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0-13 2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序15、壬寅桐林合纹堂合修序
族之有谱也,上纪祖宗之系,下衍子孙之传。修之者必有以清其源而正其流。源不正则前之嫡派淆;流不正则后之昭穆乱,诚未可苟焉已也。况缘旧以缀新,前之今即为后之古,世表所记注,不可以不严,亦不可以不慎。昔陸象山有言:作谱须要明白,如某祖某处分来,某公某处分去,枝干脉络,条理不紊,方才是谱。如或相传失实,考求无据,则亡世之讳,直书无隐。由是观之,则谱非著作之书,乃记载之书。贵在考核精详,校对慎密,而又简录旧序,俾字皆确据,井井如鱼之鳞,如布之缕,无一毫纰谬,足以信今传后焉已耳。
我汪氏本自诵祖,以王祖名为姓,爰是姓汪而传于北,由文和渡江而衍于南,迄唐越国公之后,盛于徽婺。至宋,迪公长子焱以镇豫章,家桐林为汪氏始祖。自焱祖下,遽传五世,衍而为寿宁福康四大支。今之桐林、石桥、上久、梅溪、半源、浊水、渔塘、嘲田、石市以及通山之濯港、南山、井湾,新建之青鸾、麦源、新里,皆寿公裔也。衍宁公之裔者,若婺山、银炉、宁州之鸡冠石,湖广之竹牌门。衍福公之裔者,若兴国之高庄坂、赤颜山。衍康公之裔者,若东井、龙腹及碎石、杨井、芗田、罗桥、横岺、石枧、斜港、茅坪。又焱以上衍中元公之裔者则南岳。分析虽多,其郡县里居固可访而知也。究之迁祖未详,亲疏莫辨,昭穆行序难分者,则以未同谱之故。
我汪氏之谱,自万历附修于徽,至雍正甲寅而一续后,虽有谱,亦各纪一支之系而已。全老于山谷所见,惟万历都山谱,康熙正菴谱,斯二者未尝无少差谬,然未有若甲寅谱之舛错尤甚者也。始祖之引徵不一,分迁之记注多误,其源固不清,行同而世异,以伯叔为弟兄,其流复不正。其他颠倒失实者,难更卜数。展读之,志切厘正者久矣。
今奉功令,删定旧谱。于是欲以系出焱祖者合而订之,然犹以不得尽与为憾。兹于合纹堂集各支之世系。首严乎忌讳,次核其婚娶、邱陇、生年殁日,至于出继承嗣,不合昭穆者不书。随母来子不书,抱养异姓子不书。且支分不使凌躐(liè音“列”,超越、践踏之意),行世必令符合,夫而后其流正矣。溯而上之始祖,本于颍川著姓,肇于诵祖。自唐迄宋,若濆之居婺源,迪之徙金华,焱之由金华以镇豫章而籍武宁,俱据旧谱,无伪者录之。而焱祖以下之迁徙分析为之提纲而注目,至旧序附会舛谬者,复辟而删之,以求其源流清正矣。源流清正则脉络分明,条理不紊,于陸子之言庶几有当乎。后之览斯谱者,虽地有远近而疏戚可知,人有长幼而尊卑立辨。以笃族亲,以敦宗谊,以正人心而厚风俗,谱之所系,宁浅鲜哉。帙成自忘其谫陋,因握管而为之序。
时皇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岁在壬寅冬十有二月
石桥邑岁贡 士全凤岗撰
注:1、选自《汪氏宗谱•丛盛堂》民国癸酉(即公元1933年)重修本卷首,后“聚林堂”民国丙子本上也选录了,不过序名为“壬寅总谱序”。
2、壬寅谱中共有序四篇,今选用一篇。还有上久八十二世裔孙尹第庭魁氏《序》、上久八十四世裔孙太学生静溪腾纹织氏《序》、上久八十五世裔孙竹溪静波用五氏《序》未选用。特存作者名讳,以褒其辛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