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氏和李氏的兩儀堂
李氏郡望分佈及堂號
堂號 郡望 隴西堂 隴西李氏
一、郡望:所謂郡望,即郡中的望族祖地,都是一些顯貴的姓氏。姓氏郡望不僅是該姓氏發祥地的標記,也是氏族人口、經濟實力、政治地位與文化影響力等綜合族力的反映。據《廣韻》記載,李氏有十二個郡望,也說十三郡望,實際多達30餘個,隴西、趙郡最為顯耀。李姓郡望有:隴西、趙郡、頓丘、渤海、中山、江夏、范陽、略陽、武威、廣漢、代北、雞田、柳城等:
1、隴西郡:戰國時置郡,相當於今甘肅省東鄉以東至臨洮縣一帶隴西地區。此支李氏,開基始祖為秦司徒李曇長子李崇,堂號為“隴西堂”,因李氏望族出自隴西郡而得名;
2、趙 郡:漢時置郡,治所在邯鄲(古趙國轄區,都故址今河北省邯鄲市西南郊)。此支李氏,為秦司徒李曇四子、開基始祖秦太傅李璣及次子李牧;
3、頓丘郡:西晉時置郡,晉武帝置,治所在頓丘(今河南省清豐西南)。此支李氏系隴西李氏分支,開基始祖為西漢名將李廣孫李忠;
4、中山郡:漢時置郡,治所在盧奴(今河北省定州)。此支李氏為趙郡李氏分支,開基始祖為李璣三子李齊(相當於今天河北省北部正定縣一帶);
5、廣漢郡:漢時置郡,治所在乘鄉(今四川省金堂東),東漢移治雒縣(今四川省廣漢北)。此支李氏系隴西李氏之分枝,開基始祖為李廣之父李尚。(漢時置郡。漢高祖六年分巴郡之地置。相當於今天四川省廣漢縣一帶);
6、渤海郡:靺鞨粟末部為主體所建,先稱振國(震國)。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地跨烏蘇里江兩岸。西元926年,為契丹所滅。在今遼寧、河北、山東三省之間,渤海灣沿岸一帶(西漢置。在今天河北省,遼寧省的渤海海灣沿岸一帶);
7、襄城郡:戰國時魏邑,秦置縣。歷代因之,清屬河南許州。南北朝時北魏於縣境置鐘離、襄城、陳陽、石馬諸縣,分別屬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關鎮為當時的襄城縣治,以後曆為州治、縣治。治所在襄城(今河南省襄城縣);
8、江夏郡:漢江夏郡治安陸(今湖北省雲夢),轄今豫、鄂各一部。三國魏吳各置江夏郡,吳江夏治武昌(今鄂城),魏江夏治上昶(今雲夢西南)。晉滅吳,還治舊地,改為武昌郡。南朝宋移治夏口(今武昌),轄區縮為今武漢及其附近一帶。隋唐江夏郡即鄂州。(漢高帝置,相當於今天湖北省武漢一帶);
9、梓潼郡:漢末劉備分廣漢郡置梓潼郡,治梓潼(今屬四川省)。隋廢。唐有梓州梓潼郡,即上條所述。舊梓潼縣,西魏改名巴西,隋唐時為綿州巴西(先名金山)郡地。(古縣名,漢代置,為廣州郡治,蜀漢置梓潼郡,在今天四川省梓潼縣);
10、范陽郡:唐幽州范陽郡,本涿郡,天寶元年(742年)改置。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又為方鎮名,本為幽州節度使,天寶元年亦改為范陽。寶應元年(762年)改幽州節度使,並兼盧龍節度使。又幽州本有范陽縣(原涿縣,唐改)。大曆四年(769年),與固安等縣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陽縣為治所。(三國魏改涿郡為范陽郡,在今天河北省涿縣及北京市昌平、房山一帶);
11、梁 國:漢建梁國,治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南)。南朝宋為梁郡,治下邑(今安徽省碭山)。隋曾以宋州為梁郡,唐為睢陽郡。(漢高帝將原來秦代的碭郡改為梁國,相當於今天河南省商丘至安徽省碭山一帶);
12、南陽郡:戰國時秦置南陽郡,以宛為治所。隋唐鄧州南陽郡改良穰縣(今鄧縣)為治所。元明清南陽府治南陽,即漢宛縣(相當於今河南省南陽市一帶)。
二、堂號歷史上的名門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號”。高大寬敞的廳堂上,懸掛著書寫“堂號”的匾額,每逢年節喜慶之日,還在門前掛起書寫著“堂號”的大紅燈籠。
堂號作為家族的徽號和別稱,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多源自本姓祖上某一歷史名人的典故事蹟或趣聞佳話。不僅有明顯的地域特徵和血緣內涵,而且帶有濃厚的封建宗法色彩,既是對某一姓氏家族特色的高度概況,也是當時社會形態的反映。同樣具有區分宗支族別,血緣親疏的社會功能。它的產生、發展,多與修族譜、建宗祠、祭祀祖先、宗親聯誼活動同時進行。它產生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彰揚祖先的功業道德,二是顯示家族宗親的特點,三是訓誡子弟繼承發揚先祖之餘烈。
舊時的每個家族都會有本家族的祠堂,並給它取一個堂號,目的是讓子孫們每提起自家的堂號,就會知道本族的來源,記起祖先的功德。
李氏堂號的命名有多種方式,如:
1、以地域命名堂號 : 隴西堂、趙郡堂等;
2、以傳統倫理規範為堂號: 如存德堂、忠賢堂等;
3、以祖上情操雅量、高風亮節為堂號: 如唐代大詩人李白,號“青蓮居士”,李氏族人中遂有“青蓮堂”等堂號;
4、以垂戒訓勉後人的格言禮教為堂號: 如敦睦堂、世德堂等;
5、以封爵、諡號或旌表褒獎為堂號: 如西平堂等:
三、 李氏堂號彙集:
愛敬堂(浙江)、百宦堂(湖北石首;湖南華容)、百忍堂(浙江諸暨)、報本堂(江西萍鄉)、本立堂(江蘇丹徒)、本源堂(湖南湘潭)、長髮堂(湖南平江)、成紀堂(湖南)、承德堂(福建清流)、熾昌祠(湖南平江、瀏陽;江西義寧州)、崇本堂(浙江鄞縣)、崇禮堂(江蘇江陰李氏家譜、暨陽)、得一堂(湖南湘潭)、德昌祠(江西萬載)、登龍堂(湖南桂陽)、登雲齋(浙江諸暨、暨陽)、棣華堂(湖北黃梅)、丁興堂(江西萍鄉)、篤親堂(湖南瀏陽)、篤慶祠(江西宜春、萍鄉、萬載)、惇睦堂(江蘇鎮江)、惇敘堂(湖南醴陵)、敦本堂(湖南益陽、湘潭、衡陽;江西萍鄉、萬載;江蘇無錫;浙江慈溪;安徽桐城)、敦複堂(安徽旌德)、敦厚堂(浙江諸暨、暨陽)、敦倫堂(浙江龍遊)、敦睦堂(安徽合肥、潛山;湖南醴陵、瀏陽、邵陽)、聯輝堂(湖南邵陽)、恩本堂(浙江金華)、芳慶堂(浙江紹興、山陰)、福景堂(湖南醴陵)、耕讀堂(安徽鳳陽)、古香室(湖南長沙)、光裕堂(湖南岳陽、常寧)、函道堂(浙江鄞縣)、合敬堂(湖南衡山)、恒鑒堂(湖南益陽)、鴻嗣堂(湖南瀏陽)、花萼堂(湖南臨湘)、懷本堂(江西萍鄉;湖北黃州)、懷德堂(浙江開化)、懷古堂(上海松江、華亭)、會文堂(湖南常德)、積善堂(安徽石台、石埭;湖南)、集義堂(湖南瀏陽)、繼述堂(湖南)、見龍堂(江蘇金壇)、介祉堂(江蘇鎮江)、錦心堂(湖南長沙、善化)、景蓮堂(雲南)、景星堂(湖南邵陽)、九如堂(浙江上虞)、禮義堂(湖南瑤田)、兩儀堂(湖南湘潭)、柳汁堂(湖南沅江)、龍門堂(湖南邵陽、益陽、安化)、龍灣堂(湖南衡山)、鳴鳳堂(重慶)、睦本堂(湖南湘潭)、培嗣堂(湖南長沙)、培元堂(湖南邵陽)、親睦堂(湖南東源、湘潭)、愨存堂(江蘇武進)、仁義堂(江蘇李宜興)、三可堂(湖南)、三友堂(福建泰甯)、尚義堂(湖南瀏陽)、慎澤堂(湖南寧鄉)、繩永堂 思永堂 留餘堂(江蘇常州)、繩正堂(湖南邵陽)、師禮堂(江蘇盱眙)、世德堂(江蘇武進、常州)、世怡堂(江蘇通州李)、樹德堂(江蘇無錫;江西信豐)、樹倫堂(湖南湘潭)、樹務堂(江蘇鎮江)、順德堂(浙江諸暨、暨陽)、思承堂(山東即墨)、思敬堂(山東即墨)、思孝堂(湖南寧鄉)、同善堂(浙江平陽)、文蓮堂(江蘇武進;湖南常德李氏家譜)、務本堂(湖南瀏陽李)、孝睦堂(湖南瀏陽)、孝思堂(浙江奉化)、孝友堂(湖南長沙)、敘樂堂(安徽太湖)、敘倫堂(浙江桐廬)、衍慶堂(浙江、諸暨、暨陽、蕭山;江蘇江陰;江西萍鄉)、懿德堂(浙江蘭溪)、雍穆堂(江蘇無錫)、永思堂(浙江紹興、山陰、 嵊縣、剡縣、淳安、遂安)、友善堂(江西瑞金)、余慶堂(湖南安化)、裕合堂(河北饒陽)、湛露堂(江蘇鎮江、潤州)、正德堂(上海崇明)、正元堂(湖南寧鄉)、秩倫堂(上海)、致和堂(浙江蕭山)、忠湣堂(湖北)、忠恕堂(湖南臨湘)、忠武堂(湖南益陽)、著存堂(湖南長沙、善化)、隴西堂(略)、西平堂(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