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
龙游县团石湾--团石汪
团石湾村位于龙游县西北部,距县城8.8公里,由团一、团二2个行政村组成,隶属小南海镇。村落南临衢江,北靠大片黄土丘陵,与团石农垦场相接,西连唐公埠村,东邻翁家村。龙游至衢县高家公路穿村西行,龙游至团石农垦场抵十里丰农场的公路经此北上,离浙赣铁路方村站仅3公里。民国期间,曾设立过乡政府、公安分局、公安派出所和团石镇。1949年后是团石乡人民政府所在地。1992年撤区并乡后,设有小南海镇团石办事处。全村509户、1854人。
唐代建村 古迹众多
《(民国)龙游县志•氏族考》载:唐仪凤二年(677),越国公汪华(唐高祖授为歙宣睦杭婺六州诸军总管、歙州刺史)孙汪处崇任龙丘(今龙游)尉时,卜居团石,为团石汪姓始祖,村名始称汪家滩。村中有罗汉松一株,疑是祖公所植,故以松命名,改汪家滩称罗汉松。后又因村东濒江有一兀突巨石,下临深潭,是"潭石观鱼"垂钓之处,"潭"与"团"谐音,故又称团石。村中汪姓居多,又称团石汪。"汪"与"湾"谐音,后人习惯地称之为"团石湾"。县人余绍宋有诗曰:"先有罗汉松,后有团石湾。村名因树起,树在名却删,揭橥自唐代,天娇蔚奇观,错节又盘根,有若螭龙蟠,枝叶纵萧疏,结子又可餐。缅想处崇公,卜居汪家滩,滩名亦已泯,罗汉仍苍颜,颇疑公手植,唐槐等量看,子孙怀先德,于焉痤衣冠。"南宋诗人杨万里曾经夜宿团石埠,赋有《宿潭石步》诗。村区有"潭石观鱼、古木临溪、团石印浮、螺鬟拱翠、防岸红叶、童山松籁、盈川映月、岑峰积雪"八景。明余日新(崇祯间进士、山东巡按)、清余作沛(乾隆间举人、邓川知州)都有描写团石八景诗篇。团石湾以汪姓为大族。从宋到明末清初,汪姓有4支迁至江山、衢县等地。现村有汪姓586人,占诸姓人数的32%。
村内有古建筑多处。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嘉庆二十四年(1819)在江边和村中各建马氏、徐氏节孝坊1座,有抱鼓石,1986年7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完好无损。村中有唐罗汉松一株,余绍宋书立"唐代遗踪"石碣,均因"文化大革命"被毁。保安殿、佛殿和汪氏二十四厅宗祠、汪公衣冠冢,均废,遗址尚存。
人才辈出 驻军重地
自南宋始,团石湾人才辈出。南宋绍兴五年(1135),汪应辰18岁登科及第,以进士第一累官端明殿学士、吏部尚书,一生坎坷为官,刚直不阿,为反对秦桧,告假回乡,隐居17年,学问精博,《宋史》有传;其父义举被宋高宗恩封为迪功郎、修职郎;子汪逵淳熙间官至吏部尚书,孙汪愈为朝奉郎;长玄孙汪谊为将士郎,次玄孙汪?为诚教郎。元末明初有汪瑞,因反对中书左丞曹公假公济私,滥杀无辜,抗言力争而死。清乾隆间有汪映模,任桐庐县训导时捐金百两,为该县建学舍,修学宫,倡导教育,深受乡民爱戴。清乾隆、嘉庆间,汪周氏为供乡间士子应考,捐田百亩。同治间汪广怀任天台训导,后辞归故里,捐资办私塾。清末至民国年间还有汪岐品、汪濂、汪霖、汪映柏、汪宜显等一批名士,行善乐事,疏财济贫,建桥设渡,修造凉亭,施舍药物,抚恤乡邻,誉满乡里。汪坤,曾任顾祝同秘书、东北财政厅厅长、牡丹省代理省长。现寓外的高级工程师、副教授以上的专家学者有10余人。
团石湾离县城近,水陆交通方便,江边幅员广阔,历史上常为驻军屯扎之所。清咸丰、同治间,太平军攻打龙游城,曾在村北黄土山背安营扎寨。同治二年(1863),左宗棠率领清军攻打龙游县城时,驻团石湾。所属水师都司黄九皋砍伐村后古松700株制造船只,将购树款中饱私囊,村民呈文左宗棠,黄九皋丑事败露,服毒身亡。北伐战争龙游战役,白崇禧驻扎团石湾,在此指挥、调遣北伐军攻打军阀孙传芳部。
昔日商埠繁华 如今百业兴旺
团石湾是衢江入龙游县境的第一码头,旧时交通以水路为主。明清时江中帆樯如织,是上游江山、开化、常山、衢县竹木柴炭等山货水运北上的必经之地,故为大米、油料等农产品的重要集散地,为龙游比较繁华的商埠之一。清末,著名商号汪广和,经营南北山货及百货等,资金雄厚,贸易有方,闻名乡里。民国间商号肆店更加井然,较大的商行有汪隆贤盐行、酱坊、糕饼坊、豆腐坊及布店;孙祥泰的绸缎庄、米行及油行;姜大丰的馒头店、索面店;张老六的木行等。还有汪永德堂、寿庆堂、孙旅泰、王同大、复春堂和三益堂药店达40余家。酒肆茶馆多爿。村中沿江自东向西的"一"字形老街、两旁店面屋和为防盗而建的江边二扇大园门框至今尚存。旧时两个埠头依然存在,江边的大构树和古樟仍郁郁葱葱。40年代,由于日本侵略军侵扰,商家被劫,加之铁路、公路运输兴起,水运渐衰,团石湾商业亦日趋萧条。1949年后以农为主业,先后办过砖瓦厂、榨油厂、粉干年糕厂、农具厂和粮食、茶叶加工厂,粮食、油料和水果等生产有了新的发展,村里卫生院、供销社、粮站、信用社、农技服务站等一应俱全。
汪应辰是不是团石的有争议。龙游和江西玉山的地方志都说汪应辰是他们那儿的人,这很奇怪。在浙江的永嘉县屿北村,他们自己认为是汪应辰的后代,在永嘉和瑞安市的好多汪姓是从这村衍分出去的,是个很大的家族。我去过屿北村,见过他们的家谱。然尔他们的家谱有问题,甚至我觉得匪夷所思。为了搞清楚汪应辰的世系,我也找了很多材料,提供给他们村。目前为止,他们找的材料认为汪应辰是江西玉山较可信。他们曾经多次派人去龙游和玉山考证,认为汪应辰出生在玉山的小叶村,现已没有村庄了,只有一丘田叫状元田。从那里迁出居住在玉山其他地方的汪姓有详细的家谱,其中现玉山县的一位汪姓女副县长就是该支后代。他们的家谱与我们的家谱都说汪应辰是道安公子源公的后代。至少这点在我们家谱里得到佐证,然而团石认为他们是越国公汪华(唐高祖授为歙宣睦杭婺六州诸军总管、歙州刺史)孙汪处崇的后代,处崇公是越国公次子璨公的儿子。显然跟我们的和其他的家谱记载相左,大多我师全公后的家谱认为汪应辰是源公后代,也就是汪王七子爽公的后代。我倒觉得会不会在历史上曾经玉山是属于龙游的,如此这般,两地的地方志都不算错,汪应辰也算是龙游人,而龙游有汪氏望族团石正好也是越国公后代,由此误认为认为汪应辰是团石的。这只是我的假想。
至于永嘉县屿北村是不是汪应辰的后代,我不知道他们的证据是什么,是不是可靠,至少家谱是一派胡言。
[s:3] [s: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