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5-24 19: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85、道教是如何产生的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来源于古代的民间巫术和神仙方术,又将《老子》、《庄子》加以附会引伸,形成以长生成仙为根本宗旨的道教教义,随着相应的宗教组织和活动的出现,道教便正式诞生了。         道教的产生大体上与佛教的传入同时,它一开始就吸收儒、阴阳、谶纬、和佛教各家的成分,具有庞杂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约成书于安、顺之际,它把汉代道家关于气的学说神秘化,将养生论引申为长生说,主张通过养生积德的方法,包括行孝、守一、含气、服药等,达到长生成仙的目的。它崇拜的至上神是“委气神人”,其下有神人、真人、仙人、道人,组成神仙世界。它受儒家积善余庆、积恶余殃的启发,提出“承负”说,谓先人之功过,积之既久,则延及子孙,而有福祸之异。它主张阴阳调和,五行当位,向往君、臣、民同心协力的封建太平思想。东汉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综合以往炼丹方术,并与《周易》、黄老思想互相搀和,形成内外丹接合的学说,以人身为炉体,按照阴阳的变化,六十四卦的运行,修养精气结而成丹,是为内丹。以药石练制成丹,是为外丹。丹成可以养性延命,乃至不死成仙。该书被称为《丹经王》,对道教教义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灵帝之世,政治腐败,危机四起,出现了民间道教的三股有组织的势力,与朝廷对抗。三辅有骆曜,教民缅匿法,即传说中的隐身术。东方有张角,为太平道,道师持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以符水治病。汉中有张修,其道略与张角同,又设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为病人作三官手书,使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号为五斗米师。后来太平道发展到数十万人,连接八州,以三十六方为组织系统,声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举行了震撼全国的农民大起义,后虽遭镇压,但汉王朝的统治根基已经动摇。后来张鲁袭杀张修,夺其众,据汉中,自号师君,成为后期五斗米道的首领,此后五斗米道变成张鲁割据巴汉的工具。张鲁降曹操后,被拜为镇南将军,五斗米道得到宽容被保存下来。张鲁的五斗米道实行政教合一,以祭酒为官,有严密的组织,并重视教义的建设。        据考证,《老子想尔注》当系五斗米道的老子讲疏,宣扬长生成仙说和忠孝仁义等封建道德,首次提出“太上老君”的神名和“道教”的教名。它在《太平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道戒具体化,但反对内胎练形术与胎息之法。五斗米道由于教义与地主阶级利益相一致而被允许继续合法流传,至南北朝时以天师道的名医发展起来,成为全国性的宗教。 
        86、三清、四御、五老君         “ 三清”既指天神所居之三处圣景,即玉清圣境(在清微天)、上清真境(在禹余天)、太清仙境(在大赤天),合称三清境;又指分别居住在上述三清境的三位至高神,即元始天尊(也称玉清大帝)、灵宝天尊(也称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生大帝、太清大帝等)。         “ 三清”之称始于六朝,开始仅指“三清境”。“三清”作为道教尊神,是伴随着道教三洞经书说逐步形成的。         “四御”是仅次于三清尊神的主宰天地万物的四位天帝。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官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祗。四御中最受崇拜的是玉皇大帝,又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全称是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大帝,为道教所奉的总执天道的大神,位居三清之后的四御之首。        “玉皇”之名,首见于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他在所列神谱第一中位,“玉清元始天尊”之下,列“玉皇道君”,位居右位第十一;又列“高上玉帝”,位居右位第十九。        在诗人们的笔下,玉皇大帝是神仙世界的最高神,得道成仙者都必须向他朝拜,群仙犹如世上皇帝至公卿,皆列班随侍其左右。两宋崇道,对玉帝尊崇尤甚。         次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传为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之神。         三为勾陈上官天皇大帝,传为协助玉皇执掌南北极与天、地、人三才,统御诸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神。         “ 四御”又有另一不同解释,称之为“四极大帝”,北方曰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方曰南极长生大帝总御万灵,西方曰太极天皇大帝总御万神,东方曰东极青华大帝总御万类。        “五老君”是早期道教尊奉的五位天神,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君(简称青灵始老苍帝君),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君(简称丹灵真老赤帝君),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君(简称元灵元老黄帝君),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君(简称皓灵皇老白帝君)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君(简称五灵玄老黑帝君)。此五位天神,大概是源于古之“五帝”传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