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孙子起名之杂说
文/汪乃涛
我忽然提起来关于为我孙子起名这个话题,是因为不久我就要当爷爷了,我的孩儿他娘和孩子把给我孙子起名的任务交给了我,几个月来,我反复地查字典翻典故,却一直未能想出个合适的名字来。孩儿他娘埋怨我不上心,孩子吹促我赶快地想。他们岂知,所谓隔代亲,我这个即将当爷爷的人,要给孙子起名子可是不能随便闹着玩的,用汉字给人起名子需要慎之又慎,一不小心便会引起许多歧义来,等孩子长大后再衍生出一些外号来,我可担当不起啊!
有人总结出这么一个起名规律:“男楚辞、女诗经”,这样囿于经典给孩子起名子实在是难,旧时穷苦人家在新生儿出生那一刻采取的撞名方法到是简单,孩子的父亲出门第一眼见到什么就给孩子起什么名字,于是狗蛋、驴蛋、粪勺、锄头、磨盘名字比比皆是,但的确是登不上大雅之堂。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是我比较佩服的一个起名子高手,他在他的《名二子说》里这样描述他给自己两个儿子起名的寓意,苏轼中“轼”的含义是:构成一辆车子,轮子、辐条、上盖、车厢底部的横木,在车上都各有职责,唯独拦在坐车人胸前用作扶手的那一条横木——轼,好像是没有用处的。然而,去掉轼,就算不得一辆完整的车了。苏洵为子取名为轼,是担心这个儿子过分显露而不会掩饰自己。苏辙中“辙”的含义是:天下所有的车都从辙上轧过,而讲到车的功绩,却从来不给辙算上一份——这倒也好,遇到车翻马死的灾难,辙也无需承受什么损失。所以说,辙是善于在祸福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的。苏洵为另一子取名为辙,是认为此子虽然没有福分却可以免除灾祸的。苏洵用心良苦的《名二子说》不仅表现出他对两个儿子的深切了解,也对两个儿子进行人生为人处事的深刻教诲,表达了一位高深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重望和深深劝勉之情。
我在翻阅民国以前的家谱或者旧文时发现,我们的先人为子孙后代起名时还真的是十分讲究的。除了其中的文化含义之外,其中的意识形态各具时代特色。周代人起名的原则“有五:有信,有义,有相,有假,有类。汉代人起名除袭用旧法外,又增加了一些诸如尊老、排行、美艳等。南北朝人大多笃信佛教或道教,佛教中的“僧”、“惠”、“昙”等字和道教中的“道”、“玄”、“灵”等字都是各自宗教的代表字,被用在名字中当然是宗教信仰的标志。伴随民间修家谱风气的盛行,“字辈加本名”的起名方法被广泛采用,人们起名的形式也基本固定下来,有了字辈起名、排行起名、音序起名、用典起名、阴阳五行起名,以及双名、单名和名、字、号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经辽、金、元、明、清保留到近现代。
今人为孩子起名反而有些随意,甚至颇有些扎堆之现象,从1949年到1976年间,叫建党的、建国的、国庆的、援朝的、文革的、红卫的一抓一大把,后来少了些政治色彩,唯美的字眼又如雨后春笋地冒了出来,但是重名现象屡见不鲜。有人为了标新立异,专门给新生儿在字典里找冷僻字起名,这样倒是避免了重名现象,同时可能也会给孩子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比如上户口、办理银行卡等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为电脑里根本就打不出来这些冷僻的词语来。
我个人认为一个人的名字就是一个符号,说到底这个符号不能没有含义也不能太随意,一个人的名字念起来朗朗上口,寓意佳美便足矣。
家中添丁为孩子起名的确是一件大事儿,沿着老苏《名二子说》这个思路,我也来找个典故来为孙子起一起名字来抛砖引玉,事先声明我所抛的砖有别于过去的家长专制,可以不算数,可采取民主集中制,谁起的好就用谁的。
我孙,越国世家第93世,固始黎集支系敦睦堂宗字辈。人虽尚未出生,但已经检查出为男性,预产期为农历乙未年六月初十,届时将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出生。
我将我的孩子送出国门是为了让其成才,沿着这个思路,下一代的出世更是我家之希望,我希望我的后代将来皆能成为有用之才。
古有曹植七步成诗,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对之推崇备至,言之:“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占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而今我孙生在地广人稀的澳洲,为之取名“汪半斗”如何?
我查了一下汉语言中关于对有才之人的成语,除了有称赞曹子建“才高八斗”之说,另有称赞唐书生史青的“五步之才”、东汉儒家戴侍中的“夺席之才”、武瞾时宋之问的“夺锦之才”和东方虬的“夺袍之才”、唐才女薛涛的“扫眉之才”等等形容人的思路敏捷与学识超凡之典故。如果大家觉得我为我的孙子起名叫“汪半斗”有些显得自负,我的孙子还可否起名叫做“汪百步”、“汪夺席”、“汪夺锦”、“汪夺袍”若何?倘若我的儿子子再为我家添一孙女叫做“汪扫眉”也未尝不可吧?
看来我的汉语言的功底也只能是这样了,想来想去,其中的思想境界还真的和老苏相差十万八千里呢。
我把我的这篇《为我孙子起名之杂说》发到我们的汪氏宗亲网里,期望我的族人和本家为我出出谋划划策,帮我尽快完成我家婆娘和儿子交给我的艰巨任务,我是认真的,可不是闹着玩的!先告诫与俺的同辈及俺的长辈们,你们得参与,届时,咱们澳大利亚的孙子出生后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名字给他,你们要连带负一定的责任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