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水工—汪胡桢(连载九)
汪胡桢先生治理钱塘江
戴泽蘅
汪胡桢先生是20世纪初期就驰名全国的少数几位水利专家之一。他在1946年至1948年主持钱塘江海塘工程局日常工作的两年期间,建树甚多。当时钱塘江海塘工程正开展机械化施工,国内罕有。我因慕汪胡老之名,经大学时级友冯世京的介绍,于1947
年5月从南京中央水利实验处(今南京水利科学院)来钱塘江海塘工程局工作。始所未料,竟终生以钱塘江为家矣!现凭记忆所及,并查阅现存档案,追述汪胡老当年治理钱塘江的业绩,庶可有助于后人学习瞻仰汪胡老的学识和风采。
钱塘江下游的河口地区,南
北两岸有杭州、嘉兴、湖州、苏州、松江、萧山、绍兴、余姚等市县所辖约1000万亩平原、1000余万人口的范围。历来是江南富庶之区,粮赋聚敛之地。但
其地势比钱塘江高潮位要低2~4米,全赖海塘御潮防洪,故海塘之修筑,自汉唐以来就受到历代当政者的高度重视。明清以来修筑的西起今杭州市西郊狮子口、东
至平湖市独山以东的新兴镇石塘长达100余公里,更是构筑精细,规模宏伟,成为我国留存至今的仅次于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著名古建筑工程。
钱塘江的涌潮,以其宏伟壮
观,气势磅礴,千百年来早已闻名中外。然其破坏力之强也属罕见,因而海塘之维护修缮,不可稍有怠忽。抗日战争期间,海塘因长期遭受损毁破坏,已是千疮百
孔。抗战胜利后,钱塘江海塘之修筑,便成为当时浙江省政府与中央行政的紧急任务。据《申报》1946年12月8日刊载该报记者访问钱塘江海塘工程局茅以升
局长时的报道说:“有清一代,不惜以国库中的大部分耗费在兴建石塘上,便是要保全锦绣的江南!而今中央以整治钱塘江与整治黄河并重,也正是一种明睿政策之
表现。”足见当时钱塘江海塘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先是沈鸿烈主政浙江省府后,于1946年4月成立了浙江省海塘抢修临时工程处,由冯旦先生任总工程
师,在海宁陈文港等险要地段抢修柴塘、土塘、石塘,为安度当年秋汛打下基础。1946年8月1日又改组成立浙江省钱塘江海塘工程局(习惯简称“塘工局
”),由茅以升任局长,汪胡桢任副局长兼总工程师,主持日常工作。
塘工局成立不久,在茅、汪
胡两老的策划下,即由浙江省政府聘请行政院工程计划团团长侯家源等中外著名土木、水利、港工专家17人(其中外籍6人)为塘工局顾问工程师,并组织了包括
顾问在内的22人视察团,于1946年8月10日至13日视察了杭州至平湖乍浦一带的海塘,随即提出视察报告。各位专家围绕海塘工程修筑中塘前冲刷、塘基
沉陷、塘身倾斜开裂和渗漏排水、塘面之外形及塘前坦水、沉排、丁坝等护滩工程之修筑等方面,运用近代科学技术知识,提出了分析和建议。
海塘的修筑,工艰费钜,筹
措不易。1946年初,在冯旦先生主持抢修工程时,获得行政院及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分别拨补的20亿元(共40亿元)。塘工局成立后,又经汪胡老等人多方
呼吁,1947年度和1948年度分别获准由中央拨款的86亿元、43亿元,并由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补助面粉5000余吨(折合20余亿元)、大米
1000吨。此外,1948年,由浙江省政府拨款21.5亿元,向地方征收工程受益费22亿元。1948年度,又获得行政院处理美国救济物资委员会核拨海
塘工程救济专款,支付数项大型工程之开支。历经艰辛,筹得上列款项,方使海塘工程得以择要修筑。
自1946年8月至
1948年6月,在汪胡老的主持下,在杭州至七堡沿线修建护岸2000余米,盘头(从海塘向江中凸出似半园状的建筑,使急流挑离塘脚)7座,缓和了沪杭公
路遭受江潮冲击而坍陷的险情。在海宁盐官及陈文港重点险工地段修建柴塘、拆建坍倾石塘、培筑土备塘5000余米,建盘头13座,新筑钢筋混凝土塘167
米。在海盐五团、邓衙桥等地段,理砌石塘和坦水(是筑在海塘基底外缘,保护塘基外侧河床不受淘蚀的工程)1000余米,修筑盘头8座,促使滩地淤涨,化险
为夷。在南岸绍兴、萧山一带,重建丁由石塘、斜坡塘及坦水200余米。在南塘头石塘裂缺处灌浆加固。在闻家堰河道急转弯受水流顶冲的凹岸抛石5000余立
方米,以保护塘基。在西江塘建盘头4座,挑溜离岸。同时,在各段培修石塘附土,修理闸墙,添置闸板。通过上述抢修兴筑,解除了重点地段的险情,安渡了两年
汛期。
抗日战争后期,南岸塘外沙
地(习惯称“南沙”)已开始逐年坍塌,“毁农田五万余亩,多数之村落民居,化为乌有”。迨至1947年春,头蓬镇亦岌岌可危,镇东街舍已坍陷一部分。塘工
局特设立南沙工程处,专责抢修防坍,在镇东建造木笼挑水坝(即丁坝)30米及护岸790米,乃止坍为涨。后将挑水坝延长至385米,随后河势变化,西起蜀
山、东抵新湾底均陆续淤涨新沙。
在塘工局成立之初,延请中
外专家考察海塘之时,均认为修缮海塘工程,只能治标;整治江道,将水流束范归槽,才是治本之道。汪胡老于1947年即聘请中央大学水利系张书农教授拟订了
从杭州闸口至海宁尖山河段的《钱塘江下游整理河床初步计划》。1947年春,南沙坍势剧烈之时,北岸尖山以上迄翁家埠一线约40公里,塘外全线淤涨沙滩,
宽达2~3公里。汪胡老当即制定了“整理河床,稳定江道,围垦沙滩”的实施计划。从1947年末开始,首先在新仓兴建挑水坝1座,到1948年2月,坝长
243米,抛石7000余立方米。抛坝石料从尖山机械化采石场开采,用轻轨机车拖运至工地,从洋松长桩构筑的栈桥上抛卸筑坝。这是首次在钱塘江全过程采用
机械化施工兴筑的挑水坝。1948年3月,又在马牧港塘外高滩上用沙土堆筑挑水坝,长840米,坝头段施打洋松大桩,中抛沉排块石,并用木柜囤石保护两侧
岸滩。同时,在七里庙也以同样方式筑坝一座。此外,在尖山塔山坝原址打桩筑栈桥,铺轻轨运石抛石坝,延长至292米,期使堵塞支槽,挑溜离岸。在筑坝的同
时,还聘请粟宗嵩先生来现场规划围垦事宜。目的是通过抛坝止坍促淤,纳江流于中泓,稳定江槽,围垦滩涂,从根本上对历史上长期冲淤多变、迁徙不定的钱塘江
进行治理开发,实现标本兼治的目标。未料钱塘江河势变化迅猛,从1947年秋开始,已由南坍北涨转为南涨北坍。待到1948年春北岸新仓诸坝抛筑时,塘外
沙滩已逐渐坍近坝头,散抛块石不耐涌潮冲击,或散失,或陷入沙质河床,虽赶筑木柜盛石抢护,也均沉陷冲毁。薪仓、尖山两坝的抛石栈桥,均采用50英尺长的
洋松桩,并用纵横斜撑联成整体,也因涌潮绕桩冲刷成坑,被潮流一一拨起,随流漂浮,抛石也渐冲失,各坝相继损毁。新中国建立后,抛筑了长短丁坝400余
座,也曾备尝此种艰辛,屡受挫折。每块重达两吨多的预制混凝土块曾被大量冲散,甚至连整体砌筑重约30吨的块体,也被涌潮掀起而竖立塘边。1948年采运
的块石,每块重不过二三百千克,且因财力人力不足,抛石数量有限,施工强度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沙岸崩坍之情势。今日看来,挑水坝之损毁实不为奇。这次抛坝
虽未成功,但汪胡老在当时财力物力极度拮据的条件下,乘北岸大面积淤沙的天赐良机,计划抛坝固滩,整治江道,围垦土地的宏图伟略。留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
建国后,人力、财力、石方
采运能力都比解放前大大增强。通过抢险、护滩、加固海塘长达10年的实践,逐渐积累了经验,培养锻炼了大批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建立和壮大了雄厚的石料采
运力量,在抛石强度、抛石方法、防止散抛石块被潮水急流打散等方面作了改进,方得以抛成很多短挑水坝和少数长挑水坝。从50年代末开始,我们又秉承汪胡老
未竟之宏愿,有计划地开展治理江道结合围垦滩涂的工程,每年投入的石料等物力、财力、人力,相当于1948年的几十倍,才得以适应钱塘江迅速变化的河势,
与汹涌的涌潮相抗衡。经过20余年的拚搏,至1986年已完成了杭州闸口至海宁十堡的64公里河段的江道整治工程,同时围垦了90余万亩土地。1986
年,我和王一凡、陶存焕同志去北京拜谒汪胡老时,向他汇报了钱塘江治理的面貌,他极感欣慰,彼此也深深感到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韧不拨,团结奋
斗,改天换地的巨大力量。
汪胡老主持塘工局工作时,
还积极争取调集施工机械设备。举凡起重机、轧石机、推土机、电焊机、空气压缩机、风钻、拖轮、驳船、汽艇、轻轨、机车、卡车、吉普车、机修车床等,均陆续
备齐。运用这些设备,开辟了汤山、尖山等机械代采石场,建立了机动拖驳与铁路机车等水陆运石船队、车队,还设置了海宁机械修理厂,使海塘施工首次实现了机
械化。在当时国内水利工地上,机械化施工除黄河外,只有钱塘江这一处。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及美国政府中华救济团的代表均对此表示惊异。
联总调拨的220吨拖轮“
潘恩”号(吃水9英尺)于1947年1月从上海驶抵杭州,开辟了轮船进出杭州港的首例,引起了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的重视。1948年6月,塘工局又与中央信
托局、五洲实业公司联合举办钱塘江试航,“海螺”、“江南”两轮于6月11日从上海黄埔码头出发,分别于12日、13日驶抵杭州;“江南”轮复于21日晨
从杭州四堡启程,23日晨抵达上海黄埔港。这次试航虽在尖山、长山两地搁浅遇阻,但终究安全到达,并从中总结了航行经验,认为船只只吃水以7英尺最为相
宜,吨位可达三五百吨。
1947年11月,汪胡老
邀请浙江省水利局、全国水力发电勘测处、水利部和中央地质调查所等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或专家参加,一行7人勘察了钱塘江上游,踏勘了新安江街口与富春江七里
泷两处坝址,以及淳安县城至梅城和桐庐至杭州的河道形势,提出了《钱塘江上游察勘报告》。建议在街口兴建80米高的大坝,可装机8万千瓦投入发电,改善上
下游航运,枯水期发电后腾出6亿立方米库容纳蓄洪水,减轻下游洪灾。这个计划,当时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因发电可以供给宁、沪、杭地区开发,曾由资源委
员会、水利部、上海市政府及浙江省政府会同呈请行政院申请美援款项,并经行政院院长翁文灏、水利部部长薜笃弼、上海市市长吴国桢、浙江省政府主席沈鸿烈联
衔呈请国民党中央政府核准。迨至1948年8月11日《大公报》载文称,此项计划“所需经费来源已成问题”,“唯一可靠的第一期美援项下,难以匀支拨用
”,故“暂且缓议”,遂成泡影。这次勘察,配合当年浙江省水利发电勘测处的勘测规划,为建国后开发新安江和富春江水力资源,开创了前期准备工作。建国后经
过大量勘察研究比较,移址于建德铜官,扩大规模,终于率先在新安江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制设备的大型水电站。
汪胡老具有系统的现代水利
科学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文笔素养,译书颇丰,这是土木水利工程界众所周知的。就在塘工局任职的两年期间,也有不少译著问世.1947年冬,我受
汪胡老之嘱,为以他为主翻译的旭克列许著《水利工程学》(A·Schoklitsch,Hydraulic
Structures)清样作最后一次校对(这是当时国际上最具权威的一套水利工程专著,原版为德文本,书名为Der
Wasserbau;已有英文本发行),该译本共分5册,由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印行,1948年9月发行初版,1950~1951年再版。我得以细读全
书,获益良多。由于机会难得,我在校对时也特别认真从事,纠正了不少排印错误,也补充了个别漏译词句,得到汪胡老的赞许和鼓励,亲自体验到汪胡老对晚辈之
扶携培养。同一时期,汪胡老针对钱塘江的历史演变、治理意见与塘工建筑诸方面,撰写了《钱塘江丁坝设计之检讨》(刊于《建设》季刊第一卷第二期,民国36
年1月印刷;《水利》月刊第十四卷第五期,民国36年5月印刷)、《钱塘江海塘沿革史略》(刊于《建设》季刊第一卷第四期,民国36年9月印刷)、《挑水
坝与海塘缺一不可论》(民国37年3月9日在钱塘江工程救济专款监理委员会第二次常务委员会上的发言,存浙江省档案馆全宗99目录2卷号48)、《海塘一
年》(刊于《水利》月刊第十五卷第二期,民国37年3月印刷)等文。
《钱塘江丁坝设计之检讨》
一文,是针对钱塘江治理计划的实施必将兴建大量丁坝的考虑而撰写的。文中分析了丁坝促淤的作用,钱塘江涌潮的强悍动力,30年代筑坝的经验,进而总结归纳
了丁坝设计的两个要点:一是坝旁未淤沙之前,坝体应足以抵抗每平方米10吨的潮浪压力;二是组成丁坝的各分子必须互相勾结为整体,方不致被潮浪各个击破。
根据这两个要求,计算了不同高度坝身与河床之间需具备的摩擦阻力,并根据应结合为整体的条件,计算了铁丝石笼、木框石笼、沉辊石笼等断面12种。拟作实地
实验后,选择施工便利而工料经济者,择地建筑之。这是首次采用现代力学原理对钱塘江丁坝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设计。
《钱塘江海塘沿革史略》一
文,查考了海塘史志与沿江府志、州志、县志,分析阐述了历代钱塘江北岸岸线的变迁,以及汉、唐、宋、元、明、清以迄民国各时期海塘修筑的概貌,技术之改
进,实施之艰辛;最后从历史经验结合当时江流的形势,对陈文港及杭州头堡至七堡各段丁坝与护岸工程的建筑,提出了恳切的意见。
《挑水坝与海塘缺一不可
论》是针对陈文港等地二三千米海塘缺口应否修建石塘之争议,在海塘工程救济专款监理会上的发言,会后整理成文的。陈文港海塘缺口之外,原有一股强潮流,由
于河床变化,1948年初,该流已被淤沙堵塞,潮势暂告缓和。中华救济团派驻塘工局的美籍顾问工程师梅安诺(A·N·May)主张在缺口内建土塘,面铺块
石,以节省之经费移用于抛坝固沙之治本工程,业已兴工之500米钢筋混凝土塘也建议停工。 汪胡老认为钱塘江河势变化靡定,该段地处弓背,是常受水流侵削
之地,不可因暂时水势之缓和,“仅用草率之工程敷衍了事,贻将来之患”。并从清代江流走北大门以后,即不辞百数十载无数人民之劳力建成鱼鳞大塘之决心,抗
战胜利后各方面对修复该段海塘之关切和策划,以及海塘与丁坝功能之差异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详陈不可轻视筑塘之缘由,决不可因循坐误,中途停工。汪胡
老的发言,理正词严。迨至当年7月28日汪胡老整理文稿时谓:“文中所虑,今已一一见诸事实,诚所谓不幸而言中也!”仅以此一例,足见汪胡老学识经验之深
厚,处事之认真,说理之精辟,不能不为世人所信服。无奈当时政府财力枯竭,原计划修建2000米钢筋混凝土塘,因拨款不足,又因物价飞涨,货币贬值,不得
已几次修改计划,减为1000米、700米、500米,完工时仅筑成167米。汪胡老离任后的1948年秋,虽另行获得美援军款项,动工兴建陈文港
1600米斜坡式海塘,但仅完成一部分打桩工程。1949年5月杭州解放后,立即续建,至当年年底全线竣工;次年又完成斜坡塘与两端重力式老石塘衔接的
东、西转变段海塘300余米,方使抗战期间坍毁的这段缺口重新堵复。
汪胡老主持塘局工作虽仅两
年,以其现代科学知识的深厚基础,高瞻远瞩的宏图谋略,在工程技术界的崇高威望,为钱塘江海塘、丁坝的设计,江道的治理,施工机械化的创业,以及新安江水
力资源的开发,开辟和奠定了基础。现在,钱塘江下游江道的治理,围垦滩涂的发展,新安江、富春江水电站的建设,均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观今日钱江面貌之
巨变,忆汪胡老50年前擘画宏图,倍增怀念崇敬之情,谨撰此短文,告慰汪胡老在天之灵。
撰定此文时,承陶存焕、周潮生两位高级工程师查供不少档案资料,并提出修改建议,谨以感谢。
(作者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水利系。1947年5月起在钱塘江海塘工程局工作,时任工程处副工程师。70~80年代,先后任钱塘江工程管理局副总工程师、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现这浙江省河口海岸研究所名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