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13 20: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潜口"汪氏金紫祠"
黄山樵夫——赤脚医生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村,有个“金銮殿”,实为汪氏金紫祠,属潜口下市汪族,又称“下祠堂”,其建筑特征是模仿北京故宫太和殿。该祠具有很高的建筑价值,是研究徽州古建的珍贵范例。
从潜口翼峰塔沿205国道向北走100余米,折而向东,便到了誉满徽州的金紫祠。据碑文载,金紫祠是汪族八十一世祖汪一诚承父兄之志(其父“文显”,兄“一中”) ,捐地千步,捐银二千两,加上汪士明捐银三百两,于万历壬辰(公元1592年〉奠基新建。该祠于1601年竣工,1666年和1936年两次大修。祠前有一座四脚石坊,上有汪文显题写的“金紫洞”三个醒目大字。四脚石坊的两边各有一座两柱石坊。由四脚石坊北进有“三源桥”横跨矩池(按古代规矩设计的矩形池塘)。越桥过一段石板路进入棂门,经甬道到戟门。戟门上方挂有“汪氏家庙”匾额,门外两边置石狮一对。戟门前檐还有三块直匾。进入戟门后,甬道两边天井里,各有一个四角亭,亭内分别由贔屃驮着两块大石碑。抵议阖。“越国世家”匾额,门内两面有左钟右鼓悬吊。经甬道登露台抵大堂,大堂内挂有10多块匾额,还有董其昌书写的对联和3个龙亭(亭内有圣旨)。由大堂经两边回廊或中间驰道及寝殿,龛座中间供汪氏先祖词汪叔敖像,左昭右穆供历代先祖牌位。自棂门至龛座面积为3810平方米。祠的后面有一幢上下两间的“汪公殿”,内挂“保障六州”横匾。此乃记念汪氏四十四世祖汪华在隋末动乱中,为保障杭、睦、歙、宣、饶、婺六州立下大功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