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6-2 18: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15、《夕阳箫鼓》(《春江花月夜》)
《夕阳箫鼓》原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约在1925年,此曲首次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更名为《春江花月夜》。
解放后,又经多人整理改编,更臻完善,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仪态。全曲就像一幅描绘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第一段“江楼钟鼓”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景色;第二、三段表现了“月上东山”和“风回曲水”的意境。接着如见江风习习,花影摇曳,水中倒影,重叠恍惚;进入第五段“水深云际”,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第七段琵琶用扫轮弹奏,恰似渔舟破水,掀起波涛拍岸的动态。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欸乃归舟”,表现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欸乃”,由远而近的意境。归舟远去,万籁皆寂,春江显得更加宁静,全曲在悠扬徐缓的旋律中结束,使人回味无穷。
16、《汉宫秋月》
《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
《汉宫秋月》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筝曲、江南丝竹等。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二胡《汉宫秋月》由崇明派同名琵琶曲第一段移植到广东小曲、粤胡演奏。1929年左右,刘天华记录了唱片粤胡曲《汉宫秋月》谱,改由二胡演奏。
江南丝竹《汉宫秋月》采用的原为“乙字调”,由孙裕德传谱,原来沈其昌“瀛洲古调”丝竹文曲合奏用“正宫调”,琵琶仍用“乙字调”弦法,降低大二度定弦,抒情委婉,抒发了古代宫女细腻深远的哀怨苦闷之情。中段运用了配器之长,各声部互相发挥,相得益彰,给人以追求与向往。最后所有乐器均以整段慢板演奏,表现出中天皓月渐渐西沉,大地归于寂静的情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