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汪胜忠

华公薨于长安,只有八相公俊扶棺回乡?

[复制链接]

75

主题

502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90世 舒城人在深圳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702
QQ
发表于 2007-1-23 22: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我们家族的辈分有,朝廷恩泽,普取仕(也有写士)广,^
45爽公-49凤思-56道安-58中元-61惟厚-68伯成-69弥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2038

帖子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我给自己取字慈言,号白石山人。

积分
42615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11: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公是山东一支,31世文和为东汉龙镶将军,迁居江南.具体请看谱牒世系板块内的内容.
具家谱考证,汪姓出浙江一带是传说,没有科学依据.纯属谬论! [s: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727

帖子

7476

积分

新手上路

让友谊和亲情架起沟通的桥梁

积分
7476
QQ
发表于 2007-2-1 21: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模村,是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的。公元923年,汪华的后裔汪迁回故乡,起先居住在山泉寺。年近古稀的汪思立博学多才,精于天文地理。他用八卦相中了山泉寺对面的狮子山,而且那里有太祖叔举种植的大片郁郁葱葱的银杏树,认为在这里居住可以发子发孙。故汪思立率儿孙迁到狮子山居住。经过几代人的辛苦劳动,先后建立了中汪街、六家园、太子塘等建筑物,逐步形成了一个聚族而居的村落。汪思立率儿孙重返徽州时正值五代年间后唐建立,诸侯纷争,强盛的唐朝已不复存在。汪氏子孙不忘唐朝对祖先的恩荣(即随朝名将汪华归顺唐朝后被封为越国公,死后谥“忠烈王”),决定按盛时的规模建立起一个村庄,取名“唐模”(一说按盛唐时的模式、风范、标准建立)。1087年,郡北许村的许贵一、许贵二兄弟俩因父母双亡,投靠唐模姑父家。经过几代繁衍,许氏比当地的汪、程、吴三姓人丁更为兴旺,成为唐模的大姓望族。但他们不忘姑父的收养之恩,仍沿用“唐模”这个村名。唐模村庄的形成、命名,是古代的徽州人重视风水与忠君思想结合的产物,深深地烙上了历史文化的印制。 忠君铸造了唐模,尽孝则成就了名闻遐迩的檀干园。相传,清初唐模许氏有一位富商在苏浙皖赣一带经营36爿当铺,时称36典。其母想往杭州西湖游览,苦于山高路远,年老体衰不便成行。于是这位孝子不惜巨资在村边挖塘垒坝,模拟西湖景致,修筑亭台楼阁、水榭长桥,湖堤遍植檀花和紫刑,供母娱乐,并报答乡邻相助之恩。田园内遍植檀花,又有一泓小溪缓缓绕流,取《诗经》“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之意而名曰“檀干园”。现修葺一新的园林,由94岁高龄的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顾廷龙老先生于1997年4月题写了“檀干园”三字,古朴苍劲,题字数月,顾老先生即飘然仙逝,令人扼腕长叹。
45世爽公......55世师全公-56世道安公-57世源公......69世浙公(婺源迁湘始祖)......89世洪能(字德佳)——浙公支派语:“浙允衍志文思孔子可龙之水毓友应宗世达名理德育隆嘉惠书香庆继承声华遗美荫俊杰锡荣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