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5-5 17: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39、今文经与古文经之争
经学今古文之争是汉代始兴的儒学内部的一场派系斗争。这场斗争一直波及到汉代末年。且其范围也远远超出了学术论争。
西汉时期,汉武帝将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家思想,作为官方认可的统治思想,儒家思想被提升到“经”的地位。
可是,经过秦朝“焚书”的浩劫,儒家经典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西汉流行的儒学多无旧典文本,而是靠幸存的经师口授相传而记录下来。他们记录所用的文字便是西汉通行的隶书,属当时代的“今文”,故而这类经书被称之为今文经。
秦朝焚书之时,一些儒生冒死将一些儒学书籍藏在墙壁的夹层里。这些幸存的藏书都是用六国时代的蝌蚪文书写的,所以称为古文经。
从表面来看,今古文之争主要表现在文字及对经义的理解,解释的不同。今文学派注重阐述经文中的“微言大义”,而古文学派则注重文字训诂。今文学派竭力把经书和神学迷信相联系,古文学派虽然还未能完全摆脱神学迷信的羁绊,但却反对讲灾异谶纬,注重实学。
西汉时期,今文经学盛行。西汉末年平帝时期,曾设古文经博。王莽改制失败后,东汉光武帝又废古文经倡今文经,但古文经仍在民间有相当的影响。到东汉中叶以后,古文经学崛起并压倒今文经学。
东汉以后,今古文经学之争随着学术风气和政治形势的变化时起时伏。东汉至唐,基本上是古文经占据优势,宋代则以怀疑而著称的“宋学”兴起。明代,经学进一步衰落。清代前期,古文经学复兴,至乾隆、嘉庆年间,随着乾嘉学派的出现而达到全盛时期。嘉庆、道光年间,古文经学进入尾声,今文经学却又兴起,随着清王朝的覆灭,长达两千多年的今古文学派之争也随之消亡。
今古文经学都对中国哲学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正如周予同先生所指出的:“因经今文学的产生而后中国的社会哲学、政治哲学以明,因经古文学的产生而后中国的文字学、考古学以立,因宋学的产生而后中国的形而上学、伦理学以成。”
40、白虎观会议
白虎观会议是东汉时期一次重要的儒学会议。
依据儒学的基本原则,只有天子,才有资格制定礼仪制度,主持校订经书的文字,裁决儒学中各种争论的是非。因为天子是天所任命的郡主,他的话代表着天意。
独尊儒术之后,对儒经的解释发生了不同的意见。早在西汉时代,汉宣帝(公元前73年——公元前49年在位)就曾经召集当时的著名儒者,在石渠阁开会,讨论儒学中的种种问题,并由汉宣帝裁决争论中的是非。由于汉宣帝喜欢《春秋谷穀梁传》,所以再论争中,《春秋穀梁传》取得了胜利,并且由国家设立专门研究、传授《春秋穀梁传》的学官。
又过了一百多年,儒学又产生了许多分歧。于是东汉章帝在白虎关召集有关官员和著名儒者,讨论有关儒学的名词、概念的阐释和定义,讨论儒学的各种规定和制度以及历史和现实中提出的种种问题。儒者们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但最后裁定的权利属于皇帝。这次会议讨论的结果被记录下来,称为《白虎通义》,意思是在白虎观决定的、对儒学普遍适用的解释。
《白虎通义》记下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叫“天子”。《白虎通义》道:皇帝把天作为父亲,把地作为母亲,所以称为天子。又问:历代的帝王,德行有好有坏,为什么都称为天子?回答是:因为他们都是天所任命的。问:爵位有五等,为什么?回答是:效法五行。问:也有爵位只有三等的,又是为什么?回答是:效法三光,即日月星。这显然是董仲舒的官制效法天意的思想。问:妇女为什么没有爵位?回答是:因为妇女是阴类,不和外人打交道,所以他们有”三从“的义务,即出嫁前服从父亲,出嫁后服从丈夫,丈夫死后服从儿子。 讨论完人间的官制,开始讨论神灵和祭祀。比如问:什么是五祀?回答是:祭祀门、户(窗)、井、灶和中雷(屋檐或堂屋)。问:什么人可以祭祀?答:只有大夫以上级别的人才可以祭祀。又如社稷,问:王者为什么有社稷?答:为天下求福报功。如此等等。祭祀是礼制的主要部分,讨论祭祀,也就是讨论礼制问题。比如问:天子为什么要在庙里派遣大将?答:表示听祖宗的话。董仲舒提出的灾异问题、阴阳五行问题、人类的本性问题、自然物的性质以及婚丧的礼仪,白虎观会议都进行了讨论。这次会议的记录,是汉代儒学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以后儒学的纲领性文件。
41、性三品说
汉代董仲舒和唐代韩愈的人性学说。
董仲舒把人性区分为所谓"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具体来说,圣人之性,指情欲很少,不教而能善的;斗筲之性,指情欲多,虽教也难能为善的;中民之性,指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虽有情欲,但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的。董仲舒的人性三品说借鉴了战国以来流行的阴阳五行观,认为善的品质,体现了天的阳性,称"性";恶的品质,体现了天的阴性,称"情",然而虽然"性"体现了天之阳性,可以产生善;"情"与之相反,但也只是具备可能,并不是绝对的。用董仲舒的话来说,性如同是禾,善则如同米,米出于禾,但禾并非就是米。董仲舒对人性的区分,强调了人性之异,与先儒倡导的性善说(如孟子)、性恶说(如荀子)迥然不同,到了唐代,韩愈进一步提出"性之品有上中下三",即"上品之性"发为"上品之情","中品之性”发为“中品之情”,“下品之性”发为“下品之情”。并且“性”和“情”是对立的,“性”的内容为“仁、义、礼、智、信”,是与生俱来的;“情”的内容是“喜、怒、哀、惧、爱、恶、欲”,是“接于物而生”的。韩愈的理论比传统的说法更加细致、系统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