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5-10 20: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59、天理良心
道学的天理,就其实质而言是中国古代宗法等级社会的宗法伦理道德,道学家把它作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就是用它来制约、衡量现实社会中形形色色人们的思想、行为,让人们通过对天理的正确认识,在与他人、社会、天地万物的关系之中正确地定位,履行自己做人的本分,自觉遵守纲常名教的规定,做忠臣、孝子、社会的良民。
心学的代表人物是南宋的陆九渊和明代的王守仁。心学家们对道学家把天理作为是非标准是认同的,但他们又进一步提出,所谓天理并不是外在的客观必然,他就存在于现实的人心之中,天理也只有在人心之中才能够真正呈现。人的本心、良心就是天理,也就是是非的标准,照着自己的良心去做,自然就是合理的。
据《陆九渊年谱》记载,陆九渊去看望正在富阳县当主薄的弟子杨简,杨简刚处理完一桩诉讼案,就向陆九渊请教什么是本心。陆九渊说,刚才你断案时,听完了双方的讼词之后,就知道谁是谁非了,你依据的是什么呢,还不就是你的良心吗!
王守仁也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人的思想、行为的是非对错,不需要拿外在的规范、法则去衡量,人的良心自然会知道。
道学讲天理,心学讲良心,这两种是非标准主要都是针对人类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而言的,同纯粹的科学认知意义上的是非标准不一样,这是中国传统是非标准论的特色所在。就天理、良心二者相比较,天理论侧重他律,良心论强调自律,两者相辅相成,在中国近古社会影响极其深远。但把天理、良心作为是非标准也有弊病。就天理而言,它本来是对自然规律、人伦关系的抽象,一旦被理学家们尊奉为神圣不可改变的教条后,就容易走向僵化,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桎梏。而良心论者把应然的至善的良心等同于实然的人心,这就等于把道德理想主义的大厦建立在人类千差万别的情感欲望的基础上,很容易走向自然主义、非道德主义和无是无非论。
60、满街都是“圣人”
一天,王守仁的学生王艮出游归来。王守仁问道:“你出游看见了些什么?”王艮回答说:“见满街都是圣人。”王守仁说:“你看满街都是圣人满街人倒也看你是圣人呢!”
又一天,王守仁的另一个学生出游回来,兴冲冲地对王守仁说:“先生,今日我看见了一件奇怪的事情。”王守仁问是什么事,学生回答说:“见满街都是圣人。”王守仁说:“这不过是常事,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
原来,两位弟子对老师的真传心领神会,只是程度深浅不同。王守仁曾写过一首诗,其中一句是“各个人心有仲尼。”在王守仁看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孔子,即所谓“人胸中各个有圣人”,这是先天的。他在讲课中常向学生灌输这种思想。
"圣人",是封建统治阶级理想中最高的人性典范,只有孔子孟子等少数几个人才能有这样的称号。王守仁及其弟子为什么说满街都是圣人呢?因为他们在人性论问题上与孔子"惟上智与下愚不移"不同,他们认为"下愚"是可以改变的,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圣人之心“和愚夫愚妇”之心是一样的,人性皆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说教,比孔子和董仲舒等人的说法更有欺骗性。
61、天泉桥之辩
明朝嘉靖六年(1527年),王守仁已经56岁,奉命出征广西恩田。他的得意弟子钱绪山(又名德洪)、王龙溪(又名汝中)赶来践行。两人同住舟中,相与论学,因意见不一,要求老师王守仁裁决。王守仁欣然答应。随后他们移席天泉桥。于是哲学史上一场有名的辩论开始了。
钱绪山说:”无善无恶是心之本,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钱绪山说得眉飞色舞,口沫横飞,自以为深得老师真传,一定会使龙溪就范。
王龙溪也知这是老师的观点,可是他不以为然,还是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他反驳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的心,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亦是无善无恶的物。“王龙溪认为心、意、知、物是一回事,若心无善恶,则意、知、物当中亦无所谓善恶。所以他不主张去做”格物致知“的功夫。
王守仁此时已经重病在身,他大概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不得不彻底开导这两位执迷不悟的幼稚弟子一番,他最后裁决说:"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两种。利根之人,直从本原上悟人。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列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 王守仁吐漏了他的真言:什么这个理、那个理,能够把更多的人引入"道",多"拯救"几个灵魂,多欺骗一些群众的,便是最完善的"理"。理学的"善"和"美"的标准就是这个,其诀窍也在这里。王守仁的两个弟子不知其中的奥妙,所以争论不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