雀鸟丝毫没有注意庄子的存在,径直落在了栗林之中。庄子加快脚步跟上去,拿出弹弓,准备把它打下来。到了跟前,庄子明白了。鹊鸟之所以没有看见他,原来是为了捕捉一只螳螂。栗林中有一只蝉,正借着树荫在那里休息,可是正因为它找到了很好的休息地点,只顾享受,却忘记了自己处境的危险,没有想到在它的附近有一只螳螂突然伸出双臂捉住了它。这只螳螂捉住了蝉,非常高兴,得意之时却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身体,被这只鹊鸟在空中飞过时发现了,所以鹊鸟俯冲下来要啄食它;同时也正因为这只鹊鸟一心一意要啄食这只螳螂,所以连庄子这么大的一个人也没有看见,以至于当庄子要用弹弓打它的时候,它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到了危险的关头。      
        看到这里,庄子很为感叹,深为这几只小动物感到悲哀,觉得他们太不懂得轻重了,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忘了自己的生命,由此可见物欲对生命的危害。想到这里,庄子忽然感到自己也陷入了这种可悲的境地,为了捉住这只鹊鸟,他忘记了自己的周围环境,忽视了自己所处的境地,因为很可能自己也正被当做猎物呢。有了这样的意识,他吓出了一身冷汗,赶忙扔掉弹弓,扭头就走。果然不出所料,那守庄园的人见他进入了栗林,以为他在偷栗子,正要抓他,见他跑了出来,正在后面追着骂他呢。      
        后来《韩诗外传》借用了这个典故,成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      
        庄子认为无私是立身之本。一个人有了私欲,就会利欲熏心;利欲熏心就会迷惑自己的心智;自己的心智一旦被迷惑住了,那就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保住了,至于事业就更谈不上了。       

        76、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是个美妙的意境。现代科学的发展还没有给梦境一个完美的解释,哲学上的概括也很难令人满意。两千多年前,庄周就用这个故事提出了人类的一种困境。如果仔细想来,精神病人或者有着奇特思想的人,他们是不是也处在梦中,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被常人所理解。      
       “ 庄周梦蝶”的故事是这样的:庄周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悠闲自在地飞来飞去,很是得意。突然醒来,发现自己原来是庄周。不过,人生本来就是梦,梦与梦之间留变无终,所以弄不清楚到底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      
       庄子由此认为不管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蝴蝶与庄周毕竟是不一样的,它们之间的转化也就是物与物之间的转化,是一种“物化”。庄子把这个故事进一步上升到对人生人死的理解上,他认为人生人死只是一种物的转化。宇宙是一个循环不已的大混沌。就宇宙整体而言,从一无所有的朦胧状态变为有形有象的明晰世界,又由有形有象的明晰世界回归到无形无象的朦胧状态;在有形有象的明晰世界中,由一种东西变成另一种东西,又由另一种东西变成了第三种东西。如此而已,永无止境。人生人死不过是这一大流变中的一个瞬间。      
       另外,从这个故事出发,庄周还试图告诉人们,究竟是梦还是醒,是庄周还是蝴蝶,人们根本没有必要去追究。因为人们的认识标准是相对的,根本无法正确认识事物。他说当时社会上的儒、墨等各派的相互辩论,都是以自己所非而非对方所是,这样做是无法搞清是非的。他说:“假如我与你两个人进行辩论,你胜了我,难道真的是你对而我错了吗?我胜了你,难道真的是我对而你错了吗?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错吗?还是两个人全对或者全错呢?我们两个人无法决定谁对谁错,那么请谁来断定呢?如果请第三个人来断定,同样无法断定。假如请跟你意见相同的人来决定,他既然与你意见相同,这怎么断定呢?假如请跟我意见相同的人来决定,他既然与我意见相同,又怎么断定呢?假如请与我们两个人意见都相同或者都不相同的人来断定,又怎么断定呢?因此,我和你和第三者,都同样无法断定谁是谁非,是非问题是永远搞不清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708

回帖

2万

积分

认证会员

芃叟

Rank: 6Rank: 6

积分
2663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13: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77、庄子妻死,鼓盆而歌      
        庄子从自己的哲学理念出发解释一切,反映在生死上,则是轻松自如的。甚至在他的妻子去世时,他也能用这种超脱的哲学理念宽慰自己。真正的哲学家往往都是知行合一的。      
       《 庄子》书中记述了一个“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故事说,庄子的妻子去世了,庄子的朋友惠施前去吊唁。惠施来到庄子家,看见庄子正盘腿坐在蒲草编的凳子上敲着瓦盆唱歌呢。会惠施很不理解,因而责备他说:“你的妻子与你日夜相伴,为你生儿育女,身体都累坏了。现在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却在这里唱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回答:“你这句话可就不对了。你知道吗?当我的妻子刚死的时候我怎么不悲哀呢?可是后来想了想,也就不悲哀了。因为想当初我的妻子本来就是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而且连形体也没有,不但没有形体,而且连气息也没有。后来恍然间出现了气息,由气息渐渐地产生了形体,由形体渐渐地产生了生命。现在她死了,又由有生命的东西变成了无生命的东西,之后形体也会消散,气息也会消失,她将完全恢复到原先的样子。这样看来,人生人死就像是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一样,循环往复,没有穷尽。我的妻子死了,也正是沿着这一循环的道路。从一无所有的大房子中走出,又回归到她原来一无所有的大房子里面休息,而我却在这里嚎啕大哭,这不是不懂得大自然循环往复的道理吗?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停止了悲伤,不哭了。      
        因此,庄子认为人是由宇宙大道演化而来的,是道在世间的具体体现形式。人的生命与其他一切生命一样,都只是宇宙演变过程中的一刹之间,人生与人死也就没有什么差别了。既然生死没有差别,人活着也算不上什么乐事,死亡了也就没有必要悲哀。因而,最为明智的人生态度是顺其自然。也就是说,人一旦生出来,你就自然而然地活着,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也用不着为活在世上而庆幸;如果死去了,你就自然而然地回归,用不着为离开人间而苦恼,也不要有太多的留恋。庄子认为如果在思想上能够认识到这一点,那你的一生就会有永远的快乐;如果对自己、对他人都这样认识,都这样对待,那你就会坦然一生,无忧无虑,并且有了达到圣人境界的潜质。       

        78、井底之蛙与东海之鳖      
       庄子特别重视个人心灵的修炼,他主张人们在认识宇宙、人生时,要保持一种虚旷开放的心灵,千万不要使自己陷在固有的思维模式、心理结构里,不要固步自封。庄子曾经借用孔子的话表明自己的观点,他说:"我从小好学,到现在已经69岁了,但感觉还没有认识到最高的真理,我敢不虚心吗?"      
       《庄子·秋水》中用了一个河伯见北海若的故事来阐明虚心的道理,秋天来临的时候,水流汇集到一处,河流变得更加宽阔,河中的神灵河伯开始自大起来,觉得自己非常伟大,天下无人能比。可是,当他顺流而下到达北海的时候,面对无边无际、烟波浩渺的大海,河伯惘然若失。在这个时候,北海中的神灵北海若教导河伯说:“我和你比较起来的确是大得无可比拟,但如果和无限的宇宙比较起来,我就像大山中的一块小石子、一颗小树苗。”庄子借这个典故告诫人们:我们的心灵往往受到自己的生活环境、已有知识和固有成见等的限定,局限性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具有一定的理性,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有限,需要在无限的宇宙面前保持虚心,不要骄傲自大。      
       《庄子·秋水》中又用了一个井底之蛙见东海之鳖的故事来阐明不虚心的弊病:井底之蛙对远道而来的东海之鳖说:“我非常快乐!我出来是在井栏杆上跳跃,回去的时候就在破砖块旁边休息。在水里面,游动的水托着我的两腋和两腮,跳到泥里,泥巴就盖住我的脚背。你可以看到井里的虫子、螃蟹和蝌蚪啊,它们都没有我快乐。我独占一坑水,盘踞着一口井,这是最大的快乐啊。”东海之鳖听了以后,就对井底之蛙描述了大海的情形:“一千里不足以形容海的辽阔,八千尺不足以形容海的深远。大禹在世的时候,十年有九年水灾,但海水并不因此增加 ;商汤在世的时候,八年有七年旱灾,但海水并不因此减少,这就是无限广阔的大海的快乐。”井底之蛙听了东海之鳖对大海的描述,感到非常茫然。庄子这个时候就评价说:“心胸狭小、琐碎的人去看事物就像是从竹管子里面看天,天只有巴掌那么大,又像是用锥子去量地,地只有鞋底那么大。这样的人实在是太渺小了!”      
        因此,在庄子看来,虚心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是人立身处事的基本规范。任何时候都不能骄傲自大,偏执一方。我们要努力开阔自己的眼界,放眼无限的宇宙和无尽的大道,真正使自己达到自由的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708

回帖

2万

积分

认证会员

芃叟

Rank: 6Rank: 6

积分
2663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19: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79、濠梁观鱼      
        庄子记叙了一个濠梁观鱼的故事,认为人虽然有一定的理性,但仍不能判定游动的鱼是否快乐,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不是鱼。      
        庄子和惠施在河堰上游玩,看到水中的游鱼上上下下,自由自在。庄子指着水中的游鱼对惠施说:“水里的鱼优哉游哉地游着,这些鱼一定很快乐呀!”      
       惠施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就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快乐;但你不是鱼,也不会知道鱼的快乐。怎么样?你无话可说了吧!”      
        庄子说:“让我们从头说起吧!当你问我‘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时,你已经默认了我是知道鱼是快乐的(只是想要知道我是‘怎么’知道的)。我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就是在这濠梁之上感悟到的。”      
       庄子和惠施的这段对话,从对话逻辑上来看,惠氏否认庄子能够观察到鱼的快乐,庄子也否认了惠施的观点,原因是庄子认为惠施不是自己,所以也不能体验到自己的情感。而惠施又认为庄子不是鱼,因而也认为庄子不能够观鱼之乐。表面上看起来,惠氏是逻辑推理的胜利者,但他并没有涉及庄子对我们人类为什么能够认识事物的情感、意志这个问题的回答。当庄子用,“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就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来回答惠施“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这一问题时,这就掉进惠施预设的人与鱼、人与人之间不能相互认识的圈子里了。其实,庄子的真实观点是人与鱼、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相互认识彼此的情感、意志的。所以,庄子最后总结性地指出:“我怎么会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我是在濠梁之上感悟到的。”      
        其实,这是哲学上一个很大的认识论问题,即在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人类作为认识主体是否能够认识外在事物的情感、意志、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涉及人的认识极限的问题。庄子在这里无疑是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者。他从最高本体“道”出发,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80、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与一个老木匠有一个故事,谈的是言和意的关系。这个故事记载在《庄子·天道》中。具体内容是:      
       有一次,齐桓公在堂上看古代经典,一个名叫轮扁的老木匠在公堂下做活,他看见齐桓公专心致志地读书,就放下手中的木匠工具,好奇地走上前来问齐桓公,说:“请问,大王您读的是什么书啊?”      
       齐桓公回答说:“我读的是圣人写的书。”      
       轮扁问:“写这些书的圣人现在还活在世上吗?”      
       齐桓公回答说:“他们早就死了。”      
        轮扁笑着说:“既然写这些书的圣人早就死了,那么您现在所读的只是些古人的糟粕罢了,哪里值得这么专心致志地下功夫呢?”      
       齐桓公生气地说:“我在这里读古代圣人所写的书,哪里有你这样一个做车轮子的木匠说话的份?今天你要是能够说出些道理来,那还罢了,要是你说不出道理来,我就要治你的死罪。”      
       轮扁赶忙解释说:“大王请息怒,我并没有不尊重您的意思,也不是故意要诋毁古代的圣人。我之所以这样讲,是用我做车轮子的经验来类比的。做车轮子是一件细致、微妙的活计,砍木头的时候,慢了,做出来的车轮就会松软而不坚固。快了,又会滞涩而难以嵌入。要做到恰到好处,即不慢不快,得心应手,这其中自有奥妙。但这种奥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没办法把这样的绝技传授给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没有办法从我这里学到这样的绝技,所以,我现在都70岁了,由于找不到接班人,只好还在这里为大王做车轮子。由此类推,古代的圣人死了,他们高妙的思想因为不可言传而随圣人一道消失了,因此,您现在所读的经书,只不过是圣人的糟粕罢了!”      
        这个故事体现了庄子主张的言和意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语言是僵死的,人类的思想意识却是极为丰富、微妙的,因而,语言和思想是两码事,很多事情只可意会不可以言传。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应该说,庄子的言意关系论局限性很大,他把语言与思想意识加以分割,完全忽视了语言作为达意工具的价值;但从另一方面看,庄子发现了语言作为中介工具的有限性,揭示了人类意识极其丰富、微妙的特征,这又是其高明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708

回帖

2万

积分

认证会员

芃叟

Rank: 6Rank: 6

积分
2663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19: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81、人生本来就这样迷茫吗      
       有一天,庄子靠椅而坐,仰天而叹,沮丧得如失魂落魄一样。      
        他的弟子侍立在旁,说:“先生为何嘘叹?人之形体真可以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吗?今之靠椅而坐者,不是昔之靠椅而坐者吗?”      
        庄子回答说:“问得好。而今我丧失了自我,你可明白?”      
        弟子道:“自我是什么?弟子愚钝,实不明白。”      
        庄子道:“天下万物,都是彼此相对。故没有比就没有此,没有你就没有我,这就是相反相成;可不知是谁使成这样的?是冥冥之中得到吗?道又是什么样子?骨骼、五脏六腑,遍存于一身,自我究竟是什么?我与谁亲近些呢?是喜欢它们,还是有所偏爱?如此,则百骨九窍、五脏六腑彼此有臣妾关系吗?唉,人一旦接受精气,成就形体,不知不觉中精气就耗尽了。天天与外物争斗摩擦,精神像马飞奔一样耗尽,而自击却不能制止,不亦太可悲了?终身忙碌而不见成功,颓然疲役而不知归宿,可不哀邪!虽说身体不死,有何益处?心神也随身体消亡,可谓大哀乎!人之生时,本来就这样茫然吗?抑或只是我独觉迷茫而别人都不迷茫呢?”       

        82、材与非材      
        极度地悲观厌世,看不见未来的光明,这使庄周的人生态度十分消极。      
       他想摆脱人世间的烦恼,把贵贱得失抛到九霄,去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图个精神上的愉快。为此,他轻视利禄,不图仕进。      
        楚国国王听说庄周是个贤才,特意派使者带着钱财聘请他当宰相,结果被他讥笑了一顿,把使者轰走了。       庄周的朋友惠施在梁国当着宰相,又一次庄周到梁国,惠施因庄周才高于己,躲起来不见。后来,终于相见了,庄周讽刺惠施说:“你知道凤凰吗?它起于南海,止于北海,飞过长空。它一路上非梧桐不止,非练实(竹籽)不食,高贵得很。当它从一颗大树的上空掠过的时候,把树上那只正抱着一只死耗子的老鹰吓坏了,失声地惊叫了一声,以为凤凰会来夺走它的死耗子。”      
        在这个寓言故事里,庄周以凤凰自比,而把惠施比作老鹰,把相位比作死耗子,讽刺意味甚浓,表现出庄周不为利禄动心的高贵品质。不入仕途,追求逍遥,庄周想忘记人世的一切,达到“忘物忘己”的最高境界,不悦生,不厌死,任性发展。不过,这是难办到的,尽管他有随遇而安的旷达态度,但他总还有不安的时候。不可逍遥的时候,躲不开人世间矛盾的时候。自己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到底抱有什么样的处世态度?放聪明一些好,还是装得糊涂一些好?他总是在考虑。      
        一天,他和自己的学生到树林里去,看见有的树被伐,有的树没有被伐。学生问:“为什么有的书没有被砍掉?”庄周回答:“因为不成材,没有用。”他们从树林出来,晚上借宿友人家。友人家有两只雁,一只能鸣,一只不能鸣,不能鸣的被杀来宴客。学生问:“为什么要杀不能鸣的那只呢?他不是没有用吗?”学生感到大惑不解:有用的树被砍掉,而有用的雁却不被杀,那么一个人是有才有用好,还是无才无用好?庄周回答说:“都不好,最好是处于材与不材之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708

回帖

2万

积分

认证会员

芃叟

Rank: 6Rank: 6

积分
2663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19: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83、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有一次,弟子问庄子:“先生一向乐观大度,今日为何悲歌哀叹?”      
        庄子道:“天下有至乐的国土吗?又可以养生健身的诀窍没有?身处当今乱世,干什么正当,干什么无凶?住在哪儿为安,逃向哪儿无险?依就什么可靠,舍弃什么无忧?喜欢什么合理,厌恶什么无祸?”      
       弟子回答说:“天下人所尊崇的,是富贵、长寿、美丽;所喜好的,是身安、厚味、美色、美服、音乐;所鄙弃的,是贫贱、病夭、丑陋;所苦恼的,是身不得安稳、口不得厚味、身不得美服、眼不得好色、耳不得好音乐。以上不就是常人的好恶避就、养身全身的道理吗?先生还有何高见?”      
        庄子说:“倘若不能如愿,则大忧而惧,其对待生命的态度,岂不是很愚蠢?想那贪富者,辛苦劳作,积财很多而不能用尽,其养身之法是知外而不知内;想那求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好坏,其养身之法是知疏而不知密。人才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昏昏,久忧不死,何苦呢?其养生之法是知远而不知近。”      
        弟子说道:“先生之意,是说富贵、长寿等都是外在的东西,都不足以真正地养生,对吧?”      
        庄子点点头,有道:“烈士是为天下而称赞的人,未足以保全己身。你说烈士是该称善还是不该称善?若以为善,不能保全自己;若不以为善,却能保全他人。古人道,忠谏不听,则闭口莫争。伍子胥忠谏强争,结果被吴王害了性命;如不争,伍子胥又难成忠臣之名。你说怎样做才算善行?”      
        弟子似有所悟:“先生是说,名可害生,追求美名并非养身之道?”      
        庄子未置可否,继续说:“今世俗之所作与所乐者,我也不知其乐果真是乐,果真不乐?我看世俗之所乐,不过是举世群起追赶时髦,蜂拥向前如被鞭之羊,洋洋自得而不知何求,都自以为乐,我也不知是否真乐。不过我视无为恬淡方是真乐,而世俗却不以为然,以为是大苦。”      
        弟子道:“我明白了。先生认为,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庄子道:“对,对!无乐方为至乐,无为方可保命。天下是非果未定也,不过,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惟有无为可以保命。为何这么说呢?你想:天无为而自清,地无为而自运。此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恍恍炮炮,不知所由;恍恍惚惚,不知所出;万物纷纭,皆从无为而生。因此,天地无为而无不为,谁能体会到无为的益处呢?”       

        84、窃钩者诛,窃国者为侯      
       在《庄子·外物》篇中讲了一个小故事,叫“儒以诗礼发家”,也就是儒家以《诗》、《礼》等经典为依据来偷挖人家的坟墓。      
       故事说,在偷挖坟的时候,大儒在地面上催促说:“太阳快出来了,事情怎么样了?”小儒在坟里回答:“还没解下尸体的衣裙,她嘴里含有珍珠。《诗经》本来就说过:‘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青青的麦子,生长在山坡,活着不肯把财物施舍,死了却为何含着珠子?)’”说完就拽着尸体的鬓发,压下她的下巴,用铁锤敲她的面颊,慢慢地震开了她的嘴巴,珍珠一点没损坏就从嘴里取出来了。      
       这个故事虽然是虚构的,用来讽刺挖苦儒家的伪善,但庄子确实认为仁义和智慧是给窃国大盗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庄子曾说:“人们为了防备贼撬箱开柜偷东西,就把箱子柜子绑得紧紧的,锁得严严的,这是一般人所谓的聪明的办法。可是大盗来了,连箱带柜一起都扛走了,他害怕你捆得不结实呢!那么原来所谓聪明的办法,不正是替大盗积累保存财富吗?而且不止是聪明人替大盗积累财富,就是所谓圣人,有不替大盗当保管的吗?就像从前的齐国,大小城镇一个接一个,人民上山打猎,下海捕鱼,下地耕种,所到之处,方园有两千多里。就在这片土地上,建立宗庙社稷,设置州邑乡里,这何尝不是效法圣人那一套治国办法呢?可是后来田成子杀了齐国国君,篡夺了政权,他所盗取的难道只是齐国这个国家吗?他是连同圣人的仁义礼法也一起盗窃去了。所以田成子虽然有盗贼之名,可他安乐得如同尧舜一般。小国对他也不敢非难,大国对他不敢征讨,他一直占有齐国,传了十二代。这不正是他盗窃的不只是齐国,还连同圣人之法,并且用这圣人之法来保护做盗贼的自己吗?”      
        因此,庄子愤慨地大声疾呼:“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就是有双料的圣人来治理天下,也是給大盗造成加倍的利益。圣人发明斗,斛来量东西,大盗就连斗斛一起偷走;圣人发明秤来称东西,大盗就连秤一起偷走;圣人发明契约、印章来保证信用,大盗就连契约、印章一起偷走;圣人发明仁义来矫正世风,大盗就连仁义一起偷走。怎么能证明这些呢?请看那偷衣带钩的人要被杀头,可偷了整个国家的人却当了诸侯。诸侯的大门里正有着仁义啊!这不是他盗窃了仁义和圣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708

回帖

2万

积分

认证会员

芃叟

Rank: 6Rank: 6

积分
2663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19: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85、道教是如何产生的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来源于古代的民间巫术和神仙方术,又将《老子》、《庄子》加以附会引伸,形成以长生成仙为根本宗旨的道教教义,随着相应的宗教组织和活动的出现,道教便正式诞生了。         道教的产生大体上与佛教的传入同时,它一开始就吸收儒、阴阳、谶纬、和佛教各家的成分,具有庞杂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约成书于安、顺之际,它把汉代道家关于气的学说神秘化,将养生论引申为长生说,主张通过养生积德的方法,包括行孝、守一、含气、服药等,达到长生成仙的目的。它崇拜的至上神是“委气神人”,其下有神人、真人、仙人、道人,组成神仙世界。它受儒家积善余庆、积恶余殃的启发,提出“承负”说,谓先人之功过,积之既久,则延及子孙,而有福祸之异。它主张阴阳调和,五行当位,向往君、臣、民同心协力的封建太平思想。东汉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综合以往炼丹方术,并与《周易》、黄老思想互相搀和,形成内外丹接合的学说,以人身为炉体,按照阴阳的变化,六十四卦的运行,修养精气结而成丹,是为内丹。以药石练制成丹,是为外丹。丹成可以养性延命,乃至不死成仙。该书被称为《丹经王》,对道教教义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灵帝之世,政治腐败,危机四起,出现了民间道教的三股有组织的势力,与朝廷对抗。三辅有骆曜,教民缅匿法,即传说中的隐身术。东方有张角,为太平道,道师持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以符水治病。汉中有张修,其道略与张角同,又设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为病人作三官手书,使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号为五斗米师。后来太平道发展到数十万人,连接八州,以三十六方为组织系统,声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举行了震撼全国的农民大起义,后虽遭镇压,但汉王朝的统治根基已经动摇。后来张鲁袭杀张修,夺其众,据汉中,自号师君,成为后期五斗米道的首领,此后五斗米道变成张鲁割据巴汉的工具。张鲁降曹操后,被拜为镇南将军,五斗米道得到宽容被保存下来。张鲁的五斗米道实行政教合一,以祭酒为官,有严密的组织,并重视教义的建设。        据考证,《老子想尔注》当系五斗米道的老子讲疏,宣扬长生成仙说和忠孝仁义等封建道德,首次提出“太上老君”的神名和“道教”的教名。它在《太平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道戒具体化,但反对内胎练形术与胎息之法。五斗米道由于教义与地主阶级利益相一致而被允许继续合法流传,至南北朝时以天师道的名医发展起来,成为全国性的宗教。 
        86、三清、四御、五老君         “ 三清”既指天神所居之三处圣景,即玉清圣境(在清微天)、上清真境(在禹余天)、太清仙境(在大赤天),合称三清境;又指分别居住在上述三清境的三位至高神,即元始天尊(也称玉清大帝)、灵宝天尊(也称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生大帝、太清大帝等)。         “ 三清”之称始于六朝,开始仅指“三清境”。“三清”作为道教尊神,是伴随着道教三洞经书说逐步形成的。         “四御”是仅次于三清尊神的主宰天地万物的四位天帝。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官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祗。四御中最受崇拜的是玉皇大帝,又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全称是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大帝,为道教所奉的总执天道的大神,位居三清之后的四御之首。        “玉皇”之名,首见于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他在所列神谱第一中位,“玉清元始天尊”之下,列“玉皇道君”,位居右位第十一;又列“高上玉帝”,位居右位第十九。        在诗人们的笔下,玉皇大帝是神仙世界的最高神,得道成仙者都必须向他朝拜,群仙犹如世上皇帝至公卿,皆列班随侍其左右。两宋崇道,对玉帝尊崇尤甚。         次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传为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之神。         三为勾陈上官天皇大帝,传为协助玉皇执掌南北极与天、地、人三才,统御诸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神。         “ 四御”又有另一不同解释,称之为“四极大帝”,北方曰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方曰南极长生大帝总御万灵,西方曰太极天皇大帝总御万神,东方曰东极青华大帝总御万类。        “五老君”是早期道教尊奉的五位天神,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君(简称青灵始老苍帝君),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君(简称丹灵真老赤帝君),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君(简称元灵元老黄帝君),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君(简称皓灵皇老白帝君)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君(简称五灵玄老黑帝君)。此五位天神,大概是源于古之“五帝”传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708

回帖

2万

积分

认证会员

芃叟

Rank: 6Rank: 6

积分
2663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11: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87、道家的修炼方式
       道家功以道教典籍《道藏》所记述的功法为主,是道家学者和道教门徒练习的主要功法。在我国气功各个流派当中,道家功是最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是我国气功的优秀代表,也是唯一能和佛家功法相媲美的流派。道家功把长生不老作为追求的主要目的,一般分为正一和全真两大派别。两大派别又分成许多小的宗派。两大派之外还有很多的小派别,各派在功理、功法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不管怎样,各派在修炼功法时,都是以炼养阴阳、性命双修作为第一要义,以返璞归真、天人合一作为最高境界,以延年益寿和长生不老作为追求的最终目的。
       道家功以老子、庄子为祖师,《道德经》中明确提出:“虚其心,实其腹”,“专气致柔,能归婴儿乎。”于是后来道教创立后,便遵照这些理论创造了胎息法。到了唐代,司马承锁提出了“存想”,就是上存我之神,想我之身,以达到人静的境界。同时还要用意念导气运行进行修炼,这是以后“金液还丹”、“小周天”等功法的创始阶段。道家功的理论体系,没有佛教那样严谨,也不像佛教那样对气功名词、概念进行全面解释。还有,道家功理方面用隐语较多,致使许多名词的概念、含义混淆不清。从晋代之后,一些道教学家在进行理论改革时,大量借鉴了佛教的功法理论,从而使道家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道家供初期的功法比较简单,除始祖老子创立并提倡的守一法之外,就是庄子创立的心斋、坐忘、踵息、吹嘘呼吸和熊经鸟伸之类的仿生导引功。东汉末年道教成立后,出于宗教目的吸收了许多古老的养生术和“仙术”,在总结各派气功的基础上创立了一些具有道教特色的功法后,道家功成熟起来,成为我国古代气功史上的一种主要流派。在功法方面,道家功有守一、吐纳、导引、行气、存神、坐忘、心斋、还精、辟谷、踵息、胎息、内丹、太极拳、八卦掌等等,其中的守一、导引、胎息、存神内丹最有代表性。
       88、魏晋玄学
       魏晋时代的道家之学。它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是在曹魏正始年间(240——248),史称“正始之音”。
       东汉王朝瓦解后,统治思想界的儒学失去了以往的魅力,人们对荒诞的谶纬之学、繁琐的汉代经学及为统治者服务的纲常伦理深感厌倦,于是转而寻找精神新的归属,这一特定背景令形而上学的哲学论走到了前台。士大夫们醉心于这种清雅的论辩,其形制宛如后代的派对、沙龙,无数风雅之士聚在一起,剖析妙理,谈论玄道,好不快哉。由于倡导者都是当时名流,如何晏、王弼均为贵族,于是清谈迅速成为一种风气。他们谈论的话题大都围绕着《老子》、《庄子》和《周易》展开。这三部经典因玄妙深奥,被清谈家称为“三玄”,“玄学”之名由此而来。名士们清谈的内容主要涉及有无、生死、性情、形神、动静、名教与自然、圣人有情或无情、声有无哀乐、言能否尽意等问题。这些都与国计民生无关,因此在正统士大夫看来,清谈无异于误国,甚至将亡国之祸都归咎于这种清谈之风。唐人修《晋书》曾这样评价玄学之风:“学者以”老“、”庄“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荡为辩,而贱名检;行身者以放浊为通,而狭节信;仕进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所述的也是玄学的流弊。
       其实,玄学虽不是治国平天下之道,却也是一种超越传统地思维模式,是对宇宙、社会和人生所作的哲学反思,正是这种反思,带来了魏晋时代人性和个性的解放。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更是魏晋风度的化身。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言论以及“非汤、武而薄周、孔”的举动,直到现在还闪耀着自由的光芒。事实上,魏晋之间在玄言清谈影响下所形成的放达人生和洒脱风气,千百年之下,仍自有其魅力。东晋以后,玄学开始与佛教中的般若学合流,曾经风靡一时的思潮逐步变为佛学的附庸,渐归沉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708

回帖

2万

积分

认证会员

芃叟

Rank: 6Rank: 6

积分
2663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11: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89、魏晋风流
       想要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风流”境界,还是要看魏晋时期的文人,尤其是竹林七贤。在《庄子注》中,向秀与郭象对于具有超越事物差别之心,“弃彼任我”而生的人,作出了理论的解释。这种人的品格,正是后人所说的“风流”。
       《世说新语》记载了许多魏晋时候的清谈,记载了许多著名的清谈家。这些记载,生动地描绘了三、四世纪信奉风流思想的人物。所以《世说》成书之后,它一直是研究“风流”的主要资料。《世说》中有刘伶的一个故事。故事说:“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褌衣,诸君何为入我褌中?’”刘玲固然追求快乐,但是对于超乎形象者有所感觉,即有超越感。这种超越感是风流品格的本质的东西。具有这种超越感,并以道家学说养心,即具有玄心的人,必然对于快乐具有妙赏能力,要求更高雅的快乐,不要求纯肉感的快乐。
       《世说》记载了当时“名士”的许多古怪行为。他们纯粹任从冲动而行,但是丝毫没有想到肉感的快乐。比如说,晋人盛赞当时一些名人的体质美和精神美。嵇康“风姿特秀”,人比之为“松下风”、“若玉山”。阮籍、阮咸是叔侄,都是竹林七贤中的人。“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间共集,不复月,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时有群猪来饮,直接上去,便共饮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风流”境界。中国的风流含义中有“情”的意味。庄子认为圣人无情。
       《世说》中也记载许多人无情的故事,最著名的是谢安的故事。何晏与王弼关于“情”曾经有过一些讨论。王弼认为圣人有情而无累,这句话的确切含义,王弼没有讲清楚。它的含义,后来的新儒家大为发挥了。由此可见,虽然新道家有许多人是主理派,可是也有许多人是主情派。新道家强调妙赏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再加上前面提到的自我表现的理论,于是毫不奇怪,道家的许多人随地排遣了他们的情感,又随时产生了这些情感。《世说》记载了王戎的一个故事,故事说:“王戎丧儿,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如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王戎的这番话,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新道家有许多人是主情派。可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动情,倒不在于某种个人的得失,而在于宇宙人生的某些普遍的方面。中国的“风流”一词也有“性”的含义,尤其是在后来的用法上。可是,晋代新道教的人对于性的态度,似乎纯粹是审美的,不是肉感的。例如:《世说》有一则说,阮籍喝醉之后经常躺在漂亮女人的身边睡觉,但从来没有其他的举动。他们都是欣赏异性的美,而不含任何性爱。或者可以说,他们只是欣赏美,忘了性的成分。这些都是晋代新道家“风流”精神的特征。照他们的看法,“风流”来于“自然”,“自然”反对“名教”,“明教”则是儒家的古典的传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708

回帖

2万

积分

认证会员

芃叟

Rank: 6Rank: 6

积分
2663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11: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90、桀骜不驯的嵇康
       嵇康,字叔夜生于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死于魏元帝(曹奂)景元三年(262年),活了四十岁。他在魏做过中散大夫,故称他嵇中散。
       他好学不倦,无师自通,喜欢老聃和庄周的著作,不涉猎儒家经典。他有奇才绝巧,好弹琴,喜吟诗,是哲学家、音乐家和诗人。同时又是有风仪的美男子,做了沛王的孙女婿。他性情刚烈,又爱直言不讳,得罪了一些人。
      嵇康的朋友吕安被人诬告下狱,嵇康挺身而出,为吕安辩护。这时,嵇康的仇人钟会趁机和吕安相勾结,合谋陷害嵇康。钟会在司马昭面前进谗言,说嵇康言论放荡,非儒家经典,就是帝王所不容忍的事情,必须杀掉嵇康。
       嵇康在狱中时,京都的三千太学生为他请愿,豪绅们也设法营救,但都没有成功。嵇康自知不合时宜,所以对死亡并不恐惧。临刑前,他举目望天,日色尚早,便索琴而弹。嵇康一生不爱做官。在他二十五岁那年,即公元二百四十九年,野心家司马懿发动政变,杀害了曹爽、何晏,抄斩八族并控制了曹魏政权。
       一身正气的嵇康退出政界,拒绝为司马氏效劳。他隐居乡村,和别人一起打铁,一起浇灌菜园,吟诗弹琴,游乐饮酒。“托好老庄,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他和阮籍、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结为朋友,经常聚集在乡间竹林之中,开怀畅饮,促膝倾谈。他们都是当时的名士,被称为“竹林七贤”。
       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要求抛开虚伪名教的束缚而纯任自然本性。
       他说:“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与所欲。矜尚不存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心神虚静,他的内心就没有什么要追求争夺的;如果思想豁达,他的情感就不会受到欲望上的爱好与憎恶,悲哀和欢乐都不能改变它们自己的规律。有些人所以听到音乐而感到悲哀,这是因为他心里本来就有悲哀。在音乐和声的震动下,心里有哀的人会觉得更加悲哀;心里有乐的人会觉得更加快乐。嵇康进一步举例说:“一个人是个贤人,我心里喜欢他;另一个人是个愚人,我心里憎恶他。贤愚的性质是属于那两个人的,是在外的;爱恶的情感是属我的,是内在的。同理,音乐的好坏是属于音乐的,是在外的;悲哀是我的感情,是属于我的,是内在的,。因此,音乐只有好坏,并无哀乐之名。”音乐确实能感动人,但不能因此就以为音乐有哀乐。音乐的主要性质就是和,比如酒的性质是甘苦。有人听了音乐觉得悲哀,有人听了觉得喜欢。就好比有人喝醉酒就发怒,有人喝醉了就狂欢。就这一方面说,音乐是无常的,但不能因此就说音乐有哀乐。
       有一年,嵇康到汐郡共北山中采药,遇到一名叫孙登的隐者,嵇康久闻孙登之名,想同他谈上几句,可孙登却默然相对。快要离开时,嵇康又问孙登:“我们快要告别了。先生难道没有什么可以指教我?”孙登见推辞不过,才慢条斯理地说:“你才多识寡,难立于当今之世啊!”说完便匆匆走了。
       景元年间,钟会当上司隶校尉,对嵇康一直怀恨在心,便设计对他加以陷害。钟会先是诬说吕安调戏其兄吕异的妻子,说他淫秽不孝。吕安与嵇康素为好友,便请嵇康为他作证,嵇康不忍负心卖友,因此受到牵连。钟会抓住此事,借题发挥,向魏文帝献策:“嵇康打算帮助母丘俭谋反,多亏山涛没听他的,他才没有行动。过去齐国杀华士,鲁国杀少正卯,都因为他们危害社会,扰乱教化,因此圣人要杀掉他们。现在嵇康、吕安言论放荡,非议圣人的经典,是帝王所不能容忍的,应借这件事清除他们,以纯正社会风气。
        文帝听信了钟会的话,便把嵇康逮捕入狱。嵇康身遭横祸,心思悲愤,于是写了首《悲愤诗》。他在诗中写道:欲寡其过,谤议沸腾。性不伤物,频致怨憎。昔惭柳下,今愧孙登。内负宿心,外赧良朋。在嵇康临当就刑的时候,三千名太学生拜嵇康为师,并向司马政权请愿,可是嵇康终不能幸免于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嵇康从容不迫,脸不改色。他看一眼日影,向人们要来一张琴,然后轻轻地弹起《广陵散》这首曲来。弹罢琴弦,他自言自语地说道:”当年袁孝尼想跟我学《广陵散》,我常常嘲笑奚落他。如今《广陵散》从此绝传了!
       “这首《广陵散》从何来呢?原来,嵇康曾游学于洛西,耶稣在华阳亭,一个人悄悄地抱琴而弹。夜分,忽外面有客人求见,自称古人,于是两人共谈音律,言辞很动听。那人要过琴,弹了一首曲,声调非常优美,简直无可比拟,这就是《广陵散》。然后,客人又把这支曲传给嵇康,要他发誓不再传给别人。客人也不说出自己的名字。弹完《广陵散》,嵇康便平静地就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