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保存最完好的清代“翰林院”
——西溪汪里和义堂
到徽州古城导游常会自豪地给你介绍,徽州历史上出了不少人才,其中就有“十里四翰林”、“同胞翰林”。可是这些名人的府第大多被毁,使一些想一饱古时大户人家府第眼福的人有些扫兴。现在高兴地告诉你,至今还有一座保存完好距今已有200多年的一座“翰林院”,可以帮你了这个心愿。
这座“翰林院”即是歙县郑村(西溪)的“和义堂”,位于郑村之东北角,西同郑村小学(原西溪汪氏里祠所在地)相隔一条巷道,东毗邻善继堂。1993年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师生选择和义堂蹲点搞毕业实习,几十个学生实地测绘达半月之久。认为该古民居无论在设计、构造、用料和实用等方面,实属徽州古民居中的杰作。多年来慕名前来观光者络绎不绝,据多方人士论证,单此建筑来说是黟县西递、宏村和歙城“斗山街”无有与之媲美的。这并非夸大其词,如若不信就让我带你漫步“翰林院”,身临其境去领略一番吧!
“和义堂”有东、西两个大门,大门前有用庄元石铺成的石板坦,坦面积176平方米。西大门(正门)前两边石坦上各有一个高度200厘米、直径80厘米的八角棱形旗杆礅,旧时族中人如果博得皇封,便可在家门口树旗光宗耀祖。正门门楼上高挂“钦点翰林”匾额一块,所以又称“翰林院”。原房子前后都建有花园。
“翰林院”坐北朝南,略偏东。长42.5米,宽33.8米,占地面积为1436.5平方米,连石板坦整体面积1612.3平方米(未计二层),用地2.42亩。整个结构为九宫全封闭式,除具有浓厚的徽派建筑民宅的一般特色外,在造型和用料上还沿用了明清时期祠堂建筑的流派,既高大雄伟,又豪华大方,其气派榜列西溪四大建筑之首。从西至东可分为三大列,每列又分前、中、后多进,布局合理,无一雷同,十分壮观。
入西大门(正门),先是门房、天井。门房旧时是轿夫、仆人从头居住的场所和搁置轿子的库房。紧接天井的是一个宽10.5米、深16.3米的大厅。大厅那黟县青门框上方罩着一个比大门口还考究的石雕门楼,显得主人十分大方好客。厅内四周用一色的黟县青条石做低脚围石。二十四个用黟县青做成的棱鼓形石墩上挺立着二十四根用铜镶低箍的圆形银杏柱子,柱子上垂直交叉支撑着在小不等的“冬瓜”梁,其中天井前的一根通梁就有12米长、2米围粗,堪称“天下第一梁。更为精心的是,该大厅不设楼层,如若设楼,楼上势必有人行走,那就会给宾客带来不礼貌的感觉,可见当初主人封建色彩之浓厚,用心之良苦。梁上还钉有八个铜钩,每到张灯结彩时便挂上五彩缤纷的楠木灯。大厅堂前照壁上方横挂着一块长期2.7米、宽大1.2米的巨匾,上书“和义堂”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该匾在文革期间被生产队卸下改做成文化室开社员大会用的桌子,一圈能坐三四十人。小孩还将其用做乒乓球桌台用)。大厅的水檐全都是锡铸而成,气派十足。另外,门房和大厅的下堂都分别设有双平门和格子门(该门1860年被太平天国官兵毁坏),站在门外根本看不到堂前。据长辈说大厅是用来接待官方来客、族内操办红白喜事、春节团拜等大事的。官方来人或操办婚丧嫁娶时,则必须从内外大开中门,略表主人方寸之心。大厅照壁之后中门外有一横巷,是通往大厅、外五间、里五间、账房和鱼池厅的通道,同时也是官方来人时给局外人用作回避的通道。横巷上方盖有屋瓦,即便是雨雪天也不至于走雨路。大厅的金鱼外西侧是昔时的账房,即当今的“财政所”,是账房先生办公、起居之地,乃本房机要之所。与之毗连的是鱼池厅,鱼池厅内有石凳、石桌外,还有鱼池,内养各色各样的金鱼。主人除注重其谐音“金余”外,还供家人游赏玩乐之用,可谓别具心裁。
横巷之后是外五间,外五间之后是里五间。这两进乃是客房和年轻人的居室。同样都是堂前两边各有两间套房。所不同的是外五间下廊宽敞,上楼的楼梯便是直接斜坡而上。而里五间下廊较窄, 上楼的楼梯只好采用“之”字形转弯而上。据说在楼梯走向上还必须强调从东到西或从南到北,否则为“反水”而犯冲族人。里、外五间除各有中门经横巷通往大厅外,还各有边门直通火巷,以便随时进出。
西列同中列相隔一巷,巷在大厅的东面。巷内又分上、中、下三巷,阶梯状,地面依次升高,其中有门相隔。巷两旁高墙上顶,并盖的瓦。下巷有门通横巷。此巷除用作通道外,主要用作防火,故称“火巷”,不会因屋内一处起火而祸及全局。顺理成章的命名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防火重要性的意识,告诫众人要刻小心火烛。
中列分四进,依次是方厅、四合、三间,最后是厨房。何谓方厅?顾名思义,乃屋内的一切木头结构都是呈方状,甚至连柱礅、水檐都是方的。这是一个银杏厅,全部用料都有是银杏。厅下堂装有精工制作的格子门窗,门窗的“万”字形花样的每一个拐和固定点全部都是用榫头拼揍后构成一个整体,而不是用锯凿镂空的。门窗上镶嵌着用丝绸画写的名人字画,这便是书房。方厅上堂则用来接待本房亲戚中的男客。方厅设有楼上,但从后进四合上楼。楼上搁堂上首设有神龛,供奉着本房许多代老祖宗的画像,后人每逢初一、十五、清明、冬至都要跪拜祭祀,专人看管,终年香火不断。楼上两侧厢存放着蜡烛、香纸、锡箔、供品和祭文。中列第二进是四合,上下对廊,四合院格式。楼梯在东(与方厅共用),南北走向上楼。楼上、楼下共有住房八部,是长辈们的居所。第三进是三间,三间也是住房的一种格式,即一个堂前和两边各一厢房,楼梯则设在照壁之后,由东向西走向上楼。此进用作本房闺秀们的闺房。该三进除照壁 后各有中门相通外,另有大门从火巷直接出入。而方厅和四合又还有侧门通往东列。第四进是厨房,从火巷巷尾进门,也有楼上,只是楼上用来存放粮、油、酱、醋、盐之类日常必须品。靠东有门通往后门和东列,同时也作为东西贯通的通道。
中列和东列之间也有一条贯通前后的通道,与中列和西列相串通。不同于火巷的是该通道[受屋基走向的影响,呈梯形状,前小后大,其间偶尔还有小天井,同样也起防火的作用。在三列贯通成为一体这一点上是另外三栋房子所无与伦比的。
东列从东大门出入,也是一列四进。第一进是外东厅,(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