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3 22: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汪家大院里的前生今世(演义版)10
十
在贵州遵义的一个山区中学里,汪先进坐在办公桌的电脑前在苦苦冥想着。他在思索关于老祖宗汪世华的事情。
对于老祖宗,汪先进知道的不是很多,只是或多或少的在家谱里了解到一些。他曾经在自己的家谱里看到过关于44祖先汪华公的丰功伟绩的记录。可是当他在寻找历史文献的时候后发现,关于这位老祖宗的记载却少之又少。曾经江南六州的最高统治者、徽州最高级别的地域神——汪华在很少的历史资料中遭到的曲解颇多。比如说,在《资治通鉴》里关于汪华有这样的描述: 隋末,歙州贼汪华占据黟,歙等五州,有众一万,自称吴王.初十日,派使者前来投降,任命他做歙州总管。又,在这以前,汪华占据黟.歙,称王十余年,王雄诞调转军队攻击他,汪华在新安洞口抗拒, 甲兵很精锐.王雄诞在山谷埋伏精兵,率领瘦弱的数千人冒犯他的兵阵,方才会合交战,就佯装失败,逃会军营,汪华进攻王雄诞,不能取胜,遇上天黑,领兵回还,伏兵占据他的洞口,汪华不能进入,在这窘迫情况下请求投降。
汪先进坐不住了,他不相信老祖宗是隋末歙州贼,更不相信老祖宗是在这种情况下归的唐。是主动归唐,被动投降?他觉得应该弄清楚其中的原由。
和汪先进有着同样想法的汪氏后人还有汪睿、汪胜忠、汪振亮、汪兴吾,琴溪桥(网名)、大风(网名)等一大批人,他们用各种手段去收集关于老祖宗的资料,来匡正历史对自己先祖的误解,他们是认真的。他们要通过历史的真实和真实的历史,用真凭实据来为先祖洗清污渍。
汪兴吾在他的文章《是主动归顺,还是被动投降——一段关于越国公归唐史料译释》有根有据的把史料中对老祖宗的不白之冤给彻底洗涤了一番。
汪兴吾认为:王(华公)归顺唐朝,必定考虑把自己归属于忠臣的行列,以通过杜伏威引荐而归顺唐朝为耻辱。所以将吴国所属的土地、百姓、士兵登记造册,派遣汪铁佛为使者,从小道穿越杜伏威控制的境域,以此表达归顺唐天子的诚意(即我是自愿来归的,不是因杜伏威战败或因杜伏威作了思想工作后才归顺的)。杜伏威的党羽们(如王雄诞)相互私下议论,嫉恨汪王归唐这件事不是出于他们的引荐,因此派兵袭击汪华的军队以此作为自己的功劳(给人一种错觉:汪华归唐是因为被杜伏威战败后被逼无奈的。事实上杜伏威一伙达到了其政治目的,因为正史上就是这样写的)。这完全与当年汉朝淮阴侯袭击已投降的部队属同一类型。当初汪王没有受到(杜伏威之流)伤害,这是汪王的先见之明。假若汪王向杜伏威屈服,虽然也是出于不得已,然而对方(杜)自称行台,而实权由王雄诞所把握,我们不为所谓的唐朝行台叫屈吗?汪王怎肯屈居王雄诞之下(不是行台之下)呢!有人又说,王雄诞战败汪华后,唐朝庭为表彰他的先后功劳,也升他为歙州(剌史),总管歙、睦、衢三州,怀疑朝庭有意抬高王雄诞(而贬低汪王),这种说法是不了解唐朝庭刚刚建立,(封官)制度还不健全。那时凡是东南方(其他地方已属唐统治)来归顺的,唐朝庭全部接纳(往往根据归顺者的自称而封官)。汪王既然自动拿六州来归顺,唐庭就把这六州封给你汪王,等到杜伏威自以行台之名袭击汪王而称为自己的功劳,唐庭也不好推辞呀。这正像淮阴侯的故事一样啊!哪里是天子为了召见汪王而派王雄诞的部队来讨伐呢?(这句是很幽默的反语,汪王已归顺了,不需再讨伐,无非是召见,怎么又打了?可见不是唐庭的旨意而是杜、王的私意)。所以不久,汪王到京城朝靓了唐王。
汪兴吾的推论是依据 《越国汪公入唐纳款考实》中有这么一段记载:“......王之归唐也,必思以忠自列,耻因之以成事。故籍其土地、民兵,遣使间道,越伏威之境,以归之天子意。伏威之党相与窃议,疾王归唐之事,不出于己,因袭之以为己功。此淮阴击已降之类。初不害,王之先识也。若夫王之屈于伏威,虽出于不得已,然彼方以行台自名,而雄诞实左右之,吾为唐行台屈耳,肯遽屈其下哉。说者又以雄诞既战之后,唐宝其以前后功,亦除歙州,总管歙、睦、衢三州,疑若右雄诞者,不知唐于此时亦未能全制。东南来者,斯受之耳。王既以六州自归,则因以六州畀王。逮伏威自以行台而袭王为己功,唐亦不得而卻也。此正淮阴之事也。岂天子亦欲见王而为之遣伐耶?故未几,遂朝于京师......”这和汪兴吾的解释是相辅相成的。
汪睿找来了更加翔实的资料来思辨老祖宗的历史。他找来以治学严谨著称的宋代史学名家罗愿(1136-1184年,有多部著作入修四库全书,并著有“新安志”十卷)为排非存是而对汪华老祖宗作出的考证:其主要论据如下:“……以王庙食此邦逾五百年,而民爱敬之久而愈深不惟能出云雨御灾历,亦由其不失正道,始终处于靖民,故天下方乱则以身蔽六州之民,及其初定闻真主而遂归之,事合天心,不斗一民,不烦一族,开关自托于唐者乃王之大节”;“今武德诰命具在,所以褒表者其语甚明。而旧唐书本纪不著明归唐日期,新纪虽已著明于武德四年九月归唐,至列传杜伏威遣王雄诞来伐又不著明其已受唐命,反而更追书称王(注:指汪华称吴王)时事,遂使览者徒见纪传所书皆在四年,因指为一事意负固累岁,而伏威雄诞以天子命来讨,力穷势单至是归唐降耳,则与诰命所谓远送款诚者岂不相戾耶”; “谨按资治通鉴王遣使归唐载于九月,而雄诞来伐别载于十一月,则是归唐已受封拜。而伏威雄诞自己私意伐之耳,是时伏威之于唐未为纯臣,王之归唐必思以忠自列耻”“若夫王之屈于伏威虽出于不得已,然彼方以行台自名,而实雄诞左右之,吾(注:指王)为唐行台屈耳,肯遽出其下哉”“不知唐于此时亦未能全制东南” “雄诞以行台袭王为己功唐亦不德而欲也。”;“岂天子亦欲见王而为之遣伐耶,故未己又遂朝京师” “考王归附之初高祖以大国使见,与其一时褒崇之语及贞观之问典宿卫者二十余年,太宗远伐委之管匙非夙嘉其节而深信其心何以及此诰命所表,虽汉甲令称忠殆不若此之明也”。
汪睿由上面异姓学者罗愿的考实推论,老祖宗汪华死后五百多年庙火兴旺持久不减,且越久民爱之心越深,不单是汪华能阴护郡民抵御灾害,更主要的是汪华在保卫六州当吴王期间及后来主动归唐都是处于爱民之心,这是汪华的大节。而旧唐书不注明归唐日期,新唐书虽注明归唐日期,但不注明雄诞来伐时汪华已归唐,反而追书称吴王时的事,致使读者误以为汪华是力穷才归唐的。这与尚在的唐诰命中“远送款诚者”的褒语是不相符的。在资治通鉴中明确地写明了汪华是唐武德四年九月归唐受封,而雄诞来伐则是十一月,是汪华归唐之后。王雄诞为什么要在此时伐汪呢?因当时杜伏威王雄诞还不是唐之纯臣,自认为汪华归唐必称其忠,而自己则必列于耻,因妒忌心以私利制造事端。假如汪华出于不得以屈之于杜伏威,然而杜伏威以唐行台自居,实王雄诞左右,王屈于行台哪肯屈于王雄诞呢?另外当时唐还未全控制东南,雄诞以己利伐王为己功,唐也不得以而授之。哪有天子要见王而又遣人伐之,不多时又招王进京的。在王归附之时高祖以大国重使见,与其时褒奖之语及贞观间任典宿卫二十多年,太宗伐辽时又委以九宫留守(房玄龄为正),这些事不仅是嘉其节而深信其心也。先祖汪华的一生可谓是“有棠树之诗,无良弓之叹”,在“通宗世谱”子上部中记录了大量的名人对他的赞美的题字、诗词、楹联,而他又得到了一个忠臣应该得到的良好结局。可以说汪华是古徽州建国称王的第一伟人。
华祖的后世子孙不遗余力的为自己的老祖宗正名,更多的资料来自于自己千百年来保存的家谱中。他们筹办的汪氏宗亲网就是这样征集了山南海北不同分支传承下来的家谱,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勘误,结合家传和外传的历史资料,比较一致的认定44先祖汪华公不仅是古代徽州的太阳,还是行遍全国和世界各地汪氏族人共同的太阳。
汪先进在考证中了解了历史,了解了祖先,了解了各个时期政治文化与家族文化的相融相通。更深刻的体会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对他的教学工作,做事做人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凡事必认真的态度更反映出一个教师理性思考问题的本质。
汪先进对家族历史有了重新的认识。决定重拾家谱,重读家谱,重研家谱。为了求真务实,对发现了的家谱中存在的诸多疑问,逆水溯源,收集一些老谱,残谱,孤谱。为了追求完美,准备从修《兰溪堂家谱》,得到了全族人的支持鼓励。
2006年的春节,他从老家失踪了。他瞒着父母,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悄悄独自下成都。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他受到了汪孝先,汪义,汪东华等全家人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接待。在四川,过了一个特殊而有意义的春节。
从四川回来,汪先进和汪拥军等几个宗亲的商量,准备于2007年8月5日,在贵州遵义组织天下汪氏有识之士聚会。一个年轻的教师,在那么偏远的地方组织这么一个声势浩大的聚会,他会取得成功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