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楼主: 亮翁

汉阳版·汪氏家族志·第一章·第四节 当代汪姓在大陆的分布

[复制链接]

184

主题

1854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我给自己取字慈言,号白石山人。

积分
42615

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06-5-28 09: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的都没有,要整理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

回帖

9939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9939
发表于 2006-5-31 16: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省濮阳市有个汪掘地村.汪浦军提供.
stev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182

回帖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5-31 21: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本家提供汪姓聚居地,这为今后绘制汪氏分布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0

回帖

9926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9926
发表于 2006-6-4 18: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随州那里也很多!!
我是湖北随州的!!有谁能告诉我??

  我们那很都汪姓,具体从那里搬来的都说不清~
  字牌是:宗,存,心,加。祥,碧。德
QQ441309768     E-mail:chenghaitao1983@163.com
电话:07224577248汪登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0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277
发表于 2006-6-17 17: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所知,江苏省涟水县高沟镇,有几万人姓汪,不少于5、6万人,是当地第一大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182

回帖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6-17 20: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大的地方有族谱吗?如有,能否贴上网来,供大家交流?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2

主题

415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429

特殊贡献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6-6-17 21: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所知,江苏省涟水县高沟镇,有几万人姓汪,不少于5、6万人,是当地第一大姓。

本家到祖籍去访问考查一下,收集一些更多线索和资料。

河南-汪聚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回帖

9808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9808
发表于 2006-6-21 13: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潜山县汪是第一大姓.是古埂汪氏,家谱记载是祖上从江西汪一坝迁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091

回帖

3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30911

贡献奖

发表于 2006-6-21 13: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族谱记载我支承祖启二从江西石市迁,请知情本家指点一下,这石市是江西什么地方,

                                                                                                  多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7021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5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6-21 15: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是不是这里,但这里汪姓人不多。。
http://www.jxyf.gov.cn/xz/ssz/shis/rwls.htm


石市镇古称宣风乡。宁太平兴国六年{981}由上高县划规新昌县(今宜丰县),迄今已有1019的的历史。

石市乡自古人文历史发达,古迹亦颇多,有寺观、庙祠,古墓、古桥、古牌坊、古陶瓷、古字画等。由于石市地处军事要冲,自古兵事频仍,许多古物被破坏,加之文化大革命中的“敲四旧”,巳为数不多的一些文物古迹也被焚烧、拆毁,只有极少数侥幸保存下来。
古文化遗存:

[茜山文化遗址]: 位于石市乡首山,面积约o.5平方公里.高锦江直径距离约一公里余,1982年12月全区物普查时发现。在遗址发掘标本16件,石砝10件、网坠2件,砺石2件,石芹2件,石茅石球各l件,经考盲人员考证,茜1山文化遗址属商周文化遗址,对锦江流域商周文化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古墓葬

[石市汉墓]: 石市汉墓墓址已发现的有3处.1982年全区文物普时,文博考古人员在石市乡梨树村任家发现标有“永和五年·铭文的汉砖,墓巳毁,墓砖被农民拾取用作砌棚屋墙氢

1992年,在石市集镇新城开发区,先后掘起三座汉墓,一墓已毁(位于新农贸市场台基下).一墓已掩(位于石市营业所左侧石砌护坎内).另一墓较为完整(位于农贸市场交易场右侧民宅后的土坎上),墓约长6米,高2米,宽1.5米.双室复券式,前室和后室的比例约为4:2,中间用砖封隔,前室有耳洞和踏台:后室山有耳洞和踏台.已发掘出的两件墓器分别为硬陶蟹青釉四系圆口罐和硬陶蟹青釉四乐长颈罐。3座汉墓的墓砖分别呈网钱、车轮和同心圆状.石市汉墓为了解和研究锦江流域及整个赣西北汉唐文化规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证. 《江西日报》、《宜春日报》为此均在头版作了报道.

[ 明云南布政使邬琏墓]: 位于石市竹源.墓前有石人、石马、石虎、石羊各二,墓志铭长O,64米、宽o.52米.铭文为楷书石刻.该墓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6月7日墓被丰城县河洲乡农民盗掘.6月11日.宜丰县公安局和博物馆.配合丰城县公安局和博物馆,在丰城县河洲乡徐家,曾家等村.追捕盗掘犯罪分于和文物走私分子,拘留审查2人,抄获盗掘及非法收购的文物700多件,文物全部存丰城县公安局.     

[明邬承业墓] :邬承业,明旌赐巡抚都御吏,墓在石市乡石涌村西向500米处(葬于明万历元年),墓前有石人2座,表柱2座,御碑l座;

[冯文盛墓] :冯文盛,明南京大理寺评正,贵州兵备道副使,明天启年间殁,.墓葬于石市乡梨树村任家西北500米处,墓前有石人、石马、石虎、石羊各2.
古 建 筑;

[楼下文昌阁]: 位于石市乡楼下村东面之锦江乌江潭畔.清嘉庆十九年(1814)建,系砖石结构的三层八画楼阁式空心塔.塔高23米.底层每力‘宽3.5米,墙厚L 25米,塔底座稿;70厘米,块石砌成。塔刹为瓷质,门楣石额刻‘文昌塔”三字。该塔屑县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禹溪桥]: 位于石市乡禹溪村,属单拱石桥,元代黄承夫等建,清康熙时禹溪邬氏合族重修.

[恩江桥]; 屑单拱石桥.位于石市乡石涌村,元代邬胜宗建,明万历韧易守贵重修.

[征门桥]: 为一墩二孔石粱桥.位于石市乡禹溪村口,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建. ,
古工艺品,

[木雕老龙头]: 龙头是龙舟装饰物。石市乡地处锦江沿岸.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为本地“附节”.这天,乡民们在锦江上举办盛大的龙舟竞赛,多则数十条龙舟参赛(古习沿袭至今),龙舟上都饰有木雕龙头.’文化大革命’期间.龙头多棱烧毁,唯何家村的龙头为历史久远的古物,习称“老龙头’,村民十分珍惜.故得以保存至今.“老龙头’用樟木雕成,张嘴凸眼,另配有龙须、龙角、龙耳、龙珠、魁斗等,为不可多得的古代民间木雕艺术珍品。

胜迹

[都堂陵观瀑]:都堂陵即明云南布政使邬琏墓,民间习称邬琏为邬都堂。墓在竹源山中.墓前苍松翠柏,亭亭如盖。墓以东50米外有一小溪,瀑布飞练,洒烟如雾,下注深潭,潭水清澈,鱼石俱现.

[仙姑寨听涛]: 仙姑寨位于石市集镇3公里处。传说古有一奇女,名素娟,欲与男人争高下,立寨为王.恰逢八仙中的何仙姑路过,点化素娟而成仙。后人称此寨为仙姑寨.如今群峰连缀.山色苍翠.晴时,山涛似筝,阐泣如诉,阴时:.松涛似雷,如怒如啸.林海绿涛中,匿奇禽异兽,山色滴翠,隐宝庵灵庙,堪称人间静境.

[毗岗尖观日] ::毗岗尖位于石市集镇6公里处.山势峭拔,群峰巍峨,枕锦讧而临平畴。因四周山丘怔矮.更显其高.清晨,立于峰顶,只见一轮红日自锦江水底冉冉升起,朝霞与江水文相辉映,景象蔚为壮观

[落星池赏目]: 落星池位于石市集镇2公里处.史志云“旧传有星坠池.虽早不涸,虽潦不盈”。池边金梆如线.于水面婆娑。月影沉壁,,S中如盘盛玉,十分迷人。

[印镇双龙]: 在石市集镇5公里处的禹溪村.有口印心塘.传说Q9琏当年带兵回家.探望双目失眠的母亲,恰见两条巨龙在其家后山摇头摆尾,一时山洪如涌.邬琏见状大惊,忙拿出大印.朝双龙砸去,一时双龙失踪,化 ·作两条蜿蜓山带.大印为水淹没,积水成塘,塘心骤然隆起一小丘,小丘瓣 :印,在小丘上长出一棵铁树.如令,恢树仍生长茂盛。

[文昌阁登高] :文昌田位于石市集镇5公里处的楼下村.文昌阁扼江而筑,建造精巧,造形独特,共有四层.立于闹顶,锦江上下,通览无余。但见修竹茂林,碧水银滩,互为映衬,如诗如画。清李尔洛曾撰《文昌闹记》云:“乐山缠其左,河流绕其右,一望嵌崎历落,奥如旷如.萦青绕白,外与天际.于方心畅神怡曰:‘是固文家乐境乎?”此处不失为重阳登高、假日郊游和盛夏消普的好去处.

[ 趣满锦河]: 锦河蜿蜒而下,绕城东流,两岸杨柳依依,绿草如茵。河中岛屿罗列,奇树参天,沙滩耀眼.锦河水随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变幻莫测,景象万千.春潮澎湃,滚滚东下;夏浪汹涌,惊溶拍岸;秋波鳞,爵,锦鳞戏游;冬水清澈,沙石历历.晴时,水天一色;雨时,烟失流水;雨后,彩虹如桥.晨是朝晖满江.午则浮光跃银.晚是红日浴水.待静影沉壁.但见情侣隐隐,情姿成双.风和月随,陶然忘归.

[精化鲤鱼岛]: 相传很久以前,锦河中有一条千年鲤鱼.修炼成精,时常兴风作浪.危害两岸村庄.一日,龟精正在吞江吐水,一时.浊浪滔天,汹涌而至.恰逢铁拐孪路过,跃身鱼上,狠击鱼精.鱼精死.化为一座岛屿.此岛酷似一条硕大的鲤鱼,头朝上游的乌江嘴,枚击之处有一条断痕,断痕处,岩石嶙峋.此岛神奇的是:水涨岛高,脊背从未溺水。岛上四季花草不凋,溢彩流芳.传说游人若是有天份,立于鲤鱼岛的头部,岛身便晃荡不已。

如令,鲤鱼岛已成为花果山.金秋十月,花木扶疏,满岛飘香,金枯压柱,金碧相间,别有一番自然情韵.石市乡尚有“竹源垂钓”、“锦江竞舟”,可供游人一快;乌江嘴,石门楼、夏讲翠林,则令游入留连忘返

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史有“一代都堂护朝庭,八岁神童尺天子,铭鼎桃李满天下,瀛州风骚传千古”之美誉。

[邬 琏]

邬琏,字宜莹,号东泉,七都村人.邬琏出身在官宦家庭,幼承家教,且具至性.15岁时应督学试.列高等.明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考取进士.历官工部营缮司主事、都水司员外郎、虞衡司郎中,出任承天府知府、湖广按察司副使,四川布政司参政、贵州按察使、云南左右19政使、应天府府尹、左副都御使巡抚江浙.前后为官共26年.

邬琏在任虞衡司郎中时,逢请达侵犯京师,仇鹭拜大将军,节制诸路兵马抵御.督责部臣甚急.当时营缮司主管兵器的当事音因时间仓促,忧心重重,怕遭不测,邬琏竭尽全力,仓促立办,毫无差错.后当事者多遭遣责,但无有能指责邬琏越权者.承天府为皇 '登位前的府第所在,军卫混杂,号称淮治,人皆畏之.邬琏毅然前往,亳无霍色.上任伊始,兴利除弊.设置均刑、又库、苦役制等.时有景阳富室,不遵去度,且扰乱公堂,邬琏罚其二干石入又库,乡绅乃服,民心乃定.治状荐于朝,以邬琏为第一.在任云南布玫使时,平定丁风继祖、马卞武定兵变.邬琏生性耿直,不畏权贵.时袭黔国公沐朝弼,生活奢侈,不遵朝法,鱼肉乡民,官司不敢责问.邬琏与巡抚秘密联络,参倒沐朝弼,捕其部下为虎作伥者数十人并绳之以法.未几,移抚江浙.抗倭有功.同时极力劝说并帮助蓟镇招募兵勇,以作四时防备

邬琏为官清正,尤重廉洁.承天府兴工建造陵园,有漆工假称呈图式,以田式呈于金盆中,欲行贿遂私欲,邬琏发现后重惩之:临安通判不称职被削职为民,带着礼物求见,邬琏闭门不纳.在外为官期间,先后两次赴京朝贺,三次被皇帝召见,且多次辗转调动,均两袖清风.行囊羞涩,不持一物,也不受人私谒.邬琏虽有功于社稷,有塞于百姓,然同样遭到心怀叵测之入的嫉妒,且沐朝弼罢官后闲置京中,怨望思报,与南京给事中等结为朋党,罗织霉名参奏邬琏.邬琏受诬被解职,回归故里,6年后因诸臣争荐.朝廷又下诏启用,邬琏假称卧病不起,坚辞不曼.杜门谢客.隐居20年,著有(慕乐山人集9.邬琏死后葬石市竹源新田自马境,名入《中国人名大辞典

[李 植]

李植,字挹秀,号萃芳,楼下村人,清乾隆十五年(1750)举人.少时颖异.天资卓越,好读书。及长.经传,史记、诸子百家无不通晓。工古文.精诗词.先因家贫,在本县及万载等地教书为生.李植性格直爽.胆略过人,行侠仗义,有“铁椎子”之誉.为人处事浩气凛然,不避权贵,刚正不阿.时宜邑知县赵必恭失察,粮吏熊廷光苛求额外浮收.粮农苦其敲剥,一年收成不够上缴.相泣庭野.惨不忍闻.李植即生恻隐之心,打抱不平,慨然以去污吏为己任,邀集县绅多人控告于府.知县与知府颇有关系.告状末果。县绅认为希望

渺茫。且为个人计纷纷退避,唯李植毅然坚持。百折不回,邀集好友5人.尽洗家私,历尽艰辛,得请抚宪奏请清廷,赵必恭终被革职,粮吏熊廷光发配乌鲁木齐为奴,5名追随熊廷光为虎作怅者流放两千里外。其额外浮收分别追回止给稂农,且勒刻碑石禁革弊政。自是,控告得以直.酷吏得以除.民冤得以伸。粮农不再受敲剥之苦。邑民感李植之德,乃立生祠于城西,四时祭祀.     

李植24岁时中举,57岁时(乾隆四十八年)得授文林郎,任江苏徐州砀山(今安徽省砀山县)知县。在任期间.以劝农兴学,去暴安良称颂于一时。乾隆五十三年(1788)在砀山任所病逝,终年62岁。其子扶柩西归时.硒山父老相吊哀送几如罢市。墓葬楼下石泉虎形山.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