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11-11 17: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9楼(九华星云) 的帖子
长富本家你好,久闻其名,未谋其面。本打算在今年9月21日毕节会议期间与本家你面谈,畅所欲言,但因家中临时有事返回,未能参加会议并拜会,深感遗憾。在众多汪氏族谱和历史文化的研究者中,似广仁、兴吾、大风和长富本家如此孜孜不倦、求真务实和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的宗亲实乃我汪氏族人的楷模,令人倾佩。如有机会,定与本家交流学习,共同进步。对于我来说,寻根之梦是我一生的的梦想,也是我一辈子的追求。
2004年,我作为贵州汪氏怀洲公-大彰公-应龙公支系的代表参加了贵州织金族人倡导与主编的《滇黔川汪氏统宗世谱》的编修工作,专程前往江西吉安、安徽等地寻根,由于时间仓促,历时半个月,仅在歙县、黄山、合肥等三个博物馆查阅了几部宗谱,合肥图书馆(即安徽图书馆)当时因装修闭馆未能如愿。据我支老谱载,我支系始迁祖“汪怀洲”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携子“汪大彰”自“江南徽州府东街石灰巷”寄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大桥头猪市巷”后,大彰公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入黔定居于贵州安顺府清镇县汪官屯花桥(详见本人空间日志本支系历史概况),至今六百余年,繁衍22代人,后裔遍布贵州大部分地区及周边县市区,体系庞大,人丁浩繁,在《滇黔川汪氏通宗世谱》内已清理入册的仅三分之一左右。在2004年修谱工作中,因我支系始迁祖怀洲公的上接未考证清楚,故只能单列待考,未定总代数,字派未进入该通谱的百代新排行。当时修谱组的意见是可采取挂靠的方式解决上接问题,同时暂定总代数,力求整个“通谱”百代澄清。我支系坚决不同意采取挂靠的方式,和主编的意见分歧较大,导致送编的部分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未录进谱,甚为遗憾。
今恰逢全国宗亲统一编修《中华汪氏通谱》,我支系不想错失良机,欲借此机会把我支系的木本水源搞清楚,以凑合汪氏百年难为之举。鉴于长富本家阅历丰富,掌握的资料较多,在此恳切希望你在百忙中抽空帮忙考证一下我支系的上接问题,不甚感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