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5-17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庆十七年(1812年),汪道诚假满回京供职,在紫禁城里担任侍卫官值班,四年期满后,以游击用拣发福建,历任上杭游击标中营参将、泉州前营游击、补漳州诏安营游击、泉州城守营参将。后经泉州城守营总督赵慎荐举,进而任福州城守中营副将,不久又授福建协副将,总督孙尔准再荐之,升直隶天津镇总兵,后调云南鹤丽镇总兵。汪道城在任20多年期间,曾奉召三次回京晋见皇上,汇报营务、漕务及海防情况,皇上对他的忠贞和业绩备加赞杨。后来,他以母老为由,请求乞假侍奉。朝廷根据他的请求,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冬,十六年(1836年)春,两署任他为浙江提督,以便就近迎养老母。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云南边境上,越南、缅甸夷人刁录绪勾结少数民族叛乱分子捣乱,屡挫官军,皇上下旨改授汪道诚为云南提督。他接旨后,亲率精锐兵将,星夜赶到云南,围剿贼寇,斩获甚多,生擒贼二号头目管布黑等数十名,随后又抓获贼首刁录绪,解省正法,驱散余匪,维护了我国西南边界和整个云南省的安定。汪道诚任云南提督期间,不仅剿灭了贼寇,还亲自带领士兵认真操练,广置屯田,积聚钱粮。他对部下官士关怀备至,对百姓则秋毫无犯,如有士卒婚丧,发给赏恤,因而深得兵士和当地百姓的爱戴。当地曾刻碑记其功绩。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汪道诚母亲病故,他回籍守孝三年。1850年,道光帝驾崩,由咸丰帝继位。汪道诚哀请回朝叩谒梓宫(即道光帝灵柩),恭逢极乐大典,咸丰恩给一品,加封威武将军。咸丰二年(1852年),汪道诚因年事已高,精神日见衰减,不敢以微躯恋栈,六月间赴京,向咸丰帝面呈实情,当即准奏,发下圣旨:“前云南提督汪道诚虽很少出兵著绩,惟前在各任内操练认真,人亦体面,现在年近七旬,精神恐不能周著,以原品休致,加恩赏,给半俸以养余年。”汪道诚从此便告老还乡,优游田里,亲掌家政,并著书立说,有《六合长矛陈》、《抬抢演炮图说》等军事著作。同时,经朝廷批准,他在乐平城建造了一座状元府。这个府党分前、中、后三个厅:第一个大厅悬挂“状元及第”金字匾,第二个大厅悬挂“威武将军”金字匾,第三个大厅悬挂“提督军门”金字匾。乐平人则把状元府坐落之巷改名为状元巷,一直沿用至今。
不久,汪道城的子孙亦被朝廷委以重任:长子汪茹连,任福建瓯宁县县丞,世袭云骑尉,授五品衔;次子汪茹鉴,授户部主事、福建补用道;长孙汪普恭,任漳州都司。汪道诚由其次子汪茹鉴迎养至福建,于咸丰四年(1854年)七月病逝于福建寓所。
汪道诚病故之后,福建巡抚代奏皇上,奏曰:“汪道诚天性忠厚,忠君勤业数十年,与人无毫发私,事上官必敬,待僚属必诚,平生宦业所至,无不化险为吉,中外称其为福将……。”咸丰帝看了奏章后御批:“赐祭葬如制,并予谥勤果,给碑价银两。”是年,汪道诚的灵柩由其子孙护送回乐平,安葬在同心桥马家(今属市良种场)。汪道诚生前穿戴的朝服、花翎帽与使用过的一柄大刀,一直收藏在里汪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