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7-20 18: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4楼汪兴吾于2007-11-07 15:09发表的 :
十六、池州市(一)1、贵池区 殷家汇汪: 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昌,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该支属桐城双港南河坂汪敦本堂)2、东至县(辖12个镇、3个乡: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胜利镇、张溪镇、洋湖镇、葛公镇、香隅镇、官港镇、昭潭镇、龙泉镇、泥溪镇、花园里乡、木塔乡、青山乡。)(1)汪坡乡“孝友堂”,爽公,派辈自86世起:大中至正,俊美光明。(2)古梗坝汪:祠堂在黄柏镇 宝寿显福,思仲永伯。 仁秉天之元,克崇继志高。 德才支:义礼智本立,道大继世高。 伯东支:仕友延之志,克锦继世高。 新派: 学隆周,孔孟传; 令名光上国,万代定昌前。 续派: 孝顺钦豪俊,琼儒思泽绵。 (3)葛公镇: 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昌,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该支属桐城双港南河坂汪敦本堂) 迁居陕南的贵池汪氏
安徽贵池移民汪氏,陕南人皆称其为“江南人”。据汪氏族人现存长辈口述,其祖籍为安徽省长江以南的贵池县 ,其迁居陕南已经八代。据考,汪氏西迁约在咸丰初年。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由汉口沿长江东下,连续攻占九江、安庆,逼近南京,各地人民武装斗争风起云涌 。清王朝在调集军队对太平军进行围攻堵截的同时,又大量招募“义勇”,组织团练,燃起战火。江南广大地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民群众为逃避战乱,纷纷结队流徙,走避他乡。贵池与安庆一江之隔,正处于兵燹冲途,汪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辗转来到陕南的。第一代定居于兴安府汉阴厅城厢之西坛,第二代即分居于城东之白庙乡,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又陆续迁移至汉阴东区蒲溪铺庵沟及北区铁佛寺之水田乡,在这里分别修建了江南风格的一正两厦三合大院,其特征为靠山面水,正面有石坎照壁,院内植桂花树,其冠如伞,可覆盖十余米之宽。汪氏的派语是:
文明秉祖德,忠厚继家声。
贵池汪氏后裔现已繁衍至“继”字派,其中一部分人已走出山坳,向外地发展。希望贵池的同宗提供更加详细的资料.
没错,从小就听说我们是“江南大槐树”那迁走的,希望贵池的同宗提供更加详细的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