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楼主: 临清汪氏

明丞相汪广洋文化研究会寻根公告

[复制链接]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10-3-24 20: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宗世谱》华公 — 知古公支世系图,供临清汪氏及达成会长明鉴

择传一组 泛徽州《汪氏通宗世谱》华公 — 知古公支世系图,供临清汪氏及达成会长明鉴。(顺序查阅,点击放大)

44世> 45世> 46世处贵 > 47太元 > 48世仁素 > 49世凤思 > 50世文秀 > 51世行璇(璿) > 52世说言 > 53世
> 54世> 55世师全 > 56道安 > 57世> 58世> 59世世雄 > 60世知古 > 61世> 62世十一 > 63世道融
> 64世廷罕 > 65世> 66世宗颜 > 67世谷(榖) > 68世> 69世> 70世鸿举 > 71世> 72世璹、环。

通宗世谱03-102:华、爽、处贵、太元、仁素、凤思

通宗世谱03-102:华、爽、处贵、太元、仁素、凤思

通宗世谱10-002:凤思、文秀、行璿、

通宗世谱10-002:凤思、文秀、行璿、

通宗世谱10-001:说言、咸、浚、师全、道安

通宗世谱10-001:说言、咸、浚、师全、道安

通宗世谱10-004:道安、源、強、世雄、知古、子

通宗世谱10-004:道安、源、強、世雄、知古、子

通宗世谱10-003:十一、道融、廷罕、震

通宗世谱10-003:十一、道融、廷罕、震

通宗世谱11-004:震、宗颜

通宗世谱11-004:震、宗颜

通宗世谱11-003:榖

通宗世谱11-003:榖

通宗世谱11-002:槃、慥、鸿举、憼、璹\\环

通宗世谱11-002:槃、慥、鸿举、憼、璹\\环

通宗世谱11-001

通宗世谱11-001

通宗世谱11-005

通宗世谱11-005

通宗世谱11-006

通宗世谱11-006

通宗世谱11-007

通宗世谱11-007

通宗世谱03-100

通宗世谱03-100

通宗世谱03-101

通宗世谱03-101

通宗世谱03-102

通宗世谱03-102

通宗世谱03-103

通宗世谱03-103

通宗世谱10-001

通宗世谱10-001

通宗世谱10-002

通宗世谱10-002

通宗世谱10-003

通宗世谱10-003

通宗世谱10-004

通宗世谱10-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10-3-30 09: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发60世知古公下、65世震公支、70世鸿举公世系图,广洋公支应接此下。

续发60世知古公下、65世震公支、70世鸿举公世系图,广洋公支应接此下。

通宗世谱11-001

通宗世谱11-001

通宗世谱11-002

通宗世谱11-002

通宗世谱11-003

通宗世谱11-003

通宗世谱11-004

通宗世谱11-004

通宗世谱11-005

通宗世谱11-005

通宗世谱11-006

通宗世谱11-006

通宗世谱11-007

通宗世谱11-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10-3-30 10: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发60世知古公下、65世震公支、70世修举公——74世泽民公世系图

续发60世知古公下、65世震公支、70世修举公——74世泽民公世系图

通宗世谱11-087

通宗世谱11-087

通宗世谱11-088

通宗世谱11-08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10-4-1 15: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60世知古公下、65世震公支、70世鸿举公世系图,广洋公支应接此下。

再发一组《新安汪氏宗祠通谱》60世知古公下、65世震公支、70世鸿举公世系图,广洋公一支应接此下:

56道安 > 57世> 58世> 59世世雄 > 60世知古 > 61世> 62世十一 > 63世道融 > 64世廷罕 > 65世>

66世宗颜 > 67世├ 68世 > 69世├ 70世鸿举 > 71世├ 72世   
                                                                                                         
                                  ├ 68世                    │                                    ├ 72世 ├ 73世冠世 > 74世 > 75世广洋├ 76世子持临清始祖   
                                  │                                 │                                                       │                                                           
                                  ├ 68世                    │                                                      ├ 73世济世                                        ├ 76世(改王姓)     
   
                                  │                                 │                                                                                                                    │
                                  ├ 68世栥                    
├70世修举>71世宰臣72世梦雷73世鼎亨                                       ├ 76世(改王姓)
                                  │                                 │                                    │                │                                                                                                         
                                  ├ 68世(文学家)├70世元举                   │                ├73世鼎新> 74世泽民├ 75世用政(一曰用敬)
                                  │                                                                         │                                                        │  
                                  ├ 68世                                                            ├ 72世                                      ├ 75世用和                                               
---------------------------------------------------------------------------------------------------------------------------------------------------------------------------------------------------------                 
按:元代名臣汪泽民,1355年卒,时年83岁,系同支70世三房汪修举之后,是为74世。而汪广洋系70世二房汪鸿举之后,
1355年于太平被明太祖朱元璋知遇,时年约27年。广洋生年晩于泽民约57年,故汪广洋应属75世或76世。
                                                                                                                    

宗祠通谱02-042

宗祠通谱02-042

宗祠通谱02-045

宗祠通谱02-045

宗祠通谱02-046

宗祠通谱02-0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4334

回帖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68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17: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家你好是否找到憼世一冠世-济世为同胞兄弟的资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10-4-6 21: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4楼(临清汪氏) 的帖子

这只是初步推断,还有待进一步讨论。
我正在考证和编辑45世爽—60世知古—65世震—70世鸿举—(?)世广洋支祖脉世系表,现在需要收集以下两方面的资料:
(一)冠世及以下五代的考略资料,(二)证明汪广洋与汪泽民的代际关系的资料。希望得到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4334

回帖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68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15: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5楼(九华星云) 的帖子

冠世;;字沦元;无其它记栽_河;;字涌泉正二十三年奉吴公命使陕被拘六年,洪武元年完节东归擢吏部仕郎备陈佂陕方由是得以因扩廊帖木儿王氏一广洋,字朝宗号洪波.户部侍郎明丞相一长子,子持.字衡平又名.子世字显卿称福山公善风镒因海氛不靖携子侄遨游胜区至东昌府现临清市枣科村僦屋而居;次子;子守;字国防居福山,三子,子元.字冠军-其它无记载一往下是广洋的孙子;共六个彦才;彦琛居临清其它四个居烟台福山...........新手上路敬请本家凉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4334

回帖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68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16: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汪又汪河者,舒城人。尝师余阙,以文章名。从渡江,为行中书省掾,数陈时务。太祖高其才,进大都督府都事。使察罕,议论称旨。后奉命偕钱桢至河南,报扩廓聘,为所留。太祖前后七致扩廓书,终不报。洪武元年,大军下河、洛,扩廓走定西,河始得归,被拘凡六年。帝甚嘉之,进吏部侍郎,备陈西征方略。二年改御史台侍御史。九年,拜晋王左相,亲御便殿谕遣之。居数岁,卒于官。

    【元纪三十五】 起昭阳单阏正月,尽阏逢执徐三月,凡一年有奇。

     ○顺帝至正二十三年(癸卯,一三六三年)

  春,正月,乙已,大宁陷。

  庚戌,吴常遇春兵攻池州神山寨,擒罗友贤,斩之,馀党悉平。

  丙寅,吴国公遣中书省都事汪河送尹焕章归汴,以书报库库特穆尔曰:“元失其政,中原鼎沸,庙廓方岳之臣,互相疑沮,丧师者无刑,得志者方命,悠悠岁月,卒致土崩。阁下先王,奋起中原,英勇智谋,过于群雄,闻而未识,是以前岁遣人直抵大梁,实欲纵观,未敢纳交也。不意先王捐馆,阁下意气相期,遗送使者涉海而来,深有推结之意,加以厚贶,何慰如之!薄以文绮若干,用酬雅意。自今以往,信使继踵,商贾不绝,无有彼此,是所愿也!”
本贴来自天极网群乐社区--http://q.yesky.com/group/review-18665604-41.html
汪广洋资枓二; 胡惟庸谋害刘基辨析
  傅贵
  《明实录》、《明史稿》、《明纪》、《明史》、《明纪事本末》均载胡惟庸谋害刘基,刘基死于胡惟庸之手。这实属千秋冤案。特撰此文,对胡惟庸谋害刘基之事进行辨析。

  《明史》罗列胡惟庸的罪孽有二。其一,胡惟庸谋害刘基;其二,胡惟庸谋反。胡惟庸谋害刘基也好,胡惟庸谋反也罢,其用心均是加罪于胡惟庸,得到废除丞相制、独揽大权之目的。仅就胡惟庸谋害刘基进行剖析,从中可以窥见朱元璋假手胡惟庸,谋害刘基的蛛丝马迹。
  《明史》载胡惟庸加害于刘基两条“罪状”。其一,“初,基言瓯、括间有隙地曰谈洋,南抵闽界,为盐盗数,方氏所由乱,请设巡检司守之,奸民弗便也,会茗洋逃军反,史匿不以闻。基令长子琏奏其事,不先白中书省。胡惟庸方以左丞掌事,挟前撼,使吏讦基,谓谈洋地有王气,基图为墓,民弗兴,则立巡检逐民。帝虽不罪基,然颇为所动,遂夺基禄。基入谢,乃留京,不敢归”①。
  由此看来,仿佛是胡惟庸设下圈套,以谈洋地有王气来引诱刘基,致使刘基上当受骗,将谈洋地选为墓地,激起民愤,招来横祸,误入胡惟庸的圈套,被朱元璋剥夺奉禄,险些丧命。但难以令人置信,刘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象纬之学”。素以子房之称,诸葛之喻,呼风唤雨,料事如神。初出茅庐的胡惟庸的雕虫小技岂能骗过刘基,致使上当受骗,丢了奉禄,有家不敢归,惶惶不可终日,其中必有诈。明代大史学家谈迁考证:刘诚意(刘基)传云,瓯括间有地谈洋。南界福建,无未奸民盗鹾其间。方谷珍所由乱。基请设巡间司,而民作奸如故。适盗周广三反温处,史匿不以闻,基令长子琏径诣上奏,不先白中书省。胡惟庸以前衔使讦基,言谈洋地有王气,基欲得为墓,发弗兴,则请立巡司。逐民家,庶儿动上听,逐钦章以闻。上夺基禄,基大惧,入朝不敢归。而《实录》云周广三等相结为盗,守将领兵掩捕,尽获之,即基地立巡司。事径捷如此。予友重熙曰:刑部尚书宜兴吴云按渐东。秦谈洋事涉基。在五年秋。则所谓饮章。未必胡氏也。”②显而易见,谈洋之事,并非胡惟庸所为。

  那么,再看胡惟庸又是怎样“谋害”刘基的。《明史》刘基传载:“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去。”③这是胡惟庸谋害刘基的主要罪 状。自古奸臣害忠良,合乎情理,加之“罪证”确凿,似乎无懈可击。但只要将这些“罪证”细加查考,并将刘基毒死、胡惟庸被诛、汪广洋赐死、李善长被杀、徐达吃河鸭‘病死’联系起来分析,便可揭开胡惟庸毒死刘基之谜。
  最早记载胡惟庸毒死刘基史料的是《太祖实录》。而《太祖实录》的许多史料可靠性较大,基本上保留了历史本来的面貌。《太祖实录》载,惟庸“怨恨基,及基病,诏惟庸视之,惟庸挟医往,以毒中之,基竟死,时八年正月也。上以基病久,不疑基死”。④可见胡惟庸挟医视刘基是奉皇上之命,至于那位皇医给刘基吃什么药,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清楚,“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以毒中之,基竟死”。分明是吃的皇医的药而死。《太祖实录》载:“上以基病久,不疑基死。”这是史家有意为太祖解脱,仿佛这事与太祖毫无关系。但这句话到给人“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张三没有偷”之感,欲盖弥彰。《朱元璋系年要录》中提出质疑:“基即善料事,何致中惟庸之毒?”⑤钱谦益在《太祖实录辩证》中明确指出:“胡惟庸之毒诚意也,奉上命挟医而往。”⑥由此看来,太祖要毒死刘基到是事情的本来面目。皇命不可违,“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刘基则有苦难言,含恨九泉。胡惟庸谋害刘基只不过是事情的表象,实质则是朱元璋谋杀刘基,加害于胡惟庸,得到逐步铲除心腹之患的目的。换言之,刘基是老谋深算,一生谨慎,料事如神的谋士,怎会第一次受胡惟庸“陷害”,丢了奉禄,罢了官,险些丧命。他怎会很快忘记,何致于二年之后再中胡惟庸的圈套 ,误吃毒药,丧了性命之理?再者,胡惟庸又怎敢在刘基面前玩弄小孩子似的鬼把戏,岂不是自投罗网吗?看来是上命无疑矣。而有些史家有意为朱元璋掩饰,记载此事时将“诏”字逸去。这样,胡惟庸成了朱元璋的替罪羊,谋害刘基的刽子手,留下了千古骂名,后人便信以为真了。

•    2006-10-24 13:32
•    回复

•     
•    无终子
•    6位粉丝
•   
22楼
  刘基死了,正中朱元璋下怀,为朱元璋革除胡惟庸创造了条件。从表面上看是胡惟庸挟医往,后刘基死去,这是很能迷惑人的。但朱元璋苦于找不出胡惟庸毒死刘基的证人。只要有人出来作证,谋害刘基的罪名往胡惟庸身上一加,任凭他胡惟庸浑身是嘴也无法说清,太祖为找到“证据”,硬要汪广洋作证。汪广洋曾与胡惟庸同为右丞相,共事几年,相处甚好。但朱元璋让汪广洋曾与胡惟庸共同为右丞相的目的是要汪广洋监视挟制胡惟庸,防止胡惟庸独断专行。如胡惟庸有什么对上不忠或越轨行为,以便及时向朱元璋禀报。虽然汪广洋才能不及胡惟庸,但汪广洋为人宽厚,没顺皇帝。太祖追问胡惟庸毒死刘基之事,汪广洋曰:“无有。”朱元璋大为恼火,本想让汪广洋作证,只要汪广洋一作证,便铁证如山了。从此革除胡惟庸。谁知汪广洋未“开窍”,不肯作证,触怒太祖,朱元璋赐死汪广洋于海南。谈迂著的《国榷》载,据考证,其实是朱元璋派人将汪广洋杀死于海南。
  再者,首告胡惟庸毒死刘基及胡惟庸谋反均是涂节。涂节是何须人也,正史没有载。夏燮在《明通鉴》中说:“三编御批曰:刘基遇毒及惟庸反状,皆自涂节发之,及狱成而节亦同戳,且以党目之。揆之于理,殊未可信。节如果为惟庸谋主,宁不知事败之必将自累!乃转以首告希图幸免,实情事所必无。”⑦“且陈宁奸状,史传所载綦详,未尝有一语及节,而节亦别无事迹。”⑧“其虚实判然可见。”⑨涂节告胡惟庸谋害刘基及谋反是杜撰出来的。那么,胡惟庸谋害刘基则不成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胡惟庸毒死刘基及谋反均不成立,毫无佐证。胡惟庸却遭诛杀。株连李善长,赐死汪广洋,四位丞相三位被杀,徐达最终也吃了太祖“赐”的河鸭,一命呜乎!朱元璋大开杀戒,从文臣至武将均以莫须有的罪名恣意捕杀,“胡蓝一案”,诛杀几万人,长达十几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分明是帝相权利之争。朱元璋为了废除丞相制,铲除心腹之患,炮制的胡惟庸毒死刘基及谋反之罪状。这样即可随意诛杀臣相,又可掩人耳目,真乃“高招”也。朱元璋为了子孙万代永保皇位,特将自己的高招称之为法宝,著书传之后代。《洪武宝训》是最好的自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看完这段自白,胡惟庸谋 害刘基之谜昭然若揭。
  注“①《明史》张廷玉撰3781页。
  ②《国榷》谈迁著478页。

  ③《明史》张延玉撰3781页。
  ④《明太祖实录》189页。
  ⑤《朱元璋系年要录》孙正客264页。
  ⑥《太祖实录辨证》钱谦益著。

  ⑦《明通鉴》夏燮著307页。
  ⑧《明通鉴》夏燮著307页。
  ⑨《明通鉴》夏燮著307页。
  《皇明祖训》朱元璋勒撰4页。 -; 海南网一汪广洋资枓``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元朝统治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作为元末的一名进士,汪广洋(?—1379年)并没有被授予实职,只是客居在太平(今安徽黄山区),静静地等待机遇。

    就在这一年,朱元璋率领义军渡过长江防线,攻下采石矶,进驻太平。当时的朱元璋求贤若渴,闻汪广洋才名,便于帅帐之中召见,两人相谈甚欢。朱元璋非常欣赏汪广洋的才能和识见,当即将其留任军中。后来,汪广洋的仕途可谓春风得意,一帆风顺。到朱元璋坐天下的洪武三年(1370年),他被任为左丞,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似乎是为了论证那句“高处不胜寒”的名言,在宰相任上,汪广洋三起三落,最终于右相任上被罢职,并且被斩杀于流放途中。

    如果说胡惟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左相,那么汪广洋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右相。汪广洋和胡惟庸一道,成为中国宰相制度的最后殉葬者。

    一

    汪广洋从担任左丞,到被赐敕诛之,十年之内,三起三落,可谓惊心动魄。看其间起落变化,颇有戏剧色彩。

    宰相本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高官员,在大明王朝担任丞相的共有李善长、徐达、汪广洋、杨宪和胡惟庸五人。朱元璋平定天下后,首先立了左丞相李善长和右丞相徐达。徐达常年在外领兵作战,实际掌握相权的仅李善长一人。洪武三年,李善长称病请假休息,中书省无人管领,朱元璋遂召在陕西参政任上的汪广洋为左丞相。

    当时,汪广洋的搭档是右相杨宪。杨宪处事霸道、善于专权,虽然汪广洋的职位在杨宪之上,但他性格“宽和简重”,遇事处处避让,甚至违心依从他,但这样仍不能免去杨宪的嫉恨。杨宪唆使侍御史刘炳弹劾汪广洋,罪名是“奉母无状”(《明史》)。明代标榜以孝治天下,不孝便是大罪,至于刘炳是否真正掌握了汪广洋对母亲不孝的真凭实据不得而知,只知汪广洋并没有辩解、反击。于是,朱元璋严词斥责汪广洋,将其削职为民,放逐还乡。杨宪感觉处分还不到位,担心他日后咸鱼翻身,便再次向朱元璋奏本。于是处分升级,汪广洋被迁徙到荒僻的海南。这是汪广洋宰相任上的第一次起落。

    汪广洋被贬,杨宪实际操纵中书省大权,并很快升为左丞。他大肆玩弄权术,“ 市权要宠”。然而好景不长,李善长弹劾杨宪虚构事实,诬告大臣,陷害同僚,朱元璋很快将其处死。杨宪伏法后,被贬几个月的汪广洋马上被召回。这一年,朱元璋曾大封功臣。冬十一月,汪广洋亦被封为护军忠勤伯。在封伯的诰词中,皇帝称汪广洋“善治繁剧,屡献忠谋,比之子房、孔明”(《明史》)。

    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李善长因病告老回家。由于徐达仍在一线领兵,中书省的工作不能没有人主持,朱元璋便起用汪广洋为右丞相。汪广洋曾经追随朱元璋多年,且为人小心谨慎,廉明持重,所以朱元璋对他放心。但他谨小慎微,事事请示,又令朱元璋十分失望。于是,精明强干的胡惟庸乘虚而入,进入中书省,担任了左丞相。此时的汪广洋仍然一如既往,对朝政几乎不置一词。洪武六年正月,朱元璋以“广洋无所建白,久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明史》)。这是汪广洋宰相任上的第二次起落。

    也许是君臣缘分,朱元璋始终认为汪广洋是可用之人。仅仅过了一年,朱元璋又想起了汪广洋的诸般好处,于是再次下诏将其召回京城,担任左御史大夫。洪武十年九月,朱元璋升胡惟庸为左丞相,再拜汪广洋为右丞相,以期达到制衡作用,改变胡惟庸一人独相的局面。但是,汪广洋慑于当时的政治气候,沉溺于诗酒以自保,事事调和,随波逐流,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牵制作用,重要公务“惟以他官剖决,不问是非,随而举行”。朱元璋很不满意,曾经多次约谈汪广洋,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可是汪广洋仍然我行我素,始终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

    洪武十二年十二月,中丞涂节奏称,刘伯温患病后因服用胡惟庸安排的医生所开的药方,肚中长硬块而不治身亡,显然为胡惟庸整蛊致死,而作为胡惟庸同僚的汪广洋应该知情。朱元璋宣汪广洋当面对质,汪广洋坦然回答:“无有。”于是,皇帝大怒,“责广洋朋欺(朋党为奸、欺君不报),贬广南”(《明史》)。

    胡惟庸投毒害死刘伯温本来就是一件扑朔迷离、疑点颇多的案子,一定要说汪广洋知情,那倒真用得上“莫须有”三个字了。说到欺君瞒上,朱元璋又想起两件事来:一是汪广洋任江西参政时包庇作奸犯科的朱文正;二是与杨宪同任左、右丞相时,对杨宪的罪行知情而不举报。朱元璋一向认为汪广洋为人忠厚,想不到这个忠厚之人竟也欺瞒到自己头上来了,一怒之下,追加了一道“就地正法”的圣旨,派快船追上汪广洋,将其斩杀在贬谪途中。《明史》如是记载:“舟次太平,帝追怒其在江西曲庇文正,在中书不发杨宪奸,赐敕诛之。”

    太平是一个对汪广洋来说有着特别意义的地方,也许是冥冥中注定,太平是他的发祥之地,是朱元璋第一次约见他的地方;而最终,他又被朱元璋斩杀于此,太平又成了他的伤心之地。这是汪广洋宰相任上的第三次起落,而这一次落马还搭上了性命,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有人为此事作打油诗一首:“前脚才受贬,随后又断头。只因皇上疑,临死不知由。”

  戚继光是不是定远县人
  熊明陶、王正权、刘广和、杜世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4334

回帖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68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16: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天龙颜不悦,百官匆匆把本奏了,朱元璋见再无他事,降旨散去早朝,单把刚刚召回朝来的汪广洋宣到便殿,赐座后说道:

    “卿一向忠于朝廷,朕自有数。先前奸臣杨宪排陷忠良,如今此奸已除,卿亦官复原职,更当奋发自励,报效朝廷。”

    汪广洋忙谢恩道:“臣有罪,蒙陛下不弃,臣没齿不忘。”

    朱元璋又抚慰道:“朕率军渡江之初,卿即入侍府中,亦算得朝中旧人,这次大封功臣,卿亦在其列。”

    汪广洋听了,更加喜出望外。

    朱元璋又道:“卿平和宽厚,不与人**,朕深嘉许。中书省总管天下之政,是朝廷三大府之首,非大公无私之人不可担此重任,卿独称朕意。”

    原来,在朱元璋心中,李善长与那些军中旧将私交深厚,况且当年四方征战,府中大事多委以李善长,权力颇大,开国以后,对这位左丞相难免存有戒心,因此中书省屡屡易人,如今,对汪广洋不免别有一番期望。

    汪广洋心地聪明,对朱元璋话中隐义已经领会,忙谢道:“臣本愚钝,然而忠心不二。”

    朱元璋又进一步点拨:“府中之事,各司其职。中书省左丞辅助丞相统帅百官,遇事当自有定见,卿性情宽和,于此颇有不足。”

    汪广洋见圣上说到自己的短处,脸上一红,忙起身谢道:“陛下垂训,臣深记在心。”

    朱元璋又道:“然而卿颇有大才,朕不过求全责备而已。”

    正说到这里,就见长随太监天顺匆匆上殿,汪广洋见有事禀奏,看了看朱元璋,朱元璋因已无话,命他出宫。    汪广洋退下之后,天顺才上前奏道:汪广详资抖之三明朝第一君节选; 朱元璋临朝之后,先降旨道:“我朝新立,百废待兴。中书省总一国之政,任重事繁,非能臣不可胜任。右司郎中汪广洋当年在朕渡江之初便以身相投,多年来廉明持重,忠心耿耿,今擢升中书省参政,辅助左丞相李善长总一国之政。”

    这突然加封,不光汪广洋本人毫无准备,左丞相李善长也为之一愣。原来,早在开国这前,朱元璋就命李善长参议文武官员的进退升降,立国以后,身为首辅,李善长经常参与朝廷机密,如今汪广洋升任自己的属官,事先竟毫无知觉,不由茫然。

    待汪广洋谢恩之后,朱元璋又特意勉励道:“汪卿祖籍高邮,地处江北,早年却奔走于江南,又可称为南士,朕深知卿处事公允,今身居要职,须不负朕望。”

    汪广洋本是饱学之人,又久在朝中,自然能品出话里的意思,忙又小心领旨。


    待汪广洋归班,朱元璋又降一旨:“如今刘伯温告归,御史台不可一日无官,吏部速调江西行省参政杨宪来朝,补任御史中丞。”


刘炳进门便奉承道:“杨大人被圣上当众褒奖,可谓难得的殊荣。

    杨宪听了,满脸喜气,并不谦逊。

    刘炳又道:“以杨大人的才干,岂是汪广洋比得,他不过枉受圣上的宠信而已。”

    杨宪便冷笑道:“朝堂之上,本官对他人决不相让。”

    刘炳早看透了杨宪的心思,方才这样贬低汪广洋。杨宪便蓄意说道:

    “本官听说汪广洋有老母现居高邮,已经八十多岁。汪广洋做官以后,多年来只顾自己享乐,既不归家探望,又不接来任所,他在外面也算个饱学之士,内里竟是个不孝之子。”

    刘炳大觉新奇:“竟然如此?”

    杨宪道:“应天府夏大人亲口对本官说的。”

    刘炳心地聪明,已稍稍品出杨宪的话外之意,故意说道:“当今圣上以孝治天下,怎容得朝里有这样的不孝之人?”

    杨宪便道:“前不久圣上降旨,命有亲老尚在的朝臣归家奉养,汪广洋隐匿不奏,装得像没事人一样,说得厉害,便是欺君之罪。”

    刘炳想起那天圣上说的是有亲老在家且愿回乡奉养的,朝廷即可恩准,并不是强求。因杨宪说话越发明朗,刘炳心里便打起小九九,因想杨宪在朝十分得宠,又对自己有恩,就主动说道:

    “下官身为御史,对这等不忠不孝之人,定要劾奏。”

    杨宪见刘炳一点即透,说道:“本官也曾做过御史中丞,深知圣上对仗义执言的臣下十分看重,刘大人但奏无妨。”

    刘炳因杨宪作主,更加有恃无恐。

    第二天,朱元璋临朝,御史刘炳出班奏道:

    “臣闻孝顺父母,人之大伦。况且圣上以孝治国,万民景从,天下风气为之一新。然而朝中竟有不孝之人,难作百姓的表率。”

    满朝文武听了,为之一愣。

    朱元璋脸色一沉,问道:“所指何人?”

    刘炳奏:“左丞汪广洋高邮老家还有八十老母,平素不闻不问,只顾自己在京享乐。”

    朱元璋因那天汪广洋失于奏对,正恼他居官不勤,汪广洋又事后大意,也不知陪罪,朱元璋越发恼恨,心想,朕对你如此抬举,却不自励,正想找茬,听了此话,当即问道:

    “可有此事?”

    汪广洋忽然被人参劾,正自吃惊,哪敢否认,答道:

    “臣确有老母在高邮居住。”

    朱元璋便把脸色变了:“你也是个读书之人,莫非不懂克尽孝道?”

    圣上怪罪,身为身子的汪广洋就是有理也不敢分辨,何况又是确有其事,只得叩头谢罪。

    朱元璋见汪广洋无话可说,认定刘炳奏的是实,当即斥道:“在朝为官,表率他人,如此不孝,岂不辱没朝廷的声望!”

    汪广洋越发不敢抬头。

    朱元璋一怒之下,降旨:“即回高邮老家侍母!”

    汪广洋刷地流下汗来,却无可奈何,只得以头点地,拜旨谢恩。拜毕,一脸惭愧,朝上哪还有自己的容身之地,只得掩面退下。

    朱元璋当即降旨:“擢升杨宪为中书省左丞。李善长患病期间,代理其职。”

    杨宪见果然把汪广洋贬出朝去,自己又当场受封,心中狂喜,春风满面,忙出班谢恩。

    朱元璋又褒扬道:“御史刘炳虽来自北朝,却勤于职守,敢参敢奏,精神可嘉。”

    刘炳听了,也十分得意。

    三

    刘炳在朝上将汪广洋一本参倒,使中书省参政胡惟庸吃惊不小。胡惟庸本以为早年在圣上帐下当差,如今又得李善长的援引,根基牢固,无可抗衡,谁知自进了中书省以后,却处处受着杨宪的辖制,伸不开手脚。后来汪广洋当了左丞,才觉得稍稍宽松,刚想一展自己的才华,谁料汪广洋竟被一个小小御史扳倒,心中断定,若光刘炳,恐怕无此能量,想那杨宪自汪广洋回朝后处处与他为难,分明心怀嫉恨,而刘炳与杨宪关系非同一般,说不定内幕深重,不由心焦。想那李善长日渐失宠,若任杨宪这样发展下去,自己还有何前途可言!再也忍耐不住,匆匆赶往李善长府上报信。

    李善长那天被宣进宫去,一路暗自欣喜,谁知圣上并没有命自己重操旧业,方才大失所望。后来也懒得去中书省走动,仍旧呆在家中赋闲,好在朝廷内外淮西人极多,前来拜望的大有人在,故不十分寂寞。这天正在家中闲坐,听说胡惟庸到了,命引进上房相见。

    胡惟庸坐定,顾不得寒喧,说:“今天汪广洋被御史刘炳一本参倒,丢了官职。”

    李善长一愣:汪广洋是本朝旧人,刚被重用,怎么就败了?问:

    “犯了何罪?”

    胡惟庸心中不平:“只不过一个居家不孝的罪名。”

    李善长心想,什么大事,能摇动一个大臣!恐怕是圣上借题发挥。

    胡惟庸见李善长沉吟不语,捺奈不住,又说:“依下官之见,背后必有缘故,刘炳一个小小御史,能有此胆量?”

    李善长也想,刘炳本是元时旧臣,他吃了豹子胆!

    胡惟庸又说:“杨宪与汪广洋不合,满朝看得清清楚楚,这回汪广洋去职之后,圣上立即封了杨宪,下官以为绝非偶然。”

    李善长何尝想不到这里!又听说杨宪升了左丞,更深信不疑。

    胡惟庸见李善长一味沉默不语,不由焦急:“上回下官就向丞相陈明,若杨宪掌了大权,必没有我淮西人的出路。”

    李善长深知其中的利害,只是如今圣上一味宠信杨宪,无从下手而已,因胡惟庸逼得急迫,只得说道:

    “小人得志,安能长久!”

    胡惟庸本想来讨个主意,见李善长一味高深莫测的模样,难得要领,敷衍了几句,怏怏告辞出府。

    胡惟庸在时,李善长确实没个头绪,待他走后,才想,既然圣上一味信任杨宪,为何不久前又将汪广洋召回朝来,而且放在杨宪之上?想那圣上历来深奥,对杨宪未必没有戒心,才觉得敞亮了许多。正如此想着,恰巧经自己保荐过的刑部侍郎左安善过府问安,便对他说:

    “老夫听说汪广洋为人忠厚,居官清正,居然被人以不孝之罪参倒,恐怕不实,你们刑部是掌管刑名的衙门,对此能无动于衷?”

    左安善原是李善长的门客,后被一手提拔起来,向来对老恩公毕恭毕敬,听了以后,知道是让自己给汪广洋鸣不平,心中犹豫,只得敷衍道:

    “小人正要寻个机会奏明圣上。”

    李善长不放心,又说:“你先将汪广洋居家的行状打听清楚,再奏不迟。”

    左安善却想,圣上向来处事果决,既然已经降罪,恐怕难以进言。

    李善长见他似有顾虑,又道:“待问清了缘故,果若有诬,只管奏明,圣上降罪,自有本相替你担待。”

    左安善想,丞相与汪广洋并无至交,为何如此重视?后来想起如今杨宪得宠,李善长只得居家赋闲,心中必然不乐,因想到自己做官是人家提携,李善长真的丢了相位,于自己也是不利,这才爽快地应承下来。

    过了几天,左安善果然上朝奏道:

    “御史刘炳诬奏左丞汪广洋居家不孝,罪名不实。”

    朱元璋听了,脸上不悦。朕已将他发落,竟敢来鸣冤叫屈?

    左安善往上看了一眼,鼓足勇气奏道:“据臣所知,汪母在老家自有汪广洋的胞弟奉养,汪广洋按时送钱送物,并没有不孝的名声。”

    朱元璋冲口责道:“汪广洋自己都不曾辩白,你反来替他申冤?”

    左安善心怀惧怕,低头奏道:“刘炳言过其实,臣不敢不奏。”

    朱元璋将脸一沉:“朕命他回乡侍母,莫非有错?”

    左安善吓得魂不符体,忙奏:“陛下英明。”说完,见圣上不再答理自己,忙又谢罪,才敢归班。

    四

    这天下朝后,刘炳悄悄来到杨宪府中,心事重重地说:

    “今天左安善为汪广洋翻案,幸亏圣上没顺着追问下来,若当场查问,下官还真无言应对。”

    杨宪听出刘炳的意思,此刻自己心里也不自在。那天只是从应天府口里听说汪广洋侍母不周,详情如何,也不清楚,见刘炳胆小,只得宽宽一笑,说道:

    “世上的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左安善替他鸣屈,也是一面之辞,何以为据!况且圣上已经认可,刘大人何虑之有?”

    刘炳听了,方不再言语。

    杨宪话虽如此,心里却也明白。眼下圣上正恼着汪广洋,左安善这一本才当场驳回,若为长久之计,仅仅一个居家不孝,毕竟难把这样的重臣压住,于是对刘炳说道:

    “左安善今天这一本奏得蹊跷,也是,如今圣上还恼着他,才没准奏,若时日一长,再有个替他鸣冤叫屈的人,却也难说。我等既已得罪了他,就不如得罪到底。明天在圣上面前再告他一个居家不良,怨望朝廷,圣上必然对他恨上加恨,再处以重罪,就不怕他再翻转过来。”

    刘炳吓了一跳。心说此计虽好,只是凶险。

    杨宪见刘炳犹豫,说道:“圣上既然降罪于他,最忌讳的便是这一条。况且道听途说,日后谁能对证。”

    刘炳毕竟还是说道:“朝廷若问起底细,却如何奏答?”

    杨宪道:“圣上的心性,本官早已摸清,这等罪名一奏,必然信了大半。何况汪广洋得罪之后,确实在京淹留数日才方才动身,回到高邮,又一味游山玩水,吟诗下棋,其怨望之心,岂不昭然若揭!”

    刘炳因杨宪说得有些来历,将心一横:“反正到了这一步,索性追他一本。”

    杨宪道:“圣上正恼恨此人,但奏无妨。”

    第二天早朝,百官拜贺已毕,御史刘炳出班奏道:

    “臣闻‘君子绝交,恶言不出’,况且君臣大义,安能背违!前中书省左丞汪广洋奉旨归家侍母,不该心存怨望,言行不规。”

    朱元璋听了,心想昨天左安善才奏了你刘炳一本,今天就来反奏,岂不有报复之嫌?

    刘炳见圣上没有言语,忙接着奏道:“汪广洋领旨后心中不服,在京城淹留数日,方才起身。这还不算,归家后不闭门思过,恪守孝道,却成天游山玩水,吟诗作赋,讥讽朝廷。”

    朱元璋听奏得颇有眉目,这才动了心思:莫非左安善那一本是受人之托?于是坐直了身躯,问道:“所有这些,卿从何得知?”

    刘炳胸有成竹,奏道:“臣有一好友,家住高邮,亲口对臣说知。至于其数日留京不去,尽人皆知。”

    朱元璋大怒:“光这后一件就足见此人心术不端。”

    杨宪见果然激怒了圣上,心中窃喜,出班奏道:“汪广洋饱读诗书,如此不忠不孝,法理不容。”

    朱元璋听了,如火上浇油,立即降旨:

    “汪广洋知罪不改,立即发往海南。”

    圣上盛怒,殿上纵然有左安善、胡惟庸这样的人,谁敢为汪广洋求情。

    这时,刘炳又出班奏道:“刑部侍郎左安善为汪广洋鸣冤叫屈,有欺君之罪。”

    朱元璋尽管也有此心,却对刘炳这种咄咄逼人的作为不满,道:

    “汪广洋远在高邮,左安善或许不知详情。”

    也是刘炳不识时务,又奏:“左安善平常与汪广洋交好,必有私弊。”

    朱元璋大为反感,一味劾奏,岂不是从意气出发!当即将脸沉了:“休得再奏!”

    刘炳见圣上变了颜色,方才悻悻归班。

    这天,胡惟庸下朝直奔李善长府上,见面头一句话便说:

    “杨宪、刘炳再劾汪广洋,圣上竟将其贬往海南。”

    李善长问:“将谁贬往海南?”

    胡惟庸忙又说了一遍。

    李善长顿时怔住:二人竟如此嚣张!

    胡惟庸又道:“刘炳还奏称左安善有欺君之罪。”

    李善长忍无可忍,冲口怒道:“小小御史,如此狂妄!”

    胡惟庸方说:“多亏圣上不听,这厮才无趣而退。”

    李善长听了,说道:“如此看来,圣上并非一味轻信他人。”

    胡惟庸又说:“不知道汪广洋在家到底有没有把柄被人抓住。”

    李善长方道:“实不相瞒,老夫命左安善前去访问,刘炳奏的,不过是追风扑影,哪有什么真凭实据!”

    胡惟庸正要说什么,就听门外高声禀报:

    “钦差驾到。”

    胡惟庸一惊,就听院中一陈喧哗而来。李善长连忙说道:

    “你且回避,容我接旨。”

    见胡惟庸躲进内室,李善长才忙迎出屋去。此时,宣旨太监早已到了堂前,也不与李善长搭话寒喧,径至堂屋正中站定,待李善长跪在地上,才高声宣道:

    “圣上有旨,左丞相李善长即刻进宫。”

    李善长不知吉凶,以头点地,口称万岁,恭恭敬敬接过圣旨,哪敢怠慢,也顾不得胡惟庸现在府中,匆匆换上朝服,随太监一同出了府来。

    朱元璋在东阁接见了李善长,赐座之后,说道:

    “前番命卿无事上朝走走,多日来也不曾见过。”

    李善长忙又跪拜谢道:“蒙陛下关爱,只因臣尚未大好,不曾出门。”

    朱元璋便道:“朕已降旨,大封功臣之前,先举行封王大典,此乃朝廷大事,非重臣不可主持。”

    李善长这才明白。见圣上对自己仍然如此看重,心里自然高兴,忙道:“朝廷有召,臣必从命。”

    朱元璋点头,道:“卿闲居在家,对朝中之事可有耳闻?”

    李善长摇头,假装不知。

    朱元璋这才说道:“汪广洋竟对朝廷心怀不满,朕已将他贬往海南。”

    听到这里,李善长心里一动,暗道,今天言语亲近,何不趁此机会奏他一本,便试探着奏道:“汪广洋在高邮家中,怎知道其怨望朝廷?”

    朱元璋道:“御史刘炳当朝劾奏。”

    李善长索性道:“恕臣冒昧,臣却听说汪广洋回到高邮,每天闭门思过,侍奉高堂,并且近日有谢恩表章呈进朝来。”

    朱元璋一愣,问道:“送到了哪里?”

    李善长道:“臣听说已由高邮府转来中书省。”

    朱元璋纳闷:“杨宪却不曾奏明?”

    李善长又道:“臣有一门人,老家亦在高邮,都是他亲口对臣说的。”

    朱元璋警觉,李善长似有备而来。然而经他这一提醒,毕竟想到到先前听的都是刘炳一面之辞。

    李善长见朱元璋疑惑,又谨慎地奏道:“不但如此,臣还听说汪广洋的母亲虽在高邮居住,但有其胞弟瞻养,汪广洋居官在外,却按时孝敬钱物,并无不良名声。”

    朱元璋听得耳顺,由不得又信了几分,却道:“朕命他归家侍亲,为何留京不去?”

    李善长早有准备,奏道:“臣听说汪广洋接旨后因感了风寒,没即刻起程,病好之后,再没敢拖延。”

    朱元璋本不道这些详情,心中惊讶。

    李善长又奏:“臣听说刑部侍郎左安善曾为汪广洋仗义直言,刘炳害怕对汪广洋的诬告一旦败露,便一发给左安善捏造罪名,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幸亏陛下明察,才没让其得逞。”

    这几句话,像触媒剂一样,起到了催化作用,朱元璋大有幡然醒悟之感,脱口怒道:

    “刘炳大胆!”

    李善长见圣上终于被自己说动,暗自出了一口长气,趁机又奏:“一个北朝来的小小御史,万不敢如此肆意诬陷大臣,臣以为背后必定有人指使。”

    朱元璋听得明白,却怕再度偏听偏信,断然将话打住,降旨道:“卿只管参照前朝典章筹备封王大典。”

    李善长见圣上一脸凝重,不敢再奏,连忙接旨。

    五

    第二天,朱元璋上朝劈头问道:

    “刘炳安在?”

    刘炳官职较低,此时站在殿外,太监高声传旨,把刘炳赫了一跳,忙出班向前,拜道:

    “臣在。”

    朱元璋脸色阴沉,问:“奏汪广洋怨望朝廷,有何凭据?”

    刘炳见圣上气色不对,心里一沉,壮着胆量奏道:“臣听友人说知。”

    朱元璋没等他说完,怒道:“大胆!道听途说,何足为凭!”

    刘炳吓出一身冷汗,强又分辨:“其留京不去,却是人人尽知。”

    朱元璋又怒道:“其中的缘故,你可知情?”

    刘炳张口结舌。

    朱元璋大怒:“不问情由,便罗织罪名诬告朝臣,是何居心?”

    刘炳目瞪口呆。

    杨宪见刘炳被责,起先还想为他开脱两句,后见圣上盛怒,唯恐将自己也牵连进去,哪敢出言,正在焦心,只听圣上怒道:

    “大胆御史,如此恶毒,法理能容?”

    杨宪为之一震,就听上面降旨:

    “押往钦监,细细拷问,有无同党。”

    殿前武士一拥而上,将刘炳掳出殿外。

    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在高邮曾有谢罪的表章呈进朝来,现在何处?”

    杨宪大惊,哪敢隐瞒,连忙奏道:“启禀陛下,现在中书省,昨天刚由高邮府转进朝来。”

    朱元璋诧异,直盯了杨宪半天。

    李善长参倒了刘炳,心绪为之振奋,不再称病,天天跟班上朝。

    朱元璋因一系列封赏大事需要李善长操持,又冷了杨宪,所以在朝上对这位左丞相慰勉有加,委以重任。李善长得了这些言语,更加踌躇满志,这天刚得了刑部的消息,便匆匆进宫,见了朱元璋,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奏道:

    “刘炳已尽吐实情,果然是受杨宪指使。”

    朱元璋却半信半疑。

    李善长又从容奏道:“刘炳招供,陛下命汪广洋当了中书省左丞,位在杨宪之上,杨宪心怀不满,处处与汪广洋为难,必欲除之而后快。”

    朱元璋由不得不信。

    李善长再奏:“杨宪倚仗陛下信用,专门排陷他人,野心勃勃,不可一世,以致满朝侧目,无人敢惹。”

    朱元璋深感被人蒙骗,不由怒火中烧。

    李善长趁机又奏:“此人表面效忠,实则口是心非,当年其胞弟杨希圣诽谤朝廷,陛下处以劓刑,他心中能不嫉恨。”

    这几句话果然厉害,深深触痛了朱元璋与杨家兄弟那个解不开的疙瘩,又想起其弟媳熊美人入宫又放还一节,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如此看来,被他蒙蔽已非一时,顿时手脚发麻,恨道:

    “明天朝上再作道理!”

    第二天早朝,百官早早齐集华盖殿外恭侯圣驾。

    已是深秋,早已昼短夜长,上朝的时辰却终年不变,此时,唯有殿前那几盏高高悬挂的宫灯发着昏黄的光亮,周围仍被黎明前的暗色所笼罩。尽管朝臣们早早穿上了御寒的夹衣,在这万物萧杀的季节,似乎仍抵不住清晨那瑟瑟的寒意。

    在一片丝竹声中,朱元璋终于驾临。华盖殿内灯火却格外明亮,就见圣驾在太监、宫娥的簇拥下就坐时,宽宽的龙袍外面,玉带松松地垂在肚腹以下。再往上看,那张长脸仿佛又耷拉下来两寸,两只眼睛透出逼人的寒光,文武百官今天本来等得久了,此时由不得把心吊了起来,一个个屏声静气,在李善长率领下,行了参拜大礼,接着,就见随堂太监出殿宣道:

    “皇上有旨,在本快快奏来。”

    此时,刑部侍郎左安善应声出班,高声奏道:

    “臣有本启奏:御史刘炳有招,其诬陷中书省左丞汪广洋,实为杨宪指使,二人狼狈为奸,欺蒙陛下,已非一日。”

    此言一出,满朝震动。

    朱元璋慢慢将目光逼向杨宪,问道:

    “可有此事?”

    杨宪近来心神不安,今天见左安善有恃无恐,知道来者不善,只得硬撑着出班奏道:“臣与刘炳虽有交往,但无私弊。”

    左安善当即对奏:“刘炳现已招认,口供俱在,岂容抵赖!”

    朱元璋见杨宪一双凤目顿时失去了往日的神彩,原来此人一表人材,却心怀狡诈,只觉得忍无可忍,冲口降旨,当场拿下。

    殿前武士听了,一拥而上,不容分说,将个重臣掀翻在地。

    朱元璋冷冷瞥他了一眼,冲李善长降旨:“按问明白,即时奏来。”说毕,袍袖一甩,退往便殿。

    没半个时辰,就有刑部官员入奏:

    “杨宪招承曾与刘炳合谋,排陷中书省左丞汪广洋。”

    朱元璋正自懊恼,李善长亲入便殿跪请朱元璋临朝,朱元璋却问:

    “又有何口供?”

    李善长幸灾乐祸:“所有奸情,杨宪均供认不讳。”

    朱元璋回到金殿坐定,李善长又当众奏道:“所有奸情,杨宪均已招供。”

    胡惟庸一旁推波助澜:“杨宪以江南才子自居,一向傲慢无礼,目无朝廷,当年其好友李庆文怀念张士诚,拒不为朝廷办事,二人意气相投,实为一体。”

    此话又勾起朱元璋心底的嫉恨。

    这时御史中丞刘伯温忍无可忍,快步出班,朝上奏道:

    “臣有几句言语欲奏当面。”

    朱元璋盯了他一眼。刘伯温毅然奏道:

    “杨宪有罪,或是实情,然而此人自陛下入金陵后便以身相从,其时天下未定,大势不明,可知其忠。当年张士诚称王苏州,杨宪不避凶险,奉旨出使,大义凛然,令张士诚刮目相看,可见其节。此后多年杨宪屡献忠勤,政绩卓著,足见其才。今虽有罪,陛下还当念往日的辛劳,从轻发落。”

    朱元璋暗恨,这些江南人果然相互袒护。欺君大罪,尚求饶恕!故而嗔怒不言。

    刘伯温见圣上不为所动,无奈退下。

    这时,翰林学士宋濂又从一旁趋出,向上奏道:

    “杨宪才高八斗,纵有大罪,乞圣上怜惜其才。”

    朱元璋暗骂,腐儒之见。天下之大,还愁无人!仍然一脸冰霜。

    翰林侍读危素见了,蹒跚出班,奏道:“杨大人或许是一念之差,求圣上宽恕。”

    朱元璋见这么多人为他求情,再也按捺不住,喝道:“休再聒噪,朕亲问其罪。”

    圣上有旨,殿前武士立将杨宪夹持上殿。这时,就见杨宪披头散发,面有血污。双腿已不能站立,瘫坐在殿上。

    朱元璋瞥了杨宪一眼,喝道:

    “你可知罪?”

    杨宪仍抱一丝希望,双手支地,挣扎着跪身起来,含泪奏道:

    “臣有罪,然而对陛下忠心不改。”

    朱元璋勃然大怒:“大胆杨宪,欺骗天子,尚言忠心?”

    杨宪无奈,奏道:“左安善等人挟嫌用刑,置臣于死地,用心不正。”

    朱元璋大怒道:“欺君之罪,万死不赦,还用别人捏造!”

    杨宪听了,冷彻筋骨,如此绝情,还作何分辨。这些年来,只道跟随的是英君明主,报的是知遇之恩,因此克勤克谨,不辞劳苦。又自信比他人才高一筹,只望落个名扬国中,也好光宗耀祖,谁知到头来只为一时一事,便如此不被见容,不由想起旧日好友李庆文临终前那几句言语,当时大不以为然,如今果然被他言中,想到此处,悲从心生,泪如雨下。

    朝中也有不少与杨宪友好的人,见他哭得像泪人一样,谁不怜悯!但已有刘伯温等人的榜样,谁还敢上前讲情。

    这时,胡惟庸又出班奏道:

    “杨宪狡诈多端,望陛下定罪。”

    朱元璋紧咬双牙,就势降旨:

    “奸臣杨宪、刘炳狼狈为奸,欺蒙天子,罪不容赦,即刻押赴闹市,腰斩示众。”

    这时老儒危素又出班急奏:

    “臣闻自古刑不上大夫,凡有罪,均令入温室自裁,杨左丞乃朝中重臣,臣以为不可弃市。”

    朱元璋大怒:“似这奸狡之人,不处极刑,何以服众!

    百官听了,无不震恐。

    杨宪则如大梦初醒,倒止住眼泪,镇定异常,直被武士们掳出殿外,不再多吭一声。

    杨宪出殿,朱元璋怒气不消,恨道:“不除此奸,朝中难宁。”

    百官低头不语,殿上死一般寂静。

    朱元璋降旨:“原中书省左丞汪广洋忠厚善良,险些被杨宪所害,即官复原职,从赴海南路上宣回,仍为国效力。”

    李善长领旨。

    这时,左安善又出班奏道:

    “杨宪在朝得势多年,朋党极多,请陛下问罪。”

    朱元璋冷冷朝他看了半晌,恼道:“杨宪奸狡,他人何罪!既无明证,岂可随意劾奏!”

    左安善早被盯得面无人色,告罪退下。
   二

    自从汪广洋拜了右丞相,胡惟庸升任中书省左丞,刘伯温更加心情郁郁。这位开国功臣并非在仕途上有非分之想,只因当年朱元璋择相时,二人都是自己极力排斥的人选,如今朝廷反其道而用之,不是对自己的最大冷落!联想起这次被圣上召回,实为濠州建都一事,自己出以公心,又力陈其弊,圣上丝毫没有入耳,不久便大兴土木,又一次使他心寒。讨伐四川,乃国家大事,若在当年,必然询问策略,这次事先竟只字未闻,既然无所事事,赖在朝中还有何益!前不久李善长无奈告归时,已萌生归隐之心,又怕二人一同辞朝圣上生疑挟恨,只得又隐忍了几日,这天陪朱元璋圣上送走伐蜀大军,回到朝中,方才小心奏道:

    “如今我朝天下已定,用兵四川,不久也将全胜而归,当此国运昌盛、万民欣幸之时,臣因年迈,常觉力不从心,故心中惶恐,只怕有负圣恩,窃以为在朝空守其职,还不如回归乡里,或许能为地方尽献微薄之力。”

    朱元璋听了,觉得言语倒也恳切,不象是别有用心,暗道,此人才高八斗,又是为大明江山立了大功的人,在朝若不用他,必然不乐,若时时用他,不称心时又不好怪他,倒不如走了干净,如此想着,嘴上却说:

    “卿虽年老,尚能出力献策,为何去心忒急。”

    刘伯温听口气不过是敷衍,早已冷了,奏道:“陛下英明睿智,有经天纬地之才,况且天下之大,英俊辈出,陛下虚位以求,必然均在为臣之上。”

    朱元璋这才说:“卿从朕以来,劳苦功高,如今长了几岁年纪,若决意要去,朕不忍强留,只是日后朝廷有事,或许前去咨询,卿却不可推诿。”

    刘伯温见就这样轻易地打发了,更是心灰意冷,奏道:“臣遵旨。”

    朱元璋便问:“卿将离朝,国家大事,有何建议?”

    刘伯温尽管心里有怨,毕竟对参与创建的大明江山耿耿于怀,又因问得诚恳,不由心又软了,在心里存了好久的那两桩事又浮了上来,迟疑了片刻,终于奏道:

    “臣确有心事,临行在即,不敢不奏明陛下。”

    朱元璋见他真的有话要奏,方才专注起来。

    刘伯温郑重奏道:“扩廓贴木儿虽然败走塞外,臣以为此人不可小视;濠州尽管是陛下的故乡,从长远看来,却不是建都的理想之地。”

    朱元璋便皱了眉头,转念一想,他一再陈奏,也是好意,才转了颜色。

    刘伯温见朱元璋不乐,只得点到为止。

    朱元璋慰勉了两句,却对他的建言不置可否。

    毕竟是开国功臣去朝,刘伯温临行那天,朱元璋亲自为他饯行。席间,朱元璋念及刘伯温当年的辅佐之功,言语间多有夸奖。刘伯温基嘴上自谦,毕竟半生的功业令他深感慰藉,一时多少找回了些失去的平衡。君臣边叙边饮,席终时,朱元璋借着酒兴,赋诗一首,书赠刘伯温。刘伯温捧过看时,见是:

    妙策良才建朕都,亡吴灭汉显英谟,

    不居凤阁调金鼎,却入云山炼玉炉。

    事业堪同商四老,功劳卑贱管夷吾。

    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

    刘伯温一时百感交集,连忙下跪谢恩。谢罢,朱元璋又问:“卿离京在即,有无人才向朝廷举荐?”

    刘伯温想了半晌,道:“原国子监祭酒魏观干练有才,前因有过贬为龙南知县,日后仍可重用。”

    朱元璋对此人了解,点了点头。

    刘伯温致仕还乡以后,一天胡惟庸拉住汪广洋低声问道:

    “刘伯温为何匆匆告归,你可知道?”

    汪广洋大觉突兀,这个下属平常全不讲上下尊卑,心里不乐,只摇了摇头。胡惟庸全不在乎,掩不住兴奋,说:“他必是觉得在朝里难以维持。”

    汪广洋郑重说道:“圣上对他十分倚重,一再褒扬,怎见得难以维持?”

    胡惟庸笑道:“还佯装不知!圣上对你我重用,分明是对他的冷落,刘伯温那样知趣,能不清楚个中道理!”

    汪广洋看着他那得意忘形的模样,责道:“我等并不是他的仇敌,此话从何说起!”

    胡惟庸见汪广洋真不明白,照直说道:“当年为何杨宪猖獗?全因这位御史中丞幕后怂恿!下官听说圣上曾问他谁做丞相为宜,刘伯温对你我大加诋毁,说你心地偏狭,诬蔑¬¬下官的话更不堪入耳,圣上才越发倚重杨宪,幸亏杨宪有此一败,圣上才冷了刘伯温。如今我等升任中书省,他还有何脸面留在朝中!”

    汪广洋被人贬低,心里自然不是滋味,想与刘伯温共事多年,并没有大的隔阂,为何在圣上面前如此与自己为难?因见胡惟庸说得有鼻子有眼,又不能不信,说道:

    “本官与他无冤无仇,竟然如此诋毁?”

    胡惟庸见汪广洋故作平和,声调语气却有些异样,便知触到他的疼处,越发挑拨道:“这就是常言说的知人知面不知心。”

    汪广洋不自觉点头称是。

    胡惟庸又说:“刘伯温心路甚多,如今虽然告老还乡,我观圣上对他不无留恋,日后我等对他还须多加防备。”

    汪广洋觉得胡惟庸有些过分,因碍于情面,不便责怪,说道:

    “胡大人且放宽心,刘伯温既已致仕,哪能一味与你我为难。”

    胡惟庸的本意,是挑拨汪广洋对刘伯温的仇恨,好寻个机会一起报复,谁知这位不为自己左右,大为反感,悻悻说道:“丞相如此大度,日后却不要吃亏。”

    汪广洋没有说话。

    胡惟庸见了,睹气甩手而去。事后,汪广洋把胡惟庸一番话想了一遍,觉得刘伯温当年恃宠进言,才落得如今无趣而归,而眼下这位胡左丞也太咄咄逼人了些,日后若在朝中站稳脚根,倒确实需要多多留意。

    过了几天,朱元璋将汪广洋、胡惟庸宣进宫来,对二人说道:

    “近来两位重臣相继去职,朝中缺人,不知二卿有无合适人选向朕推荐。”

    汪广洋平素为人宽和自守,虽有人缘,却不善与人交往,只得摇头。倒是胡惟庸当即荐道:

    “前兵部尚书陈宁颇有才能,如今出任苏州知府,听说在任上政绩不凡,臣以为可资重任。”

    朱元璋当即道:“此人朕倒熟悉,听说他在任上过于严酷。”

    胡惟庸接道:“臣也曾做过临民官吏,窃以为我朝尚在初建,民心未定,便是有些矫枉过正,也在情理之中。”

    胡惟庸一个小小臣子,敢在自己面前坚持己见,倒使朱元璋为之一愣,不由盯住这个颇有些自负的年轻人,直看得胡惟庸心跳神惊,方才说道:

    “卿之言有理。”

    胡惟庸这才放下心来。原来,胡惟庸早年侍奉朱元璋,多少对圣上的心性有些了解,如今既然作了重臣,一味唯唯诺诺,倒令他失望,今天的话有些突兀,看来博得了圣上的欣赏,自然得意。

    朱元璋又道:“朕听说前国子监祭酒魏观也是个人才,现为龙南知县,一并召回朝来。”

    汪广洋和胡惟庸一同领旨。汪广洋若有所失,这时才说:“我朝不久便开科取士,到时陛下尽可挑选国家栋梁。”

    朱元璋责道:“科举一途,纵然能罗网天下人才,若不经历练,能作为国家栋梁?”

    汪广洋本是无奈进言,遭此责备,不觉脸红,连忙告罪。朱元璋责罢,却因此想起主持科举的须是礼部官员,当即打定了陈、魏二人量材使用的主意。

    这天,汪广洋、胡惟庸告退之后,恰巧李善长进宫辞行。原来,这位左丞相不像刘伯温,致仕以后,又着实在京盘桓了这许多日子,当听说刘伯温也已告老,并已回了青田老家,这才进宫奏道:

    “臣已将京中诸事料理完毕,准备明天前往濠州,特向陛下辞行。”

    数日不见,朱元璋忽觉李善长衰老了许多,不但精神不振,须发似乎也白了几许,想他在朝辛勤多年,如今去职,不由动了恻隐之情,抚慰道:

    “命卿赴濠州督造中都,不过替朝廷巡视工程,细事自有工部官员负责,卿可先去定远老家走走,再赴濠州不迟。”

    李善长却道:“近来臣身体渐好,自感尚能为国出力,老家的事情有人照管,故臣先赴濠州视事。”

    朱元璋想,此人多年操持惯了,命他赋闲,必然反倒觉得冷清,便降旨:“果若这样,卿即代替朝廷先前往濠州。”

    李善长谢恩。

    停了片刻,朱元璋又仔细说道:“我朝功臣多为淮西籍人,眷恋乡土,人之常情。朝廷在濠州建都以来,即有功臣在那里附建私家宅邸,若依法行事,朝廷固然不问,若公私不分,则是大过,故而才命卿这样的望重之臣前去督造。”

    李善长听了这些,才略略感到朝廷的倚重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4334

回帖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68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16: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 俯伏于阶下的朝臣(下)




    四

    第二天,朱元璋在皇宫东阁召见新科状元,汪广洋、胡惟庸、宋濂、魏观、危素等文臣坐陪。

    吴伯宗新科高中,成为大明朝第一任状元,一夜之间,名满天下。听说天子召见,这天穿了崭新的五品官服,更显得神清气爽,倜傥风流。见了天子,吴伯宗恭恭敬敬以大礼参拜,口称“陛下的门生”。朱元璋听了大喜,暗道:有些穷酸庸儒,竟不为本朝所用,岂不知朕有天下,还愁朝廷乏人!如此想着,有意冲吴伯宗问道:“朕闻卿乃江西金溪人氏?”

    吴伯宗忙离座施礼,道:“臣正是金溪籍贯。”

    朱元璋便道:“这儿有人与卿同乡。”

    吴伯宗一愣,忙环视左右。此时老臣危素见圣上点了自己,正要站起来搭话,却见朱元璋也不看他,接着说道:

    “此人虽然也是饱学之士,无奈当初却不为大明所用,当我朝大军破城之际,竟跳井寻死,卿可知这位贵同乡是谁?”

    吴伯宗越发茫然。后见众人一起朝危素看去,才明白了**。老臣危素早羞得面红耳赤,此时忙颤颤巍巍站起身来,低头谢道:“臣有罪。”

    朱元璋见危素一副无地自容的模样,心想,象这样的人,时至今日也未必与朝廷同心同德,又讥讽道:“只可惜卿的大忠大节用错了地方。”

    危素被挖苦得愧悔难当,只得陪罪:“只怪臣先前不识真主,罪该万死。”

    吴伯宗毕竟是初生牛犊,于心不忍,壮着胆子为他解围:“原来危大人也是金溪县人,晚生不知。”

    危素才忙道:“金溪出了状元公,是乡里的光彩。”

    朱元璋见他一副自惭形秽的样子,才找回了平衡,转而对吴伯宗说:“卿这位同乡尽管迂腐,却是天下出名的文士。”

    危素忙谢道:“老臣昏愦,万不敢受此褒奖。”

    朱元璋再不理危素,又对吴伯宗道:“卿名唤伯宗,或有其仲。”

    吴伯宗见圣上这般和蔼,忙道:“臣还有一弟,名唤仲实,如今也考中了秀才,仍在县学读书。”

    原来朱元璋虽然出身农家,却勤奋好学,自起兵以来,每有空闲便手不释卷,故知道古有伯、仲、叔、季的排行,今天一问,果然有弟兄在家,正自得意,忽然一阵暖风,挟裹着隐隐的花香拂来,不禁为之一振。

    原来,这东阁地势颇高,放眼望去,宫外的钟山尽入眼帘。时值暮春三月,正是江南草长莺飞的季节,只见钟山山麓草木葱茏,云蒸霞蔚,十分壮观,朱元璋雅兴大发,冲众人说道:

    “新科状元在此,朕与卿等一同吟诗助兴。”

    圣上提议,臣下哪敢怠慢。汪广洋忙奏:“臣等敢不侍陪,只是陛下才思如涌,非臣等所能企及,恐不可同日而语。”

    朱元璋道:“休得推让。”又降旨赐了酒食。御酒送来摆上,朱元璋按箸道:“今天是君臣便宴,不必过分拘谨,酒过三巡,朕口占一题,卿等各展才华。”

    尽管如此,几个文臣仍然毕恭毕敬。新科状元吴伯宗文才虽好,从没见过这样的场面,心头不由得发紧。中书省左丞胡惟庸本是吏员出身,哪会作诗,心里也直犯难。

    君臣三杯过后,内侍奉上笔墨纸砚。朱元璋胸有成竹,降旨道:“就以《春日钟山》为题。

    几个文臣因题目熟悉,略略酝酿,心里的诗句早已有了,只因圣上尚未落笔,只得继续装着打自己的腹稿。

    不一会儿,朱元璋率先提笔,一挥而就。汪广洋以下众人接着先后将诗作出。朱元璋命依次诵读,宋濂坐在朱元璋下首,只得先诵道:

    奉敕作《春日钟山》

    寰宇重开钟山翠,王气飞泻遍帝京,

    常觉岁岁春来早,却因暖意生九重。

    朱元璋点头,说道:“朝中文魁,立意还高。”

    接下便是吴伯宗,这位新科状元壮着胆子诵道:

    春到钟山景色新,百花烂漫木成荫,

    四方归燕争暖树,八方贤达聚紫宸。

    朱元璋听了得意,夸道:“果然不愧为青年才子。”

    魏观坐在吴伯宗下首,也忙将诗稿铺开读道:

    新沾雨露春满山,阡陌禾稻绿相连,

    农夫心底多惬意,只因圣恩兆丰年。

    朱元璋听后叹道:“魏卿爱民,尚不忘百姓稼穑之事。”

    轮到汪广洋,这位重臣郑重读道:

    虎踞龙蟠地,春意数钟山,

    九洲曈曈日,共把帝乡瞻。

    朱元璋点头。胡惟庸在汪广洋的下首,这位中书省左丞自知作诗并非自己所长,不得不硬着头皮将诗献出:

    钟山青青鸟啾啾,山花烂漫尽神洲,

    众臣侍上赏春景,奉君更进一杯酒。

    朱元璋不由笑道:“胡卿莫不是以诗换酒?”

    众人因圣上难得这样随和,也禁不住乐出声来。

    朱元璋又道:“下面且听危学士的大作。”

    老臣危素颤颤巍巍,一字一顿念道:

    钟山春日尽芬芳,芳香深处是帝乡。

    只道东风会送暖,不知花信意更长。

    朱元璋听后不乐,暗想,人人都把诗意结在歌功颂德上,这老朽的“花信”隐有何意?此人莫不是对元朝耿耿于怀,夹杂了对逃往漠北的元朝的眷恋?当时便将眉头皱了起来。危素先见圣上未置可否,已不自在,又见一脸的阴云,更加惴惴不安起来。汪广洋只得解围,向上拱手奏道:

    “臣等的拙作皆是下品,陛下文思高妙,臣等专待拜读。”

    朱元璋这才将自己的诗稿推给汪广洋。汪广洋双手捧了,高声诵道:

    春日钟山

    春吟鸟树听,流泉涧下鸣。

    泉鸣山谷迥,迥处野人情。

    吾吟吟未已,孰与春相迎。

    相迎桃李花,莺燕鸣叮叮。

    麰麰盛蟠科,寰宇乐民生。

    众人听了,齐声颂道:“陛下的诗作,果然与臣等有天壤之别。”

    胡惟庸又抢着说道:“陛下日理万机,情趣却如此高雅,莫说臣等,便是唐之李、

    杜亦难企及。”

    朱元璋听了,脸上才泛出几许喜色。

    魏观又道:“陛下身居九重,竟时时挂怀百姓饥苦,真是天下黎民之福。”

    朱元璋这才点头说道:“卿等的诗句虽不乏清新活泼之语,而观其大要,均落古人应制诗的俗套,因此难称上乘之作。”

    众人因圣上评的恰如其分,心服口服。宋濂感慨地说:“臣常侍从陛下左右,深知陛下纬武经文,令臣等难望项背。”

    朱元璋知道这个老实人不会刻意奉承别人,心中才着实得意起来。于是命大家重新饮酒。席间,朱元璋趁着酒兴,不免又与几个文臣纵论古今,直饮到正午方才撤席。

    众人告退,危素心中难安,末了脱下纱帽向朱元璋跪奏:

    “臣老迈昏庸,文思枯竭,恐不称陛下之意。”

    朱元璋暗道,这个老儿如此多心,莫不是在诗里真的有意为之?因见他那满头的白发被风刮得一片零乱,心想,做了一生元朝的宠臣,能无旧情?不由又生厌恶之心,将手一挥:

    “出宫去吧!”

    老臣危素万般无奈,只得跌跌撞撞随众人下了阁去。

    五

    一天,朱元璋在朝上对文武百官说:

    “朕忧国事,常夜不能寐。昨晚夜半醒来,念及我朝两路伐蜀大军师出三月,捷报未传,竟再难入眠,直到天亮。”

    大都督李文忠出班奏道:“只因入川门户瞿塘关山高水急,蜀人用铁索吊桥横截江口,我军一时难以攻破。傅友德自陕南入川,蜀道难行,一路也进展颇苦,依臣之见,不如增兵瞿塘关,限期拿下,不许延误。”

    朱元璋想的却是汤、廖二人这回没有封公,莫不是故意逗留不进?听了李文忠的话,觉得有理,才将猛将郑遇春从班中宣出,降旨:

    “卿率兵五万,前往增援。”

    郑遇春许久不在阵前厮杀,手心发痒,圣上点了自己,正中下怀。

    朱元璋又道:“到了阵前,代朕问汤、廖兵老关前,是何打算。”

    郑遇春见圣上是遣责的口气,小心记下。

    这时,中书省左丞胡惟庸出班奏道:“臣以为在此增兵之际,陛下可以天子之贵,亲祭山川、城隍,旗蠹诸神,告以用兵之意,诸神定然护佑我朝大军一帆风顺。”

    朱元璋当即准奏,命太常寺立即预备祭品。又感慨道:“当征蜀大军尚未出京之时,朕便连夜难眠,虽不亲自前往,心则早已随军而去,卿等身为国家大臣,也当象胡卿这样为朕分忧!”

    胡惟庸受了褒奖,喜形于色。

    御史中丞陈宁出班奏道:“如今我朝将士或在征讨西蜀阵前,或练兵于幽燕,其艰辛劳苦,可想而知,而有的勋将却自恃功高,趁朝廷建造中都之际,损公肥私,在濠州擅自调用官家工匠军士,修建私宅。”

    朱元璋见陈宁言语肯切,咄咄逼人,不能不信,问:

    “是谁?”

    陈宁奏:“大都督府佥事郭英。”

    百官见陈宁冒冒失失把国舅揭了出来,全都为他捏了把汗。满朝谁不知道,郭宁妃如今正在得宠,郭英当年又曾在两军阵前护驾有功,圣上历来对他另眼相看。朱元璋听了“郭英”二字,心里也自一震,只因对他十分信任,才命他率军前去监造中都,谁知他竟敢利用职位之便,损公肥私。朱元璋忍了怒火,当场对陈宁褒奖道:

    “陈卿不避勋贵,秉公直言,忠心可嘉。”

    陈宁谢旨归班。

    朱元璋心想,命李善长前去监工,这件事为何只字未奏?心中有气,立将汪广洋宣出,问道:“卿身为丞相,中都之事,可有耳闻?”

    汪广洋暗道,在濠州建造私宅的绝不只郭英一人,李善长又前去督造,必是也难制止,自己有何能为?只得摇头奏道:

    “臣不知细情。”

    朱元璋当即大怒:“中都工程,朝廷大事,人役数万,耗资巨大,你身为天子辅臣,岂能有问无答!”

    汪广洋心中惶惧,忙下跪请罪:“是臣失职。”

    朱元璋见汪广洋一副恐慌的模样,才消了消气,降旨:“卿前往濠州巡检,速速回来禀奏。”

    汪广洋小心领旨。

    朱元璋又冲满朝文武说道:“天下连年征战,百姓未能休养生息,如今中原人民

    节衣缩食,供给伐蜀大军,中都工程事关国家大计,勉强为之,能再因私利给百姓雪上加霜!”

    百官听了,为之震憾,一片默然。

    这天散朝,胡惟庸把陈宁邀到自己家中,对这位御史中丞说道:“陈大人今天这一本奏得不同凡响,然而可知道其中的利害?”

    陈宁略一拱手,道:“下官只知尽忠朝廷,别的所知甚少。”

    胡惟庸只得挑明:“陈大人近年在地方做官,必定不知道在中都建造私宅的都是何人?实不相瞒,均是随圣上起家的淮西旧人。圣上尚说,眷恋故土,人之常情,何况这些出身田亩、现已显贵的重臣。还有,现今督造中都的是我朝第一勋臣李善长,李丞相功成身退,圣上尚十分眷顾,每逢节日,均赐酒食,大人今天这一本岂不连李丞相都奏了进去!再者,大人指名道姓单点了郭英,他是何人!他的胞妹郭宁妃现今十分受宠,圣上嘴上表扬,你知道心里如何?故此,圣上才对汪广洋动了雷霆之怒,本官因与大人相知,才特意如实相告。”

    谁知,陈宁听了却不领情,说道:“胡大人说的,下官略知一二,然而,圣上秉公执法,疾恶如仇,下官既为御史,知情不举,岂不有负圣恩。”

    胡惟庸见陈宁毫不在意,又道:“陈大人可知道先前杨宪权倾一时,炙手可热,后来为何身败名裂?”

    陈宁道:“还不是因为他欺君惘上的缘故?”

    胡惟庸摇头:“陈大人有所不知。其与朝中旧人积怨至深,才是败亡的根本。”

    陈宁觉得此话深刻,才动了心思。

    原来,胡惟庸觉得陈宁是自己保荐来朝的人,今天一再点拨,一来是让他分清里外,二来是对他进一步拉拢,见他有所领悟,才道:“本官当初保荐陈大人来朝,实是看重大人的才华,也好日后在朝相互有个照应,所以,今天全是肺腑之言。”

    陈宁听了,心中感动,忙道:“下官岂不知道胡大人是个知己。”

    胡惟庸又道:“中都的事,汪广洋能无耳闻?只不过佯装不知罢了,他心中明白,若无淮西之力,岂有他的相位!”

    陈宁却不以为然,汪广洋屡屡遭申斥,全因其恪守中庸之道,当今天子聪明睿智,似这样躲躲闪闪,岂是长久之策!心中这样想着,面上不好反驳,又敷衍了几句,便告退出府去了。

    六

    朱元璋听从胡惟庸的进言,亲自出宫,祭了山川、城隍和旗蠹。回宫之后,胡惟庸趁机单向朱元璋奏道:

    “建造中都失于督查,臣难逃其责,故陛下垂问,心中不安,然而臣自省之余,窃以为我朝勋旧淮人居多,眷恋故乡,人之常情,况且当年众将随陛下在濠州、定远一带殊死搏战,如今一旦国泰民安,对肇兴之地能不倍感亲切!当初朝廷决定建

    造中都,满朝无不欣幸,故此,才有人生出日后长居中都之心。”

    朱元璋勉强听完,心中好恼:莫非依恋故土就不顾朝廷法纪!

    胡惟庸见圣上脸色陡变,忙往下奏道:“对不公不法之人,诚然不可纵容,臣还有一言冒昧奏上,陛下倒不如下一道诏令,朝廷日后统一在中都给公侯依制建造官宅,如此既绝了私建宅邸的弊病,又显示了陛下对功臣的恩典。”

    朱元璋开始反感,听到最后,觉得不无道理。新都初建,商贾不多,增建些官宅,既能尽快点缀起中都的气象,还能落个皇恩浩荡的名声,方才渐渐释然,道:

    “卿说的也有道理。”

    胡惟庸见圣上话里似已应允,喜不自胜。胡惟庸虽是吏员出身,却有韬略,官至中书省左丞,并不满足,只因往日无汗马之劳,又无参议之功,只能靠淮西人扶持。原先攀了李善长那棵大树,如今却又去职,便甘心做淮人的代表。这次朱元璋恼恨功臣因私坏法,立意惩治,胡惟庸刻意从中圆转,暗助淮人一臂之力,就是日后求个回报。谁知轻轻一说,立见功效,真是喜出望外。待汪广洋从濠州回来,向朱元璋禀报查办详情时,朱元璋道:

    “朕已降旨,日后朝廷在中都统一建造公侯府第。”

    汪广洋见圣上口气有变,不摸头脑,只得奏道:

    “中都监修官郭英随臣一同回朝请罪,现在宫外候旨。”

    朱元璋道:“命他稍后来见。”

    汪广洋这才忙奏:“韩国公命臣给陛下带来一轴中都图样。”说着,从袖中取出,小心铺在朱元璋面前。朱元璋大略一看,见昔日濠州城南,一个新城的轮廓尽在眼前。

    汪广洋小心指点道:“中都规划周围四十五里,先建了东、西两条正街,南曰顺成,北曰子民,中间便是皇城。顺成大街有牌坊八座,东边依次为德辅、善庆、崇德、中和;西边依次为顺成、新成、里仁、太和。子民街也有牌坊八座,东曰钦崇、德厚、恭让、淮阳;西曰从善、慎远、修齐、允中。顺成大街街坊名称皆取顺应天意、万物和和之意,子民大街街坊名称则取劝戒臣民修身齐家、谦和恭让之意。以上均是臣下草拟,请陛下裁夺。”

    朱元璋听了,倒还称意。想故乡地方贫瘠,两三年间,已兴起如此庞大的工程,实在不易,将来新都建成,街市繁华,商贾云集,必然成为天下向往之地,实在是家乡之福,此开创之功,必然又被世世代代传为美谈。想到此处,脸上露出欣然之色。问道:“中都军士人力可够调用?”

    汪广洋忙道:“近年将有罪发配边疆的犯人改做中都工役,缓解了劳力的不足。”

    朱元璋点头,说:“中都工程浩繁,今后凡不是死罪的人犯均发往濠州服役,只是需好生看管,不许滋事。”

    汪广洋忙记在手本上。

    这时,朱元璋才道:“命郭英进宫听旨。”

    汪广洋见圣上脸色平和,前去传旨。

    郭英候在宫外已经多时,心里正七上八下,听说圣上召见,哪敢怠慢,硬着头皮趋进便殿,见了朱元璋忙以大礼参拜,口称:

    “罪臣郭英见驾来迟。”

    朱元璋见郭英风尘仆仆,满面黝黑,知道近年监造中都必也辛苦,虽然对他私建宅第一度恼怒,这时却生出恻隐之心,念及郭家兄弟少年相随,屡立战功,这郭英比他兄长郭兴更加聪敏可爱,一直呼着他的小名“郭四”长大,亲昵之情,至今未泯,此时见他诚惶诚恐,已从心里饶恕了他,降旨命他起身。

    郭英从地上爬起,见给自己赐了座位,毕竟不敢就坐,恭恭敬敬低头站在御案下首。

    朱元璋方说道:“朕每天夜不能眠,全因我大明天下得之不易,唯恐不慎,失却民心。你等均已显贵,是否也常想到爵赏得之不易,如何才能传及子孙?”

    郭英明知圣上话中的含意,无奈已经获罪,只能装傻:“臣心性愚钝,竟不能远虑。”

    朱元璋责道:“朕命你等监造中都,竟敢损公济私,附建私第,能说明智?”

    郭英连忙跪倒,口称死罪。

    朱元璋道:“朕念你往日功多,濠州监工又十分辛苦,才不忍加罪,但须引以为戒。”

    郭英这才一块石头落地,忙以头点地,连道:“陛下待臣恩重如山,臣没齿不忘。”

    朱元璋也动情地说:“朕与你等虽为君臣,恩同父子,前不久薛显论罪当死,朕念其有功,流放海南,本指望举一反三,谁知你等不知改悔,不是愚昧至极!”

    郭英忙称:“臣此刻如天日重开,只觉得难以自容。”

    朱元璋意犹未尽,又道:“当年朕的先人曾谆谆告诫,‘人生在世,取财须正。如置田地,辛勤耕种,岁有所获,用之无穷;若背理得财,如贪官污吏,获利虽多,却有丧身亡家之忧。’如今你等的俸禄恰如田地,安分守己,绝无匮乏,并可福及子孙;若取不义之财,必然有头无尾,犹如潢之水,朝盈而夕竭,内中的道理,岂不显而易见!”

    郭英起初还有些言不由衷,听到这里,不由不心悦诚服,忙奏:“陛下这番教诲,臣刻骨铭心,至死不忘。”

    朱元璋见他感动得热泪盈眶,知道触动了他的内心,方才说道:“朝廷不久便在中都为功臣统一建造府第,你等只要一心为国,还愁日后没有荣华富贵可享!”

    郭英见圣上这般爱护,感动得落下泪来。

    七

    自增兵瞿塘关后,朱元璋天天盼望伐蜀的消息。这天,傅友德率领的北路偏师先有捷报传来,称大军已攻下川北重镇绵州,为瓦解伪夏的人心,声援沿江主力,命人做了几千木牌,上写攻克绵州的日期,投入涪江,木牌顺水冲到重庆,伪夏朝廷一片慌乱,急命瞿塘关分兵回防成都。朱元璋闻奏大喜,降旨命汤和、廖永忠趁机拼死夺关,不得延误。圣旨发到军前,廖永忠听说傅友德得了头功,常道知耻而后勇,一急之下,竟亲自率领敢死士卒冒着敌军的乱箭,驾小舟冲到瞿塘关下,见铁索吊桥拦路,不顾生死,架起冲天大火,竟烧断江上铁索,终于打开了瞿塘天险。朱元璋闻奏,想起当年与陈友谅决战潘阳湖,在两军相持的关键时刻,廖永忠舍身忘死,驾舟冲入敌阵的情景,不由为之动容,对满朝文武说道:

    “廖永忠以统军副将之职,于功成名就之时,尚能如此义无反顾,舍身忘死,这等忠勇之人,朝廷日后岂能吝惜爵赏!”

    满朝听了,谁不心悦诚服!

    汪广洋又奏:“廖永忠勇破瞿塘关后,又乘胜进军,占了夔州,伪都重庆已无屏障。”

    朱元璋深知瞿塘一破,西征告捷指日可待,忽然问道:

    “伐蜀主将汤和为何屡屡逗留不进?”

    汪广洋只得奏道:“汤和或许总督各路军马,进展稍迟一些。”

    朱元璋不以为然:“身为主将,岂可如此畏首畏尾!”因当着满朝文武,不便发泄对他的恼恨,只得把怒火压了下去。

    不久,廖永忠收取重庆的喜讯奏进朝来。朱元璋欢喜,命礼部即刻派人赴军前慰劳。胡惟庸见圣上高兴,出班奏道:

    “平定四川是我朝一桩大事,陛下多日为进兵操劳,值此喜庆之时,该与臣等一同欢庆一番。”

    朱元璋正在兴头上,问道:“不知卿要如何欢庆。”

    胡惟庸奏:“前不久大将军从北平命人送来一匹元朝宫里饲养的巨象,据说这厮能解人语,还会舞蹈拜贺,不如引上殿来当场一试。”

    朱元璋大觉新奇,说道:“果真如此?”

    胡惟庸听圣上话里已经恩准,立即命人下殿把巨象牵了上来。就见大象腿高丈余,身躯庞大,两眼炯炯放光,果然与别的大象不同。满朝文武稀罕,忍不住上前围观,赞叹不已。朱元璋在御座上见了,问道:

    “此象有何技艺?”

    跟来的象主奏道:“臣奏音乐,它会闻乐舞蹈,与节拍不差分毫。”

    朱元璋降旨:“卿且奏来。”

    那人将大象拉到殿前的空地上,又令其四腿站正,便操起琵琶。谁知,一曲奏完,大象纹丝不动。象主发急,上前拍拍象头,低语了几句,朝朱元璋奏道:

    “刚才奏的曲子大象不熟,容臣再奏一曲。”

    朱元璋只得忍耐。

    谁知,此人又奏了一曲,大象索性低头闭目,像有悲泣之色。满朝文武窃窃私语,朱元璋更不耐烦。驯象人急得满头大汗,只得又换了支曲子。曲子终了,大象索性四腿一软,卧在殿前。驯象人吓得扔下琵琶,上前连拉带拖,大象横竖坚卧不起,朱元璋终于大怒:

    “此等顽劣之物,竟敢引来欺骗朝廷!”

    驯象人早吓得魂不附体,慌乱之间,只得如实奏道:“此物颇有灵性,或许是对旧朝心怀眷恋。”

    朱元璋大怒:“赶下殿去!”

    大象主人从地上爬起,上前对大象嘀咕了一句,那象果然四腿一竖,立起来掉头而去,朱元璋见果然如此,恨道:

    “且住。满天下都是大明的顺民,怎能留下这个孽种!”

    话音刚落,早有殿前刀斧手闻旨上前,将巨象擒住。

    谁知那大象像听懂了圣旨一样,竟昂首阔步,又义无反顾扭头朝金殿走来。刀斧手们紧紧拽住,才没让它迈步。

    朱元璋清清楚楚地看了这一切,简直忍无可忍,遍视左右文武,见元朝旧臣危素一味看着大象出神,顿生妒意,冲他问道:

    “危卿当年可见过此物舞蹈拜贺?”

    危素心地诚实,忙出班奏道:“先前此物十分驯服,臣亲眼见过它在朝上闻歌起舞。”

    朱元璋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忽又想起那天他在东阁作的那首诗,畜类尚有怀旧之心,何况受了多年恩惠的旧臣!顿时把满肚子怒火倾在了危素身上,盯着他冷冷说道:“此象还眷恋故园,不肯屈从,危卿饱读诗书,竟不如这个畜类!”

    老儒危素被羞得满面通红,无地自容。

    朱元璋蓄意解恨,当下命人取来两块木牌,命身旁秉笔太监分别上写“危不如象”“素不如象”,用红丝系好挂在危素两个肩上,又恶作剧地冲朝臣们戏道:

    “这便是危学士的写照!”

    众文武本来是要看驯象取乐,后来见圣上迁怒于危素,心中不忍,却又不敢言语。胡惟庸因自己是始作俑者,不想大象不作美,正怕圣上怪罪,此时见圣上恼了危素,想起那天在东阁作诗时危素就惹了圣上,便瞅准了这个开脱自己的台阶,落井下石道:

    “臣以为危素一个亡国之臣,不宜在陛下身边作文学侍从。”

    从那天作诗之后,朱元璋对危素便生出放逐之心,听了正中下怀,降旨:

    “朝廷已为元朝忠臣余厥在和州建好了忠臣庙,危卿年事已高,可去为其守庙。”

    危素听了,直羞得天旋地转。恨只恨当年在旧都投井没能死成,才落得今天受这样的奇耻大辱,尽管此时痛不欲生,还得忍着满腔悲愤,出班领旨谢恩。

    当天,古稀之年的老儒危素凄然离京,到了和州不久,竟饮恨而死。
  三

    明升、陈理二人上路这天,进宫陛辞。朱元璋见他们都不过十六、七岁年纪,凄凄惶惶,一副可怜的模样,心想,亡国之君,只能落个受人摆布的下场,好言告诫了几句,二人越发涕泪涟涟。大约是想到了那异国他邦,今生今世恐怕难回故土,因而不能自制。尽管如此,昔日的龙子龙孙如今已不如一个平民百姓,又能奈何!只得勉强谢恩而去。

    下了朝来,朱元璋若有所思,见翰林学士宋濂在一旁侍陪,问道:“朕仿佛记得有一首唐诗,前头唤作‘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可惜忘了后面的辞句,卿可记得?”

    宋濂满腹文章,听了第一句便知道它的末句,奏道:“陛下念的是唐朝诗人李山甫的《上元怀古》,接下来是:

    总为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

    尧将道德终无敌,秦把江山可自由!

    试问繁荣何处在?雨花烟草石城秋。”

    朱元璋点头品味,半响说道:“此诗发人深省,改日给太子和诸王讲史时,将诗中深意细细剖析给他们。”

    宋濂连忙领旨。

    朱元璋意犹未尽,又道:“风流之心,人皆有之,岂止南朝天子!然而玩物丧志,国破家亡,又怎能不令人不寒而栗!”

    宋濂拱手奏道:“陛下英明,若再常以此诗砥砺心志,国家何忧!”

    朱元璋越发说道:“卿墨宝绝好,将此诗为朕书于内宫屏风上,以便朝夕观览。”

    宋濂诚实,多年来侍奉朱元璋忠心耿耿,听了跪在地上,直感动得热泪盈眶:“得遇陛下这样的明君,真是国家之福!”

    第二天,宋濂手书的屏风移进西宫时,朱元璋正在郭惠妃房中歇息。惠妃颇识得文字,看了皱眉,奏道:

    “陛下,此诗乃亡国之音,为何不书一首喜庆的诗词?”

    朱元璋见温柔可人的惠妃难得提出异议,也不怪罪,只说:“正因为亡国之音,才更发人深省。”

    郭惠妃见是圣上的主意,忙又将诗句默诵了一遍,方才有所领悟。

    朱元璋见惠妃虽已生育,算来也是二十六、七的人了,却依旧嫩脸粉腮,楚楚动人,况且又这样知书达理,聪慧解事,比起后来进宫的众多年轻佳丽还有许多可爱之处。因又想,历朝后宫粉黛如云,在这美人堆里,难怪那些风流天子不能自拔,由此更可见出此诗的可贵之处。

    朱元璋正自出神,郭惠妃生的皇子朱椿被奶娘抱来拜见父皇。朱元璋见此子已会下地行走,回头冲惠妃说道:

    “待他长大,须将此诗细细讲给他听,使我子子孙孙都知道自省自励,奋发图强。”

    郭惠妃忙下跪领旨。

    三路北伐大军分头出关以后,朱元璋天天挂牵前方的战事。

    这天,徐达统率的中路终于有佳音报来:

    “大军出雁门关后,先在野马川击败元军巡逻哨马,又在土剌河战败元朝主将扩廓贴木儿,目下正乘胜追剿。”

    朱元璋听了欣慰,心说中路吸引了元军主力,东路李文忠便可乘虚直捣它的侧后。忽又想:扩廓贴木儿不是等闲之辈,如今又占了地利的优势,若节节败退,还须小心提防,免得中了诱敌深入之计。想到这里,连忙降旨,命报捷的快马急速返回军前告知。

    刚刚布置停当,李文忠派来的东路专使恰恰赶到。原来,李文忠率部出居庸关后,直指和林。这和林已是现今蒙古国腹地,一路山山水水,好不艰难。兵到现今内蒙古的口温,正与元军相遇,李文忠挥师向前,一番厮杀以后,直将元人追到卢朐河边。李文忠边追边计算里程,觉得已离北元大本营和林不远,便一面派人回京报捷,一面命分兵一部留守辎重粮草,自己则率另一半人马轻装上路,直扑和林。

    朱元璋听了禀报,且喜且忧。喜的是两路大军如摧枯拉朽,若一鼓作气,或许两面夹击,能将北元残朝一网打尽;忧得却是此番进兵顺利得令人胆虚,特别是李文忠率轻骑千里奔袭,悬军深入,若有意外,无可增援,委实令人放心不下,无奈路途遥远,急也无用,只得耐下心来,等候音讯。

    正当朱元璋牵肠挂肚的时候,一匹从塞北来的快马飞奔入京,到了宫前,央人奏进殿去,朱元璋正等得心焦,命即刻入见。就见那小校风尘仆仆,上了殿来,跪倒奏道:

    “大将军命小校先来向皇上请罪。”

    朱元璋顿时凉了半截。

    小校又奏:“大将军率我等直杀到和林城外的杭爱岭下,不想被扩廓贴木儿那厮伏兵合围,一场血战,我军死伤过半,大将军率军拼死突围,徐徐撤退,如今还在途中,先命小人昼夜兼程回来禀明皇上。”

    果然不出所料!朱元璋立时想到东路的李文忠,忙问:

    “东路大军眼下如何?”

    小校茫然,摇头道:“小的不知道东路的消息。”

    朱元璋一颗心深深地沉了下去。扩廓贴木儿击败徐达,还不全力对付文忠?想他们只带了二十天的粮草,怎能长久支撑!一时心绪烦燥,降旨罢朝。回到便殿,又想徐达这次带了五万人马,若说伤亡过半,至少折了三万,想自己起兵以来,从没遭遇过这样的惨败。忽又想起出兵前徐达就有轻敌的迹象,只说他素来稳重,又是常胜将军,方才没有过多告诫,谁知惹出了这么大的灾祸,一时后悔莫及。过后又想,徐达多年用兵,自己一路失利,立即命人昼夜兼程赶回朝来报信,必是提醒朝廷关照其他两路大军的进退,殊不知文忠已经兵临和林城下,便是千里马前去降旨也为时已晚,扼腕之余,想那文忠自统兵以来有勇有谋,是本朝杰出的青年上将,职位仅在徐达之下,若有闪失,不是国家的大不幸!此时方想到文忠本是自己的亲外甥,多年来却从未特意关照过他,这次出征前,正赶上为他父亲李贞敕造的府第落成,才赐宴款待了他们父子一回,也算是为文忠壮行,万没想到此去这样凶多吉少,联想起他父亲年逾古稀,只此一子,若真有个三长两短,实在对不起这位有恩的姐丈,一时心中麻乱,命将曹国公李贞请进宫来,不无忧虑地对他说道:

    “适才徐达有军情奏来,中路军在沙漠以北失利,伤亡将士数万之多。”

    李贞见朱元璋口气沉重,心里一震。

    朱元璋又道:“文忠曾命人来奏,东路军已挺进千里之外,正轻装突袭和林。”说罢,忍不住看了看李贞。见老人一脸严肃,才又说:“徐达一败,朕恐怕文忠势单力薄,遭敌暗算。”

    李贞何尝不明白个中的道理!因体谅圣上宣自己入宫的用意,此时尽管为儿子牵肠挂肚,仍然奏道:

    “文忠多年阵前厮杀,况且又有几万人马,陛下不必为他过分忧虑。”

    朱元璋不忍心隐瞒实情,是因为姐丈年老,怕日后难以承受,没想到老人这样深明大义,反来劝慰自己,深深为之感动,说道:“朕以实情相告,并无凶信隐瞒,朕这就命快马赶赴军前传旨,好使文忠相机行事。”

    李贞深深点头,忙奏:“多谢陛下对文忠的爱护之恩。”

    朱元璋既已说明实情,不忍再让老人陪侍,命他回府歇息。

    李贞拜谢出宫。朱元璋看着老人的背影,想起当年父母在时,多亏了这位姐丈衣食接济,方才渡过了许多难关,如今又这样通晓大义,实在难能可贵,一时又涌上许多感激之情。

    四

    朱元璋又等了几天,才有李文忠的消息传来。原来,东路人马到达和林,果然遭遇元军的包围,李文忠正率军拼死搏杀,不料坐骑中箭,马失前蹄,危机关头,多亏部将让出自己的战马,李文忠才保住了性命。大军在和林城外激战三天三夜,勉强冲出重围,且战且走,此时已经粮尽草绝,李文忠等人一路全靠擒来的牛马充饥,好不容易出了绝境,才得与留守人马会合,两军合于一起,终于把追来的元人击退。朱元璋听完,那颗悬了多日的心才放了下来。不久,冯国胜率领的西路大军传来战报,称斩获颇丰,全胜而归。朱元璋听了方觉得是个安慰,然而毕竟这次出师失多得少,痛定思痛,只得派使臣分头传旨,命三路人马收兵入关,全力修筑长城隘口,北伐之事再从长计议。

    转眼秋去冬来。

    一天,朱元璋在朝上问:“北伐人马回军后一直在边塞修筑长城,如今京城已觉寒冷,塞上恐怕早已滴水成冰,将士御寒的冬衣可有着落?”

    汪广洋出班奏道:“今年因有战事,北疆各卫所屯田收获不多,军需要从各省调集,中书省秋前已行文给有关地方,命按期将衣被送往军前,目下或许都已送到。”

    朱元璋见汪广洋言语含糊,大为不快,责道:“中书省乃天子臂膀,朕每每问事,总拿言语支吾,是何缘故!”

    胡惟庸等朱元璋责罢,才出班奏道:“陛下容禀。陕西凤翔府最后一批冬衣已于半月前送至嘉裕关营中,至此,各省军需已全部送齐。”

    朱元璋见奏得确凿,越发对汪广洋看不上眼,斥责:“身为丞相,为何还不如下属对诸事清楚?”

    胡惟庸忙又接口奏道:“臣每天清查各地送来的文书呈奏,怕上朝遗忘,均记在手本上面。”

    汪广洋更是满脸通红。

    朱元璋心中忿忿。想起当年李善长主持中书省,虽无大才,却不分巨细,事必躬亲,眼前这位继任丞相,未至五旬,却常带萎糜之色,想起有人说他颇喜酒色,或许不差。当初,只说他早年相从,不与他人**,才拜他为相,如今看来,用其一利,倒有一弊,又问道:

    “眼下各地的工程还有几处未完?“

    汪广洋忙奏:“只有中都宫殿和京城护城河仍在施工。”

    朱元璋不悦,怪道:“已是隆冬季节,护城河疏浚竟拖到今天?”

    汪广洋小心奏道:“除中都之外,按我朝役法,凡工程都放在农闲施工,今秋护城河开工以来,还有些尾部工程没有做完。”

    朱元璋见汪广洋没有谢罪,反来辨白,心中大怒,斥责道:“我朝连年用兵,百姓劳役沉重,身为首辅,不体恤民情,精心筹划,还敢强词夺理!”

    汪广洋内心委曲,深感无所适从,却再不敢言语,只得下跪认罪。朱元璋也不理他,道:“早朝散后,朕亲赴城郊巡视。”

    汪广洋这才敢领旨归班。

    散了早朝,朱元璋在汪广洋、胡惟庸和宋濂、吴伯宗、魏观等朝臣的陪伴下,来到京师外城的三山门上。

    这时已是巳牌时分,太阳升到中天,只因时值隆冬,北风袭来,仍然砭人肌肤。朱元璋身穿裘服还感到阵阵寒意,从城上朝下看去,见护城河里众多民夫冒着严寒在泥淖中挖掘搬运,身上穿的竟多是夹衣单褂,不由叹道:

    “自秋末来京,衣服尚未回家更换。”

    魏观听了,愀然奏道:“臣在安远县时访查民情,才知道乡里棉花短缺,许多人家缝不起冬衣,就是命其还家,或许也有人无衣服可取。”

    朱元璋听了,越发感慨道:“多年战争,百姓尚未休养生息,不可役之过度。”说到此处,远远望见一个民夫光着身子伏行到河水深处,象是探找什么东西,心中纳闷,不由停下脚步。几个侍臣见圣上目不转睛,也一齐朝那边看去。朱元璋静静看了半晌,感到必有缘故,命身旁侍卫前去询问究竟。

    没过片时,侍卫回来奏道:“监工的吏员将他的铁锨投到水里,因此下去寻找。”

    朱元璋怒道:“铁锨是民夫自有之物,为何这样无理?”

    侍卫奏:“吏员称民夫怠工,以示惩罚。”

    朱元璋大怒:“这样戏弄,岂不伤天害理!”立时降旨,将民夫和吏员一起召来。侍卫听了,二次下城,不一会儿就将那冻得瑟瑟发抖的民夫和吓得容貌失色的吏员双双带上城来。朱元璋先向民夫问道:

    “是他将你的铁锨扔到河里?”

    那民夫偷看身旁的吏员一眼,欲言又止。

    朱元璋见他畏惧,降旨道:“只管实说,朕替你作主。”

    那民夫并不知道“朕”的含义,见有人替自己作主,才壮着胆子点了点头:“正是这位老爷。小人无奈,只得下水去捞。”

    朱元璋见民夫这样质朴,点头叹息:“小民惧怕,竟至于此!”说罢,将目光逼向那个浑身发抖的吏员。

    吏员隐约听出眼前就是当今万岁,早吓得魂不附体,见怒视自己,双腿酥软,扑嗵跪倒在地,磕头奏道:“小人有罪。”

    朱元璋道:“你棉衣重裘站在岸上,竟敢这样戏弄百姓?”

    吏员只得奏道:“小人斗胆,不敢隐瞒。只因他刚才怠工,被小人看见,小人因工期一再延误,心中着急,才一怒之下,夺了他的铁锨。”

    朱元璋怒道:“身为朝廷的吏员,不知体恤百姓,便是有片刻偷闲,就能这样虐待?”那吏员自知理屈,连连叩首,口称死罪。

    朱元璋向身旁侍卫降旨:“取把官家的新锨赔他。”

    侍卫把新锨递了过去,那民夫掂了掂却又推给侍卫,道:“此锨短小,不及小人的宽大耐用,容小人再去捞上来便是。”

    朱元璋见民夫爱锨如命,大为感动,冲吏员降旨:“你去捞来,也尝尝虐待他人的滋味。”

    那吏员听得明白,心中叫苦,哪敢违旨!忙磕了头,下得城去,脱掉棉衣棉裤,在民夫们的一片嘻笑声中,潜入水底,舍命摸了半天,才好不容易将那柄铁锨捞了上来。

    朱元璋亲自把民夫的心爱之物完璧归赵,就见那茫然不知所措的民夫接锨在手,眼睛一亮,重重给面前的官老爷磕了三个响头,也不问是谁,心满意足退了下去。

    朱元璋并不怪罪,一脸凝重,口中降旨:

    “吏员身为监工,固然负有其责,如此虐待百姓,于理不容,即罚作民夫,永不许录用。”

    汪广洋连忙传旨。

    朱元璋又冲汪广洋等人责道:“民夫可悯,吏员无奈,寒冬腊月工程不止,不是朝廷筹划失当?”

    汪广洋一脸惭愧,低头谢罪:“都是臣等失职。”

    朱元璋降旨道:“护城河扫尾工程待明年春暖后续做,中都只留下窑冶烧炭的民夫,其余一概给假回家。”

    汪广洋点头称是。

    第二天,朱元璋上朝后先降一旨:

    “中书省右丞相汪广洋改封广东行省参政,即日赴任。”

    汪广洋似有准备,应声出班谢恩。

    朱元璋又降旨道:“擢升中书省左丞胡惟庸为右丞相。”

    胡惟庸听了,心花怒放,多年来苦苦追求,如今终于如愿以偿。

    朱元璋接着冲百官说道:“朕自登基以来,忧国忧民,常夜不能寐,卿等都是天子近臣,若不勤于职守,辜负使命,能称得明智!”

    汪广洋一脸木然,无地自容。

    胡惟庸则忙寻了这个空隙,出班谢恩。

    朱元璋待他谢罢,又冲满朝文武降旨:“朕主宰天下,全仗群臣辅佐,平日卿等各司其职,均须有问必答,不得敷衍。”

    百官听了,无不小心从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