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20 20: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二00八年四月七日惟庆公(六十一世先迁六安,再迁金寨)寓京后裔九十二世孙、汪江淮、汪承兴两位、于四月五日在黄山市参加“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之后,寻根来到县城由汪福生(县人大原副主任)陪同到大畈,由汪鸿欣、汪益彬为向导带到了“十八汪”中元公遗址。看到是一片菜地,墓无踪影,仰望蒼天,愧对祖先,心情十分沉重。当即与鸿欣、益彬等提出重修建祖墓的意愿,并牵头承诺捐款。
四月八日,鸿欣专程到县,将修墓之事与禄生通报。
四月十一日,鸿欣益彬先后电话禄生撰文,重修祖墓启事及碑文,以便上网敬告宗亲。启事全文如下:
饮水思源 寻根固本
重修大畈汪氏始祖宋赠吏部尚书中元公墓启事:
大畈汪氏始祖五十八世中元公,唐越国公第七子爽公之后裔,宋赠吏部尚书之墓。距今已有壹千零六十余年,该墓坐落在大畈古村西北后村枫木下,俗称十八汪,士名玉箸夹馒头。岁月沧桑,已夷为平地。中元公迁大畈已越千年,祖德宗功,地灵人杰,辈出英贤,如宋参知政事汪澈,端明殿大学士汪立伩,龙图阁学士汪大猷,明方伯汪进,都宪汪奎、汪舜民,大冢宰汪鋐,尚书汪玄锡、汪道亨,太仆寺卿汪以时,副使汪思;清,侍郎汪霦等等。簮缨甲胄,奕叶绵绵,分派兴盛于大江南北,族大枝蔓,年年有寓外宗亲寻根而至,欲谒拜祖墓,却都只能是望空兴叹,闷郁致极。今我宗盟共商,拟在原墓址立碑,并简朴庄重修复墓地,以便故地与旅外宗亲拜谒。
秉承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感恩不忘本的古来道德理念。拜谒祖墓追念先人功德与中国深层的祖先崇拜、孝道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一大文化支柱。有助于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这是我们修复祖墓意念之所在。
务祈能得到有关方面和人士们的竭忱支持与协助。
谨启
大畈故地和寓京中元公裔孙具
公元二00八年四月
墓碑式样:
向 丙 山 壬
公元二○○八 年。。 月。。 日 。。。。。。。。。。。裔孙追远立 。。。殁于后晋天福甲辰五月十八日 汪氏五十八世大畈始祖。中元公之墓 。。。。。。。。。。。讳 。。。
生于唐光启丁未八月十四日 宋赠吏部尚书
启事碑样由汪鸿欣发在“汪氏宗亲网”上,告知宗盟,征求意见。北京
承兴对重修祖墓之事非常重视,曾请江湾镇党委书记汪学群支持协助。五月九日汪学群亲自到大畈中元公墓址进行勘察。
六月间,鸿欣、炳炎会同汪海瑞对中元公墓的墓穴作进一步核实。海瑞从家谱中查证了,该墓为壬丙向。不在菜地上,应在山麓。经查勘,离平地十余米处有祖墓的外圈砌石隐隐可见,推测原来发现菜地旁的墓心圆盖石是由此墓穴处滚落下来。有理有据,可以确定祖墓标准位置,这是一件大事。
八月二十日,由鸿欣、炳炎、雇工汪庭楔清开墓基,祖墓形迹更加清晰可见,墓地就是这里。
期间北京汪承兴从网上看到启事与碑文,七月十九日曾电话禄生,对碑文设想宜简而突出。我们经商酌后,同意他的构思,并特请他书写碑文。承兴工于书法,很愉快地接受了。
九月初,承兴从北京寄来条幅赠禄生,上书:
戊子寻访大畈村,
承启百年血脉情。
今日祭罢中元公,
他年自有后来人。
録自作诗“谒中元公墓“诗以赠宗兄禄生,万乞正,戊子逸群。
十月六日,禄生、炳炎由健行陪同再到中元公墓地作出勘察,并初步规划修复工作。
十一月十五日,炳炎、鸿欣等雇工修墓。由金海明等到三人正式开工。同时与浙江方面联系,购备碑石。又电话禄生撰写劝捐启事。
启事全文如下:
重修大畈汪氏始祖宋赠吏部尚书
中元公墓劝捐启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慎终追远,孝悌为先。寻根是人的天性,中华民族素有慎终追远传统。我汪氏本于轩辕,得姓于周公,兴盛于江南徽州。传至四十四世越国公汪华,枝繁叶茂。大畈之汪氏乃徽州一大支脉。源流之分,支派之长散布四方,遍及苏、浙、赣、京、沪、杭、云、陕。每年多有寓外宗亲,寻根问祖,接踵而至。而我大畈始迁之祖五十八世中元公之墓却湮没于荒郊。今踪迹已觅,我居畈汪氏裔孙,会同寓京宗亲,筹划重修。为此相约我宗盟共谋兴复。以激发爱祖国爱家乡之亲情,维系各处宗亲的凝聚力。共同为建设国家建设乡村尽职尽力作出积极贡献。寻华夏之根,溯祖宗之源,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特性。鉴于此,敬请我宗盟慨资相助,适观墓成,以传不朽
谨启
此致
-------宗亲
大畈中元公墓重修筹备组
二00八年十一月
十一月十五日,即正式开工修墓的当天。汪炳炎接江湾镇政府电话告知,修墓工作暂停。只开工一天的修墓工程就搁下了。劝捐启事也就未曾发出,只保存底稿。
(四)
二00九年春节过后,二月六日,大畈村委会成立《大畈村古文化研究会》。研究会组成人员:
顾问:汪江淮(国防大学军事指挥教研部原主任,少将)
汪承兴(总参谋部某部政委,少将)
汪炬星(婺源县委宣传部长)
汪学群(县政协副主席江湾镇党委书记)
汪福生(婺源县人大原副主任)
名誉会长:汪禄生
会长:汪炳炎
副 会 长:汪鸿欣 汪金发
理 事:汪淦泉(兼会计)汪允端(兼出纳)
汪海瑞 汪蔚东 汪国辉 汪金成
汪华钦
二月中旬,汪学群委托江湾镇副镇长 来大畈村委会,召开大畈古文化研究会第一次会议,汪炳炎、汪鸿欣、汪金发、汪淦泉、汪蔚东、以及大畈村支部书记汪平海、村主付汪益彬等共同参加,专题研究重修中元公墓的一切事宜。同时补呈《大畈村古文化研究会》报批文告。
三月八日,重修中元公祖墓工程再正式动工。承建人还是金海明。
四月二日,祖墓整体工程基本完成,立碑。
碑文:汪承兴撰书
刻字:吴源根
碑高:1米80公分
宽:80公分
厚:10公分
参加立碑祭奠人员:汪炳炎 汪鸿欣 汪淦泉 汪金发等。农历三月初七日,即清明节前两天。
裔孙承兴逸群敬书 宋赐吏部尚书中元公之墓 汪氏第五十八世祖大畈始祖
四月四日清明节,故里裔孙,拜谒祖墓。禄生于当日上午九时率子孙谨行、健行、坚行、季行、恬行、及南华,第一次谒拜祖墓。
浙江省江山县大陈乡由汪衍君率宗亲一行十人谒拜祖墓。
四月五日汪学群等由江湾谒拜祖墓。
四月六日汪承兴、汪根法(北京国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由北京来。学群、炳炎、鸿欣、淦泉、禄生陪同谒拜祖墓。
四月十二日安徽东至宗亲谒拜祖墓。
四月廿三日安庆市潜山汪氏理事会会长汪忠求和北京物资学院教授汪忠一等一行十人谒拜祖墓。
六月八日汪淦泉代表“大畈古文化研究会”来到县城与禄生通报,中元公墓前将建立两块小碑,一为简介碑,一为功德碑。
简介碑文由禄生拟稿如下:
中元,字彦立,行十四,汪氏五十八世,唐越国公汪华第七子爽公之十三世孙。祖道安公,都虞候护卫大将军,为婺源汪氏始祖。父濆公,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御史大夫,上柱国。中元生于唐天启丁未(八八七)八月十四日,殁于启晋天福甲辰(九四四)五月十八日,享年五十七岁。中元志操不凡,生逢唐乱,痛父殁于壬事,抗志不仕,奉母挈弟隐居于三浯上流有地名鳙溪,清源平旷,山川廻合,中元爱之,遂闢居焉。其地又名大畈,始开大畈汪氏之基。
夫人黄氏墓葬休宁二十八都和化里。生四子:
长韶迁常山半坑,次石迁休宁西岸,三京迁开化马金 ,四敬(敬逢)居大畈。
中元后以常山孙杰贵,宋赠吏部尚书。
公元二○○九年六月大畈村古文化研究会立。
功 德 碑
重修中元公墓,赞助人名録
京汪氏宗亲会 伍 仟 元 汪学群壹仟元 汪禄生壹仟元
汪鸿欣伍百元 汪平海伍百元 汪益彬伍百元 汪炳炎叁百元
汪淦泉叁百元 汪华钦叁百元 汪春久贰百元 汪金发贰百元
汪庆丰贰百元 汪顺青贰百元 汪海瑞贰百元 汪蔚东贰百元
汪志祥贰百元 汪烈彬贰百元 汪有华壹百元 汪前进壹百元
汪建云壹百元 汪学友壹百元 汪学文壹百元 汪蔚彬壹百元
汪岱霞壹百元 汪旺冬壹百元 汪金成壹百元 汪金萍壹百元
汪富贵伍拾元 汪汉辉伍拾元 汪长工伍拾元 汪崇山伍拾元
合计:人民币壹万贰仟贰佰元整。
(碑文书写汪炳炎,刻字叶长青)
二○○九年八月九日张榜公布
重修中元公墓共支出人民币壹万壹仟柒百零玖元伍角整。余额肆百玖拾元伍角,由汪淦泉保管。
本期修墓工程圆满结束,概略记之。
禄生写于婺源紫鳙居
二○一一年十月 |
|