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4-26 12: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回
第九回 十常侍乱政失宝 两诸侯得玺丧身
话说赤眉自进入长安后,虽奉刘盆子为帝,不过是借个名目,其实只当个傀儡,置于长乐宫中,毫无权柄。大殿之上,诸将争功喧哗,甚至拔剑相斗。三辅郡县贡品,将士亦公然当街抢夺。刘盆子虽然年幼,也已懂时事,见部下所为,甚为惶恐,每每啼哭。其兄刘恭知赤眉必败,乃密教其弟让位避祸。建武二年正月初一,樊崇等大会金殿,请刘盆子升殿受贺。刘盆子乃从兄之言,捧着传国玉玺,离开龙案,向众人下跪,道:“蒙诸君奉我为帝,已是一年,而扰乱日盛,城乡掠夺,百姓流离,天下不安。此实盆子无能无德,不足服人。今情愿让位避贤,退为庶人,以了残生。恭请各位另立明主。”樊崇等大惊,皆避席顿首道:“陛下为帝,乃是天授,何出此言?”乃抱刘盆子归位,强将玺绶系其颈上。刘盆子哀号多时,终因樊崇等劝慰再三,方才含泪回宫。
樊崇、徐宣等自省有失检点,乃下令士卒闭营自守,不许外出扰民。只是长安城中人马众多,各地又无贡物到来,日久财尽粮缺,将士复又出城掳掠,士民奔避,人心大失。
却说邓禹收得北塞数郡后,已是兵强马壮,粮饷充裕,正思进取。恰接得光武帝速定关中的圣旨,便即日兴兵南下,来攻长安。同时遣人与雄踞西凉的隗嚣通好,以免掣肘。
时关中大饥,赤眉无粮。闻邓禹杀来,樊崇等率军迎战。怎奈军中乏食,民心又失,是以胜少败多,渐渐支持不住。便在长安城内大掠一番,然后拥着刘盆子向东而去,想回老家山东,再图恢复。光武帝刘秀接得赤眉军东来谍报,一面令邓禹尾随进击,一面亲率大军于洛阳西南之宜阳布下口袋,以待赤眉。并命冯异率一支人马,将眉毛涂成红色,化装成赤眉军模样,待两军大战时,突然杀出。赤眉军敌我难分,自相残杀,溃不成军。樊崇、徐宣等保着刘盆子拼命杀出重围。正走间,前面尘土冲天,旌旗招展,金鼓大震,无数精骑杀到,迅速列好阵势,两旁将士如雁翎排开。当中簇拥出一员大将,美眉大眼,高鼻长须,头戴金盔,身披银甲,坐下高头大马,正是光武帝刘秀。樊崇等见前有埋伏,后有追兵,不知所措。正惊慌间,只听得前面齐喊:“奉旨:投降免死!”樊崇等料难走脱,乃下马跪于道旁请降。刘盆子则手捧传国玉玺,高举过头,口称:“愿降,请免一死。”
至此,历汉室十三帝二百余年的传国玉玺,在被王莽指染十五年后,又经刘玄、刘盆子接替相传,终于到了汉光武帝刘秀之手。刘秀还算仁义,收了玉玺,不仅赦了刘盆子、樊崇等死罪,还赐以房屋田产,妥善安置。士卒也都遣回故里,令自谋生路。
光武帝自以洛阳为都后,便建立高祖祠庙,是为宗庙。内设西汉历代皇帝的牌位。宜阳之役后,光武帝择吉日率文武百官,至高庙隆重祭祀。然后颁诏,谓赤眉投降,传国玉玺重归朝廷。汉室中兴,上托祖宗之灵,下靠将士之力。于是大封功臣,大赦天下。随后又剿抚兼施,历时数年,平定了西蜀公孙述、陇右隗嚣、河西窦融等割据势力,终于天下一统。
却说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中兴汉室后,相继传位明帝、章帝、和帝。这和帝年仅二十七岁便突然去世。当时和帝有两个儿子,但都不是邓皇后所生。邓皇后为了掌握朝中大权,便与哥哥邓骘密商,用玉玺造了一份遗诏:立才出生一百多天的次子刘隆为太子,并立即继承帝位,是为殇帝。而封已有十岁的长子刘胜为平原王。接下来自然就是邓皇后变成皇太后,临朝听政;邓骘升为车骑将军,掌握朝政。
此后便是太后与外戚掌权,控制年幼皇帝;皇帝长大后,又依靠亲近的宦官势力打击外戚,树立皇权。在外戚与宦官的争斗中,皇帝成了他们手中的傀儡,传国玉玺则成了他们用来打击对方的有力武器。
到了灵帝末年,宦官势力很大。张让、段圭等十个皇帝亲近的宦官,都被封为常侍,人称十常侍。张让还被尊为尚父。灵帝死后,十七岁的长子刘辨继位,其母何太后垂帘听政。封其舅何进为大将军,辅佐朝政。何进见宦官势力太大,听从部属袁绍的建议,想将宦官一网打尽。不料计谋泄露,张让等盗用玉玺,发出“何进谋反,诛灭九族”的诏书,将何进杀死。
司隶校尉袁绍见宦官如此胆大妄为,便孤注一掷,率兵冲进皇宫。张让等抵挡不住,乃挟少帝刘辨和陈留王刘协,连夜仓猝出逃,连传国玉玺都未来得及带走。
张让等宦官俱被追兵杀死,而少帝和陈留王却被冲散,避难民间,正好遇到由何进密令带兵进京、欲尽诛宦官的西凉太守董卓。董卓见皇帝意外落入自己手中,如获至宝,连忙请入军中。自己便以护驾功臣自居,兵进洛阳,一举控制了朝廷。
少帝回到宫中,方才发现传国玉玺不知去向。当时宫中一片混乱,现在从何查起?
且说董卓乃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担心皇帝年长不好控制,乃恃强妄行废立。将少帝刘辨废去,立年仅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即是史称的汉献帝。自任丞相,总揽朝纲,排斥异己。真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又常率兵外出寻欢作乐,甚至杀良冒功,残害百姓。是以激起公愤。袁绍、曹操等联络各州郡长官,共十四路诸侯,公推袁绍为盟主,兴兵讨伐董卓。
董卓兵败。为避诸侯兵锋,乃强迫汉献帝迁都长安。临行,在洛阳放了一把大火,然后纵兵大掠而去。
参加讨伐董卓的长沙太守孙坚,字文台,素怀大志,勇猛善战,首先率兵进入劫后的洛阳。驻军城南甄官井,命将士灭火救人,清理街市。是夜,有士卒发现在火把照耀下的甄官井中,隐隐升起五色雾气,以为井中有妖魔作怪,便报知孙坚。孙坚乃亲至井边察看,也觉井中有异。乃令军士汲去井水,再让人乘辘轳入井探看。结果摸得一个黄绫包袱上来。孙坚打开一看,里面有一精制宝匣,上有铜锁锁住。孙坚是个性急豪爽之人,立时削去铜锁,打开宝匣,只见里面有一方玉玺。方四寸,上有龙虎交纽,下有篆文,携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旁缺一角,用黄金镶补。
孙坚粗通文史,一见此玺模样和玺文,便料定这便是秦汉两朝相传的传国玉玺,不由得心中一阵狂喜。表面上却装作无所谓的样子道:“哦,一颗印章,不知是谁失落井中。该我发个利市。”乃重赏打捞之人,并嘱众人勿得妄言得宝。
孙坚偶然得了传国玉玺,便以为天命所授,乃顿生异志,私自珍藏。次日便假称旧病复发,率领本部兵马回转江东去了。
讨董役中,有一路诸侯,姓袁名术,字公路,乃盟主袁绍之弟。袁氏家族久在朝为官,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是以袁术虽无大才,却占得淮南数郡之地,兵多将广。见汉室暗弱,便存有不臣之心。此时讨董,袁术专管粮草。不料各路军马,人心不齐,渐次散去,袁术也自南归。一日,有门吏来报,有一同乡人称有机密事求见。来人原是孙坚部属,为求富贵,特来将孙坚得玺经过一一告知。世上本没有不漏风的墙,袁术也已风闻孙坚得玺。今听来人之言,料是无虚了,便重赏来人。
袁术正在思念如何能得到玉玺,忽报孙坚派人前来借粮。袁术大喜,慷慨赠粮,并谓来使道:“袁某素敬孙将军智勇双全,如能晤面倾谈,足慰平生。”孙坚见袁术欣然借粮,心里感激,乃亲往拜访。两人相见甚欢。袁术置酒相待。席间,袁术道:“今天下纷争,英雄四起。文台兄勇冠三军,当今豪杰。我意欲与兄联手共图大事,不知尊意如何?”孙坚正愁自己兵微将寡,粮草不济,难成大事。见袁术主动与己联盟,正中下怀。虽说看不起袁术鄙薄,但其兵多粮丰,正好为己所用,乃慨然允诺道:“既蒙明公错爱,孙坚当披坚持锐,充当先锋。”于是屯兵鲁阳,与袁术互为犄角。
未几,袁术命孙坚攻打荆州刘表。孙坚正想夺取荆州为基业,乃欣然率兵而往,在襄阳城外,与刘表军大战数次。孙坚志在必得,亲冒矢石,数败荆州兵。于是刘表乃召众人商议退敌之策。谋士蒯越献计道:“孙坚有勇无谋,见连连小胜,必然轻敌。主公可命健将吕公设伏岘山,然后诱孙坚前往,必能擒之。”刘表从其言,吩咐依计行事。
孙坚果然逞勇轻进,竭力穷追,来至岘山之中。忽然一声炮响,两边山上箭石齐下,孙坚与从骑躲避不及,顿时脑浆迸裂,血肉横飞,死于山壑之中。
袁术命孙坚攻打荆州,本是借刀杀人、一箭双雕之计。孙坚一死,只剩下孤儿寡母,尽在袁术掌握之中。其长子孙策,年方十七,骁勇善战,有乃父遗风;次子孙权,即是后来称雄东吴的一方霸主。孙策以母寡弟幼,恐为袁术所害,乃欲寻机离去。一日去见袁术,哭拜于地,道:“先父阵亡,我意欲与老母幼弟,同扶灵柩回曲阿安葬,往依舅父丹阳太守吴景。不意近日舅父为刘繇所逼,已离丹阳。故欲请明公借给我精兵数千,以报舅父之仇并归葬先父遗骸。倘能平定东南,开疆拓土,佐明公成就大业,策也可托不朽了。”几句可怜可信又可听的话,立时就打动了袁术的心。心想:“此时不取玉玺,更待何时?”乃故作沉吟道:“我养你一家老幼,又借兵与你复仇,你也须留个质当与我方才双全。”孙策一闻此言,知是为了传国玉玺,自思:“人是活宝,玺是死宝。有了人马,可以自创基业;无人又怎能保得宝玺?”想罢,乃开言道:“孙策孑然一身,无可为质。只有亡父留下的传国玉玺是个宝物,正当奉与明公,以表寸心。”袁术想不到孙策如此爽快,心中大喜,忙道:“贤侄如此通情达理,甚好。你太年轻,位卑难以统领大军。我拜你为折冲校尉,借给三千精兵,你可便宜行事,勿负我望。”孙策拜谢,回去取来玉玺交给袁术。袁术接过,仔细把玩。果然是个价值连城的秦汉宝玺!心中大喜。遂交割军马,命孙策统领而去。
孙策率军启程,又沿途召集父亲的旧部,共有四五千人马,兼程东行。又遣人请好友周瑜到曲阿相会。这周瑜便是后来率军破曹、火烧赤壁的东吴大都督。孙策会同吴景、周瑜,击败刘繇,攻占丹阳。随后又驱走王朗,杀死严白虎,夺得会稽郡。连战皆捷。不到两年,便占有江东六郡四十州,竟能与袁术分庭抗礼了。
话说董卓为避关东诸侯兵锋,同时也为篡位方便,遂胁迫汉献帝及百官,强行千里,迁都长安。以致军民遭劫,天下骚动,神人共愤。司徒王允乃巧行美人计,将美女貂婵分别送给好色的董卓与其部下猛将吕布,以离间二人关系。董卓在皇帝梦中飘飘然起来,毫无防备,被吕布杀死。
董卓死后,其部下将领相互混战,甚至把皇帝作筹码,你抢我夺。此时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听取谋士的劝告,不失时机,起兵勤王,将颠沛流离的献帝接到许都供奉起来。自任丞相,执掌军政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很快就控制了中原地区。
却说袁术仗着祖荫世爵,占有淮南广大区域,兵精粮足。见汉室衰微,早就有代汉称帝的野心。及至从孙策手中夺得传国玉玺,就更是急不可待。乃授意部下造符命,献图谶。其心腹人张烱道:“据考证,袁氏乃舜的后代。舜以土德王天下,今以五行推之,汉朝的火德气数已尽。火生土,土德将 兴。袁字的上面是土,该是袁氏代汉称帝。”袁术闻言,心花怒放,嘴里却说:“袁姓之人甚多,不知该着谁家?”张烱道:“数年前便有一条谶语流传,曰:‘代汉者,当凃高也。’‘当凃高’义为城中大路起始处的宫门高阙。明公表字公路,正和路途相应,这岂不是天意?”袁术听了张烱一番天命宏论,不由得手舞足蹈。乃召集属下官员将佐,示以符谶道:“汉祚将尽,海内鼎沸,群雄并起,我家四世三公,臣民所归。欲应天心、顺民意,代汉称帝,诸位之意如何?”此言一出,众人齐呼“万岁!”都道:“主公早该名正言顺地即位称尊!”只有主簿阎象私下劝道:“今天下纷争,汉室尚存。若明公此时称帝,唯恐成众矢之的,反为不美。”袁术大怒道:“一代亡,必有一代兴。汉失传国玉玺,今我得之,岂非天意所授?况我地广人众,兵精粮足,大旗一举,自然四海来归,何愁天下不定!”于是,建安二年在寿春公然称帝,建号“仲家”。按汉廷体制设置文武百官。将一批心腹封为三公九卿,自己堂而皇之地称孤道寡起来。
是时四方诸侯虽各自为政,尚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称王称帝。故袁术一经称帝,便真的成了众矢之的。其兄袁绍占据冀州,本想立宗室刘虞为帝,怎奈刘虞誓死不从,袁绍尚在犹豫,忽闻袁术淮南称帝,不由大怒道:“我袁氏世受汉恩,岂能做此乱臣贼子之事,留千古骂名!”江东孙策翅膀已硬,早已不听袁术约束,闻其称帝,也致书责其不忠,劝其将传国玉玺奉归朝廷。荆州刘表、徐州刘备,皆汉室宗亲,均视其为仇敌。汉相曹操自然更是怒火中烧,乃上奏献帝,谓袁术私藏玉玺,僭越称尊,实大逆不道,当起兵讨伐,灭其九族。献帝当然准奏。于是曹操调集军马,准备东征,一面令徐州刘备发兵先行南下,以分袁术之势;一面保孙策为讨逆将军、领会稽太守,命北上讨袁。
却说袁术自僭号称帝以来,不思进取,而骄奢日甚。不仅锦衣玉食,挥霍无度,还不惜财力,大兴土木。盖宫殿,起府第。又在民间搜掠年轻貌美的女子纳入后宫,以充妃嫔。百姓苦于赋徭,多有逃亡。不过一年,已是人心涣散,粮食乏亏。忽闻三路大军将至,大为惊骇。乃一面遣人结好孙策,一面派纪灵率军抵御刘备。
无何,江东使者归来。谓孙策已得朝廷荣封,威望日隆,声称决不附逆。纪灵亦敌不过刘备,大败而回。袁术接得两处败讯,忧愁成疾。
曹操见时机已到,乃亲率大军二十万,扯起奉天讨逆的大旗,来攻寿春。袁术闻之,不敢应战,乃渡淮远窜,只留部将桥蕤、李丰等坚守。曹操引军打破城池,斩了桥蕤等,尽降其众,然后凯旋而归。
袁术屡屡败北,军心涣散。加上大旱,粮食奇缺,乃向南方富庶处就食。哪知庐州守将雷薄、陈兰已生二心,闭城不纳。没奈何,只得再回辕北往。士卒饥寒,沿途逃离。袁术知大势已去,乃遣使先去冀州传信,谓愿将帝号及传国玉玺让与其兄袁绍,自己率一些残兵败将随后北往。不料道出徐州,偏遭刘备拦截邀击。袁军已是惊弓之鸟,一触即溃。袁术为保全性命,慌忙策马逃奔。那仅有的一点粮秣辎重,尽皆丢失。无奈只好复向南去寿春,以求暂安。行至江亭,距寿春尚有八十里,粮饷皆绝。只剩本是喂马的麦屑三十斛,分给将士。僧多粥少,哪够充饥?
时值盛夏,袁术已是人疲气乏,口干舌燥,汗出如油,乃命左右寻蜜浆止渴。那时淮南已是十室九空,哪里能寻得到蜜浆?想起一年前高粱厚味,一呼百诺,是何等的威风!如今粥食无着,形同乞丐,不由得悲愤交加,捶胸大呼道:“袁术、袁术!怎么到了如此地步!”说到这里,只觉得胸中一股血腥上涌,“哇”地一声,喷出一口鲜血,且连连不止,须臾血尽气绝。众妻妾子女及近侍将士,仓猝间遭此大变,哭成一片,乱作一团。暑气闷蒸,不敢久待,只得草草收殓,勉强起身,奔赴庐江,欲依太守刘勋。只是树倒猢狲散,将士们纷纷离去,自谋生路。扶柩者不过二三百人。
正行间,迎头来了一队人马,乃是原广陵太守徐璆率军来到。袁妻原以为是老部下前来护驾的,哪知这徐璆曾因对袁术称帝略有微词而被罢职下狱。后被人保释回乡,是以怀恨在心。闻袁术兵败途穷,乃纠集乡党,收罗旧部,伺机报复。今见袁术已死,部众溃散,不由得心中大喜,乃对袁妻道:“袁公恃力夺玺,逆天僭号,故身败名裂。为今之计,可将传国玉玺交我上奉朝廷,以恕前罪。”袁妻道:“玉玺日前已由先夫转赠其兄袁绍了。将军请去冀州讨要罢。”徐璆当然不信,顿时怒气冲天,喝令兵丁将袁氏一门团团围住,道:“袁术僭号称帝,生当灭族,死当戮尸。你等若匿玺不交,我便要开馆戮尸、锁拿反属了!”袁妻见此势头,知玉玺难保,只得乖乖交出,恳请放条生路。徐璆察看得实,便放过袁氏一门。自己护着国宝,星夜赶往许都献给曹操。
曹操见宝玺归来,心中大喜,抚玩良久,方奏明献帝,奉入内宫珍藏。重赏徐璆并封为广陵太守。
欲知这个失而复得的传国玉玺,能否在汉室中继续传承下去,请看下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