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10-11 00: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阳汪氏宗谱
二○○五年 续 谱 序
一九四八年,汪氏九十一代后裔镜川先生,合全族之力,完成了创修《汉阳汪氏宗谱》的普查、编纂、刊印和发行工作。
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创举。因为汪氏家族自安徽迁居汉阳后,散居各地,没有一个统一的宗谱,以至尊晚不辨,亲疏难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宗视若路人,后裔不知先祖,实为可悲!《汪氏宗谱》的创修,实现了“敬宗收族”的目标,记下了每个族人的生平,分清了每个支派的世系,使木得其本,水知其源了。同时,《宗谱》还为我们保存了许多宝贵资料,兹略举于后。
一、中国大地上,汪氏家族的产生蕃衍、分支扩展、迁徙定居的大致脉络,以及历史上叱咤风云大人物的卓越成就。
原来,汪氏发祥于姬姓。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分封诸侯,周公被封往山东为鲁公,传至鲁成公,其次子黑肱,出生时握拳三日,打开见左手现水纹,右手现王纹,合为汪字,就以之为名。后仕鲁有功,封为汪侯,成为汪氏始祖。汪生挺,挺生诵,诵公始以祖父之名——“汪”为姓。
春秋时期,鲁国少年汪锜,抗齐军入侵,战于郎而阵亡,鲁人因其干戈卫国之功,以成人礼厚葬之。这是见于史籍的第一汪姓普通人。
东汉建安年间,龙骧将军汪文和为会稽令。为避祸患,举家迁往浙江衢县的新安,后子孙兴旺,蕃衍成当地望族。
唐初,安徽歙州绩溪人汪华,封越国公,任歙州刺史,总管歙、宣、杭、睦、饶、婺等六州军事,其家族人丁兴旺,子孙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等许多地方。汉阳汪氏家族即越国公七子爽公之后裔。
此后,历代皆有杰出人物闻名于世,如唐代有安徽泾县桃花潭村诗人汪伦,宋代有文学家汪藻,诗人汪元量,宰相汪伯彦,元代有航海家汪大渊,元末有散曲家汪元亨,明代有剧作家汪道昆,清代有医学家汪昂,散文家汪琬,书画家汪士慎,军机大臣汪由敦,哲学家汪中,科学家汪莱,女作家汪端,太平天国将领汪海洋,剧作家汪笑侬等皆名垂史册,千古流传。
清朝初年,汪氏七十四世祖善庆公的五个儿子——英、雄、豪、杰、宪长大成人,除老大英公留守老家环溪外,其余四弟兄辗转来到湖北汉阳各地,如雄公在奓山,豪公在汪家堤,杰公在鞍子头,宪公在祝家嘴等地扎根创业。后英公传至八十九世祖应汉公时,也举家迁来汉阳稻草新集定居。又经过若干年的蕃衍异动,汪氏家族的子孙已၍布汉阳全境。1948年创谱时,按五个房头分支进行编排,其根据就在于此。
二、1948年创谱时,曾作过重要贡献的前辈们的名单,如督修明恕(字镜川,91代)、协修朝珢(字西坡,91代)等九人、校正员明槐(字植山,91代)等四人、采访员永高(字仰之,91代)等四十一人、对读员远煌(字继厚,91代)等七人,这些前辈为敬宗收族立下了汗马功劳,汪氏后裔将永远纪念他们。
三、编制宗谱的体例二十九款,这些不仅为创谱开辟了一条阳光大道,而且也为后人续谱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
四、比较对照汪氏各支派旧有字辈后,全族合议新立了辈派四十字,有了这一举,汪氏家族历经千年,其高曾祖考及子孙曾玄,尊晚上下就不会乱套了。
五、关于续谱的规定“两步走”:“十年一汇编,三十五年一刊印”,当年发给各分支房头的每套谱册,均附有一本空白卷以供续填,可见“十年一汇编”是分房头各自填写的。但根据当时的印刷技术来看,“三十五年一刊印”,则必须统一措办。
此外,《宗谱》还收录了多篇人物传略,让我们看见了前辈们在汪氏家族的蕃衍、迁徙和创谱等重大活动中,取得了何等辉煌的成绩。——上述这些信息为这次续谱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遗憾地是,创谱后不久,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家族遭遗弃,族谱被焚烧。《汉阳汪氏宗谱》亦难逃厄运。幸好祝家嘴汪湾汪高氏老人成功地在柴堆中藏存一套谱卷躲过灭顶之灾,如今此卷竟成了续谱的唯一依据。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民生活富有了,于是联族查谱、认祖归宗的潮流又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兴起,他姓别宗完成修谱行动的消息不断传来,这就为汪氏家族的续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时代氛围。看来,在经历了半个世纪之后,第一次续编《汉阳汪氏宗谱》的重担,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身上。于是,“汪氏家族2005年续谱工作室”应运而生了。
“2005年续谱工作室”由汪氏九十二代后裔振太、振耀、振扬、振亮、振华等五人自发组成,公推振扬牵头,振耀负责联络,振亮负责编纂,振太、振华协理策应。
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次反复权衡,续谱工作室决定完成如下任务:
一、按原谱提供的地址,将续谱的信息尽可能地传达给每个族人,并与各分支的续谱汇编员组建成汇编网络。
二、编制《近代汪氏后裔衍续表》以利汇编工作中承前启后。编制《近代后裔个人资讯表》以便采录和汇编1948年后出生的后裔续注谱册。
三、修复、整理和重印原谱,为各分点汇编工作提供“谱头”。
四、整合汇总编辑、统一刊印发行05版《汪氏宗谱》,刊印时从形式到内容应严格把关,力臻完美。
经过四个多月的艰苦奋战,使这次续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关键是各地续谱汇编员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都是汪氏门中的翘秀,这支队伍年龄跨度达50年,创历史之最,可喜的是,老年完成了传帮带,青壮年得到了锻炼,为今后续谱奠定了人才基础。兹将各地续谱汇编员名单抄录如下:
宏寿(92代86岁) 永杰(91代80岁) 作田(94代71岁)
纪雄(92代67岁) 作华(94代66岁) 家禄(93代66岁)
振华(92代66岁) 竹青(94代64岁) 作荣(94代63岁)
ത 贤言93代63岁) 显浩(92代63岁) 宏俊(92代59岁)
纪鑫(93代58岁) 纪平(93代55岁) 纪欢(93代55岁)
纪铭(93代55岁) 纪刚(93代53岁) 永祥(91代48岁)
钢桥(92代48岁) 东舫(93代47岁) 国桥(93代47岁)
宏慈(92代45岁) 纪元(93代36岁)
汪氏九十二代后裔续谱工作室
振亮执笔
2005年5月5日
本文选自<汉阳汪氏宗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