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楼主: 亮翁

历代汪氏宗谱序言集锦

[复制链接]

619

主题

5182

回帖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7 11: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汪海波

梅 城  汪 氏 宗 谱 序

       夫谱牍者,祖宗之渊源所自,子孙之根本所基,我祖传有豫章旧谱,原原本本藏于箧中,未尝令鼠啮虫蠹,以乖世德作求之绪。予千里播越,兢业自持,罔敢失坠,岂曰克承先志,亦欲后世子孙有意纂修者,得其宗考云。是为序。
       迁桐若愚谨识原序
       我族自明洪武年间,迁桐西梅城寺下,迄今十有余世,先人之懿行隐德,以及名号配妣,生卒丘坟,虽有墨稿记载,而遗忘不免。先严大有公,深惧先代湮没,日益月甚,且子姓日蕃,或致星散,急欲纂修家乘,俾合族毋忘水源木本之思,睦族敦伦之义。柰族多散处,难以骤晰,有志未逮。弥留之际,犹以此为憾焉。
       余铭先严之志,用是旁搜博采、竭勤尽慎,以求历代考妣之生卒,与归葬之山向,位置之左右,界限之广狭,并考子姓尊卑,字讳配系,某氏女,适某门。。。经营跋涉越数载而谱稿乃成。
       自受姓之始,一脉相承, 递衍及今祈无遗漏,我族中有志敦睦者,展卷之下,爱亲敬长之义,不油然而生者乎?功竣告于祖庙,历代考妣应欣然于座上。即先严志世,未敢概言继述,而九泉有知,或亦稍慰万一云耳。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仲冬之吉
                                               裔孙  启凤  谨识


                               原文选自汪兴吾图片:台湾汪海波《梅城汪氏宗谱〉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182

回帖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8 11: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汪海波

梅城汪氏迁桐第一次正式修谱序

          自古伦常之道,与天地无终极,而谱牒则所以维伦常于不敝也。余汪氏,鲁成公之苗裔,夫人姒氏,夜梦彩虹绕腹,觉而有娠怀,二十五月而生子,左手水纹,右手王文,遂命名曰汪。越二世,都司马食禄平阳,诵公因以为姓。传至八世,鲁彭城戌主欣公,因楚灭,遂奔秦居长安。迨三十一世龙骧将军文和,于汉建安二年,简膺会稽令,迁睦州。爰溯至于颍川,详稽先人之德行、官爵、基裔,以辑成家乘。是文和公固创立谱稿之始者也。三十二世弭冠将军珍公为障县令时,拒黄巾贼,恐兵豶侵耗谱稿,以革裹藏枯井中,兢业自持,贻之后世。及三十五世仁威将军演公,因洪水暴涨,居沦为溪,徙居于江南新安,而谱牒犹甚明备也。
       晋咸康二年,诏品量天下姓氏,淮安侯旭公,谨治旧谱呈之。唐贞观十二年,越国公华,奉诏纪颍川以下,及渡江以后支派呈考,则谱牒不于斯更明备哉?越国公子九:建、璨、达、广、逊、逵、爽、俊诸公,俱膺显爵,惟献公早卒以神明著。余族系出岐王府兵曹参军爽公嗣。是若歙县令凤思公、都御史说言公、清溪令咸公、御史祭酒师全公、兵马司都虞侯道安公等,俱克承先志,郑重谱牒,而要皆生于新安,长于新安,卒葬于新安者也。
       至宋绍兴年间,六十四世恩四公,从学朱文公于武夷山,转至信州煦湖,爰居鄱阳,当是时,公惧千里播越,人丁散处,即旧谱而增订之,谱牒尤焕然一新。而由鄱迁桐,自七十四世文智公始。公于永乐二年来桐,爱桐溪百折,遂于梅城下家焉。虽播迁桐,谱牒不坠,且虑后世之或忽也,作谱训一则,字字警惕,先人之重谱,历历如是,非后人所当仰承者哉!
       今计迁桐已三百余载矣,支分派别,子孙蕃昌,墨稿虽经重辑,究未付奇劂,先世尝抱憾焉。岁丙辰秋,诸尊踊跃倡议纂修,次年冬,始克齐稿,命 萦与又村兄掌理时,萦课子侄于静远轩,距祠里许,恐不克胜任,又村兄因一人肩承,萦佐理焉。仿欧苏遗法,非种者锄之,遗佚者收之,潜德者阐之,实行者录之,生卒葬所流寓,详明而悉载之,科第仕迹封章,分类而表扬之。敢云无负于先人,聊附诸尊与又村后,稍尽心尔,然辑谱固以收族,亦期以大族,我族人果因是感,发奋兴敦,孝弟忠信,崇诗书礼节,于君为善良,于祖为孝慈,于族为光前烈、启后昆,先人之所望也,诸尊之所望也。萦虽陋劣,愿共勉焉。
       皇清嘉庆三年岁次戊午仲春月
                                     迁桐十一世孙  萦之  谨撰

                           原文选自汪兴吾图片:台湾汪海波《梅城汪氏宗谱〉

--------------------------------------------------------------------------------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182

回帖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9 10: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汪海波

二修梅城汪氏宗谱序

          谱者,普也。普陈祖宗之功德,以垂后世示久远也。谱者,又布也。布列子孙之支派,以笃宗族、昭亲睦也。余汪氏系鲁成公之裔,自鲁颍川以来七十三世,至明初文智公迁桐,又十余世。嘉庆戊午岁,先伯又村、晴川诸公,仿欧苏遗法系之、纪之,溯流穷源,因本及末,皙如也。
      厥后,道光年,砚庄、琢斋叔、怀坡、锦波、玉雨兄、翼云、文波弟等,志在续修,已纠族人立议开稿,然不幸相继而逝,是以其事未成。咸丰初,粤立匪为害,我里受蹂躏十余载。斯时也,合族虽有修谱之念,而苦于无暇。今幸睹升平矣,予思及谱事辄为汗背者久之。盖以嘉庆戊午,距今已六十有八年,予生适登焉之,予外登谱者寥寥,纵有苍颜白发,多在谱外,况此外而生,而又殁者不知凡几。如再弗为修辑,势必稽考无从。去冬诣祠,寿庵弟、坦轩、春坞侄统族人,同议续修,以总理谱事推予,予虽年迈而义不敢辞,遂奋然从族人命,窃以家谱兴。
       今我族谱牒之修,一遵先人条例,至所增传序赞,必与诸弟侄商酌,其有实行可记者,方许入谱。非故刻恐欺后世,即欺祖宗也。春理稿,夏开刷,秋告竣。或谓予曰:华乘续修,何易易也?予曰:微予与寿庵、坦轩 、春坞辈不及此。此皆吾族人,本仁孝诚敬之思,为敦宗收族之举,积之久,故成之速耳。余与若何力之有哉!
       皇清同治四年岁次乙丑孟秋月谷旦
                                           十二世孙  子洋  谨撰


                              原文选自汪兴吾图片:台湾汪海波《梅城汪氏宗谱〉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182

回帖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0 11: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汪海波

三修梅城汪氏宗谱序

            光绪三十年,岁在甲辰仲冬之吉,祀事于祠,尊卑毕至,少长咸集,庆聚首于一堂,叙天伦之乐事。有老成练达者,从容告余曰:方今华夷逼处天下,从此多事矣。我族人丁星散,流离转徙者,不知凡几。况族谱自同治乙丑春,先辈纂修迄今已四十有一年,若不再为续修,其如敬宗收族人之谓,何以愚度之。我族所宜先者,莫如谱事。余闻其言甚韪之。
       俄而有族叔宗鲁、族弟治侯、佐卿、筱舟辈,亦 相随而来,余以是言告众人曰:诚哉是言也!所虑者:礼夫叔、旭堂弟,皆以学问经济鸣而,近年来皆友教他乡,不过妪秋水伊人,可望而不可及,能任其责者伊谁乎?族人遂举余与宗鲁叔共襄其事,余曰:谱牒之修虽美举也,实重任也。余虽年未暮,而精神已衰,此责未敢轻任也。宗鲁叔亦故辞,因再四始允焉。
      余与宗鲁叔承族人之命,受督理之责,自知抱歉良多,尝恐恐而不寐。幸有治侯、佐卿、筱舟弟均踊跃而不辞其劳,日勤访问,夜勤校阅,目不倦视,手不停批,谱牒之修,亦有诸弟之力焉。阅一年而告竣,余欣然曰:嗟呼,余始不知谱牒之成,如此之速也,岂非祖宗默为呵护,而暗地助其力哉!
       吾祖自有明迁桐,卜居梅城之东,其源流先人已考之详,而载之确矣,毋容赘述,兹仅据实以叙之,俾后之继起者,不至张皇莫措云。
       光绪丙午年冬月谷旦
                                        十四世孙  士喆  谨识

                               原文选自汪兴吾图片:台湾汪海波《梅城汪氏宗谱〉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182

回帖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16: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汪海波

四修梅城汪氏宗谱序

              中华民国三十年,夏正嘉平月中浣,吾家四修宗谱工竣,小子等谨跋其后曰:自清光绪丙午年,宗鲁、衡平诸公纂修后,迄今将四十年矣。倭寇内犯,国祸滔天,人人救死不遑,而吾族敬收之大典,乃于最短期内观成,其为庆幸,可胜言哉。
       二房敬公之裔,迁居杨树湾者,私修支谱已两届矣。小子等秉先人之志,召归合修,信使交驰,敦勉倍挚。文彬、章华、长鸣等幸能体谅苦衷,翩然来归。此尤吾先人在天之灵,所欣慰无量者也。
       然其私修支谱,前多附会。征之文彬等,皆曰支谱所载一、二、三世,辽远无稽,四、五、六世坟山与人涉讼,刊有堂判,自无可疑。
       考之宗谱七世可骏公,迁居杨树湾决之神阄,乃以杨树湾支谱所载四世道公,作七世可骏公, 揆之君子阙如之义,仍抱不安,私疑宗谱所载,公之二子应翠、应翡,即支谱所载六世忠、清二公。然旁无佐证,未敢专辄,此固四修宗谱一大疑案也。
       各房侨居他县者,迭函催促,稿讫未归,虽邮传梗塞无可如何,此心实未免耿耿焉。惟冀倭寇早平,他日异地之稿齐集,刊入补遗,以弥同人之缺憾。
       是为跋。
       民国三十年仲冬月
                                     柏茂堂裔孙  乃铭  俊彩  谱堂  心镕  朗渊
                                                 东澄  心镜  文彬  明彝  愚泉
                                                 云亭  沛膏  登怡  积余  雨楼
                                                 心求            同顿首敬跋

                              原文选自汪兴吾图片:台湾汪海波《梅城汪氏宗谱〉

--------------------------------------------------------------------------------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182

回帖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2 15: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汪海波

五修梅城汪氏宗谱序

             礼义廉耻孝弟忠信,八德伦常,更以礼为先。所以《礼记〉〉将“尊祖、敬宗、尚族”称之为作人的道理,实在是吾辈应该奉而守之的金玉良言。我中华民族以家庭为中心,追溯同姓之源而有宗族,因宗族而彼此关怀互助,促进人际关系,使人们了解历史渊源,族人血缘关系,藉族谱的维系,而达最高境界。中华民族之来源,是融合各宗族而组成。
       我汪氏始祖,自轩辕以及文王周公,至鲁成公次子食采颍川,封为汪侯,盖因其出生时,握手三日乃开,左水右王,合成汪字,卒葬颍川城南,后称颍川侯。其渊源世系如下:
       黄帝----玄嚣----玄蟜----帝喾----后稷----不诎----鞠----公刘----庆节----皇幞----差弗----毁愉----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蟺父----季历----文王昌----周公旦----鲁公伯禽----炀公熙----魏公费----献公具----武公敖----孝公称---惠公弗皇----桓公允----庄公同----僖公申----文公兴----宣公倭----成公黑肱----颍川侯汪
       自黄帝至一世祖颍川侯汪,共34代,二世祖挺公,生于周灵王20年,较孔子大一岁。三世祖诵公,居平阳,后称平阳郡始此。八世祖欣公迁秦之长安,二十二世祖言公,因讨王莽有功,卒葬石扶风茂林马邑山。其碑曰:周公来裔,汉代名贤。。。
       三十一世祖文和龙骧将军,汉建安二年中原大乱,公渡讧,孙策授会稽县令,遂居新安。爰自颍川凡三十世乃修谱牒,纪其德行、官爵、基裔,汪氏之谱盖始于此而详焉。自文和公以后各代,均在江南各地为官,至四十四世越国公汪华,起兵十万平定六州为最。华公子九,七子爽公为庞氏所生,卒葬绩溪。
       五十六世道安公,梁太祖开平元年(公元907年),自歙移婺,子四,吾祖出自长子源公。桐西高林庙荣公汪氏始祖,于元末由鄱迁桐,系出自三子濆公。六十一世恩四公,宋绍兴年间,自信州转至鄱阳为家,虑屡迁人丁涣散,遂续辑谱牒。七十三世朝一公,因鄱阳战乱移寓桐城,至明洪武,天下大定,复归故里。其子文智公,为我梅城汪氏迁桐始祖。

       由以上观之,汪氏得姓自周灵王元年(公元前571年),颍川侯出生,为第一代,至汉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文和公之父平公,共三十代,世居中原。自文和公渡江至五十五世师全公,共二十五代,大都以江南苏浙皖地区为家。自五十六世道安公由歙移婺始,及六十一世恩四公,由信州转至鄱阳落户,至文智公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迁桐期间,共十九代生活在江西地区。
       若以前三十代中原时代为第一时期,则经历(597+197=)768年;江南二十五代为第二时期,历经(907-197=)710年;江西十九代为第三时期,经历(1404-907=)497年。而文智公一人来桐,至今已历(1994-1904=)590年矣,至吾子已十九代,支繁丁散,何以为计?何况江西湖南一带,我汪氏近宗为数更夥。迁桐后而又陆续移居陕西者,有十五批之多,惜无地址,查考困难,希有志子孙重视之。
      
                                 迁桐18世孙  昌智  谨撰  
                                                            1994年7月15日

                           原文选自汪兴吾图片:台湾汪海波《梅城汪氏宗谱〉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2

主题

415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429

特殊贡献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6-10-24 17: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振亮本家:这项工作功绩不小,对今后研究家谱和续写家谱等工作是非常有益的。 [s:1]
河南-汪聚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182

回帖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9 19: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休宁城北

汪 氏 譜 序

       徽郡惟汪氏,姓最著,族最多.故昔人有""十姓九汪""之諺.然毎族各以其居名.若休寜城北其一也.其所出,皆祖唐越國公華.公當隋末起兵拒亂,保有歙、宣、杭、睦、饒、婺六州之地,暨亂定,入附于唐。生胙土田,沒享廟食。故子孫在郡最多,而譜不可無作也。舊譜稱越公之先出魯成公支子汪,食采頴川。至孫誦,因氏以其王父名。誦二十九傳,至文和,漢末從討黄巾,事孫氏,為新都守,而家焉。新都,則今徽郡也。文和九傳,至叔舉。宋护軍司馬,又定居郡之登源。凡四傳,得越公。盖其先之可見者如此。疑魏晋隋唐官譜"

(此序看来未完,有序在手的本家可续上)

         
                                                      原文选自江右书生转发大风原论坛贴<休宁城北汪氏谱序>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593

回帖

7476

积分

新手上路

让友谊和亲情架起沟通的桥梁

积分
7476
QQ
发表于 2006-11-1 20: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汪氏族谱,渊远流长,宗族文化,博大精深!
45世爽公......55世师全公-56世道安公-57世源公......69世浙公(婺源迁湘始祖)......89世洪能(字德佳)——浙公支派语:“浙允衍志文思孔子可龙之水毓友应宗世达名理德育隆嘉惠书香庆继承声华遗美荫俊杰锡荣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182

回帖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7-3-19 20: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鄂梅蔡山第十届续修宗谱序

          物类本乎自然,人类本乎劳动,劳动征服自然、创造人类,此相辅相成天演之公理也。然有人类必有集族,有集族必有事端,有事端必有记载。记载也者,其今之所谓谱牒与?盖谱牒所以备录宗功祖德、系联世系分支、尊昭穆于一堂、聚亲疏于咫尺,其意义至深且远也。然宗功祖德世系分支不能定期以敬以收,一至人代世殊,则昭穆亲疏势必茫然莫辨,将见视至亲若途人,呼叔祖为师傅,不亦大可哀哉!且时间既长,居住星散,设或谱牒散佚,无根缺叶,先后脱节,序次难排,孰疏孰亲,鲁鱼莫识。抑有累世茔墓有碑者,固记载分明;无碑者,半成坯土。口既不传,耳亦不熟。即本支苗裔,犹且不能条理清明,况有土著者,纵可无甚问题;迁他乡者,渐等秦越之视肥瘠矣,其沉痛更奚如乎甚矣!
       谱之不可不修,而修之又不可不详也。我族谱牒上届修辑,颇为完善。五十余年来,洪水数发,所藏谱牒,或被毁全无,或损坏不备,族人颇有断续之思。晚近数年,此地各族无分巨细,均倡首于前,<光明日报>首届中国家谱研讨会会讯启发于后,国家体察民情,谱牒之修亦可补县志之不足。今岁合族人等,以为谱再不修明,既湮没祖德,子孙难于继继绳绳,更何颜以对乡党?于是采访多处,仅族人银松珍藏<谱首>一本,族人柏生于破篓中得残而不全者三本,族人鉄乔拾散叶少许,仅及原谱三分之一,强元公支下多世竟无消息,盛派以上世系全部阙如。纵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乃聚族而谋,佥谓资料之不备,仅元公支下个别情况,本信今传后疑者阙之之原则,犹可挖掘碑志、翻阅包袱单以补救,慎重告庙系清世系可也。
        谱不可不修,于是推举族之精干,得八人,分头负责,共襄盛举,假以数月,将见族谱有成,先绪赖以不坠,后之子孙咸知祖上之徽音芳名。其于国家化民成俗、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之意,亦未嘗不无小补云。是为序。
    时
公元一九八九年岁官己巳   仲冬月     谷旦
                                                               
                                                                 八八世裔孙 盛云锦龙 谨撰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