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20458|回复: 21

皇帝旌表的汪氏村落旌城

[复制链接]

3

主题

9

帖子

991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911
发表于 2006-10-29 21: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皇帝旌表的村庄——旌城
小时总也纳闷,家乡休宁溪口附近有一小小村落,曰旌城。城者,乃交通要津,人口聚众,规模宏大之地。可旌城远离通衢大道,人口不足四百,环村不足一里,何以冠之以“城”也?一直不得其解。
后来陆续听到一些老人说起旌城状况,但都较零碎。近年来,读了有关史料,这才发现这旌城弹丸之地非等闲之地,是休宁西部汪氏的发祥地,曾经仕者如云,这“旌城”之名还是皇帝命名的。
熟悉汪氏渊源的人皆知:汪氏源自两支,一为汪芒氏,一为鲁成公次子颍川侯,距今已四五千年。而徽州汪姓始祖则为东汉汉献帝建安年间迁来的汪文和。最为显赫的当数隋末唐初的汪华。隋末大乱,汪华率兵起义,占据歙、宣、杭、睦、婺、饶六州,后被唐高祖封为越国公。徽州汪氏子民大多以汪华为荣,尊称汪公大帝。旌城汪氏则为汪铁佛之后,这汪铁佛是汪华之堂弟。当年与汪华并肩作战,因保境安民有功,被授为六州总管、上杭国、开国公,地位仅次于汪华。汪铁佛后代遍布不广,休宁西部是其主要聚集地之一。
据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的元代汪火召纂修的《新安旌城汪氏家录》载:汪氏五十五世祖汪志高于唐昭忠天佑元年(904年)自婺源凤亭挟琴书而来,遇友人宋士元,固至旌城,学子留师事焉。汪志高便定居旌城,故汪志高为旌城始迁祖。不过,还有一说,据明代戴廷明、程尚宽所著的《新安名族志》载:唐开成年间汪铁佛九世孙汪起祖始迁于此。两说虽有不同,不过旌城自唐末始建村落则是无疑的。
旌城之盛主要在宋元时期,尤以两宋为最。当时汪氏族人在此生衍繁息,人丁兴旺,诗书之风蔚然盛行,应试登科者如过江之鲫。仅据《新安名族志》不完全统计,中进士者有十余名,至于入仕者则高达七十多名,且为县尉以上职务。其中汪世贤、汪梦椿、汪梦龙、汪梦桂父子四人均以右科或“父荫”登第为美名,时有“父子相辉”的美誉。还出过两位诗人,正因如此《新安名族志》载“旌城簪缨之盛,有敕赐的‘旌城’之额”。“敕”为皇帝的诏令。“旌城”一名正是由此而来。
而后旌城汪氏陆续外迁,迁至溪口、石田、山背、首村、汪村等地。故休西之汪几乎均出旌城。当然也有迁往杭州、芜湖、徐州、桐城等地的。
出于兴趣,今年夏天我特地到旌城作了一次寻访。从溪口出发,过红庙,攀钱岭,沿着逶迤的石板路前行,不到一个小时便到旌城了。
近村之路非常狭窄,颇有“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感。复行数十步,便见一缀满青藤的古石桥,跨过石桥,顿觉豁然开朗,土地开阔,一座座粉墙黛瓦的新徽派民居,鳞次栉比,错落有秩,正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村庄座北朝南,一条小溪从村旁环绕而过,山上茂林翠竹,绿海翻滚,好一世外桃源之地。
好想寻当年汪氏繁华显赫的遗迹,可能因为年代久远,已经荡然无存了。村中房屋几乎为新建,仅有几座古宅大多简陋,与我想象中的景象相差甚远。问及村中历史,年轻 人大多茫然无知,只有村中几位年长者能说出一二。村中入口处曾建有一段城墙,长约百米,宽约1米,高约10米。村中广场建有汪姓祠堂,规模宏大,飞檐翘角,古风古韵。祠内悬有“旌城”一匾,每年祭祖活动均在此举行。可如今城已毁,祠已灭,匾已飞。老人谈及于此,无不感叹唏嘘。问及村中名人,老人只知清代出过一名御医,叫汪排义的,他的老宅在前几年才被拆。从史料上来看,旌城汪氏明清之时本地显赫人物已不多见,这是事实。
立在村中开阔处放眼南望,左为乌山,右为月亮山,前与一平脊相对。全村地形呈船形,村口处似葫芦紧锁,为船头,村中平整空旷,为船舱,村尾渐合,为船尾。令人称奇的是村口石壁隙逢间每年都会长出两根毛竹,那就是竹蒿。村落布局选址符合徽州风水学原理,果真为一风水宝地,看来当初的始迁者颇费了一番心思。
那么,为何旌城在明清徽商雄起之时衰落了呢?村人解释说,这也跟风水有关。村人曾请风水大师勘察地形,大师看后说,村人为汲水方便,打了许多水井,船漏下沉,村庄自然没落。加之交通不便,旺气外传了。这一说法似乎颇有依据。自旌城外迁的村庄明清之时汪氏大多发达。如石田汪氏,人口达千余,多徽商巨贾,中进士者仅清代就有十余人。如溪口汪氏,明清之时中进士者达三十余人,商贾通达者无以计数,并涌现出像清代乾隆年间吏部尚书、军机大臣汪由敦这样声名卓著的杰出人物。
老人还谈起了十三会。据史料载:十年会又名祝圣会,从明代崇祯年间始建,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它是以祭祀为目的,以汪氏宗族为中心,联系附近十几个汪氏村庄而成立的民间社会组织。并立有《会规》。每年清明、中元、冬至,主要以清明节为主,十三会成员代表备好各色祭品,先到绩溪汪公庙祭拜,然后回来祭拜旌城先祖。仪式隆重,场面宏大。十三会的公墓犹存,只是坟前的拜台已面目全非,荒草 萋萋了。
今天旌城仍以汪氏为主,村风 淳朴,村民勤劳,读书之风颇浓,已出了不少大学生,在附近十里八村还是崭露头角的,但当 年的那份辉煌是不在了。
旌城归来,似乎有些遗憾。可我想:或许旌城是灿烂之后归于平淡,它已把汪氏种子撒向休西,撒向徽州,撒向五湖四海,那也是繁盛的一种延续。或许旌城在若干年后会重振雄风,演绎无限繁华。村落亦如人生,有高潮,有低谷,有什么值得遗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801

帖子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6-10-29 22: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旌城是根,它已把汪氏种子撒向休西,撒向徽州,撒向五湖四海!
旌城是母亲村,是许许多多汪氏儿郎的发祥地,它的辉煌永远留在汪氏记忆里!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738

帖子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06-10-29 22: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帖子写得很好,很精彩,很细腻,很详实,也很感人。你的第一个帖子,就是
给宗亲网很好的见面礼!辛苦了,谢谢你,欢迎你!

只是“汪氏源自两支,一为汪芒氏,一为鲁成公次子颍川侯,距今已四五千年”句中,
这“汪芒氏”和“四五千年”,是借来之词,不符史实。请明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5

主题

1943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湖南汪鼎湘向各位本家问好!

积分
17897

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06-10-29 22: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图片就好了……
湖南常德汪氏 ★☆ 天下汪氏一家亲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2

主题

5056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429

特殊贡献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6-10-30 09: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帖子写得很好,很精彩,很细腻,很详实,也很感人。你的第一个帖子,就是给宗亲网很好见面礼!辛苦了,谢谢你,欢迎你! 只是“汪氏源自两支,一为汪芒氏,一为鲁成公次子颍川侯,距今已四五千年”句中,这“汪芒氏”和“四五千年”,是借来之词,不符史实。请明辩!

九华星云本家说的对呀,“楼主的帖子写得很好,很精彩,很细腻,很详实,也很感人”。欢迎你!

另外,关于汪氏出自“汪芒氏”的说法是不存在的。本家抽空看看《防风氏研究区》。

http://www.iwangs.com/bbs/thread.php?fid=24

河南-汪聚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98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88
发表于 2006-10-30 10: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根溯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802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93世 汪鸿欣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94

贡献奖

发表于 2006-10-30 19: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婺源大畈可也是皇帝命的村名
寒山艺术馆 http://blog.sina.com.cn/u/23102337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802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93世 汪鸿欣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94

贡献奖

发表于 2006-10-30 19: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鳙溪村因鳙鱼溯洪水至此,遂名。元末,朱元璋率兵路过,登山观景,见山头旷野有田数百亩,先赞曰:“好大的畈!”明朝建国,朱当上皇帝,故改村名为大畈。
寒山艺术馆 http://blog.sina.com.cn/u/23102337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2

主题

3697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http://www.hskaj.com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48
发表于 2006-10-30 19: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兄抓紧拍点图传上来!
QQ:390166960   电话:0559-2354788  2354798 2354088(FA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主题

3766

帖子

11475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探究汪氏源流,学习汪氏文化。

Rank: 8Rank: 8

积分
1147514344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6-10-30 22: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鳙溪村因鳙鱼溯洪水至此,遂名。元末,朱元璋率兵路过,登山观景,见山头旷野有田数百亩,先赞曰:“好大的畈!”明朝建国,朱当上皇帝,故改村名为大畈。
有意思。
七律·喜看女孙 屯蒙辑别步尘阶,双眸晶明神度谐。
一气混元观世界,万般依赖就娘怀。
饥啼不解人间苦,梦笑惟呈弱体乖。
年老莫愁无乐趣,含饴笑弄女孙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